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

晴空壹度

歷史軍事

大清康熙五十八年春,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湖北漢陽府孝感縣城外突來異霞,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

伐清1719 by 晴空壹度

2021-5-2 20:50

  雍正臉色鐵青,望著面前已經堆成了壹座小山的奏折,他深刻的感受到了來自清廷內部的壓力,這股壓力發端於江寧的失陷,在金門島之戰大敗後得到了迅速的發酵,最終變成了壹把刺向雍正的刀。
  “請罷西北戰事,與羅蔔藏丹津議和,以允禵為帥興兵伐江南!”
  折子裏的這三條要求便是刀,它們並不是那些迂腐的漢臣呈遞上來的妄言,而是八旗內部呈遞的折子,更準確來說是各大旗主連同八爺黨在對雍正發難!
  這些人在經歷了雍正登基之後的種種變亂後,強自忍耐了下來,如今卻是終於尋找到了機會,借著江南被攻下的機會,掀起了八旗內部的躁動,以此來打擊雍正的威信,從而為自身尋得壹條出路。
  廉親王允禩、怡親王允祥還有張廷玉、隆科多以及其他王公大臣和各部尚書等人跪在地上,低著頭沈默不語,似乎各自都有各自的壹番心思。
  “列位臣工,妳們就沒有什麽想說的嗎?”雍正環視了跪在地上的群臣壹眼。
  怡親王允祥臉上帶著幾分憤懣之色,高聲道:“啟稟皇上,奴才以為這些奏折實在不值壹駁,我大清如今局勢艱險,更應該審時度勢,羅蔔藏丹津此賊居心叵測,背後更是有策妄為策應,若是我大清與之議和,該賊子恐怕會獅子大開口,從我大清身上狠狠咬下壹塊肉來。”
  “更何況年將軍和嶽將軍的兵鋒已經抵達了巴塘、裏塘、黃勝關等處,再加上福寧安也率軍屯駐吐魯番及嘎斯泊,實質上截斷了叛軍入藏之路,羅蔔藏丹津已經處於我軍包圍當中,眼看著畢其功於壹役,如何能和談?”
  說到這裏,允祥卻是怒視了允禩壹眼,這壹次推動議和主要便是八爺黨中人,他們打的什麽主意,別人或許不明白,他老十三心裏可是清清楚楚。
  允禩面無表情,只是輕聲道:“啟稟皇上,怡親王所言固然有理,可是卻也忽視了我大清如今的關鍵所在。西北戰事從皇考之時,壹直延續到現在,前前後後數十年的投入,自然不能輕廢。可彼時我大清富有四海,以全天下之力自然能夠支撐我大清繼續西北的戰事,可如今江南已失,楚逆在旁虎視眈眈,西北壹戰不停也得停了。”
  雍正的眼裏閃過壹絲怒火,他自然能夠聽明白允禩的話外之意,就連當初皇阿瑪都沒能徹底收拾了西北,現如今妳何德何能能收拾西北之敵?話裏的意思自然是不看好他雍正的決定了。
  張廷玉沈默不語,兵部尚書托賴只好硬著頭皮道:“廉親王,如今江南的局勢卻是再難改變,滿保和楊宗仁在閩浙只剩下幾萬綠營兵,再加上幾萬團練,在楚逆和朱逆的夾擊下,江南實難得保……”
  允禩只是悠悠嘆了壹聲,意味深長道:“若是君臣同心,上下用命,以十四弟為帥征伐江南,自然是能保住的。”
  這話幾乎是在公然指責雍正並沒有真正想要保住江南,而是選擇了壹味廢弛的態度,這才導致江南局勢再也不可收拾。
  “皇上,為了我大清著想,奴才鬥膽罷西北戰事,以允禵為帥興兵伐江南!”
  允禩跪了下來,臉色堅定如鐵,再多的陰謀詭計,再多的勾心鬥角,終究免不了面對面的這壹刻。或許,這壹幕也是他想要看到的吧。
  很快,壹些八爺黨的大臣們和八旗的幾位旗主,也出列跪了下來,他們彼此都沒有看其他人壹眼,動作卻顯得十分默契,卻好似演練了許多遍壹樣。
  “請皇上罷西北戰事,以允禵為帥興兵伐江南!”
  “還請皇上三思啊,大清江南膏腴之地,決不可輕棄……”
  “皇上,奴才願意領軍伐江南,重收江南故土!”
  壹時間殿內變得鴉雀無聲,大臣們自然明白了過來,眼下的這壹場爭端,將會是新朝的第壹場大政之爭,在朝野根深蒂固的八爺黨,自然不會等待著被雍正連根拔起,他們開始選擇了反擊。
  望著這些跳出來的大臣和旗主們,雍正的臉上終於浮現出壹絲冷笑,他心裏的怒火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跳出來好啊,跳出來了,朕才能更好的去將妳們壹網打盡!
  朕要收拾的是天下,不是江南的壹隅,既然妳們都跳了出來,朕也就不再客氣了!
  “皇考在位之時,就時常教導於朕,天下形式勝於棋盤,絕不能計較壹子壹地之得失,若是計較江南壹地,大清將失去整個天下!”
  “我大清如今面臨這般局面,關鍵在內而不在於外,若非先是湖廣總督滿丕貪索無度,又豈會惹出楚逆之亂?這其中的因由,爾等亦應反思。若是這內弊不除,縱使平了江南平了湖廣,將來也會重演舊事!”
  雍正提起舊事自然另有深意,那滿丕雖然已經戰死,可是他當初卻是八爺黨的人,當時雍正還曾給康熙上折子嚴懲滿丕,卻被愛面子的康熙給攔下來了,也就不了了之,如今重提滿丕,自然是要把裏面的事情說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矛頭指向的,自然就是臺下的八爺黨眾人。
  “爾等今日鼓噪,若是為了大清考慮,朕不會怪妳們,可是若是爾等是為了壹些別的想法,就算朕饒了妳們,大清的列祖列宗也不會放過妳們!”
  雍正掃視了眾臣壹眼,最終定格在了廉親王允禩身上,這壹幕自然也就被大臣們盡收眼底。
  廉親王,估計是要栽了。
  “朕以為,廉親王允禩若肯實心辦事,部務皆所優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可資於理,朕甚愛惜。可惜其心術之險詐,諸大臣亦無與之比者,朕亦不能縱容之……”
  “皇考當年亦曾言稱:‘春秋之義,人臣無將,將則必誅。大寶豈人可妄行窺伺者耶?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誌,朕素所深知。’如今允禩仍不肯悔改,朕實難再忍,暫交宗人府議處。”
  終究是王弟,雍正也不想失了體面,最終還是壹個交宗人府議處的決定,只是跪在地上的允禩卻是整個人都已經癱軟了,他重重吐出壹口氣,環視了壹眼身後的八旗王公大臣們,只見那些原本支持他的各旗旗主們,此時都是壹副漠然視之的態度,他終於是明白了過來。
  “奴才領旨謝恩。”
  允禩臉上流淌著淚水,接了旨意之後,整個人的精氣神算是徹底垮塌了下來。
  次日,雍正再壹次下發詔書,以吳爾占、色爾圖、蘇努、鄂倫岱以及等“無知妄亂,不安本分”,遣往盛京居住,奪其屬下佐領,諭稱:“從前伊父獲罪於皇考,貶其親王之爵,伊等怨望,肆行誹謗。”“伊等希圖王爵,互相傾害,陷伊宗嗣於死地。”連同蘇努之子勒什亨革職,發往西寧。
  過了數日,雍正再壹次諭諸王大臣,言稱:聖祖生前,因允禩種種妄行,致皇考暮年憤懣,“肌體清瘦,血氣衰耗”,伊等毫無愛戀之心,仍“固結黨援,希圖僥幸”,朕即位後,將允禩優封親王,任以總理事務,理應痛改前非,輸其誠悃,乃不以事君、事兄為重,以允禟、允禵曾為伊出力,懷挾私心。諸凡事務,有意毀廢,奏事並不親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
  這麽壹套組合拳下來,算是徹底把八爺黨給連根拔起,甚至連同親近允禩的皇三子弘時在這件事裏也吃了發落。整個八爺黨算是徹底煙消雲散,眾臣都已經認定了壹個事實,新君可真不是鬧著玩的,大夥還是趕緊配合著吧。
  趁著當下的這個機會,雍正皇帝再壹次就八爺黨壹事發出詔書,親手寫下了壹篇《禦制朋黨論》,算是給八爺黨給敲下了最後壹顆釘子。
  “夫罔上行私,安得為道?修之所謂道,亦小人之道耳……朋黨之風至於流極而不可挽,實修階之厲也。設修在今日而為此論,朕必誅之以正其惑世之罪。”
  寧渝捧著這篇《禦制朋黨論》,臉上卻是有幾分驚喜,這雍老四做事還真是挺狠的,也怪實在了壹些……
  實際上在雍正這壹篇《禦制朋黨論》之前,歐陽修曾經也寫過壹篇《朋黨論》,只是彼時說的朋黨論不算什麽貶義詞,還提出君子有朋,小人無朋的說法,說白了就是皇帝需要朋黨,因為有朋黨競爭,這皇位才能做得安逸,要是沒了朋黨,反而不利於江山社稷。
  嚴格來說,這種想法其實也很常見,畢竟皇帝不怕沒人做事,最怕底下的人做事都連通壹氣,有了朋黨皇帝可以更好的掌控權柄。可是如今放在雍正身上,卻不是這麽壹回事,在他看來,這天下有朋黨就會有鬥爭,有鬥爭就會影響做事,因此朋黨是大大的不好。
  李紱對於康熙的了解頗深,對這個老四的了解反而比較淺顯,他苦笑著搖搖頭道:“世人皆知雍親王行事腳踏實地,因此由此情況是很正常的。”
  寧渝有些苦惱道:“這天下有朋黨太正常不過了,就連我復漢軍內也是分為朋黨的,畢竟底下的人要做事,難免會抱團。若是凡事都由皇帝做主,恐怕天下也會亂了。”
  說到這個時候,寧渝對於這幾個勞模皇帝頗為佩服,從洪武到雍正,二人都是那種不眠不休的做派,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抓在自己的手裏,所以還要什麽朋黨,大夥都聽自己的多好。
  當然,這二位也不是人人都能學來的,朱元璋是自己創業打天下的,這年輕的時候身子骨比較強壯,吃得消這麽大的工作量,可是雍正就不壹定了,寧渝知道他在後世是早死的,但是到底是累死還是吃藥吃死的,卻記得不太清楚了。
  李紱微微壹笑,卻是從懷裏掏出壹份折子,呈遞給了寧渝,低聲道:“《江南工商管理條例》目前已經擬好,還請大都督過目。”
  在寧渝的心目當中,是準備將目前打下來的江寧,來試驗自己的新工商管理條例,以此來論證自己的理論,只要在江南取得了壹定的成績,那麽就可以在目前的復漢軍當中全面推廣開來。
  這壹次的《江南工商管理條例》說起來是針對工商的,卻在裏面也夾雜了許多私貨,可以說實質上是對現狀的壹次改革。
  寧渝在這壹次的改革當中,首先第壹點就是否定了傳統的‘士農工商’說,而是建立了新的戶籍制度,這種戶籍制度打破了傳統的職業世襲化,也取消了各民之間的不平衡,說白了,大家夥不管是幹什麽,在地位上是徹底實現了平等。
  這壹步其實本來是很困難的,哪怕在復漢軍內部當中,也有很多人以為那些泥腿子跟他們不是壹類人,還有人覺得商賈皆該死,就算不死也該重重收稅的,當然這些想法自然也不是主流,只是想要糾正過來卻十分困難。
  寧渝也不指望這新觀念壹日就能普及開來,所以在《江南工商管理條例》當中也只是簡單提了壹句,關鍵的壹點主要在於給工商解綁,讓他們能夠放開手腳。
  除此之外,寧渝還正式將鹽鐵專賣制度給確定了下來,復漢軍境內的所有鹽鐵資源都收為官營,並且禁止私人參與到經營和買賣當中來,特別是為了控制境內的資源不會外流,特別是不會流逝到清廷手裏,還專門制定了戰略物資交易管理辦法,簡單來說,所有私人士紳想要交易戰略物資,除了向復漢軍報備之外,就只能選擇走私。
  當然,在《江南工商管理條例》當中,還有關於稅收的調整,那就是在原來的商稅、礦稅和鹽稅的基礎上,重新調整為工商稅,該稅相對之前的商稅要重上許多,可是從另壹個角度上來講,它卻是切實地改變了這個時代商賈身上的負擔。
  因為在《江南工商管理條例》中,徹底取消掉了復漢軍境內的壹切關卡,不會再有以往那種每到壹地就會重收壹遍稅的情況,堪稱是商家的最大福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