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更俗

歷史軍事

某國X市,著名的華人聚居區,城市居民99%都是華人。
天寧寺外的柏油路在路燈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五章 買路錢

梟臣 by 更俗

2023-4-22 11:44

  返回二十裏許路,乘馬車甚便,藩鼎拿了蘇湄的身契返回河口,耽擱了壹個時辰不到。蘇湄倒先接到消息,已經在草堂裏等候多時。
  “蘇湄叩謝侯爺、藩老……”
  不管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目的,元歸政今日能讓藩鼎將身契拿來,許自己脫籍,這恩情還是要承的。蘇湄當下跪地,給元歸政、藩鼎行了大禮。
  元歸政哈哈壹笑,說道:“蘇湄姑娘何時請我們吃妳跟林制置使的喜酒?簸箕巷的柏園以及這邊的小柏園,便當我與藩老送給妳的嫁妝。”
  藩鼎也有準備,將柏園與小柏園的地契、宅契也取了過來,與身契放在壹起,遞給蘇湄,從此蘇湄就算是脫了籍,跟藩樓再無關系!
  蘇湄將自家的身契接過來,站起身來,粉臉壹紅,說道:“侯爺取笑蘇湄呢。”
  元歸政只當蘇湄害羞,見她將柏園、小柏的地契也接了過去,接下來怎麽安排,都是她與林縛之間的事情,沒有再追問什麽。
  再說了,林縛要娶蘇湄為妾,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娶。林縛的正室顧氏是顧悟塵之女,顧家如今已是江寧城裏的顯族,女婿在江寧城裏風光熱鬧的娶壹名歌姬回去,顧家臉面上總是無光的。
  蘇湄脫了籍,不再是歌姬身份,就要守良家女子的規矩。這邊還要談事情,她先告辭回小柏園去。藩家的婆子、丫鬟、護院,今天都要撤出去,還有好些事情要做。
  對元歸政的慷慨,林縛也不是沒有表示,他拿起茶盅,微微抿著,說道:“以前兩家些許不快,到今日也煙消雲散而去。藩樓是江寧有數的商號,生意也做得大,我還要請藩老將生意做到崇州去,給崇州去添些財源呢……”
  “制置使邀請,老小兒哪敢不從?”藩鼎笑道。
  此前,因湯浩信之死,林縛對梁家懷恨在心,對永昌侯府、藩家的商船進行封鎖,便是虞東宮莊的船,想要出入江口也受到極大的限制。
  江東米價六錢壹斤,京畿差不多是此數的十倍。雖說京畿米市給張協及戶部官員控制住,但不管怎麽說,永昌侯府與梁家以及梁太後要插壹腳進去,張協總要分些肉出來。就算張協允許藩樓代表後黨往京畿米市裏的插壹腳,總也要運米北上才能牟利,但江口、淮口給林縛封鎖住,藩家雖有幾艘海船,卻無法運米北上。
  虞東宮莊那邊,也因給林縛限制住,只能運銀北上,無法運米北上,使他們有百般苦說不出。這次拿出十二萬兩銀子跟蘇湄的身契,就算是從淮東買條道,也是值的。
  當然了,僅僅買通路是不夠的。在江寧的諸商號裏,藩家的船隊也算是屈指可數的,但比起林家與津海海商組成的黑水洋船社有近二十萬石的遠海運力,藩家就太不夠看了。算上走淮口,走膠萊河的百石船,藩家船隊的總運力也是萬石左右。雖說黑水洋船社的遠海糧船,從崇州出海,直航到津海,速度快,效率高,壹年能走五六個來回,但是走淮口,走膠萊河的近海航線周期極長,壹年能走兩個來回,已經是極限了。
  費這麽大勁,永昌侯府當然不是僅為了每年多運兩萬石米糧進京販售。
  藩鼎笑瞇著眼,說道:“藩樓每年倒是能有好些米糧多余下來,京畿那邊又緊缺太多,沒有大船,兩邊就無法周濟。小老兒想跟制置使打個商量,江東這邊多余的米糧,藩樓可以折價售給淮東,但要制置使在津海額外拔些米糧補給我們就成,我們可以比官價更高結算……”
  “倒不知藩樓每年在江東能余多少米糧?”林縛不動聲色的問道,也不看元歸政的神色。
  “制置使真個不知?”藩鼎問道。
  “哦。”林縛拍了拍腦門,恍然若悟道:“藩老是說虞東宮莊節余下來的米糧?”
  藩鼎點點頭。虞東宮莊跟崇州隔著條江,想瞞過林縛的眼睛也不可能,要是林縛真給糊弄過去,他之前也不會如此用心的封鎖虞東宮莊的出路。
  虞東宮莊是梁太後的私房田,錢糧收入又稱宮莊粒子銀,歸梁太後私人支取。為了避免引起崇觀皇帝的警惕,每年公開北運的粒子銀都很有限,多余部分由藩樓暗中消化,分流到梁家跟永昌侯府。
  虞東宮莊跟崇州就壹江之隔,這兩年林縛又怎麽可能不摸清虞東宮莊的情況?
  虞東宮莊莊戶計有壹萬兩千余戶,實際開墾糧棉田四千余頃,然而報備內府司的數據不足四分之壹。按照規定,虞東宮莊的余糧要交平江府官倉收購,每年差不多八萬余石粳米。在扣除宮莊日常支用後,每年差不多有兩萬兩的粒子銀北上,送入梁太後的萬壽宮裏支用。
  而虞東宮莊每年通過藩樓向平江府糧商消化的額外米糧,在三十萬石以上。平江府大面積種植桑棉,導致糧田減少,虞東宮莊的產糧倒是彌補了平江府的糧食需求缺額。大量的銀錢,就通過藩樓流入梁家跟永昌侯府手裏。
  藩鼎看向元歸政,最終的數目怎麽定,還要他來拿主意。
  “二十萬石粳米總是有的……”元歸政說道。
  “我也不虧侯爺的。”林縛說道:“侯爺在崇州交給我二十萬石粳米,那我就在津海給侯爺領四萬石粳米走!”
  藩鼎暗感林縛心好黑,二十萬石粳米,他張口竟然吃掉八成!
  “三十萬石呢?”元歸政不動聲色地問道。
  “六萬石!”林縛說道:“不能再多了,津海我大哥那裏,也要分潤。再說整條線的運力有限得很,戶部每年二百四十萬石的漕糧是必須保證的,要擠出六萬石來不容易啊!”
  “在津海能多快支取到糧食?”元歸政問道。
  “崇州這邊米糧入倉,津海那邊就可以同時支取!”林縛說道。
  除了按時向戶部的津海倉交運米糧,林續文與孫尚望在津海還額外掌握大量的糧食。這些糧食壹部分是糧道運力節余出來的,另外,燕南三府雖然給摧殘得厲害,但河間府,特別是津海縣,生產組織恢復較好,也有些糧食節余下來。
  由於京畿米市給張協及戶部官員控制著,林續文與孫尚望在津海額外掌握大量的糧食,主要也是用來調節津海糧道的運力。另外也是有備無患,從裏面撥六萬石米糧給後黨,問題不會很大。
  只要後黨能扒開張協及戶部的口子,從京畿米市裏分壹杯羹,六萬石米糧,能讓他們獲利不少。即使獲利會有相當壹部流入梁家,但崇州獲利更多。這筆買賣做成,崇州米糧儲備能增加三十萬石,又有什麽不可以做的?
  崇州這時候也要大規模的儲備物資了,即使處於魚米之鄉,米糧儲備也應維持在百萬石以上,才是壹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好,就照此數來做!”元歸政壹錘定音。
  藩鼎想想也無奈,整個津海糧道都控制在東陽壹系手裏,能拿六萬石米糧進京,換出銀子,應該足夠梁家從濟南府到衛河之間修壹條大道出來!屆時走泗水北上,米糧到濟南後走陸路,再通過衛河轉運到京畿,總好過糧道的好處都給東陽壹系得去。
  談妥事情,元歸政、元錦生、藩鼎便告辭離去,也不說請不請宴的事情,永昌侯府與淮東軍司交往過密,傳出去總不大好聽,元歸政也不想永昌侯府從此就給寧王府盯上。
  ※※※※※※※※※※※※※※※※
  林縛走回東廂院,朝袖手站在窗前,望著外面院的高宗庭,拱拱手說道:“讓高先生久等了。”
  “制置使客氣了。”高宗庭說道:“永昌侯爺走了?”
  “走了。”林縛說道:“他想從津海取六萬石米糧,我已經應了他。”
  “除了交給戶部了的,妳在津海還存了多少米糧?”高宗庭問道。
  “李兵部要打遼西,我可以再額外供應十萬石糧。”林縛說道:“我本計劃先打下岱山、昌國,將奢家水營壓制在內線,沒有作為。在那之後,靖海水師主力才能脫身北上。李兵部要是能在那之後再打遼西,我至少能在北線壓制高麗水軍,並打擊遼東沿海。如今,我雖然向寧王拋出用兵計劃,但不曉得會不會有人在背後拖淮東的後腳,給奢家通風報信。我想,再順利也要在明年秋後才能將靖海水師主力抽出來。李兵部為什麽不極力阻止陳芝虎南下?這時候只用薊北軍去打遼西太兇險了!”
  “李帥又能有什麽善策?”高宗庭郁苦地說道:“李帥雖居兵部尚書之位,然而朝廷諸公,李帥是最後壹個知道陳芝虎調令的。李帥進宮勸諫,連皇上的面都沒有見到,皇上讓人問李帥,五年之期過去多久了?就算陳芝虎不南調,李帥今年不打遼西,也要被趕下臺去!”
  林縛無言以對,他在江寧還處處吃癟,李卓在燕京的處境又怎麽能好?想了片刻,又說道:“既然他們這麽忌諱李兵部掌握兵權,高先生為何不勸李兵部交出兵權?”
  “我勸過。”高宗庭痛心疾首地說道:“李帥說他去打遼西,能多些希望,即使敗,退回就是,也不至於撤退傷了元氣!”


卷八 淮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