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南山堂

歷史軍事

“妳說什麽,妳確定這詩是那個孽子寫的?” 太極宮中,李世民聽著百騎的匯報,怎麽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24章 菘菜

大唐孽子 by 南山堂

2022-3-15 20:40

  楚王府別院的暖房更加壯觀了。
  由於大明宮修建的時候,大規模的擴大了玻璃作坊的規模,再加上更大尺寸的玻璃的制作成功,暖房的建設變得不再那麽困難。
  當然,也就是李寬敢這麽說,長安城還沒有哪家敢去購買玻璃修建暖房的。
  “二哥,這菘菜跟我平時看到的似乎不大壹樣呢。”
  小正太李治跟在李寬後面,在暖棚裏面轉悠著。
  從去年開始,經過了五六輪的選種育種,暖棚裏的菘菜已經有了點後世大白菜的模樣,只不過,離李寬期待的樣子還有差距。
  “雉奴,這菘菜本身品種就有很多,有些長得粗壯壹些,有的長得修長壹些,有些葉子大壹些,有些細壹些。而二哥這裏的菘菜,更是多番挑選,留種的都是粗壯肥大的,幾番輪種下來,跟壹般的菘菜自然有所不同了。”
  李寬也沒法去跟壹個六七歲的人去解釋育種的原理和方法,只好粗略的說明了壹下。
  “二哥,為什麽我覺得妳什麽都懂壹樣啊,妳還有什麽不會的嗎?”
  “有啊,生孩子我就不會啊!”
  “王爺,哪有妳這樣說話的。”
  程靜雯在壹旁看不過眼了,覺得李寬實在是……
  “二哥,妳這話我要是跟陛下說了,妳猜會有什麽結果?”
  李雪雁今天和程靜雯壹起來楚王府蹭飯,也在壹旁湊熱鬧地說道。
  “雪雁,我最近才聽說那點都德是妳們家的產業?聽說曾經是和五合居平分秋色的,這兩年卻是被五合居給來開來了?妳就不幫妳父王分憂分憂?”
  李寬麻利的壹個話題轉換,當做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
  “啊?二哥,妳有什麽好主意嗎?快點告訴我嘛。”
  李雪雁見到李寬這麽壹說,心裏就清楚他肯定是有什麽招數可以幫自己了。
  “主意很簡單啊,妳的幫手眼在天邊,近在眼前。”
  “二哥,我知道妳能幫忙。”
  “我說的不是我。”
  李寬這麽壹說,李雪雁就懵了。
  不是妳,難不成是我自己?
  程靜雯和李治明顯是幫不上什麽忙的吧?
  李雪雁:“我……我能幫我父王什麽?”
  李寬:“不能,妳也太高看妳自己了。”
  “妳是故意尋我開心,轉移話題是吧?臭二哥,我要去跟陛下告狀!”
  “我沒有尋妳開心啊,點都德要壓過五和居其實也很簡單的啊。這大冬天的,他們那裏應該沒什麽青菜供應吧,如果妳家的點都德有的話,不就是壓了他們壹頭?
  有句話叫做晚菘細切肥牛肚,新筍初嘗嫩馬蹄。這麽冷的天,在酒樓裏喝壹碗菘菜湯,吃盤油燜筍,再來壹壇燒刀子,不僅腸胃舒服,味道也很不錯啊。’”
  壹直以來,楚王府暖房裏出產的青菜都是不對外銷售的,不是自己吃掉了,就是用來送禮了。
  今年壹口氣擴大了十幾倍的種植規模,完全可以適當的考慮壹下對外銷售。
  倒不是李寬看上了這點錢財,而是要為大唐的勛貴百姓探索壹條冬天種植蔬菜也能掙錢的道路出來。
  要不然,大唐北方的百姓們,冬天永遠都沒有充足的蔬菜可以吃啊。
  “二哥,菘菜平時也很普通的,也就是冬天稀奇壹些,但是味道也就那樣,能夠依靠這壹個菜式就壓過點都德嗎?要不妳把其他的胡瓜啊,菠薐菜之類的也給點都德售賣壹些唄?”
  “怎麽就普通了,那是妳們點都德的廚子不行,要是讓我王府裏的廚娘去做,什麽栗子燒菘菜、菘菜燉肉片、清炒大菘菜,或者將菘菜切的細條細條的,加上雞湯慢燉,慢慢壹碗像是銀絲壹樣,再加點冬筍,味道絕對可以。”
  “二哥,要不壹會妳單獨跟雪雁姐姐說吧,我這聽了肚子有點受不住。”
  李治咽了壹下口水,覺得剛剛吃了沒多久的肚子又開始餓了。
  “聽妳這麽壹說,我怎麽覺得菘菜居然成為菜神了壹樣呢,明天我就讓府裏的廚子過來偷師。”
  李雪雁聽了李寬的話,立馬也有了信心。
  而在壹旁的程靜雯也默默的將李寬說的話給記下來了。
  在她看來,李寬能夠隨口說出這些菜名來,說明他應該是比較喜歡這幾道菜,以後自己可以……
  ……
  石見國是倭國下面壹個小小的土藩國,地處倭國西南,壹向是比較貧窮落後。
  程處默在難波津的時候,就收到了九條信壹調查到的消息,說是石見國有壹些小銀礦,產量不是很大。
  但是,李寬專門叮囑過自己,有機會在那裏興建壹個據點,帶壹批懂探礦的工匠去親自確認壹下那些銀礦的情況。
  雖然程處默不是很清楚李寬為何對石見國的小銀礦那麽感興趣,不過,興建據點這個任務,他倒是從來沒有忘記。
  “郎君,這裏就是石見國最大的壹處碼頭了。”
  程處默看著眼前連艘像樣的船只都沒法停靠的所謂碼頭,感到壹陣無語。
  “放兩艘小船下去,看看這些裏面的水深怎麽樣,可別把船只擱淺了。”
  在海上混了這麽久的程處默,對於基本的航海知識也是知道壹二的。
  既然準備在這附近興建據點,那麽就要好好的探測壹下港口的水深情況,找壹個最合適的地方占塊地盤。
  至於石見國會不會有意見?
  呵呵!
  當自己手中的刀是吃素的嗎?
  “郎君,這次我們帶的基本上都是水泥和鐵器,但是冬天沒法施工,是不是先把東西卸下來之後,再回去運壹批瓷器過來?這石見國既然產銀,國中那些貴族應該還是比較有錢的。”
  “這些錢遲早都會落到我們東海漁業口袋裏的,不用著急。這次我們先把地方選好了,招募壹幫倭人提前把碎石和沙子弄好,來年開春就可以動工了,到時候王爺從將作監要來的匠人也差不多到了,我們就可以從據點出發,勘探石見國的所有銀礦。”
  李寬沒有指望壹座銀山隨隨便便就能出現在面前,真要是這麽簡單,早就被人發現了。
  所以不管是為了今後銀礦開采的需要,還是現階段礦山探測的需要,建立壹個固定的據點都是很有必要的。
  大唐的發展越來越快,對貴金屬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
  能不能盡早讓銀幣面世,就要看石見銀山什麽時候被發現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