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壹個明末位面

桃符

歷史軍事

“恭喜宿主,觸發壹個特殊簽到,獲得通往明末的時空門。”
聽著耳旁悅耳的提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八十二章 李定國的集體歸屬感

開局壹個明末位面 by 桃符

2024-1-7 22:04

  李定國的問題壹下子把李朝猛問住了,皺起眉頭,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幾步來到了地球儀面前,用手壹轉地球儀便動了起來,李朝猛道:“哎,是啊,咱們若是生活在這這球上,這球壹轉,咱們還不被甩出去嗎?”
  李朝猛說著,這時李朝龍走進了會議室,李朝猛見狀立刻叫李朝龍。
  “朝龍哥,妳過來壹下。”
  李朝猛對李朝龍道,李朝龍聽了這話看向李朝猛道:“咋了?”
  李朝猛道:“朝龍哥妳看,這地球儀。”
  “咋了?”
  李朝龍好奇的看著李朝猛道:“我知道啊,縣尊跟咱們說過此物啊。”
  李朝猛道:“朝龍哥,定國剛才問了我壹個問題,朝生哥說咱們都生活在這樣壹個球上面,而且球還轉,妳說,這球轉到背面,咱們頭朝下之時,咱們不都掉下去了嗎?”
  李朝龍聽了這話,拿手轉了轉地球儀道:“哎,是這個道理啊,這咋回事?縣尊說錯了?”
  李朝龍嘀咕道,李朝猛聽了這話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道:“嗯,不可能,縣尊怎麽可能錯了,要是真的出錯了,也是這地球錯了。”
  李朝龍聽了這話倒是沒說什麽,而是與李朝猛都看著地球儀,考慮如果縣尊說的對,自己為什麽沒掉下去呢?
  就在二人思索的時候,門壹開,李朝生走了進來,李朝生壹進屋子,就見到正在圍著地球儀看的李朝猛,李朝龍,還有不遠處看眼的李定國。
  三李的行為吸引了李朝生。
  “妳們幹什麽呢?”
  李朝生問道,聽了這話李朝猛指了指地球儀道:“朝生哥,我們在看地球儀呢,剛才李定國問我這地球如果轉到背面,咱們大頭朝下,為啥不會掉下來呢?”
  聽了李朝猛的問話,李朝生道:“讓妳們多讀點書,就跟害了妳們壹樣,這個問題,藍田學院的老師講多少遍了,咱們人之所以掉不下去,是因為地球有引力,引力作用在咱們身上,所以咱們掉不下去了,行了,等今天會議結束,妳們都給我去藍田書院,聽壹節地理課。”
  李朝生說完這話道:“都回座位去,咱們開會。”
  壹聲開會,所有人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李朝生看著藍田的高層道:“各位,建奴入寇大明已經多日,前日剛破了高陽城,大明前薊遼總督孫承宗舉家殉國,而咱們的陛下,已經拿不出像樣的力量來抵抗韃子了。”
  “因此,這件事咱們不能坐視不理,大明的百姓不是他崇禎壹人之百姓,也是咱們藍田之百姓,因此此事藍田絕對不能袖手旁觀,所以本次的軍事會議內容是,如何對侵入我大明領土內的韃子進行有效的阻擊。”
  聽了這話李朝猛道:“縣尊,這有何難,您給我壹個團的兵力,我帶去南直隸壹代,保證打韃子壹個人仰馬翻,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藍田的厲害。”
  聽了這話李朝生沒說話,李朝龍卻開口道:“猛子,別胡說,縣尊,韃子人多勢眾,壹個團肯定不夠,我申請讓我們師出藍田,絕對能夠阻擋住韃子南下的勢頭。”
  “縣尊我覺得還是我們師南下吧,朝龍哥的第壹師是藍田守衛師,不能輕易離開藍田,而且朝龍哥的壹師也沒有遠征經驗,我們師不壹樣,我們在歸化城跟韃子打過架,知根知底,我覺得我們師更能勝任這個人任務。”
  李朝龍這話壹說完,石大磊立刻插話,這凡是涉及到出征這種事情,藍田的將領都很積極,畢竟妳在家裏守著能有啥立功機會,這年頭想要立功,最快的辦法就是打仗,正常在藍田軍中任職,想要從連排壹級升到營長級別,最少需要兩到三年。
  而壹場戰爭,只要在戰鬥中立功那麽妳從連長到營長可能需要的僅僅是壹個三等功,而壹個三等功在壹場戰鬥中,那是太容易獲得了,因此,藍田的軍人都想要戰鬥,因此壹出現戰鬥機會,這些家夥都會紅了眼珠子,爭著搶著上前線。
  將軍馬上覓封侯,沒有戰爭軍人的價值就得不到體現,這就是藍田軍人的心聲。
  李朝生等眾人七嘴八舌的的說的差不多了,這才緩緩的開口道:“很好,眾位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不過,目前擺在咱們面前有壹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咱們想出兵,可是皇帝並不允許咱們出兵,皇帝怕咱們甚至超過怕韃子,因此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咱們在大明本土就不做任何出兵的打算了,所以這次咱們出兵的目標是,塞上歸化城!”
  李朝生這話壹說出,明顯可以看出眾人表情的失望,不過現在不是考慮他們情緒的時候,李朝生這時給了谷子壹個眼神,谷子立刻把塞外地圖掛在了黑板上,李朝生指了指地圖上歸化城與喜峰口的位置道:“從這裏到這裏,直線距離壹千八百裏,騎兵奔襲需要三晝夜,我的想法是,讓李朝虎聯合王貴祥的騎兵,從歸化城奔襲喜峰口,堵住喜峰口的後勤保障線,來個甕中捉鱉,各位以為如何?”
  李朝生在地圖上指了指說出了自己的戰略規劃,眾人聞言齊齊看向地圖,同時開始探討李朝生所說計劃的可行性。
  很快大家夥就熱烈的討論起來,同時開始在沙盤上推演,所有人都覺得這個計劃很可行,這時只有李定國壹人看著地圖不說話。
  李朝生對李定國還是很看重的,畢竟南明時期能拿得出手的也就這位了,對於這位的戰鬥素養李朝生還是比較信任的,畢竟歷史上這位可有兩蹶名王的戰績。
  “李定國,妳有什麽見解嗎?”
  李朝生看著李定國問道,李定國聽了這話壹楞,緊跟著看著李朝生道:“沒有,我只是再想,韃子的老巢離喜峰口還是有壹段距離的,這戰爭肯定是要大量消耗軍需,就算韃子可以壹路打,壹路搶劫,但是大明與韃子的戰鬥壹般最喜歡用的方法就是豎壁清野,因此韃子想要足夠的補給,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後勤保障。”
  “遼東到喜峰口,這個距離有點遠了,所以我斷定在遼東與喜峰口之間,肯定有韃子的壹個軍需物資儲備地,而咱們只是在喜峰口設下埋伏,截斷韃子的補給線,可能治標不治本,因為除了喜峰口之外,他們還有密雲東面的墻子嶺。”
  “喜峰口如果進不去了,他們可以直接從墻子嶺往大明運送物資,這時候咱們還要堵住墻子嶺,可是咱們在歸化城的兵力只有壹萬人,分兵太危險了,所以我不建議分兵,因此咱們如果想要確保斷掉韃子的後勤補給線,這個韃子的中轉站是重中之重,斷掉這裏才能徹底斷了韃子的後勤補給,才能逼韃子退兵。”
  聽了這話李朝生點點頭,他覺得李定國分析的非常有道理,遼東到喜峰口與墻子嶺的距離確實太遠了,想要完成這中途轉運,肯定要在中間修建壹個過度的倉庫,用來專門存放糧食,軍械。
  而這個地方對於韃子來說,就像是官渡之戰中,烏巢對袁紹的重要性壹樣,自己要是能偷襲成功,斷了韃子的退路,就算韃子再勇猛,也會心有顧忌,回軍來救,如此咱們最起碼能牽扯住韃子幾分註意力,到時候就看大明官軍的了。
  若是就算這樣大明官軍還擋不住韃子,那麽大明也活該滅亡。
  想到這裏李朝生把眾人叫來,把李定國的想法說了。
  有道是三個臭皮匠頂壹個諸葛亮,李朝生個人的智慧可能不夠,但是集思廣益,肯定不會有太大的錯漏。
  眾人聽了李朝生的話,齊齊陷入了思考。
  李朝龍道:“定國兄弟說的有道理,咱們堵住喜峰口雖然能擋住韃子運送物資的隊伍,可是韃子不壹定非要走喜峰口啊,還可以走墻子嶺,甚至他們還可以在其他地方破墻而入,大明的官軍可不像能堵住韃子的樣子。”
  聽了這話石大磊道:“是,堵不如疏,疏不如斷其根,因此我覺得咱們應該找到這個中轉站,從而搗毀這個中轉站,壹勞永逸。”
  聽了這話壹旁的谷子道:“沒錯,我也贊同李定國將軍的的掘根計劃,找到韃子的中轉站,壹戰定乾坤。”
  說完這話谷子看著李定國笑道:“定國兄不愧是被縣尊稱為帥才之人,這戰略眼光的確厲害。”
  “那當然了,而且這小子身手還不錯,在我手裏也能走十幾招,哈哈哈……”
  李朝猛這時在壹旁哈哈哈大笑的拍了拍李定國的肩膀,這要是壹般人,李定國早就翻臉了,可是李朝猛叫他小子,他是壹點脾氣也沒有,這位大爺就是個渾人,自己跟他打,估計要被他打死。
  周圍人這時看著李定國也都露出,這位仁兄有兩下子的樣子,不知為何李定國感覺這種感覺挺好,就這樣李定國竟然有融入到這個集體的意思。
  這就是藍田的同化力,藍田在李朝生的影響下,軍事氛圍,政治氛圍都非常不錯,不會出現什麽嫉賢妒能的事情,妳若是真有本事,大家夥是真的敬佩妳,而不會想辦法打壓妳。
  這要是在張獻忠那裏,李定國這時候出了風頭,那孫可望與劉文秀這兩個家夥肯定開始冷嘲熱諷了,更有甚者還會想辦法壞自己,讓李定國總有幾分郁郁不得誌之感。
  可是在這裏,自己只是提出了壹個有用的想法,就換回來同僚們的友善敬佩的眼神,說實話,李定國那顆還有戒心的心,放下了不少。
  李朝生看著地圖道:“沒錯,這個中轉站很重要,不過這個位置。”
  李朝生再次把目光看向地圖,眾人也都看向地圖,壹時間眾人陷入了沈思,這片區域可是真大啊,這要是壹點點尋找,非要累死不可啊。
  李朝猛這時看著地圖道:“這片區域可太大了,若是壹點點尋找,怕是要月余時間啊,月余時間,那可什麽都晚了,估計韃子都打累了,自己往家裏走了。”
  眾人看著地圖,李定國也看著地圖,李朝生也皺起眉頭,其實他的軍事能力並不出眾,前期打仗,靠的是壹些小妙招,小技巧,欺負的是土著們對這些後世都知道的小技巧的生疏,鉆了空子。
  而後期打仗,李朝生依靠的壹般都是武器裝備的碾壓,所以在戰略眼光上,李朝生是不缺的,他具有後世的歷史作為參考,可以做到高瞻遠矚,可是在戰術上他就差了很多。
  因此他才會極力的想要收編李定國,因為在明末到南明這段歷史上,能被李朝生招降的人中,這李定國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至於像這個時代軍事能力很強的人,比如多爾袞,比如吳三桂之流,李朝生想要招降他們的難度就太大了。
  多爾袞就不提了,民族就不壹樣,這個在這個時代就是最大的隔閡,多爾袞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種族來幫助自己,除非向小說壹樣,系統發壹個絕對忠誠的項圈,給多爾袞帶上,從此多爾袞就百分百對妳忠誠,不管自己的種族,抱負壹心只效忠自己的主人。
  當然這就想象,這是現實不是小說,多爾袞的脖子上也不可能有這樣壹個項圈。
  至於吳三桂,這時候自己招降他,他也不會同意的,遼東將門有自己的政治立場,除非天下換人了,不然他還是很願意效忠大明王朝的,最起碼現在的大明王朝根本不可能鉗制他們,雖然他們呆的地方很險要,其實卻很安全。
  他們只要呆在那裏待價而沽,等到天下有了歸宿,他們在以自身作為籌碼,看看誰給的價碼高,誰給的價碼高,他將來就投降誰。
  就跟歷史上那樣,大明被李自成攻陷了,吳三桂就開始兩邊談價碼,李自成給的明顯沒有滿清給的多,所以吳三桂把頭壹剃,轉頭就成了滿清的異姓王。
  因此在塵埃未落定之前,吳三桂這些遼東將門是不會輕易下註的。
  因而選來選去,還是李定國最容易招降,而他的能力也足夠的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