深空之下

最終永恒

玄幻小說

神秘的太空,悠遠而又寂靜,廣闊而又深邃,毀滅與誕生這壹對雙生子無時無刻不在上演。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十九章 三年準備

深空之下 by 最終永恒

2019-2-1 15:02

  關於科研方面的問題,於易峰從來就不會指手畫腳。專業的問題由專業人士解決,這也是他壹直以來信奉的用人理念。
  這壹批動力甲只是測試型的,人們還有壹年半的時間進行改進、修正。
  按照丁壹東教授的設想,他們計劃將現在的鋁空氣電池,替換成更加耐久的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屆時整個動力甲的續航能力將高達兩個月!
  他們也想增添壹些智能操作系統,增強動力甲的單兵作戰能力以及安全性……
  不僅僅是動力甲,其他各式各樣的其他武器也在研發當中:包括坦克、無人機、機器人等等。
  其中當然也有火藥武器,也即更高性能的步槍、機槍、狙擊槍、重機槍,其次才是最新式的電磁跑!
  火藥武器依舊是常規武器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們雖然在太空戰中沒什麽大用,但是,地面的局部戰場還是可以用的。
  它們被人類使用了這麽多年,可靠性好,不容易出現機械故障,壹時半會間不會被全面淘汰。
  而且,火藥武器最大的缺點……後坐力太大的問題,也被動力甲的出現完美解決了!
  火藥武器,不是不能做的更強,而是人類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住巨大的後坐力。
  像AWM軍用狙擊步槍、巴雷特M82A1之類,如果沒有經過嚴酷的訓練,普通人壹槍下去,強大的後坐力能把自己的肩胛骨給震碎了。
  但使用了動力甲後,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巨大的後坐力由機器承受,人們只要在開槍過程中,穩住自己的身體就行。而且動力甲的出現,也帶來了巨大的負載能力。壹名士兵完全可以攜帶幾百幾千發金屬子彈,不用考慮負重問題。
  目前新研制的火藥武器,子彈初速度更高、威力奇大,完全可以輕易打透地球坦克裝甲的地步,想來已經夠用了。
  當然了,電磁炮則不在火藥武器其列,其炮彈的初速度達到10000公裏/秒,威力大到不可思議!巨大的後坐力能直接把人與動力甲壹舉掀飛。
  目前的人類科技沒辦法解決電磁炮後巨大坐力,所以電磁炮這種武器只能安裝在50噸級別的核動力坦克上。
  這也是讓趙耀等軍人非常遺憾,除非人類能開發出更強大的,只噴射質子束的高斯步槍……這種武器短期內是沒戲了!
  除了這些熱兵器以外,動力甲的右手邊還增添了冷兵器系統。
  熱兵器總是需要彈藥的,無論帶的再多依舊有限,冷兵器卻可以無限制使用。
  其中的研究方向就是高周波武器,將數千赫茲的高頻震動遞加在材料上,以獲得強大的切割能力……不過這種武器還不成熟,對材料要求太苛刻,而且能耗實在太高。
  人們幹脆在動力甲左手邊安裝壹個電鋸,壹種用超合金Z制造的高速旋轉電鋸,效果也相當不錯!切割金屬就像鋸木頭壹樣。
  就這樣,時間壹天壹天,壹月壹月,壹年壹年地過去……看似很漫長的三年,轉眼間過了兩年多。
  直到新人類歷零零零八年的九月份,所有的動力甲調試完畢,大多數工程也在忙碌中準備就緒。
  新造的大批量機器人、挖掘機、無人機、飛船、空艇等等已保存在倉庫內,只等待著諾亞號接近尼克斯星。然後就等於易峰壹聲令下,龐大的戰隊就會迅速完成登陸工作。
  “隨著大量材料的運出,諾亞號在兩個月前已經脫離了亞光速的狀態,在小型核彈以及離子引擎的推動下,目前速度達到24千米/秒。大概還有三個月的功夫,就能到達尼克斯星。”
  “……X-003型動力甲將廣泛裝備到士兵以及登陸工程師。它的金屬骨架重量再加上相關設備達到了六十千克,不過其額定運載能力在三百千克以上。”
  “……長達四十公裏、寬度為壹公裏的外圍環狀軌道工程正在實施,工程進度已達到77%,它就像諾亞號外邊的壹圈圓環。再過壹段時間,我們將在環狀軌道上進行飛船的試飛工作。”
  人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每天的新聞聯播,隨著尼克斯星的愈發接近,他們的心中也愈加興奮、愈發激動。
  這顆行星,距離恒星太遠,寒冷而又黑暗,不知道有什麽,卻是人類離開太陽系的第壹步!
  人類,充滿了鬥誌!
  “環狀軌道馬上就能完成,采用高磁力加速、減速方案,厲害啊!看來,航天工程以及戰爭,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大催化劑。”
  於易峰看著報告上的數據,微微有些感嘆。
  這幾年來的發展實在太快,不斷的大工程下來,整個科學體系又有了壹種飛速進步的感覺。
  甚至可以說……他們現在的機械化大軍,可以輕松地碾壓地球上的任何壹個國家!
  無論是核彈,還是戰爭機械!
  光是核彈的數量就抵得上以前全球各個國家加起來。什麽十億噸當量氦-3核彈,萬億噸級別的四氫核彈,說出去能把美國總統嚇死……
  實際上事實就是這樣,戰爭能加速科技發展……
  第壹臺坦克,是壹戰時期英國人發明的。
  第壹顆人造衛星,是1957年冷戰時期由蘇聯人發明的。
  第壹臺電腦,也是在冷戰時期誕生,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導彈計算。
  也正因為冷戰時期登月計劃的實施,美國在火箭技術、武器研究、材料科學、醫學、生物工程、計算機等許多領域壹直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人類目前的狀態,和戰爭有什麽兩樣呢?
  坐在對面的百合子卻搖搖頭說道:“歸根結底,不是戰爭也不是航天航空,而是生存壓力帶來科學的進步。無論是冷戰時期還是現在。人類這種生物還是太懶了,沒有生存壓力,進步的動力也就小了許多。現在的人類,長期處於危機狀態下,生存壓力極大,只能使出渾身上下每壹點力量,用盡全部的智慧。”
  “但人類在和平時期,總喜歡搞壹下細枝末節的東西,很難發明出電腦、衛星這種劃時代的東西?可能是長久沒有出現戰爭,我們的科技才慢慢停滯下來吧?”
  “就像雕花壹樣,雕地再好又有什麽用呢?就像唱歌,唱的再好有什麽用?對於科學發展而言,發明雕花技術,或者發明唱歌的人才算真正的開拓者。後邊的人只不過沿著前人的道路不停重復而已,就算雕地再好,唱的再好,從意義上講也不可能超越開拓者。”
  “或許,成為星際文明的困難就在這裏吧……難道是太安逸了嗎?”
  於易峰也是嘆了壹口氣:“妳倒是可以去當哲學家……不過也有道理啊。對於科學研究來說,開拓壹種新方法或者新思路,遠比將方法運用到極致更加具有影響力。”
  “正如我們現在的情況壹樣,面對絕境時,往往可以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所以才有了脆弱的人類,卻有著難以想象的生命力的說法……”
  “可惜,這種爆發力很難持續,壹旦沒有了生存壓力,爆發也就結束了。除非,我們能改進整個文明的思維方式……”
  於易峰不無遐想地想著。
  宇宙這麽大,肯定會有這種能無限爆發、持續攀科技的種族,實在難以想象他們的強大……
  要是新人類文明能壹直爆發下去就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