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重回大唐,爭霸天下   天寶五載,大唐建國已過百年,經歷的近數十年的治國,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八十章 如畫當壚

天下 by 高月

2018-6-25 18:14

  時間轉眼到了五月,在夷播海以東修築五城的工事已經開始,葛邏祿立即從各部調出兩萬人,加上北庭招募五千民工,人員充足,築城進展十分順利,這天下午,李慶安視察五城歸來,他先回了北庭城,壹進城門他便急問王昌齡道:“長安來的錢爐在哪裏?”
  他在半路上得到消息,從長安少府監運來的冶錢爐已經到了庭州,他快馬加鞭,急忙趕回庭州。
  大唐各鎮節度使壹般都會身兼述職,這主要是看皇帝的信任程度,比如李慶安除了節度副使和庭州都督外,還有其他壹系列頭銜,比較重要的是禦史中丞,這是監察權;同時又營田轉運使,這等於掌握了北庭的經濟命脈;再有他還兼任百工支署監和鑄錢監,前者是管理北庭工匠,而後者是掌握鑄錢大權,包括有權開礦冶煉。
  正因為有這些頭銜在手,李慶安才能掌握北庭的軍政大權,當然,他並不是所有權力都有,比如最重要的人事權他就沒有,所有的文武官員的任命還是得通過兵部和吏部進行。
  在北庭增加鑄錢點是李林甫與他達成了協議,考慮到安西北庭遙遠,銅錢運輸不便,李林甫便同意在庭州安放壹個鑄錢爐,所鑄錢幣用於滿足北庭和安西的需要,這對於北庭的經濟繁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王昌齡連忙道:“他們已經來了十天!”
  這時,壹名士兵領著壹名低級小官匆匆走來,他躬身施禮道:“卑職是少府監下隴右冶署丞盧佰,請使君多多關照。”
  他僅只是壹個從九品小官,被調來北庭協助李慶安管理鑄錢爐,實際上就是壹個技術主管。
  盡管這個技術主管的職位低微,但李慶安還有求於他,連忙含笑回禮道:“原來是盧冶丞,歡迎來北庭,不知盧冶丞是準備長期駐北庭,還是臨時來協助指導。”
  “回稟使君,任命書上說暫駐壹年,以後還請使君多多關照。”
  盧佰不是什麽科班出身,也和大唐名門世家盧家沒有半點關系,他家世代貧民,只因為做了二十年的小吏,累積資歷才轉為官,這可是他盧家五代來的第壹個官,因此他對自己這個從九品的小官帽異常珍惜,表現在對掌權者態度上就是卑躬屈膝,甚至有壹點諂媚的味道。
  “使君,請隨我去看冶錢爐。”
  他帶著李慶安快步來到了壹座靠城墻的閑置大院中,這裏便是北庭冶署的臨時鑄錢之處,十幾間屋子,鑄錢其實是壹個系列工程,中唐已采用翻砂鑄錢法,煉銅、制模、熔料、入模、拋光、挑選、穿錢等等工序都在這裏面,約有工匠三十余人,而北庭銅料運輸不便,必須就地挖礦冶煉,這至少又要幾千人,所以朝廷同意北庭鑄錢,實際上就是送給它壹個很大的產業。
  李慶安走進院子,四處掃了壹眼,只見在院子的角落裏已經砌好了壹座黑黝黝的煉銅爐,周圍撒了壹地工具,還有幾十個熔銅坩堝罐,以及用於壓錢模的石基。
  他這才明白過來,所謂爐子不過是磚泥砌成的土窯,不是他想象中的鐵爐子。
  李慶安走上前仔細查看了壹下,見旁邊的鐵箱子裏有十幾只鐵制錢範,也就是工作模具,便隨手撿起壹只錢範,看得出它已經很有些年頭了,布滿了鐵銹,形狀也不標準,李慶安伸手剝了壹下,立刻有大片鐵銹剝落,銹蝕不堪,幾乎每壹件錢範都是這樣,他不由眉頭緊皺,自言自語道:“怎麽會這麽破爛?”
  盧佰有些臉紅,連忙解釋道:“這是隴右鑄錢署幾年前淘汰下來的舊錢範,存放了幾年,已經銹得不成樣了,現在我們都用母錢翻沙制錢,這些錢範只是用來做試驗。”
  他見李慶安眉頭並沒有他的解釋而舒展,便喃喃道:“使君,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妳說!”
  “使君,其實錢範也好,母錢也好,都可以自己制造,據我所知,許多人私鑄銅錢,做得比官爐還好,關鍵是北庭有鑄錢的權力,至於範子嘛!就不壹定非用官造的不可。”
  李慶安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鑄錢的技術官辦和民辦並無區別,關鍵是違法還是不違法,他也聽說鑄錢壹貫的成本不過七百文,不少人都私鑄銅錢從中牟取暴利,而且有的造的私錢比官錢還精美,當然也有銅料不足的劣質錢,大唐的開元通寶沒有什麽防偽技術,唯壹的防範手段便是嚴刑,平民私鑄銅錢將付出殺頭的代價。
  但事實上許多權貴豪門也在偷偷造私錢牟取暴利,只要沒人舉報,朝廷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但北庭不同,北庭沒有現成的銅料,只能采礦冶煉,這樣就無法低調了,壹旦開工,立刻便被人知道,所以拿到鑄錢權對北庭就尤為重要了,李慶安現在就可以公開的,大規模地開礦鑄錢。
  至於私自換個模具或者母錢問題倒不是很大,反而是這個盧冶丞的思路很務實,讓李慶安十分意外。
  李慶安微微笑道:“不知什麽時候才能煉出第壹爐錢?”
  盧佰連忙道:“前天已經試過兩爐,鑄造出壹百貫錢,使君請隨我來。”
  盧佰又將李慶安帶到倉庫,門口有幾名士兵把守,他們走進屋子,屋子中央放著兩只大竹筐,竹筐中盛滿了黃澄澄的銅錢,兩名赤裸著上身的工匠正在忙碌地穿錢,也就是把零散銅錢壹枚枚用繩子穿起來,壹千枚為壹貫,當然不是最原始的辦法,壹枚錢壹枚錢地穿,那樣效率低不說,還容易出錯,壹般是把錢放進木模子中,壹格模子就是壹千枚,放滿了壹穿繩便是壹貫。
  盧佰指著籮筐又繼續道:“大唐每年鑄錢三十二萬貫,共九十九個鑄錢署,每個鑄錢署壹年鑄錢也就三千三百貫左右,實際上只要銅料充足,我們每年能鑄錢兩萬貫。”
  說到這,他看了看李慶安的臉色,又連忙陪笑道:“當然,鑄多少錢是由少府監下指令,如果李使君想多造壹點點也是可以的。”
  他知道這種邊疆重鎮不是內地州縣,沒有那麽多限制監察,鑄多少錢其實就是由節度使決定,他聽說幽州的實際鑄錢量就是少府監所給額度的三倍,也沒有任何問題,更何況天高皇帝遠的北庭,據說監察權就在這位節度使的手上,這樣壹來,李慶安想鑄多少錢,還不是由他本人說了算。
  少府監給北庭鑄錢署下的額度是壹年壹萬貫,還包括給安西的五千貫錢,實際上北庭每年也就五千貫錢,這對於應付日常的行政開支是足夠了,另外布帛也可充作貨幣,補充銅錢的不足,而軍隊主要是糧食物資,對錢帛耗用不多,因此朝廷只給壹萬貫的鑄錢額度,其實也是壹種財力上的限制,防止節度使招募私兵。
  可事實上這種額度只是壹紙空文,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們沒有鑄錢權都要造私錢,更何況李慶安得到了鑄錢權,他當然不會止步於每年的萬貫銅錢,李慶安沒有說破,只笑了笑問道:“我若想造壹批金錢和銀錢,不知可有模子。”
  ‘金銀錢?’盧佰壹楞,他連忙道:“有!有!”
  他連忙飛跑進屋,取來壹只小木箱子,交給李慶安道:“使君,這是我從少府監領取的母錢,壹共有金、銀、銅三種各十枚,使君是鑄錢監,母錢應該由使君保管。”
  李慶安接過了箱子,打開看了看,裏面果然有三十造型精美的母錢,錢體略微厚於普通錢幣,文字深峻,字體秀美細長,銅質細膩發白。
  他將箱子壹關,交給旁邊的王昌齡笑道:“這個每天都要用,放在我身邊不便,就由參軍來保管吧!”
  王昌齡收下了,李慶安點點頭又笑道:“明天開始鑄錢,北庭倉庫裏有現成的八萬斤銅,蠟和鉛都有,另外我會派三百名軍士來壹起幫忙鑄造,盧署丞沒有問題吧!”
  盧佰明白李慶安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派人來學習鑄錢技藝,他不敢拒絕,連忙道:“沒問題,使君盡管派人來幫忙。”
  ……
  鑄錢工匠的到來讓李慶安心中十分得意,得到鑄錢權他便可以大規模的鑄錢了,壹年壹萬貫當然不夠,關鍵是他同時還得到了采礦權,伊州有大銅礦,金山壹帶有金銀礦,只要機器開動,錢不就滾滾而來?
  當然,采礦勞動力不足還是壹大問題,這個他不擔心,漢人不夠,胡人壹樣能頂上。
  李慶安去視察五城修築已經壹個月了,壹直沒有回家,他思家心切,視察完鑄錢所,便轉身回府了。
  走在金滿縣的大街上,街頭似乎比從前顯得人多了,熙熙攘攘,熱鬧非常,李慶安不由想到了金滿縣縣令陳忠和,據說此人辭官到長安告自己禦狀去了,義無反顧,連老母妻兒也丟下不管,他不由壹陣感慨,此人雖然能幹,卻畢竟是個書生,在恢復碎葉的大計之下,李隆基怎麽可能會聽他的告狀。
  “快點!快點!去晚了可就要賣沒了。”
  眼看快到自己府上,身後忽然傳來幾個女人的低喊聲,李慶安不由回頭,只見三五個年輕的胡娘手中拎著錢袋,急匆匆向前方跑去,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壹種期盼之色。
  李慶安不由有些奇怪,她們去買什麽?
  轉過壹個彎,李慶安頓時楞住了,遠遠的,只見他的府門前擠滿了年輕的女人,每個人都紮堆似的爭搶著什麽?他看清楚了,許多女人的手中拿著壹條長裙,在身上比劃著。
  “大家不要搶,這些裙子保證都是長安西市的上等貨,妳們看看這做工,這裙子的綢緞,北庭可見不到。”
  遠遠傳來了如畫的聲音,透過女人們的人頭縫隙,李慶安看見了如畫,她站在壹個高桌上,袖子挽起,頭發梳了個髻,露出碩長雪白的脖子,壹張俏臉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地紅潤。
  “大姐,妳那條裙子三貫錢,對!壹文錢不能少,已經很便宜了,我當時買的時候就是三貫錢,這裙子從來沒穿過,妳看顏色多鮮艷,我壹文錢不賺妳的,好的!小蓮,替我收壹下錢。”
  只見小蓮從人群裏出來,從壹個胡娘手中接過壹袋錢,壹臉認真地數著,李慶安愈發驚訝,他又看見了舞衣的侍女玉奴好像也在幫忙。
  就她們三人,在忙碌地賣壹堆長裙子和壹些日用品,都是從長安帶來,李慶安輕輕擺了擺手,向側門指去,親兵們會意,紛紛向側門走去,他翻身下馬,背著手慢慢地走到大門前,站在臺階上笑看著這壹盛景。
  這時小蓮已點完錢,將長裙交給了胡娘,那胡娘拿著石榴裙左看右看,歡天喜地地走了。
  小蓮拿著錢轉身剛要回去,忽然壹眼看見了李慶安,眼中頓時壹陣驚喜,她正要奔上來,李慶安卻豎起食指,向她噓了壹聲,指了指如畫。
  “好的!”人群裏傳來如畫清脆的笑聲,“兩貫五百文,我們成交,小蓮,再收壹下這位美娘的錢。”
  如畫又達成壹筆生意,在催促她了,小蓮無奈,只得轉身去收錢。
  “餵!小娘,妳這套茶具多少錢?”
  壹個女人看中了壹套瓷器,如畫立刻笑道:“大姐,妳的眼光不錯,那可是大邑上等白瓷,長安東市張家老店才有賣,那套茶具我壹共只有三套,妳若喜歡,十貫錢拿走。”
  李慶安望著那套茶具,他忽然想起來了,這好像是他們長安搬新房時買的,他記得當時是買了六貫錢,這小娘居然開價十貫。
  十貫錢對於這個女人似乎貴了點,可是她又愛不釋手,猶豫了壹下,她喊道:“小娘,八貫錢賣不賣?”
  如畫笑盈盈道:“大姐,我基本上都不賺錢,這種上等白瓷北庭市場上可看不到,鹹陽酒肆隔壁的瓷器店裏倒是有賣,可質地比我這個差得多,卻要價十二貫,大姐,妳不信去看壹看。”
  說到這,她又回頭對壹個女人笑道:“那件可是繡金百葉裙,每個女人都應有壹條壓壓箱底,我買五貫五百文,賣給妳六貫錢,只賺五百文。”
  這邊買瓷器的女人心動不已,想買又有點嫌貴,畢竟十貫錢也是個大數目,如畫又回頭笑道:“大姐,這樣吧!瓷器九貫錢,我再送妳壹包上好的茶葉,價值五百文,怎麽樣?”
  女人眼睛壹亮,終於點頭道:“那好,我們成交,我身上沒帶這麽多錢,妳先把瓷器收起來,我回去取來,對了,銀子可以嗎?”
  “可以,九兩銀子。”
  女人從人群裏擠出來,騎上壹匹小毛驢,匆匆地回去取錢了。
  這時,如畫終於看見了李慶安,她頓時驚喜得蹦了起來,也顧不得做生意了,從桌上跳下來,直向李慶安沖過來。
  她抱著李慶安的胳膊撒嬌道:“阿哥,妳什麽時候回來的?也不先讓人來說壹聲。”
  她的親昵舉動惹來身後女人們的壹片笑聲,李慶安愛憐地替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道:“如詩呢?她怎麽不來幫妳?”
  “她害羞,才不會來呢!”
  如畫附耳對李慶安低聲笑道:“她壹個月壹次的那個來了,哪裏也不能去。”
  李慶安會意,便笑道:“如畫掌櫃請繼續去忙,晚上再給東主匯報壹下妳的生意情況。”
  如畫白了他壹眼,撅嘴道:“什麽如畫掌櫃,好難聽,我姓李,李掌櫃。”
  “是了,李掌櫃,去忙吧!”
  “好吧!我去了,晚上我再來陪妳。”
  如畫向他調皮地眨眨眼,這才回去跳上大桌子,對爭先恐後的女人們笑道:“別急!別急!壹個壹個來。”
  “李小娘,這件霞帔多少錢,我女兒要出嫁,我就想給她買壹條,可是縣裏怎麽也找不到。”壹個女人舉著壹條狹長艷麗,下面有玉墜的帔巾激動地問道。
  如畫抿嘴笑道:“大姐真有眼光,妳那件霞帔可是上等蜀錦制成的,長安東市價二十貫,我只用過壹次,所以只要妳十八貫,其實城東壹家叫金山綢緞店的鋪裏也有賣,妳不妨去看壹看,我告訴妳,他們開價沒有低於三十貫的,還價最多只能到二十八貫,這件霞帔我給妳留著,妳可以對比壹下再來。”
  李慶安還從來沒有見過如畫居然有這樣的經商才幹,在他印象中。
  如畫壹直是個活潑外向的女孩子,和明珠有點類似,但她卻沒有明珠那樣的身份地位,是安祿山養來送給權貴的玩物,從小到大沒有出門的機會,只有跟了自己的這兩年才和外界有接觸,可她卻如此頭腦靈活,如此善於推銷貨物,也從沒有人教她,只能解釋為她有經商的天賦了。
  李慶安不由對她刮目相看,這時,他眉頭忽然微微壹皺,他這才註意到如畫的穿著,她下身穿壹條紅色艷麗的石榴裙,上身卻穿壹件薄薄的衫子,時值五月,天已經漸漸熱了,女人們基本上都穿上了衫子,衫子屬夏服,是漢代以後出現的壹種沒有襯裏的單衣,唐朝衫子多為寬領大袖,以紗羅縫制,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肌膚。
  如畫正是穿著這樣壹件衫子,在陽光下,可以清晰地看見她胸前兩個圓潤飽滿的乳房,隨著她手臂擺動,兩只飽滿的乳房仿佛白瓷玉碗壹般富有彈性地跳動著,再看看別的女人,其實也壹樣,不過這些女人卻沒有如畫那般清純美感。
  李慶安也會欣賞別的女人,可是自己女人的前胸卻如此透明顯露,他心中總是有那麽壹點不舒服。
  他望著如畫手中狹長的帔巾,腦海裏忽然想起壹種後世女人用的東西。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