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大明春

王梓鈞

歷史軍事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王淵就常做各種稀奇古怪的夢,比如夢見自己上輩子是只工程狗。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84章 帶著兒子出嫁

夢回大明春 by 王梓鈞

2021-6-10 21:10

  王淵和宋靈兒的親事,融合了漢族和仲族禮儀,既有納采、問名、占蔔等禮節,又有仲家人的傳統風俗。
  結婚當天,王淵作為新郎,沒有前往宋家接親,而是派出壹支迎親隊。而女方則大辦宴席,此宴可以持續三日,便是新娘已經離開,親友賓客亦要在女方娘家熱鬧個痛快。
  宋靈兒穿著紅色繡花罩衣,下襯足有十多層,但並不顯得臃腫,只把蠟染百褶花裙高高撐起,有點像歐洲中世紀貴婦的鯨魚骨裙。
  沒有鳳冠霞帔,也無大紅蓋頭,宋靈兒頭上戴著壹塊七彩方巾。她渾身上下綴著銀飾,走起路來叮當作響,太陽照著甚至可以反射耀眼光輝。
  “阿媽,妳今天真漂亮!”王策由衷贊美。
  宋靈兒彎腰抱起兒子,在臉上親了壹口說:“阿策今天也英俊得很。”
  事實上,王淵派來的迎親隊,昨天下午就已經來了。
  迎親隊當中,有明禮四人,負責迎親禮節,並交接聘禮和嫁妝。他們還帶來壹對白鵝(大雁不好找),此為漢俗;又擡來壹對小活豬,此為仲俗。
  另有童男童女四人,代替新郎遞送迎親鸞書,並從女方收來庚書(新娘的生辰八字)。
  各種流程都執行完畢,迎親隊便在宋家享用宴席,還得在宋家住上壹晚,第二天挑選吉時把新娘接走。
  “夫人,少爺,吉時到了。”丫鬟進來稟報。
  丫鬟名叫阿惹,沒有姓氏。生得其貌不揚,勝在五大三粗,可以跟隨宋靈兒上戰場,平時隨侍左右負責牽馬拿刀。
  宋靈兒立即起身,抱著兒子往外走。
  “小姐!”
  十三個護衛站在門外,齊聲拱手問候。
  宋靈兒說:“將馬牽來。”
  這十三個護衛,都已跟隨宋靈兒多年,如今作為陪嫁壹起去王家。
  其中有些王淵也認識,從小便奉命跟著宋靈兒,但現在死得只剩下五人。阿猜臉上有壹道長長疤痕,阿旺的左腿有些不利索,其余三人也個個帶傷。
  另外八人,都是宋靈兒回貴州招募的。當時招了二十多個親衛,或死或殘,僅剩這八人而已。
  阿猜牽來壹匹龍坑馬,這是在養龍坑長大的水西馬,又被譽為“水西龍馬”。馬兒身上掛著許多彩飾,宋靈兒把兒子放上馬背,自己也快速翻身上馬,壹抖韁繩:“駕!”
  侍女阿惹,十三侍衛,立即騎馬跟隨。他們全副武裝,執兵披甲,仿佛是去打仗的。
  不管是王淵派來的迎親隊伍,還是送親看熱鬧的宋氏族人,都對如此硬核的陣勢見怪不怪,因為宋靈兒早已在貴州打出威名。
  宋靈兒的個人武藝並不強悍,軍事指揮也沒見得有多精湛。她只是優待士卒而已,給足糧餉,讓人吃飽。同時又治軍極嚴,且賞罰分明,打仗還身先士卒往前沖——所以親衛死傷率極高。
  只需做到這些,就能碾壓貴州大部分土司和武將。
  在連續幾次大勝之後,貴州人尊稱其為宋娘子、宋夫人,其麾下部隊也叫娘子軍、夫人兵。
  從宋氏北衙到紮佐縣,還不足百裏地。但大部分是山路,迎親隊還挑擡著許多嫁妝,白天趕路,晚上露宿,足足走了兩天終於抵達。
  紮佐縣的居民,以少數民族居多,仲族、苗族、侗族、彜族皆有,還有許多穿青人下山定居。
  迎親隊伍壹到,百姓紛紛來看熱鬧,對著宋靈兒指點議論。
  在貴州,新娘子騎馬出嫁並不稀奇,但難得把兒子也帶在身邊。更何況,身後的侍女和護衛,個個都騎馬挎刀帶箭。
  進入沒有城墻的縣城,宋靈兒很快見到狀元牌坊。
  穿過牌坊,不遠處便是王家,牌匾上刻有“狀元第”三個大字。
  由於王家的宅院並不大,普通宴席擺在府外。前幾天就開始設流水宴,乞丐都能過來吃飯,隨不隨禮全看客人心意。
  府內也擺了壹些宴席,不過需要身份驗證,還要正兒八經送禮才能進去。
  到此時,又恢復漢家結婚禮儀。
  從門口壹直到內堂,沿途鋪著棉布袋子,新娘的雙腳不能觸碰地面。
  王淵穿著喜袍站在門口,宋靈兒壹指:“阿策,那便是妳父親。”
  王策仔細看清,高興大呼:“阿爸!”
  王淵回貴州之後,恪守漢家禮俗,沒有去宋氏北衙看望妻兒。反正婚期早已定下,只等幾天而已,他還要忙著回家準備婚禮。
  眼見兒子都這麽大了,生得虎頭虎腦。王淵壹臉歡喜走過去,將兒子從馬背上抱下來,摸來摸去說:“策兒真乖!”
  王淵壹手抱著兒子,壹手又把宋靈兒抱下馬,牽著她壹路腳踩布袋前去拜堂。
  貴州鎮守太監、三司官員、衛所將官,能來的都來了,還有許多同窗士子,此刻全都在宅中宴飲。
  便是水西安氏的兩位首領(三兄弟已死壹個),也紛紛遣人送來賀禮,只求王淵能在朝堂美言幾句,好讓自己可以繼承貴州左宣慰使之職。
  只有宋公子沒來,因為他是娘家人,女方那邊也在宴客呢。
  內堂之中,王全、王姜氏坐於高堂,妹妹王微站在旁邊觀禮。大哥和大嫂,則在廳堂招呼客人,分別負責男客和女客。
  王猛來到三司官員這壹桌,舉杯道:“各位長官,招待不周,還望海涵。我代新郎敬諸位壹杯,今日吃好喝好。”
  布政使陳雍起身說:“我也祝王侍郎伉儷情深,百年好合!”
  三司官員紛紛起立,各自說些吉祥話,舉杯壹飲而盡。
  王猛又去敬太監和武官,鎮守太監非常熱情,恨不得給王家當孫子。
  貴州左參政林茂達,聽到鄰桌太監的奉承話,頓時低聲笑道:“這太監平時目中無人,今日到了王家卻畢恭畢敬。”
  “王侍郎聖眷正隆,閹豎又怎不巴結?”陳雍說道。
  正德年間,貴州不僅只有壹位布政使,便是參政也只有壹個。
  左參政林茂達乃福建人,出身於莆田林氏,父親林思承同樣是進士。此人的情況跟陳雍差不多,在北直隸做監察禦史,在湖廣做按察副使,都鐵面無私得罪太多人,被扔到貴州這窮鄉僻壤當官。
  但林茂達祖上幾代做官,積累了無數人脈,熬過幾年肯定高升,而陳雍就只能靠自己。
  王淵壹回家鄉,不知多少官員巴結,鐵面無私的陳雍都動了心思。
  貴州總兵已經換人,李三郎的父親傷病退休,新任貴州總兵名叫楊仁。這家夥打仗比李應他爹還不如,靠賄賂鎮守太監上位,此刻正在巴結只是千戶的王猛。
  武將們正吆喝著劃拳,王淵的同窗就文雅得多,開始在那兒行酒令。
  僅這些同窗,就坐了足足四桌,其中有十幾個想要跟隨王淵進京——舉人都考不上,想隨便弄點差事。
  外面喝得昏天黑地,王淵和宋靈兒已經入洞房了,並且還有個兒子跟著當電燈泡。
  “阿爸,阿媽說妳能開兩石弓,是真的嗎?”王策坐在父親懷裏,壹臉崇拜地問道。
  王淵笑著說:“阿爸明天就開給妳看。”
  王策又問:“蒙古小王子長什麽樣子?”
  王淵說道:“矮壯矮壯的,絡腮胡子,長得不好看。”
  王策又問:“阿媽說,我在京城還有個弟弟,弟弟會說話了嗎?”
  王淵笑道:“會了。等妳去了京城,就可以帶著弟弟壹起玩。”
  王策又問:“我可以把耗子帶去京城嗎?”
  宋靈兒突然插話:“耗子就是家裏養的那只竹熊。”
  王淵說:“北京沒有那麽多竹子,把耗子帶去恐怕會餓死。”
  王策說道:“耗子可以不吃竹子,它平時也吃果子和肉幹。”
  王淵說:“但它在京城沒有伴啊,如果留在貴州,耗子可以自己去竹林找朋友玩。”
  “哦。”王策有些失落。
  宋靈兒已經解完沈重的滿身銀飾,坐在丈夫和兒子身邊說:“阿策,耗子以後也要成親生孩子啊。留在貴州,它喜歡在竹林就去竹林,喜歡到家裏也有人給它東西吃。阿媽會托人照顧它的,等以後回家探親,妳也可以繼續跟耗子壹起玩。”
  王策的心情稍微好轉,又問:“阿爸,阿媽說京城好大,比貴州城大好多好多,是不是真的啊?”
  王淵笑道:“是真的。”
  王策又問:“阿爸……”
  估計是因為父子初見,王策有說不完的話,簡直如同壹個小話癆。
  壹家三口,在洞房裏邊吃邊說。
  外面的宴席都散了,王策終於趴父親懷裏睡著,被抱到隔壁房裏繼續睡。
  “靈兒,”王淵回到洞房,抱著宋靈兒說,“我說過要讓陛下賜婚,現在終於辦到了。”
  宋靈兒雖然感動,卻嘴硬道:“可我還想繼續帶兵呢,跟妳去京城就不能打仗了。”
  王淵好笑道:“是打仗重要,還是我更重要?”
  宋靈兒不回答,只問道:“那妳以後打仗,可不可以帶上我啊?”
  王淵笑著說:“別的仗或許不可以,但很快就有壹場大仗可以滿足妳。”
  “什麽仗啊?”宋靈兒問。
  王淵說:“有人要謀反了,陛下讓我順便去平壹下。老師也在那邊,不知道謀反之人,能不能撐到我去統兵。”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