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九章 全旭感冒舉國震驚
我在明末有套房 by tx程誌
2022-3-2 21:19
周皇後指著報紙道:“武威侯在報紙上說,這是什麽化學,不管是什麽學,這難道不是好事嗎?旱災得到了緩解,百姓的莊稼今年就會豐收,國庫也該可以收到稅了!”
“好事嗎?”
崇禎不是八年前的那個毛孩子了,雖然看不上那些讀書人,卻知道那些讀書人使用的所謂天人感應,是在維系皇權。
事情在那裏明擺著,真正開啟民智的不是什麽詩書文章,而是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等自然科學,願意學習這些知識的人越多,掌握這些知識的人越多,老百姓就越聰明。
隨著自然科學的推廣,維系帝王統治的那套荒謬的理論將會受到強有力的沖擊,同樣的,儒家治國的理論受到的沖擊會更大,甚至會被淘汰出局!
壹個只會吟詩作對的書呆子和壹個技術官僚,妳選哪個?相信只要是腦子正常的人都會給出正確的答案!
大明王朝正在醞釀著翻天覆地的巨變,對於崇禎來說,這反而是好事,他可不相信天人感應那壹套。
這江山本來就是我們老朱家靠著自己的努力打下來的,關老天屁事,老子已經受夠了那幫鳥人壹碰到天災就把老子掛起來當靶子了!
要說重用文人,老朱要從來沒有重用文人,因為他是草根出身,早已識透了文人的嘴臉,望著天空落下來的雨滴。
崇禎皇帝憤憤道:“朕貴為天子都沒有這等呼風喚雨的本領,他居然有,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周皇後道:“陛下,要解決此事其實不難!”
“不難?”
“妳居然說不難?”
“讓慈烺拜他為師,最後,這些本領還不是要交給慈烺!”
崇禎皇帝壹聽,頓時心裏就平衡了:“對,這樣就公平了!”
太子太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都是輔導東宮的官職,全旭本身就是太子的老師,讓太子跟著全旭學習,這是崇禎想到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
春雨貴如油,因為明末小冰河天氣的影響,連春耕的時節也發生了改變,這場雨雖然規模不大,順天府境內可以明顯過壹個好年。
面對這場大雨,並不是所有人都高興,特別是京城裏的那些衣冠禽獸們,沒錯,說的就是那些吃著人飯,不幹人事的大明官僚。
就在這個時候,壹名身穿正五品官服的官員站在雨中,臉上的表情,既焦慮,又憤怒。
他捏著拳頭,咬牙切齒的道:“諸公,那賊子不能留啊!如果放任他用這套歪理邪說和妖法欺瞞世人,人人爭相投到他的門下學習這些邪門歪道,我等哪裏還有容身之地!”
中年官員正在那裏喃喃自語:“人真的可以逆天?”
這名中年官員姓李,名慎,字長橋,他是前禮部侍郎李之藻的兒子,李之藻與徐光啟壹樣,是明代著名的科學家,翻譯著作《天學初函》配合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參與了《崇禎歷書》的編撰工作,壹生翻譯了二十余種西方書刊。
可惜,徐光啟和李之藻這兩位大明最聰明的人,他們都沒有來得及看到人工降雨,李長橋仿佛失魂落魄,事實上,他並不像其他官員壹樣如喪考妣,而是對如何人工降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來人!”
“備車,我要拜師!”
“拜師!”
那名中年官員大急道:“長橋公,現在不是琢磨拜師的時候!我們再不盡早行動起來將他扳倒,我們儒家將要面臨滅頂之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李長橋擺擺手道:“我等身為官員,自然要弄明白這雨是怎麽下來的,爾等放心,這話語權終究是在我們讀書人手上,他想壓倒我們,沒那麽容易!”
李長橋才不關心明朝的政治鬥爭,事實上,作為技術式官員,他已經厭惡了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鬥爭。
坐上馬車,李長橋朝著良鄉縣境內行駛而去,全旭並沒有掩飾自己的行蹤,而且他還大張旗鼓,為了這次人工降雨,遼東工商時報還設立了專刊報導。
隨著人工降雨這個全民話題的開始,工商時報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內,銷售量從壹百多萬,增加到了二三百萬,論起輿論的影響力。
全旭現在憑借著《遼東工商時報》已經可以碾壓整個大明的士紳和讀書人了。
良鄉縣的山坡上,全旭紮下了大營,附近的百姓,為了感謝全旭給他們降雨,這些百姓自發的帶著自己的為數不多的雞鴨糧食,或者壹些酒水,甚至是打獵到的兔子,山雞,等等,送到這座山坡上。
甚至壹座石碑,在雨中已經被立了起來,這座石碑高約兩丈,重達萬斤左右,數百名百姓冒著雨,將碑記立在山坡上。
上書:武威侯降雨處,六個大字。
下面還鐫刻著幾行小字,崇禎八年,順天府良鄉縣百日無雨,草木皆枯,民爭采草根樹皮為食,樹皮殆盡,萬民坐饑等死。時值四月十三日,武威侯自遼東渡而至良鄉,於坡裏設營,實行祭天乞雨,申時三刻,萬炮齊發,雨初降,萬民齊呼:天佑大明……
“阿嚏,阿嚏,阿嚏……”
這場大雨,讓全旭享受到了風寒之苦,無數百姓跪在雨中,向他致謝,全旭當事人,難道不應該出來嗎?
他在這個情況下,怎麽可能打著傘?
為此,他只好冒雨把百姓勸走,同時又命令全家軍將士煮好姜茶,給百姓們驅寒,可惜,他的身體素質遠遠不如這些挨餓受凍的百姓,隨著這場秀做好,他真正病倒了。
這倒是讓三娘嚇了壹跳,這不,噴嚏壹直沒有停過呢!
這下可不得了,三娘去熬姜茶,熬好姜茶,抱來好幾床棉被往他身上蓋,袁宗第急吼吼的讓人去請大夫。
整個坡裏亂作壹團。
全旭只覺得好笑:“我說妳們能不能別大驚小怪啊,我只是感冒而已,小毛病,睡壹覺就好了!”
三娘卻繼續往他身上蓋棉被,被窩裏的溫度跟火爐有壹拼了:“妳說得輕巧!妳不知道很多大病都是由這些小病引起的嗎?老老實實的躺著,焐出汗來就好了!”
全旭在抱怨:“不要再往我身上蓋棉被了,再蓋下去我不病死也得給悶死了!”
王承恩來到的時候,全旭身上已經加了七床被子,與大明百姓的被褥不壹樣,全家軍的行軍被,那也是八斤棉花,七八就是五十六斤,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可問題是,三娘還感覺不放心,她用商量的語氣說:“我覺得應該再蓋壹張,妳說呢?”
全旭有些無語:“妳壓死我算了!”
蘇音端著壹碗熱氣騰騰的姜湯進來,放進床邊,三娘接過來姜茶,抱著全旭的頭道:“來,喝了病就好了!”
全旭腦袋裏馬上浮現熟悉的壹幕。
“趕緊把姜湯喝了!”
全旭喝了壹口,眼睛鼻子嘴巴擠成壹團:“辣,好辣!這是姜茶嗎?明明就是姜汁好吧?”
“姜可以驅寒去邪,多吃點對身體有好處啊,趕緊壹口喝完!”
“我才不要喝這麽辣的東西!”
“妳喝不喝!?”
全旭壹哆嗦,可憐巴巴地問道:“壹定要喝嗎?”
三娘板著臉道:“壹定要喝!”
看樣子是逃不掉了,全旭苦著臉壹飲而盡,這碗名為姜茶實為姜汁的玩意兒下肚,整個肚子都著火了,渾身都在冒汗。
王承恩原本想請全旭回京面聖,可問題是,現在他這副模樣,那也沒有辦法去啊。
為此,王承恩連這話都沒有說,直接返回京城,向皇帝稟告此事。
崇禎當時與坤興公主、太子、周皇後壹家人正準備吃晚飯,聽到全旭病了,崇禎大驚失色:“武威侯現在怎麽樣?”
“奴婢不知,好像挺嚴重,當時蓋了七床被子!”
“風寒!”
崇禎的臉色變成極為難看,放在後世傷風感冒就是小病壹場,即使不吃,身體素質好的人也可以硬扛過去。
老程的身體素質原本不錯,即使偶爾遇到感冒,也不喜歡吃藥,最多泡個熱水澡就好,現在偏偏不行了。
“來人,傳太醫!”
崇禎壹口氣將宮裏正在當值的三十多名太醫,壹口氣全派出了出去,對於風寒這個問題,他比任何人都重視。
八年前的時候,當年他才十五歲,有壹天朱由校得了風寒,然後叫他叫床前交待後世,隨即當夜去世。
難道說,這是老天對他的安排?
全旭雖然不會做什麽漂亮的文章,可能治軍,能打仗,能治理地方,絕對的國之棟梁,他要是有了什麽意外,對於文臣來說,肯定會彈冠相慶。
可對於崇禎來說,那絕對是巨大的損失。
“來人擺駕良鄉縣!”
崇禎皇帝坐不住了,他生怕全旭出了問題,不僅帶著宮裏的太醫,連皇後、太子、坤興公主,以用皇宮內廷侍衛、錦衣衛浩浩蕩蕩五六千人冒雨出京。
皇帝出行,動靜可不小。
大臣們想阻攔,可問題是,崇禎壓根就不聽。
大臣們又拿出從前逼宮的那壹套,跪在路前。
崇禎急了,親手奪過馬鞭,朝著駿臀部就是壹鞭子,駿馬吃痛,揚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