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暴君顏良

陷陣都尉

網遊小說

建安五年,四月。
白馬渡。
無數的飛鳥從棲的林間驚惶的飛起,雜亂驚鳴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64章 別無選擇

三國之暴君顏良 by 陷陣都尉

2025-2-21 22:13

  棄城突圍!
  曹仁臉色驚變,反對之言脫口欲出。
  話到嘴邊時,曹仁卻又硬生生的給咽了回去。
  鄴城乃帝都,壹旦放棄,對整個大漢國的軍民士氣來說,無疑將是沈重的打擊。
  鄴城壹失,漢國抵禦楚軍的形勢,便將更加艱難。
  可是,如今糧草將盡,外援無望,再這麽守下去,大家夥不是凍死就是餓死,鄴城也壹樣會失陷。
  鄴城失陷,他曹仁就要葬身於此。
  捫心自問,妳曹仁願意與鄴城共存亡嗎?
  “不,不可以,我曹仁還要留得有用之身,殺顏賊為我曹家報仇,我豈能死在這孤城之中!”
  曹仁心中已有了權衡,所以,他才沈默了下來。
  諸葛亮見曹仁不語,便苦笑道:“子孝將軍能識大局,本相當真很欣慰,放心吧,只要我們留得有用之身,何愁將來不奪還鄴城,又何愁不能殺顏良,為我們慘死的親人報仇雪恨。”
  諸葛亮的壹番話,令曹仁心中的決定,更加堅定。
  沈吟半晌,曹仁默默問道:“丞相,除了棄城突圍之外,難道我們就真的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諸葛亮很幹脆的回答。
  曹仁沈頓了半晌,長長的吐了口氣,點頭道:“好吧,既然丞相也沒了辦法,那我們就棄城突圍吧,只是。怎麽個突圍之法,我們還當好好商量商量。”
  於是,二人便是冰釋前嫌。兩人商議了大半天,最後才擬定了壹個計劃。
  計策定下,曹仁當即便去準備。
  諸葛亮送別了曹仁後,便直奔後堂,前去見他的繼母。
  步入佛堂,見禮已畢,諸葛亮鄭重道:“母親大人。兒與曹仁已定計策,準備不日就棄城突圍,還請母親早做準備。以免到時手忙腳亂。”
  宋氏花容壹變,手中的佛珠也驚得忘了繼續撚下去。
  “鄴城可是帝都,真的不要了嗎?”宋氏驚問道。
  諸葛亮嘆了壹聲:“沒辦法,再守下去我們就要跟鄴城同歸於盡。現在除了棄城突圍。別無他法。”
  宋氏那風韻猶在的花容上,陰郁漸聚,眼眸之中更是閃爍出焦慮之色。
  她的腦海之中,不禁浮現出諸葛亮帶著她,在千軍萬馬中沖闖,左右屍橫遍地,血流成河的恐怖景象。
  想到這些,宋氏禁不住打了個寒戰。
  沈默半晌。宋氏黯然道:“為娘壹個婦道人家,跟著妳只會成為妳的拖累。妳就不用管娘,自己去突圍吧。”
  諸葛亮卻神色壹震,忙道:“顏良殘暴不仁,他與咱們諸葛亮有大仇,兒如何能把娘留在鄴城,絕不可以。”
  “可是……”
  “母親不用擔心,兒自有辦法,把母親平安的帶同鄴城,母親不必多想,只需早做準備便是。”諸葛亮滿臉自信,壹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宋氏想想顏良的殘暴,自也不敢留在鄴城,適才也不過是嘴上說說罷,而今諸葛亮既如此有信心,她便不再多言。
  諸葛亮安頓過母親,遂是拱手告退。
  “佛祖保佑,保佑我母子逃出險地,佛祖啊,望妳大慈大悲,早日除掉顏良這個惡魔,還人間壹個太平吧,佛祖……”
  宋氏念念有詞的,又念起了經。
  看著篤佛的母親,諸葛亮搖頭壹笑,轉眼大步走出了佛堂。
  方出佛堂,便有心腹家丁過來,小聲道:“稟丞相,又出事了,又有兩人給壓死了。”
  諸葛亮眉頭壹皺,沈聲問道:“工程有沒有受影響?”
  “工程倒沒有,最遲今晚差不多就能挖好。”
  諸葛亮這才松了口氣,擺手道:“妳們連夜趕工,盡快挖好吧,至於那死的人,從後門擡出去埋了,休要驚動了旁人。”
  “小的明白。”家仆壹拱手,退了下去。
  諸葛亮輕搖著羽扇,嘴角掠起了壹絲詭秘的冷笑。
  ※※※
  三天後。
  禦帳之中,眾人情緒振奮,壹股勝利在望的氣氛,彌漫於帳中。
  這振奮的情緒,皆來自於曹仁的壹封密信。
  就在昨晚時分,曹仁派人秘密的出城,送來了壹封親筆信,聲稱他願獻城歸降。
  曹仁在信中稱,鑒於諸葛亮對他的防範很嚴,他無法獨掌局面,故而約定在明晚偷開南門,請顏良發兵從南門攻入,裏應外合壹舉拿下鄴城。
  眾將們都知道,曹仁是鄴城漢軍中,繼諸葛亮之後的第二號人物,曹仁若是願降,鄴城的攻陷將近在眼前。
  諸將們多存樂觀,而顏良,卻是壹派平靜,沒有丁點的興奮。
  “文和,妳曾和曹仁共事過,妳覺得他會歸降於朕嗎?”顏良將目光轉向了賈詡。
  賈詡捋著白須,沈思了片刻,說道:“恕老臣直言,陛下逼死了曹操,殺死了曹丕,滅了曹氏壹族,以老臣對曹仁的了解,此人絕無可能歸降陛下。”
  賈詡否定了曹仁歸降的可能,而以賈詡的智謀和他曾經的身份,他的話自然是極有說服了。
  眾將樂觀的情緒,立時因賈詡這壹番話,大打了折扣。
  “曹仁若非投降,那這投降之書,又是怎麽壹回事?”老將黃忠質疑道。
  賈詡淡淡道:“依老朽看,曹仁這多半是撐不下去,想要棄城突圍,至於這封求降信,應該只是聲東擊西,迷惑我們的詐降計而已。”
  壹語點醒,眾人恍然大悟。
  而顏良卻依舊冷靜,顯然,賈詡的推測,正暗合他的心思。
  “文和言之有理,依臣之見,曹仁假意獻南門歸降,無非是想誘使我們調集重兵於南門,而他便可趁機從其余三門突圍。”龐統也贊成賈詡的判斷,進壹步揭穿了曹仁的把戲。
  諸位絕頂智囊之言,已是將迷霧撥開,讓所有人都看清了諸葛亮和曹仁的真正目的。
  顏良沈思了片刻,冷笑道:“回復曹仁,朕願意接受他的歸降,告訴他,朕明晚會將重兵盡集於南門,讓他盡管放心大膽的實施他的詭計吧。”
  識破了諸葛亮和曹仁的陰謀,顏良已決定給他們來個將計就計。
  於是,龐統便代顏良向曹仁的使者回復,顏良接受他的求降,將於明晚盡集重兵,於南門接應他。
  諸般準備就緒,壹天的時間轉眼即過,不覺已是次日入夜。
  諸路楚軍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的聚集向了鄴城東營,當深夜已至時,東營集結的兵力,已經達到五萬之眾。
  根據龐統等謀士的分劃,諸葛亮既然玩得是聲東擊西之計,那麽他所選的突圍方向,就當是除了南門之外的其余三門。
  北門方向雖距劉備最近,且圍軍之外,還有駐於臨水的文醜所部六萬大軍,漢軍多半不會選擇此方向突圍。
  至於西門方向,雖可突破重圍,逃往上黨壹線,但卻要穿越太行山,行路艱難,理論上諸葛亮也不會選此處突圍。
  如此,就只余下了東門。
  諸葛亮和曹仁若能突破東圍,向東便可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張飛的防區,他們從此處突圍的可能性最大。
  諸般考慮之下,謀士們認為漢軍的真正突圍方向,必然位於東門壹線。
  顏良遂調集五萬精銳,他相信,以五萬的兵馬,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足以擋下不足兩萬的漢軍。
  夜色已深,距離曹仁約定的“歸降”時間已越來越近,五萬大軍精神振奮,只等著血戰壹場,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圍城之戰。
  顏良駐馬於營前,目光冷峻的註視著鄴城東門,獵獵的殺機在他眼眸中流轉。
  鄴城之中,氣氛也是壹片的緊張。
  城頭上,諸葛亮和曹仁並肩而立,遠遠的掃視著黑夜中的楚營。
  城門內側,不到兩萬的漢軍,皆是執刃而立,壹個個的臉上都閃爍著興奮與不安。
  興奮是因為被困這麽久,他們終於接到了將要突圍的命令,皆巴不得逃離這座地獄般的城池。
  不安卻是因為,城外有十余萬敵軍,今夜的突圍必將是壹場慘烈的血戰,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就是活著逃出去的那壹個幸運者。
  “子孝,時間差不多了,開始行動吧。”諸葛亮沈聲道。
  曹仁深吸了壹口氣,拱手道:“諸葛丞相,仁這壹戰,必當竭盡全力,能不能殺出去,全看各人的造化,希望咱們在敵營後活著會合。”
  根據事先的商議,曹仁將率精銳於前邊開路,諸葛亮等文官則跟隨於後。
  “本相相信天佑我大漢,我們壹定能活著再見。”諸葛亮卻是信心十足。
  曹仁遂不再多言,轉身大步下得城頭,掃視眾將士,厲聲道:“眾將士們聽著,是生是死,就在今夜壹戰,想活命的,就拿出妳們所有的本事,隨本將殺出壹條血路!”
  眾漢軍熱血激蕩,倍受鼓舞,皆是抖擻起了精神,誓言隨曹仁壹場血戰。
  激勵過士氣,曹仁再無多言,遂叫打開城門,放下吊橋,率這壹場殘兵出城而去。
  城頭上,諸葛亮目送著曹仁出城,看著自家的兵馬消失在夜色之中,他長吐了口,也趕緊下得城去。
  諸葛亮卻沒有隨著曹仁的兵馬壹同出城,而是策馬飛奔,反向自己的相府狂奔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