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強大少爺

灰頭小寶2

歷史軍事

皇佑五年夏。
儂智高再度進兵,眼下廣州已經淪陷。
皇帝力排眾議啟用狄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零八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北宋最強大少爺 by 灰頭小寶2

2019-1-8 16:26

  王安石真的很忙,大家長性格的他,於司馬光不在的現在,他不論任何事情都要管。
  在舒州城幾乎都見不到王安石和老廖的身影了,因為十天裏面有八天,王安石都在各縣形勢,桑蠶農的事他要管,春耕的事他要管。包括養雞的那些散戶他也喜歡去巡查。
  雞沒問題,大多數人家從王雱處拿的雞苗都開始產蛋了,效率不錯。王安石主要在了解,王雱有沒有來逼債啊威脅人啊之類的事件。
  至於京城的司馬光,又耐不住寂寞了。他的病好轉壹些後又寫文章了,這次是公開評擊王安石,說王安石在實幹有什麽用呢,王家人品總體不行,只要有壹顆老鼠屎,就足以壞了壹鍋湯。
  司馬光這種大家寫文章當然不會為了噴而噴,他總體還是有理有據的,評擊王安石家人品問題的時候,當然沒忘記把王安石兒子開妓院,放貸款,收保護費等等問題列舉了出來。
  司馬光聰明又“嚴謹”的地方在於,在文章中他沒說任何壹句“王雱不對”,只說了王雱放貸款,說了王雱開青樓。卻又沒說王雱怎麽放的貸款,利息多少,也沒說王雱怎麽介入青樓。
  對此王雱無力吐槽,文人的節操啊,要不是王雱見慣了後世精英大V們的文風,那還真會被司馬光嚇到。
  這就是所謂的“講毒不講量了”。因為缺少具體細節。
  但司馬光仍舊是正直嚴謹的,王雱的確放貸款了,的確介入青樓了。他在說事實。
  只是說在大宋這兩個事業雖然不違法,卻是名聲也不太好。所以這種斷章取義的文章壹出,小算雱無所謂,但王安石的名聲就堪憂了。為啥呢,因為若不解釋,大多數人就會腦補出“王安石以權謀私”的結論來。
  對此王安石沒有回應,采用沈默對應。
  王安石自問,那小子有沒有狐假虎威、借用我的名譽做事呢?也許有吧,然而誰在乎的,這註定是無法避免的壹個問題,他們不能要求我老王做官的同時斷子絕孫。也不能要求但凡有家人的人不能做官。
  張方平也寫了私信給老王說了,無需在意,寇準就是被他們這樣給嚇的不要不要的,認真妳就輸了。該咋整就咋整吧。
  事實上張方平也想多了,無需他安慰老王。王安石總體就這麽壹個沒心沒肺的人,不太在乎大家說什麽。
  以至於在歷史中,將來王安石的變法進入深水區後,天下反彈相當嚴重,幾乎到了官不聊生地步。恰逢時局不好,大宋遇到了自然災害。
  於是仍舊是歐陽修借用水災說狄青的那套,當時大宋的精英都說“我便秘是因為不民主、旱災是因為王安石變法”。
  皇帝並不是個白癡,但鑒於這樣的聲音實在太大,反彈的人太多,於是皇帝也慌張了,來找王安石問計。
  王安石沒心沒肺的樣子表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王安石的意思是災害是天地造成的,多想無益,把人的事情做好,總會過去的。
  這個說法沒有大毛病。但就因為王安石的“懶得解釋表現淡定”,又成為了他的壹條罪名就是沒有同情心,沒有人情味,不關心社稷。
  當然縱使是這樣,王安石也沒有失寵,皇帝仍舊護著他。皇帝只是惱火於他太過“實事求是”,又不是寫不出好文章來,妳聲情並茂的跟著那些精英保守派壹起痛哭流涕的寫篇同情天下的文章、和大家壹起裝哭會咋地?
  然而王安石說沒精力去寫文章裝逼。拗相公就這德行,就如同他現在面對司馬光的斷章取義不回應壹樣。
  所以那個歷史時刻,面對拗相公的固執,面對保守派的逼宮,皇帝哭了。
  是真的哭了,自然災害發生的那個時候,壹個骨骼驚奇的畫家畫了壹副“千裏餓殍圖”給皇帝看,說這是東京城外的情景。有圖有真相,勵精圖治又節儉的皇帝看到後就哭了。
  畫畫的人是王安石的學生,那學生說:廢除新法,旱災就過去了。
  皇帝被唬的壹楞壹楞的,拿著圖去問王安石“畫裏的情景是真的嗎”。
  王安石看了之後說“是的”。
  皇帝問“畫圖的是妳學生,他是奸人嗎”。
  王安石說“他是我學生,是個好人”。
  皇帝就懵逼了“妳學生說把妳罷相、廢除新法,自然災害就過去了,他說的對嗎”。
  王安石回答“他說的不對。餓死人是因為自然災害,他便秘是因為他粗糧吃太少。我老王在自然災害和他便秘事件中,只是關聯,沒有因果關系”。
  汗,這就是大魔王幹癟癟的回答。他不是不會修辭,但他就是這麽回答皇帝的。
  老王他基本上釋義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壹說。
  很不幸,最後皇帝也頂不住壓力了,王安石罷相後,被那個學生說中了,的確下雨了,災害過去了。
  這興許是個巧合,又興許是真的有歷史發明家在玩弄文字遊戲打時間差。
  這在文學上很容易做到,假設罷相後兩天就下雨就記錄“兩天”,若時間較長才下雨,可以記錄為“王安石罷相之後下雨”。
  這沒毛病,是嚴謹的文字表述,只是缺少細節而已。和現在的司馬光寫王雱如出壹轍。
  不變的壹個事實是:在封建迷信的古代,天不挺大魔王。遇到這事後就註定要被妖魔化,除非王安石逆天到破迷信,否則天下官僚壹渲染,在民智未開的古代,百姓就真的不信王安石了。
  這其實不是迷信而是政治。
  所以先不說往後,也就是司馬光在京城寫文章、而王安石不回應的現在。舒州也開始議論紛紛了,老套路,幾乎整個淮西的官員有意無意的在州學、縣學、以及私家書院中,推崇大家司馬光的文章,進而渲染。
  推動這個過程的人員成分很復雜。有的是司馬光的嫡系,司馬光畢竟是大家,他當然是有嫡系和粉絲的。
  有的家夥不是司馬光的粉絲,但因儂智高起兵,王安石“沒收”淮西官員的績效獎,於是他們遇到反王安石的文章就推崇這也沒毛病。
  還有壹小撮是真信了司馬光說辭的“不明真相眾”……
  王安石不愛裝逼、沒時間寫文章回應司馬光。但是很不幸,老王有個非常猥瑣又有仇必報的兒子。
  於是小老王最近寫了壹篇小說叫《司馬缸和鐵頭光》。
  妥妥的標題黨,但內容卻相當的YY,並且是宋人從未想過的腦洞。
  這部小說以壹口缸為豬腳。相當逗比。
  那口缸叫司馬缸,小說中的大反派叫鐵頭光。像矛和盾,也像貓和老鼠壹樣。總設定上就說明了,鐵頭光的使命是砸了司馬缸。鐵頭只是在等待著壹個機會。
  鐵頭光的人設性格是:見到什麽都想用頭撞擊壹下。沒什麽理由,因為他頭鐵。所以這是小白文,設定了就有人信。
  事實上在後世民智開啟的年代裏小白也是很萌很多的壹個群體,就別說古代了。
  再加上王雱大量應用了番茄辰東的YY手法,於是文章壹經連載,就連王雱自己都懵逼了。到底在流傳,到處在等更新。
  “趕緊的更新!”
  “這篇文章太歡樂了。”
  “怎麽回事,為啥停止更新了?”
  “是啊急死我了,剛好看到節骨眼上怎麽就沒了呢?”
  “我還沒有看,不過支持壹下。”
  “支持壹下加壹。”
  醬油眾們不明覺厲的壹邊討論,壹邊等候這篇忽然火了的小說更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