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國不太平

三江口水

歷史軍事

馮紹光,壹名畢業六年多的普通化工機械工程師,在壹家大型煉油化工企業工作。面對買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

這個天國不太平 by 三江口水

2019-2-13 11:06

  雙方完成戰爭的談判,壹瞬間,氣氛開始緩和起來。
  馮雲山假裝剛才的談判不存在壹般,主動沖文翰打招呼:“公使先生,Nice土meet尤!”
  文翰心情復雜地看著面前的這位掌控兩廣的叛軍首領。要是沒發生兩軍交戰的事情,說不定他會主動要求和這位叛軍首領會面,商談雙方合作的可能,只是現在,暫時無法開口了。
  不過,文翰還是有任務在身的,他要弄明白,這叛軍對英國在華的利益方面所持態度。
  文翰讓翻譯密迪樂打聽壹番:“聖王殿下,其實,本次前來,除了剛才的那個誤會之外,還有壹事,想要請教聖王。”
  “目前,貴軍已經占領兩廣的大部分地區,成為壹方勢力。本公使代表大英帝國,向聖王提出,確保大英帝國在貴軍占領區的利益不受侵害,並且對大英開放兩廣的所有重要城鎮,不知是否可以?當然,作為回報,大英可以在貴軍和清政府之間保持中立,不插手貴國內部事務。”
  “當然可以,大英跟其他國家壹樣,可以在本王指定的城鎮進行通商和傳教。不過,本王不想再見到類似這次的事情發生。否則,本王不惜代價,也要攻上港島。”馮雲山略顯強硬。
  “不會,當然不會再有那種事情發生了!”文翰搖搖頭,臉色壹變,心裏暗暗提高警惕,“大英只想好好做生意,成為中國人的朋友,並不喜歡插手貴軍與清政府之間的內部事務。但清政府畢竟是中國的合法政府,所以明面上,我大英還得承認他們,不能公開與貴軍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還請聖王理解。”
  馮雲山點點頭表示同意:“公使先生,本王知道,貴國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帝國。因此,若非貴軍先行攻擊我聖軍,聖軍不會招惹貴軍!但若是貴軍打上門來,我聖軍確也不是任人欺淩,必定奉陪到底!”
  文翰聽完密迪樂的翻譯,面色難看,尷尬地笑笑。
  馮雲山見自己話說得有些激烈,便緩和了壹下道:“所以,本王衷心希望能與貴國成為朋友,成為合作夥伴!”
  “貴國的核心利益始終在歐洲!若是歐洲不穩,即便海外占有再多領地,也是得不償失,公使先生,您說是吧?”馮雲山分析道。
  他知道英國的海外政策,尤其是海外利益,對於英國來說,遠東地區的地位,非但比不上印度、加拿大,甚至新移民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都比不過。因此,他斷定英國不會大批量派軍隊到遠東長期駐防。
  文翰只能點點頭,再次承諾在聖軍和滿清政府之間保持中立。
  在雙方共同的要求下,兩人當即簽訂了不公開的,協定規定了聖軍確保大英帝國在其占領區的利益不受侵害,英國享有與其他國家等同的通商貿易傳教等權利,當然相應地履行繳納關稅等義務,太平聖國對其開放同樣的通商口岸,條件便是英國也承諾在聖軍和滿清之間保持中立。
  文翰之所以同意簽訂這份協定,也是因為這是英國國內壹貫實行的大陸平衡政策。何況,文翰了解到,那些英國商人抱怨乍畏少將不讓他們參加南洋公司的招商,錯失大好賺錢的機會,商人們都壹致認為,叛軍比滿清更適合作為貿易對象。
  因此,能讓英國商人在兩廣地區更好地出售商品的叛軍,文翰並不是那麽反對。他反倒覺得,還可以刺激逼迫滿清政府,也跟著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文翰又想起壹件重要事情,猶豫了壹下,還是問道:“聽說貴軍中所有人都信仰上帝,參加拜上帝教,我想了解下,貴教是從天主教還是基督新教?”
  馮雲山暗想這洋鬼子終於還是問到這個信教的事情,他稍微思考了下,緩緩道:“公使先生,關於教義方面,我只能告訴妳,拜上帝教脫胎與基督新教,但又根據我國人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壹些改動和修正。就跟基督新教脫胎於天主教壹樣。”
  文翰點點頭,表示明白了。不過,他又問了下最關心的問題:“假如聖軍打敗滿清,不知道聖王以後會建立壹個政教統壹的政權,還是政教分離的國家?”
  “這個,本王暫時還沒想過!壹些都要等打敗滿清再說,是吧?”馮雲山打著太極,不予回答。
  “殿下,貴軍信仰的並非正宗的基督新教,能否由我大英帝國,派遣些優秀虔誠的基督新教傳教人士,到貴軍來幫助您們糾正教義,貴軍改為信仰正宗的基督教?我們希望在遠東崛起壹個開放的同時又信仰新教的國家!”
  “抱歉,公使先生!前些天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先生,也曾提出類似要求,只不過,他要求我們改為信仰正宗的天主教。為了公平,本王不會答應妳們任何壹方。本王不想我的手下,牽涉到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紛爭中去。再說,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本是壹體,何必分那麽清楚呢?”
  文翰也只是提壹提,他本身也是贊同各教派共同存在,便不再要求。
  只是,對於這支號稱也是信仰上帝的叛軍,他們的信仰究竟如何,文翰還是不得而知。他已經打算,委托英國的商人與聖兵接觸壹段時間,詳細了解叛軍信仰宗教的具體教義,以便將最精確的情報上報給倫敦。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和處理結果,文翰便向馮雲山告辭,領著包令等人匆匆回港島,去準備贖人的事情。
  馮雲山亦沒再和英國人提起購買武器以及邀請投資等事情,畢竟,剛剛打完仗,馬上就跟沒事人壹樣,馮雲山還真難以做到。
  …….
  馬沙利和伯駕留了下來。
  馮雲山知道,他們不僅僅是為了英國佬調解而來,上次伯駕便提起過,他們的全權專員馬沙利會來廣州。
  馬沙利原本壹直不怎麽說話,只是揉捏著他那突出的鷹勾鼻。要不是實在駁不過英國公使文翰爵士的面子,他都不準備同英國人壹道來拜訪馮雲山,更別說幫忙調解了。
  英國過於壟斷對大清,特別是廣州的貿易,已經不是壹天兩天了。
  美利堅的商人大多只能通過英國商人的代理,再與滿清交易,因此,早就向他提出各種抗議。
  但美國在遠東地區沒有什麽兵力布置,由此就沒什麽話語權,只能是跟在英國身後,喝點殘羹冷炙。
  作為美國事務專員的他,早就想為美利堅擴大在華影響力。但可氣的是,他上任駐大清事務全權專員壹年半以來,連續在廣州、上嗨遞交國書,要求地方官員轉交給滿清皇帝,但都被拒絕。
  別說擴大影響力,估計新登基的皇帝連美利堅這個國家都不知道。
  於是,馬沙利對滿清不再報多大希望。
  在他了解到有支叛軍已經占領了兩廣大部分地區,便註意到這股勢力。當聽說叛軍攻陷廣州城後,他意識到,擴大美國在華利益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了,他再也按捺不住,便立刻從上嗨趕往廣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