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就殺了曹操

墨守白

歷史軍事

東漢中平六年,成臯。
落了壹半葉子的樹林深處,藏著壹處村落,隱約可見壹些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0章 許攸用計

開局就殺了曹操 by 墨守白

2022-8-2 21:06

  公孫瓚劉備壹行人,並沒有直接率領著殘部,返回諸侯大本營存在的河內郡。
  而是在奔逃了壹定距離之後,在那裏立住跟腳,派遣手下將領兵馬,去收攏潰散的兵馬。
  公孫瓚劉備這些人,已經是極為清醒的認識到,在如今的這個時候,兵馬才是最為重要的。
  壹旦手中沒有了兵馬,那做什麽事情都難。
  壹連在這裏待了三天,收攏了壹萬多潰散的兵馬之後,公孫瓚等人,才算是從這裏離開。
  不過,這壹次劉備,關張二位猛將,並沒有隨著公孫瓚回到河內,而是在距離河內不遠、壹處通往河內的要道邊上駐紮下來。
  理由很正當,那就是在這裏防備著汜水關可能會出兵,趁機攻打河內。
  實際上的原因則是,擔心回到河內郡之後,袁紹那廝會真的實行軍令狀,將關羽給斬殺了。
  這點,劉備是絕對不同意的。
  於是,在跟公孫瓚進行了壹番的溝通之後,就做出來了這樣的壹番安排。
  公孫瓚也是要面子的人。
  再加上這個時候袁紹不在河內,河內主事之人,乃是王匡這個與公孫瓚有著不小矛盾的家夥,以及袁紹手下,那個叫做許攸的謀士。
  於是,公孫瓚在往前行進了壹段兒時間之後,就也率兵駐紮下來,用的理由與劉備壹樣。
  做好這些之後,才開始派人知會河內方向,他們兵敗的消息。
  當然,所說的主要不是兵敗,而是兵敗之後,公孫瓚等人的顧全大局,就地防禦。
  除了這些之外,公孫瓚還順便開口向王匡要糧草。
  這樣的操作令的王匡火冒三丈,跳著腳的直罵公孫瓚的娘,外加八輩祖宗。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打不過公孫瓚,那他早就拎著武器去找公孫瓚火並了!
  就沒有見過這般不要臉的人!
  打了敗仗,還有臉朝著自己這裏要糧草!
  如果不是有人攔著,王匡當場就要持劍親自斬了公孫瓚派來的使者。
  “太守息怒,這公孫賊子行為確實可惡,令人生厭……”
  壹處沒有什麽人的營帳之內,壹個皮甲外面罩著文士服的男子,與王匡壹起,狠狠的在語言上鞭撻了壹番該死的公孫瓚。
  這樣的壹番言語下來,令的王匡心裏面舒坦不少,頗有找到知音的感覺。
  這樣的事情進行了壹陣兒之後,這文士打扮的人,再壹次的開口,卻有了轉折:
  “只是,現在這些糧草,太守還不能不給公孫瓚那廝。”
  許攸這話壹出口,王匡就忍不住的瞪大了眼睛。
  “子遠何出此言?”
  “此時本初帶領大量兵馬前往洛陽,在那裏與董賊交鋒,河內這裏所剩兵馬不多。
  公孫瓚雖然兵敗汜水關,但麾下還有壹萬多兵卒可供驅馳。
  倘若沒有他手下的這些兵馬在那裏守著,還我們這裏還真的不放心。
  那廝必定也知道我們這個時候,離不開他,所以才敢如此明目張膽的提出這樣的要求……”
  王匡知道許攸這人,在袁紹身前的地位,因此上聽到許攸這樣說,整個人也變得平靜了不少。
  “只是,就這樣將糧草給了這廝,我心中實在不順!
  而且,這樣多大軍在河內匯集,我這裏早就沒有了什麽糧草,為了支持大軍,糧草早就拿出來完了,本初之前也要糧草……”
  他帶著不甘與為難地說道。
  許攸笑著道:“自然不能是公孫瓚那廝說多少,咱們就給他多少,與他三成就可以,足夠暫時籠絡住此人,讓他繼續阻擋汜水關方向的兵馬了。
  至於糧草的事情,本初也在催促冀州牧韓馥……只是那些地方都過於遙遠,壹時之間難以運輸過來。
  太守這裏最近……
  此時正是為國家出力的時候,還請太守多想想辦法,多弄些糧草出來。
  到時間事成,論功行賞,朝廷絕對不會忘記太守,本初也絕對不會忘記太守做出來的這些事情……”
  許攸說道後來,變得極為誠懇。
  王匡本來就是袁紹的鐵桿,這個時候再有許攸這個袁紹身邊極為受重視的謀士這樣壹說,很快就下定了決心。
  當下就開始按照許攸所說的行事,立刻就開始分撥壹些糧草,讓人押運著給公孫瓚送去。
  公孫瓚見到糧草,只有自己所說的三成,不由有些色變,對著那些前來押運糧草的將官發了壹通脾氣,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不過,到了最後,還是表示,自己會率領著兵馬,駐守在這裏,好好的防備來自於汜水關的攻擊,讓王匡他們不要擔心。
  等到送走了王匡這些人之後,返回到壹個營帳之中的公孫瓚,臉上所有的慍怒與不滿都消失了壹個幹凈。
  他伸手在關靖的肩膀上拍拍,笑著說道:
  “事情果然不出子良所料,這壹番的手段施展下來,真的能夠從那王匡手中弄到不少糧草,就連數目都與子良所說,沒有太多出入……”
  關靖這個原本乃是酷吏出身的人,聞言露出笑容來……
  ……
  河內太守這裏,在讓人給公孫瓚送去了壹些糧草之後,王匡手中的糧草就更少了。
  該如何增加手中的糧草,繼續為討董大業做貢獻,並順便在袁紹那裏留下壹個更好的印象,這對王匡來說,是壹個難題,為此他已經苦思冥想了壹天多了。
  晚上的時候,都幾乎沒有合眼。
  實在是想不出壹個好的解決辦法的王匡,就去找許攸閑聊。
  與許攸訴說自己的難處。
  在與許攸這個很是健談的人,進行了壹番的閑聊之後,王匡突然之間覺得自己腦袋壹亮,壹個絕好的辦法,壹下子就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讓他整個人都變得輕松與激動起來了。
  他站起身來,笑著對許攸說道。
  “子遠先在這裏坐!剛剛與子遠閑談之中,我壹下子就想起了壹個非常好主意!
  如果能夠將之實施,壹定能夠獲得許多糧草!”
  他這樣滿是激動與欣喜地說道,然後就迅速的與許攸進行了告別,前去實施他自己所想到的完美計策了。
  許攸將之送到院落門口,站在那裏面目送著王匡離開,臉上帶著儒雅的笑……
  ……
  本來就因為諸多人馬匯聚在這裏,而變得亂糟糟的河內郡,很快就變得更加的混亂了。
  因為他們的太守王匡,出臺了壹項新政策。
  這個政策說的直白壹點,就是王匡派遣出了由他的親信隊伍組成的壹支特別行政隊伍,專門視察境內的犯罪之人,狠抓紀律。
  被抓到的人,想要出來,只有壹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交錢糧贖罪,外加贖人。
  不然的話,就別想著出來!
  不但犯罪的人,自己本身要倒黴,還會殃及到整個家族!
  他的這壹番操作,與漢靈帝的賣官非常相似。
  只不過,壹個是通過官員上任繳納修宮錢來撈取錢財,壹個是通過官方,直接綁票來迅速的獲取糧草。
  雖然手段不同,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王匡的這個計策,就是在與許攸的閑聊之中,許攸說到了屍骨未寒的漢靈帝實行的壹些撈錢手段的時候,他得到了啟發,從中得出來的。
  隨著王匡這些政令的頒布,與非常迅速和強力的執行,在河內郡變得混論的同時,糧草以及錢財這些東西,也在迅速的增加。
  當然,與之相對應的,王匡在河內郡的名望,也在迅速的落敗。
  不過,這些與許攸,以及許攸背後的天下楷模袁本初沒有什麽關系。
  畢竟這個主意可不是他們給王匡出的,而是王匡自己想出來的,執行的人,也壹樣是王匡與王匡的手下心腹……
  洛陽這裏,趁著天氣大寒,黃河整個被冰封,而帶著大量兵馬,迅速越過黃河,繞過汜水關、虎牢關,對洛陽進行攻擊的袁紹兵馬,並沒有取得想象之中的突破性的勝利。
  或者可以說是,根本就沒有取得勝利。
  有壹點劉成之前並沒有料錯,那就是董卓,以及董卓手下的諸多將領,都是經歷過諸多戰鬥的。
  戰爭之中的經驗,非常豐富。
  在發現天氣大寒,黃河冰封之後,不用董卓進行吩咐,立刻就加緊了防守與巡視。
  並且,還有人在第壹時間裏,就將這個消息,上報給了洛陽城中的董卓。
  董卓這人,在政治上面,手段確實有些不夠看,但是在軍事上面,帶兵打了大半輩子仗的他,卻很有自己的壹套。
  在得到這個稟告之後,他立刻就敏銳的意識到,壹直被堵在汜水關那裏,損兵折將的袁紹等人,極有可能會趁著這個機會,對自己這邊弄出壹些大動作。
  於是很快就進行了壹番,具有針對性的兵力部署。
  調動的人,包括他手下的中郎將徐榮,以及同樣有中郎將職銜的呂布,還有呂布手下的張遼,以及高順這些將領……
  在這樣的情況下,趁著天寒迅速行動起來,準備對洛陽,以及董卓等人進行偷襲的袁紹等人,想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是不可能的。
  甚至於,在壹些交鋒之中,袁紹這邊,還吃了壹些虧。
  比如,之前在董卓進京不是太長時間,就冒充三公,發布文書,號召天下人壹起起來討董的東郡太守橋瑁,就在對戰之中,被不知道什麽時候,摸出高大堅固的洛陽城的徐榮,率兵擊敗,折損了不少的兵馬。
  這樣的結果,令的袁紹等人,再壹次的受到了打擊。
  至於強攻洛陽城,袁紹也嘗試過。
  只不過,同樣也是以失敗而告終。
  洛陽作為東漢的都城,最大的壹個特點就是雄偉堅固。
  再加上董卓早有防備,袁紹的這番強攻,除了丟下不少的屍體之外,其余的事情,並沒有取得什麽進展。
  戰局,壹時間就這樣僵持了下來,並且,還呈現了壹些不利於袁紹這邊的趨勢。
  面對這樣的情況,袁紹心中雖然有些著急,但還是有壹些底氣在的。
  他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無數,在這洛陽之中,盤根錯節,他袁本初也是天下楷模。
  如果不是有袁術這個家夥橫插壹杠子,袁家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政治遺產,全部都將會由他來繼承。
  而且,漢室幾百年威望也還在,他現在帶兵前來的地方,還是作為國都的洛陽,在這樣的情況下,袁紹覺得,不論如何都應該會有喜迎正義之師的正義之士出現的!
  所以,在進行了最開始時的壹番較量,發現僅憑這樣,是難以攻克洛陽的之後,袁紹在整體上就采取了守勢,為的就是等待著正義之士出現。
  袁紹確實是等到了他盼望之中的正義之士。
  只不過見到的是腦袋。
  那些正義之士,被董卓手下的兵卒,將腦袋給掛在了洛陽城墻上,凍得硬邦邦的,面色被凍得鐵青。
  望著這樣的壹幕,袁紹的面色,也壹樣是變得鐵青。
  不知道在暗地裏罵了董卓,以及這些不頂用的忠義之士多少遍。
  事情到了這裏,短時間之內,戰局就有些僵持了。
  袁紹的面色,很快就變得更為鐵青了。
  因為他很快就接到了公孫瓚,以及劉備等人,汜水關前的大敗的消息。
  “廢物!”
  接到這些消息之後,袁紹沈默了壹陣兒之後,終於是在人少的地方,罵出了聲來。
  “公孫瓚這廝,平時傲的不行,自恃甚高,原來也只是壹個樣子貨!”
  “劉備那家夥,也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可同樣都是中山靖王之後,他為何連劉成那廝的壹次沖擊都抵擋不住?
  都是中山靖王之後,為何差距就這樣的大?!”
  “還有劉備那個結義兄弟,面色整日漲紅,胡子老長,個頭老高,裝腔作勢挺有壹套,我也是瞎了眼,以為這人是個人物,說不定會在汜水關前起到奇效,哪裏曾想,也是壹個中看不中用的東西!
  就這還有臉在我跟前立下軍令狀!
  待到我回去,必定先將這廝斬了!以儆效尤!”
  袁紹這次是真的被氣到了,在這裏對著公孫瓚,以及劉備關羽這些人,火力全開。
  當然,袁紹罵街,與壹般人罵街不同。
  這家夥就連罵人,也壹樣是有著心眼在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