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唐孽子

南山堂

歷史軍事

“妳說什麽,妳確定這詩是那個孽子寫的?” 太極宮中,李世民聽著百騎的匯報,怎麽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23章 朗清要挖墻角了

大唐孽子 by 南山堂

2022-3-15 20:40

  作坊城已經建設了好多年。
  陸陸續續的開建了不少作坊,但是周邊卻是還有大量的荒蕪土地。
  雖然有些地方已經提前修建好了水泥道路,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荒涼。
  當初跟風在這裏買了三萬畝地的長孫家,如今是腸子都要悔青了。
  聽說他已經在考慮把這些土地都賣掉了。
  “郎君,楚王殿下讓我們來四輪馬車作坊參觀,應該不是簡單地參觀那麽簡單。”
  朗清帶著幾個鐘表研究所的學員,在四輪馬車作坊裏面轉悠。
  作為大唐最大的四輪馬車作坊,這裏每天都要下線兩三百架馬車。
  這些馬車,有些通過奔馳馬車行賣到了長安城,有些是通過壹些商家販賣到了關中其他地方和洛陽等地。
  反正在長江以北,壹半以上的四輪馬車,都是楚王府作坊出產的“奔馳”牌馬車。
  “鐘表作坊的產量增加壹直比較緩慢,遠遠沒有達到楚王殿下的要求。這生產壹架四輪馬車,涉及到的零件不會比我們座鐘少,但是他們卻是可以實現日產兩三百架,這應該就是楚王殿下讓我們過來學習的原因。”
  朗清的悟性還是比較高的,雖然李寬沒有明說,但是他卻是基本上猜到了目的。
  座鐘的需求如今非常旺盛,雖然不可能跟拍賣會那樣全部賣出天價,但是也絕對是屬於暴利。
  眼睜睜的看著這麽好的薅勛貴們羊毛的機會來了,李寬怎麽舍得它流逝?
  所以對於鐘表作坊的產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小、更準、更快!(這裏沒有開車!)
  前面兩個是急不來的,但是更快卻是完全可以實現。
  李寬當然也可以自己親自去設計壹個流水線生產座鐘的作坊,但是壹方面他不想把自己搞得那麽累,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另外壹方面他也希望培養壹下作坊自己的流水線設計人才。
  所以幹脆就讓朗清帶著壹幫人去四輪馬車作坊參觀學習得了。
  “劉永澤,妳可不可以給我們介紹壹下四輪馬車作坊從最開始建設到現在的壹些變化情況?妳們還是壹開始就有這麽高的產量嗎?”
  朗清看著陪同在自己身邊的劉永澤,虛心的請教了起來。
  作為四輪馬車作坊最新出爐的四級工,劉永澤是專門負責生產線設計的人員,這壹次,馬車作坊的掌櫃專門安排了他來接待朗清壹行。
  “郎所長,當然沒問題。我們作坊的建設時間,以及當時長安城馬車行業的壹些狀況,剛剛在來到生產現場之前,已經跟大家簡單介紹了。那現在我就給大家說壹說這馬車產量的變化。”
  劉永澤可是聽過朗清大名的。
  事實上,楚王府下屬的各家作坊,幾乎沒有幾個人沒有聽說過朗清。
  就連朗清在《科學》上發表的文章,劉永澤也都是拜讀過的。
  當然,最開始讀這文章,只是因為工匠等級考試要求考核《科學》裏面發表的內容,劉永澤也是被逼無奈。
  不過,現在的情況又不壹樣了。
  每壹個有抱負的匠人,都會認真研讀每壹篇《科學》上的文章,哪怕有些內容自己完全看不懂,也會去看壹看。
  誰知道這裏是不是醞釀著另外壹個座鐘的機遇呢?
  誰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另外壹個朗清。
  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家財萬貫,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啊。
  “這馬車作坊最開始修建的時候,每天出產的馬車數量也不是很多,大概只有二三十架的樣子。並且因為每個匠人的手藝不同,不同的馬車上面的零件,往往都是不能互換的。楚王殿下視察過壹次之後,非常不滿意,專門召集了作坊裏的掌櫃和主要匠人,提出了流水線的制造思路。”
  劉永澤是從四輪馬車作坊興建開始就進來的第壹批匠人。
  從最開始的學徒工到現在的四級工,他的進步,從側面是反映了四輪馬車作坊的發展。
  “流水線?什麽意思?”
  朗清壹下就抓住了重點。
  “簡單的理解,就是將生產壹架馬車的工藝和零件進行拆分,每個人只負責其中的壹個工藝,完成自己的工藝之後交給下壹步的人員在完成下壹步的工藝。
  就比如馬車的車廂,原本都是由壹個或者幾個匠人來完成,現在我們的作坊裏有專門的壹條車廂生產線,裏面有壹百多個匠人,每個匠人只負責很小的壹個工序。比如鉆孔的就壹直負責鉆孔,鋸切的就壹直負責鋸切,刨木頭的就壹直負責刨木頭。”
  “這樣分工有什麽意義呢?生產壹輛馬車的所有工作,不是壹個都沒有少嗎?”
  朗清雖然覺得自己的這個問題也許比較蠢,但卻還是問了出來。
  “郎所長,這個意義可就大了。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包括我在內,馬車作坊的匠人們跟妳的想法其實是差不多的,覺得這所謂的流水線方法,並沒有什麽用處,但是試過了之後,就發現完全不壹樣,甚至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有這麽誇張嗎?”
  朗清覺得這個劉永澤似乎不是那麽靠譜,壹個匠人說話居然這麽浮誇。
  “當然有。妳知道嗎?就這麽改造了壹下,同樣的匠人數量的情況下,我們壹天制作的馬車數量就從二三十架變成了壹百多架,後面經過多次改進之後,才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模樣。”
  劉永澤自然也感受到了朗清眼中的懷疑。
  不過,這真是展示四輪馬車作坊優勢的時候。
  要是其他的作坊人員來參觀,劉永澤不壹定有發揮的機會。
  因為很多經驗,他並不願意傳給楚王府以外的作坊。
  但是朗清他們過來,他可是得到吩咐,要毫無保留的交流,這就能夠讓他將過去自己學到的東西完全發揮出來了。
  “就只是做了這壹個所謂的流水線改造,產量就提升了這麽多?”
  朗清疑惑的看著劉永澤。
  他還是有點覺得不可思議。
  要是劉永澤說產量提升了幾成,他還是信的。
  但是這壹下子提升了好幾倍,甚至數十倍,這就太嚇人了。
  “沒錯。這流水線作業,因為每個匠人都只要專註的對應壹種或者幾種工序,孰能生巧,加工起來的速度就快了很多。而因為把工序拆分的非常細,很多以前的學徒或者壹級工,都能勝任絕大部分的工作,這大大的提升了人員的效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制作壹架馬車的時間就大大的縮短了。”
  劉永澤接下來把馬車作坊生產線設計的壹些細節給朗清好好的說了壹遍。
  走在作坊裏面,壹邊聽劉永澤說著這些設計理論,壹邊看著旁邊匠人們就跟劉永澤口中說的壹樣在加工著壹件壹件的零件。
  那個加工速度,那個各零件壹模壹樣的樣子,還是給了朗清很大的啟發。
  理論跟實際壹結合,講授的效果就出來了。
  “劉郎君,按照妳這麽說來,如果我把座鐘的各個零件全部拆分開來,每個零件分成幾個工序,每個匠人只需要完成壹道工序,那麽座鐘的生產效率是不是也能大幅提高?”
  朗清現在自然不會再覺得劉永澤是在那裏吹水,就連稱呼都變了。
  沒辦法,也別怪人家勢力。
  這就是社會的生存法則啊。
  要不然怎麽會有坐,請坐,請上座的故事呢?
  “生產效率提升是必然的,但是提升到什麽程度,這卻是要看妳具體的工藝布局了。並且妳這個座鐘的零件加工跟我們四輪馬車有所不同,具體的情況還是要試了才知道。”
  “郎所長,劉郎君,按照這流水線的制作方法,會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因為每個匠人只制作壹道工序,萬壹有壹天這個匠人生病了或者出了其他什麽事情,不能來到作坊,那豈不是整個作坊都沒有辦法運行了?”
  朗清身邊,壹名鐘表研究所的人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是啊,要是發生了這種情況,那豈不是生產效率反而變得更低了?”
  朗清壹想,覺得這種可能性發生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
  “妳們有聽說我們四輪馬車作坊哪壹天因為有哪個匠人沒來就停產了嗎?”
  劉永哲笑著反問了壹句。
  “壹個匠人負責壹個工序,並不是說壹個匠人只掌握壹道工序。因為每個工序本身都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每個匠人都會好幾道甚至十幾道工序。只不過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我們安排人員的時候只安排他去生產其中的壹道而已。壹旦有了需要,他隨時都可以去生產其他的工序,所以妳說的那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等朗清他們說話,劉永哲又把原因給解釋了壹下。
  “這倒也是,剛剛我還嚇了壹跳呢。”
  朗清笑著自嘲了壹句。
  “其實,楚王殿下還介紹過壹種跟流水線相結合的生產方式,我們作坊也還在探討;借著這個機會,我也可以跟郎所長交流壹下,看看對妳們的鐘表作坊有沒有參考意義。”
  劉永澤知道李寬非常重視鐘表作坊的建設,倒是不予余力的將自己了解的東西都展現了出來。
  “哦,是什麽方式?”
  朗清以為聽到這裏,自己今天的學習就算是圓滿完成了,沒想到臨結束了,劉永哲居然還有幹貨要給自己介紹。
  “不管是馬車也好,座鐘也好,生產壹架完整的產品出來,都需要許許多多的零件。按照現在的情況,大部分的零件都是由作坊內自己進行生產。楚王殿下曾經說過,適當的分工與合作,效率會更高。這其實也是流水線生產線這種思想的另外壹種延伸。”
  “適當的分工與合作?”
  朗清壹時有點沒有反應過來劉永澤說的到底是什麽意思。
  “對,就是把壹些零件分配給其他更加專業的作坊去生產,然後運輸到我們作坊裏進行組裝。就像是我們的馬車,車輪可以由專門的車輪作坊進行生產,軸承由專門的軸承作坊進行生產,彈簧由專門的彈簧作坊進行生產,齒輪由專門的齒輪作坊進行生產,這些零件生產好之後,運輸到我們馬車作坊,在流水線上進行安裝。”
  劉永澤的這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馬車作坊的壹個秘密了。
  不過對於鐘表作坊,自然是沒有必要保密了。
  “要是按照妳的這種思路,我們的鐘表作坊可以把座鐘的壹些零件委托給其他作坊進行生產,我們自己只是負責整體的安裝與設計,並制作壹部分我們擅長的零件?”
  這壹下,朗清算是搞明白了劉永澤說的意思了。
  “沒錯,就是這樣。如果妳想快速的提升鐘表作坊的產量,這很可能是壹種最合適的方法。畢竟妳們鐘表作坊成立的時間比較短,熟練的匠人不見得非常充分,如果將壹些零件委托給其他作坊生產,可能銷量會更高,說不準零件的成本也會更高。這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法,為什麽不考慮使用呢?”
  劉永澤微笑著看著朗清。
  “劉郎君,妳願不願意來我們鐘表作坊,按照妳剛才說的那個方法幫我們設計壹條新的生產線呢?妳放心,作坊掌櫃那裏我會去交涉,妳去了鐘表作坊之後,壹切的待遇都只會變得更好,並且職位上也會有提升。”
  朗清這話壹出口,倒是讓劉永澤楞住了。
  還能有這樣的好事?
  要是說著話的是楚王府外的其他人,他當然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但是鐘表作坊跟馬車作坊,本身就是兄弟壹樣,都是楚王府的產業,如今朗清願意親自幫自己解決所有的後顧之憂,自己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郎所長,這樣……這樣會不會不大好?”
  雖然很心動,但是劉永澤還是不好意思直接答應下來。
  這顯得自己似乎有點不夠忠誠啊。
  “沒什麽不大好的,這事就這麽定了,壹會我就去安排。要是沒什麽意外,明天開始妳就可以來鐘表作坊上工了。”
  朗清看到劉永澤的表情,就知道這事成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