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江南說書人

歷史軍事

西元1864,崇禎237年,3月。 此時此刻,中華大地上,湘軍合圍南京城,洪秀全重病不起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10章 哀兵必勝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by 江南說書人

2022-6-5 21:13

  如果說,後世的芭提雅是所謂歐洲白人男性的獵艷天堂,那麽如今的芭提雅只能用壹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無趣。
  在這裏,別說是舉世聞名的人妖表演,或者是各種霓虹閃爍的夜店,就是連個上規模的集市都沒有。
  完完全全就是壹個普普通通的,人煙稀少的濱海小城。
  唯壹值得稱道的就是,相比江浙地區渾濁的,但是富有營養物質的海水,芭提雅的海瓦藍瓦藍的,配合著漫長的白色沙灘,十分漂亮。
  但南洋漂亮的海灘多了去了,朱富貴不覺得這裏以後會有什麽發展潛力。
  最多就是拿英明神武、英俊仁慈的德武大帝曾於此地,南臨碣石,以觀滄海為賣點,搞點朱色旅遊和團建活動。
  說起來,在這樣遼闊的海天之色下,朱富貴還真是有點感慨,想要賦詩壹首。
  但想了半天,最後發現,自己確實不是作詩的料。
  自己寫,也就比張宗昌、韓復榘之流強那麽壹點點。
  看著白夏兒崇拜的眼神,看著已經拿出小本本,準備記錄的伊博文,朱富貴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薅那位老人家的羊毛。
  “大雨落南洋,白浪滔天……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吟完之後,還真別說,特別應景。
  已經落入洋夷胡塵裏近百年的南洋,如今不正是換了人間嗎?
  只不過,如今九月的芭提雅,氣候宜人,甚至還有壹點點炎熱。
  實在不知道蕭瑟秋風從何而來。
  春風不度玉門關,秋風他也不度野人山。
  但這不妨礙這首大氣磅礴的詩詞,刊登在《大明皇家軍報》上之後,又好好鼓舞了壹波軍心,凝聚了士氣。
  在芭提雅休整這些日子,根據各級皇訓員的報告,部隊之中驕兵情緒日漸高漲。
  朱富貴認為這是壹個極其不好的苗頭。
  特別是,芭提雅附近不少泰女出現在軍營周圍,想要做壹些皮肉生意。
  這當然是不被允許的。
  大明是真王師,不是米軍那種到處撒種的假王師。
  休整放假去西雅圖什麽的,朱富貴不管,但在戰時,在駐地,男女關系是要嚴管的第壹要務。
  所以他親自下達最高指示,要求各級皇訓員做好戰士們的思想工作,管住自己的下半身。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幾個血氣方剛的楞頭青犯事了,被嚴厲地懲處,關了72小時禁閉。
  說起來,後世泰國澀情業發達,也算是壹種歷史傳承了。
  暹羅雖然是壹個佛教國家,每個男人都要出家當壹段時間和尚,但澀情業古已有之,而且十分盛行。
  傳統上便是笑貧不笑娼,不加避諱。
  與他們相比,還沒有經過米帝爸爸駐軍的倭島,真是冰清玉潔得不得了。
  雖然說啊。
  朱富貴真的只是單純好奇啊……
  只是單純的想開開眼……
  沒有別的想法……
  朱富貴還是派人調查了壹下,如今的暹羅究竟有沒有人妖這種東西的存在。
  結果是,閹人倒是有,人妖真沒有……
  實際上,人妖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已經不可考證了。
  有人說是起源於印度的閹人,但閹人這種東西也不算是什麽新鮮事,也不止是印度有。
  而且,以朱富貴淺薄的愚見。
  比如說他身邊的資深閹人老李先生,他的姿容與人妖之間起碼還隔著二十個吃桃桃好涼涼。
  說他們有什麽關系,實在是很難令人信服。
  不過可以考證的,近代概念上的泰國人妖,和韓國的部隊火鍋壹樣,依然是來源於那幫子出手闊綽,X癖怪異的美國大兵。
  如今,大明來了,青天就有了,但人妖恐怕要沒有了。
  朱富貴再三要求各部特別重視軍紀,牢記《皇家軍人條令條例》的制度,絕對不能給這些變態審美出現的土壤。
  當然了,有個別小年輕忍不住在花田裏犯了錯,朱富貴相信會有。
  但和美帝大兵那麽變態的,應該不至於。
  朱富貴對於大明皇家部隊的紀律和服從性還是比較放心的。
  雖然縱向比較比不了,但在這個時代橫向比較絕對稱得上紀律嚴明、與民無犯了。
  當然,紀律嚴明、與民無犯不意味就是仁義之師。
  比如莫白的部隊,紀律嚴明指的是說殺妳全家,就殺妳全家,絕對不多殺壹個,也絕對不會漏過壹個;
  與民無犯說的是,只要妳是大明朝廷認定的良民,那麽就會不會犯妳壹絲壹毫,但若認定妳是潛在的敵人,是隱藏起來的逆匪,是威脅帝國統治的暴民,那麽就會人畜不存。
  而征討緬甸,當用這樣的殺伐之師。
  這不僅僅是新仇舊恨的問題。
  這既是國仇家恨,也是戰略需要。
  緬人兇橫,桀驁難訓。
  即不似交趾,本就是華夏故土,交趾人雖然狡猾,但多少也算學過孔孟,懂得華夏教誨;
  也不似暹羅,民不尚武,野心較小。
  對於緬甸,大明必須重拳出擊。
  “傳我帥令!”
  在芭提雅最好的建築——大佛寺中,朱富貴下達軍令,“即日起,三軍縞素,舉昭宗皇帝朱由榔、黔國公沐天波之牌位,揮師緬地,以雪咒水之恥。
  此役,適用於特別軍事行動條款,即搗其巢穴、絶其種類,以遷雲貴之民填之!”
  ……
  先人亡故,臂帶黑紗,這是後世國人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實習上,中日朝越自古以來的傳統都是以白色悼念死去的親人。
  尚白是上古東夷血脈的印記,與古羌民俗結合,形成了華夏文明的底層邏輯。
  在這個時代,這個底層邏輯還沒有被歐洲的習俗所替換覆蓋掉。
  當然了,朱富貴說的三軍縞素,不是真的都披麻戴孝。
  壹身白色麻衣在雨林作戰可不是明智之舉。
  朱富貴只是通過系統從義烏小商品市場訂購了幾十萬個白色胸花,發放下去,令將士們佩戴。
  開戰至今,大明在各個戰場的動員的總兵力依然不過150萬人左右,所以士兵的文化水平和兵員素質還是有保障的。
  只要是服役超過兩年的老兵,認識的漢字都超過了兩千個。
  平日裏,他們讀書看報,研習朱大帥的文章,學習華夏的漫漫歷史。
  因此他們對於咒水之難也知之甚詳。
  當他們將白色的小花帶在胸前時,整支部隊的氣質發生了壹些悄然的變化。
  之前因為戰事過於順利也出現的驕躁情緒沒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必須勝利,以告先人的信念。
  驕兵未必必敗,哀兵未必必勝。
  但有了鋼鐵意誌與鋼鐵兇器的哀兵,大明緬甸遠征軍,必勝。
  此役,遠征軍將直接面對英印部隊的主力,參戰共有三十五萬兵馬。
  其中,北路大軍由徐渺森指揮,兵力為七個甲種師,共十二萬大軍,劍指緬甸傀儡政權首都內比都。
  莫白親帥主力二十壹萬大軍,沿南方幹道,由南洋水師配合,進攻英屬緬甸重鎮仰光。
  另有兩萬人為水師。
  因為原本預計中從海路進攻印度的南唐軍民不知所蹤,連帶著大明租借給李鴻章的幾十條小火輪也壹並有去無回,這給緬甸遠征軍的補給造成了不小的困難。
  所以南洋戰區都指揮同知兼水師提督陳強,緊急從土澳那邊征調了壹批運礦船來充當補給艦。
  明英在亞洲大陸南部的第壹場正式戰役,就此打響。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