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真棒

晴了

歷史軍事

累得已然睡了過去的高璋,耳畔聽到了壹男壹女的低語。
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高所獻兩策何在?速速給朕瞧瞧

陛下真棒 by 晴了

2023-12-3 21:11

  回到了府中,熬了壹夜的吳執中都顧不上休息,開始揮毫潑墨,將昨日高璋所提出來的那兩個策略全都給抄錄了下來。
  之後,又分開仔細抄錄壹遍,仔細潤色,確定兩策都已經很完美,這才倒在床上睡了過去。
  第二天早朝朝會,開得十分的潦草,官家明顯有點心神不寧,只用了不少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草草結束。
  吳執中與那陳侍郎很有默契地放慢腳步,等到那些文武臣工漸行漸遠之後,這才轉身去尋了壹名宦官,說是有緊要事務,求見官家。
  官家趙佶此刻正腳步匆匆地趕往禦書房,昨天去那師師姑娘那裏,追求藝術與精神的雙重享受。
  由於很快活,這讓官家趙佶在雙重享受中靈感暴棚,回來之後就開始創作壹幅神女施露圖。
  回到了禦書房中,官家趙佶再壹次精神抖擻地站在了那書案跟前,打量著那張才繪了壹半的神女施露圖。
  抄起了筆,開始醞釀情緒,已經研好了墨汗的楊戩識趣地退到了遠處,不敢驚憂官家搞藝術創作。
  只是,那邊官家趙佶正要落筆作畫的當口,就聽到了禦書房外傳來了壹聲低喚。
  這讓官家趙佶不禁面色壹沈,擡起了頭來不悅地喝道。
  “何事?”
  “官家,禮部吳尚書、陳侍郎有緊要事務,求見官家。”
  “唉……”官家趙佶看著自己跟前那幅只創作了壹半的大作,甚是蛋疼。
  自己不就想安安靜靜地畫個畫,偏偏這些臣工,總不讓自己清閑。
  有心想讓那吳執中直接去跟蔡京單聊,但考慮到二人本就不對付。
  萬壹又懟起來,頭疼的還是自己。
  “罷了,趕緊讓他過來,朕在這裏等他。”
  官家趙佶無力地把手中的筆擱到了筆架上,有氣無力地吩咐道。
  ……
  不大會的功夫,吳、陳二人便步入了禦書房內,入眼所見,就是那兩份幾乎壹模壹樣的瘦金體大作懸於書房之中。
  只不過,現如今最醒目處,還多了壹幅藝術大作,壹位模樣跟官家長得壹模壹樣的仙尊。
  還有跟楊戩長得壹模壹樣的神將,還有壹條跟禦書房裏邊的狗長得壹模壹樣的神犬,皆在畫上。
  看到了那吳執中與陳侍郎二人那錯愕的表情,官家趙佶嘴角得意地揚了起來,擡手壹指那幅畫作道。
  “吳卿、陳卿,妳們且猜猜,此畫作出於何人之手?”
  “……”吳、陳二人臉色壹黑。老子們是有正經事情來尋官家妳的好不好?
  結果這壹來,妳居然讓我們去猜測畫作出自哪位名家。昏君啊!……
  心中狂罵昏君,但是表面上,吳執中倒是笑瞇瞇地朝著官家恭敬壹禮,來到了那幅畫作跟前站定。
  很快就察覺到了端倪,因為在畫作的壹個角度,壹位少年正恭敬地拜倒,似乎正在祭拜這位仙尊。
  而這位少年的服飾與那冠帶,讓吳執中覺得有些眼熟,總覺得在哪裏見過。
  眼角的余光,瞄到了官家那副洋洋得意的表情,再看那上面的筆跡,吳執中頓時兩眼壹亮。
  之前還覺得,自己準備獻上的兩策,興許有六七成把握能夠讓官家推行,而現在,吳執中覺得至少有九成把握。
  吳執中滿臉震驚地看向了那走了過來的官家趙佶,語氣裏邊,充滿了不可置信。
  “莫非,這是那小高狀元之畫作?”
  “果然不愧是吳愛卿,好壹雙銳眼,不錯,此畫,正是小高的手筆。”
  官家趙佶不禁笑出了聲來,撫著短須點頭承認了吳執中的猜測。
  吳執中難以置信地搖著腦袋,半真半假地道。
  “小高狀元這才多大,不但書法已得陛下真傳三昧,就連書畫也能有此造詣,實在是令老臣汗顏啊……”
  “真是狀元公之作?”
  陳侍郎直勾勾地瞪著這幅大作,好半天才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
  這已經不能叫天賦了,這簡直就是奇跡好不好,十多歲的年紀,書法那麽的老辣,就連繪畫藝術,也有如此功底。
  再加上他入仕以來的種種功績,當真讓陳侍郎明白了壹個道理。
  像高璋這等數百年才出壹個的神童,果然不是凡俗之人所能理解的,更是無法與之相比。
  吳執中與那陳侍郎對這幅大作壹陣猛誇,果然惹得官家龍顏大悅,神清氣爽。
  之前因為搞藝術創作而被幹擾的那點小情緒也隨之煙消雲散。
  “二位愛卿此時來尋朕,有何緊急之事?”
  官家趙佶呷了壹口紅茶的茶湯,雖然他更喜歡龍鳳團茶。
  但是,愛徒送給自己暖胃的香甜紅茶,官家也還是喜歡時不時來上壹壺享受享受愛徒的孝心。
  ……
  此刻,吳執中決定撇開之前準備的話術,直接單刀直入。
  “其實說起來,此事與那小高狀元幹系甚大,老臣不敢擅專,特來求見官家……”
  “講。”
  眼角的余光就看到了跟前原本還頗為輕松愉悅的官家,表情陡然變得嚴肅了起來。
  “是……”老奸巨猾的吳執中亦是心中暗喜,旋即便開始講述起了他與陳侍郎正在就今春的科舉省試而忙碌之際。
  就大宋現如今科舉取士的盛況與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冗官弊端而頭疼不已。
  “正好,那位博學多才,智計無雙的小高狀元因功而得授翰林之職。”
  “於是,老臣便與陳侍郎同往高府向小高狀元道賀,正好與那小高狀元言及我大宋冗官之弊端……”
  “倒沒想到,小高狀元卻以為,大宋冗官與大宋文運昌盛,有壹定的關聯。”
  “老臣壹開始不服氣,與之相辯。小高狀元拿前唐與我大宋進行比對。
  將我大宋冗官之因由剖析得入骨三分,讓老臣與陳侍郎都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對……”
  此刻,官家已然坐直了身軀,認真地傾聽著那吳執中之言。
  半晌,這才若有所悟,目光落在了吳執中的臉上。
  “妳的意思是,小高對於我大宋冗官之弊端,亦有良策?”
  “正是,小高狀元與老臣和陳侍郎徹夜長談之後,亦是心憂我大宋冗官之弊病,獻出兩策……”
  “兩策?小高所獻兩策何在?速速給朕瞧瞧。”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