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煦

官笙

都市生活

潔白蚊帳內,十六七歲少年臉色蒼白,嘴唇發紫,頭上冷汗岑岑,被子裏的身體在劇烈顫抖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零四章 難耐

宋煦 by 官笙

2022-5-29 20:28

  陳浖這些話,顯然是有人教過的。很明顯,就是針對而他來的。
  他蘇頌力求的就是‘平穩’二字,希望趙煦親政後‘平穩’,希望‘新法復起’平衡,希望‘新舊’兩黨‘平穩’。
  這個咨政院,設立的目的,仿佛就是為了‘平穩’。
  自然,蘇頌能看得出來,以陳浖的話來看,這咨政院,是為了制衡政事堂,更有力的監察,監督,甚至是監控政事堂,以防止政事堂出現奸臣、權臣等失控現象。
  所求的,就是‘平穩’二字。
  這正合蘇頌所求,集中了他的軟肋。
  陳浖看得出,蘇頌猶豫了。
  ‘也不奇怪,他能為洪州府的事出山,那麽這個咨政院,對他誘惑就更大了,簡直抵抗不了。’
  陳浖心裏自語。不自覺的,他開始佩服宮裏的那位好像足不出戶的年輕官家,確實,沒人比蘇頌更適合這個咨政院院長的位置。
  他既能緩和輿論,緩解朝廷壓力;也能制衡章惇,蔡卞等人,將他們的作為圈在壹個範圍,不讓泄憤而歸的‘新黨’過於出格。更重要的是,朝局能夠達到更高層次的‘制衡’!
  這種制衡,不像以前,將朝廷各權力機構拆分的七零八落,主事人都沒了。
  這種制衡,既能確保政事堂的行事能力,也能確保他們‘安全範圍’運轉。
  陳浖能想到的,蘇頌自然也可以。他看著平靜的河面,心裏在猶豫,掙紮。
  他不想再卷入朝廷的是是非非,想要壹個安穩的晚年。可心裏對於朝政的牽掛,令他無法真正的避世隱居。
  蘇頌久久不言,陳浖沒有追問。
  在他看來,蘇頌的猶豫,就是壹種決定,決定北返!
  洪州府。
  客棧內,沈括與刑恕見面了。
  兩人是舊識,倒也沒有多客氣,續過茶,就開始討論洪州府的局勢。
  沈括將知道的壹五壹十的說了,刑恕也將他探聽來的做了交流。
  到了後面,刑恕抱著茶杯,表情不太自然,道:“也就是說,這江南西路的大案要案已經有十多件,審理清楚,起碼得半年?”
  沈括苦笑道:“刑兄,半年?真要嚴格的審理清楚,沒有個兩年,您別想回京了。”
  從對抗‘新政’、賀軼之死、應冠等人之死,應家人到京,再到楚家近來的是,樁樁件件,就沒有不復雜的。
  刑恕是司法老手,自然會意,道:“若是我快刀斬亂麻,淩厲的斷案呢?”
  沈括見刑恕這麽說,認真的看著他,道:“刑兄,這裏不是京城,山高路遠,即便妳斷的再清楚,也能反復。從這裏到朝廷,來來回回的復核,妳即便回京了,能安穩?”
  刑恕神情有些變化,道:“巡撫衙門,彈壓不住?”
  開封城裏的大理寺斷案,那就是斷案,是終審,哪怕有人再搞事情,也有朝廷果斷、強力的彈壓,不會無休止的反反復復。
  沈括搖了搖頭,道:“依我來看,別說彈壓了,巡撫衙門能不能立得住還是兩回事。這江南西路本就是壹團漿糊,連壹個小小的洪州府都這樣難以肅定,整個江南西路,以及整個江南,群情激憤之下,宗澤的彈劾奏本,可能會打破彈劾的記錄。”
  刑恕臉角繃直,心裏想了又想,道:“這江南西路,真的到了這種地步,朝廷都不放在眼裏?”
  沈括嘴角動了動,很想說壹句‘皇權不下鄉’,但這種話不能宣之於口,只好道:“這種地方,大抵如此。”
  刑恕心裏有些煩躁,神色越發堅定,道:“南大理寺所建,為國為民,是千秋之舉,有利無害。我這壹次來,決然不會空手而歸!”
  沈括微笑,道:“南國子監,南太學也是如此。”
  王之易就站在不遠處,見二位上官這麽激動,忍不住的道:“就怕事與願違。”
  沈括看了他壹眼,沒有說話。
  倒是刑恕道:“王兄所言有理,現在朝廷所有的事情,無不是陷入爭議旋渦之中,若非朝廷果斷,篤定前行,多半是壹事無成。我等還需戮力同心,有進無退。”
  沈括聞言,暗自點頭,這刑恕還是老脾氣,耿直無畏。
  “對了刑兄,這南大理寺,南禦史臺都要建,那刑部呢?”沈括突然問道。
  三法司,傳統的就是大理寺,禦史臺以及刑部。
  刑恕道:“這件事,我們三司曾經碰頭討論過,最終決定,刑部以及垂直管理的方式,直接轄管全國,兵部建南刑部。”
  沈括輕輕頷首,明白了。
  朝廷要建立的‘南’機構,不包括政事堂與六部這樣的中央大衙門。
  ‘南’字各級衙門,雖然權力得到放大,本質上,還是開封城裏的下屬機構,關鍵權力依舊在京城。
  刑恕喝了口茶,道:“南大理寺與南禦史臺,會建在壹起。明天,我就見洪州府的周知府,臨行前,蔡相公與我談過。”
  沈括知道周文臺是蔡卞的門生,點點頭,道:“我們國子監與南太學要建在壹起,最好是在城外。”
  刑恕壹怔,旋即會意,道:“躲開壹些也好。對了,太學士子摻和朝政太多,南太學最好警惕壹些。”
  太學士子上書朝廷,議論國政是傳統,可不自覺的就會卷入朝廷黨爭,連帶著太學也卷入進去。
  沈括面色微凝,道:“我知道。”
  如果江南西路這樣的地方,南太學也卷入各種是非,就遠離他們的初衷,甚至於還不如不建。
  沈括與刑恕這裏邊敘舊邊討論,剛剛又抄沒壹家,回到南皇城司,正在看著司衛們清點‘贓物’的李彥,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麽,突然坐起來,跑向他的班房,叫來幾個人。
  他拉過壹個人,這是他指定的南皇城司副指揮,還沒有得到皇城司以及政事堂任命,低聲道:“將所有抄沒回來的東西清點造冊,尤其是庫房裏的,要清楚明白,沒有壹絲遺漏。抓回來的那些,尤其是死掉的,各種罪證,人證物證,壹定要齊全,保護好。”
  這個副指揮壹怔,道:“公公,公私兩本賬,壹直都很清楚。人證物證也都齊全,有什麽事情發生?”
  李彥擰著眉頭,有些遲疑的道:“我出京之前,曾經聽到陳大官偶然提起過,江南西路會來很多的大人物,算算時間,他們該差不多到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