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浙東匹夫

歷史軍事

崇禎十二年五月十九,芒種。
蘇州太倉劉家港,壹座八進深的豪宅內。
月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三十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

國姓竊明 by 浙東匹夫

2023-11-5 17:30

  崇禎在京城下詔、終於下定決心移鎮左良玉時。
  沈樹人剛好從魯陽前線回師南下,要去隨州,路過鄧州。所以崇禎的決定,他目前並不知道。
  好在,沈樹人在鄧州路遇了北上擺姿態的楊嗣昌,而楊嗣昌當然知道自己給崇禎的奏請中寫了些什麽內容。所以兩人坐下來聊壹下,沈樹人也能大致知道後續發展。
  這兩路人馬,是楊嗣昌先到半天,沈樹人的部隊抵達後,聽說閣老就在這兒,當然也要歇息壹下,登門拜會。於是兩人就在鄧州縣衙裏會面了。
  見到楊嗣昌時,沈樹人還非常驚訝,誠懇地提建議:
  “閣老,您為何此刻親自北上督師?若是早上旬日,洛陽還未破城,您如此擔憂倒還該當。如今洛陽已破,戰李自成之事,需從長計議,何必冒進急於壹時呢?”
  楊嗣昌已經是滿頭白發,皺紋深陷,與兩年多前兩人初次見面時相比,簡直換了壹個人。
  楊嗣昌看著沈樹人愈發成熟穩重、血氣方剛,也是羨慕不已,內心生出許多物是人非之感。
  “老夫這兩年,對陛下誇下海口,到頭來壹事無成——若是非要說有所成,便是發現了妳這位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的大明忠良,實在是慚愧得緊。”
  楊嗣昌感慨著感慨著,便不由老淚縱橫,“遙想當日,妳初到合肥拜見我,還是在史可法的衙門裏,妳拿著吳梅村的請示書函找上門。
  說句實話,當時我真以為妳是個擅長鉆營的諂諛之輩,但我正要安撫鄭芝龍、統籌全局安撫降將,需要妳這樣的機靈人使喚,這才給了妳條門路。
  沒想到,當年真是看走了眼,也多虧了老夫看走了眼。妳的文武實幹之才,比妳的斡旋撮合之才,更勝百倍!
  短短兩年吶,從監生捐八品小官、漕運打雜入仕。積功升七品、科舉中兩榜進士轉翰林修撰。又參議漕運變法立功、外放壹府同知,滅劉希堯升知府,推厘金升兵備、滅二賀加僉都禦史……這大明的將來,難道真要靠妳。”
  沈樹人在旁邊,聽楊嗣昌絮絮叨叨,似乎變得特別懷舊,但那種語氣又讓他有壹種不好的預感。
  很多人老了之後,如果有老年癡呆,或者神經衰弱出現癔癥,就很喜歡念舊,陷在往事裏拔不出來,還容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楊嗣昌的種種言語盤點表現,讓沈樹人愈發懷疑他是不是萌發了死誌,難道真會跟歷史上壹樣憂懼絕食麽?
  他正在想著勸說之辭,楊嗣昌卻只是喝了口水、緩了口氣,繼續往下絮叨,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壹看就是神經衰弱的偏執老者癥狀。
  “……好在這次,老夫總算做了壹件好事,爭取把左良玉從武昌挪開,斷其根基,至於其羽翼,只能是慢慢消耗了,希望他良知未泯,能痛改前非好好和李自成作戰。
  至於妳剛才問到的我為何要此時親赴南陽督師,這不也是希望陛下能看在我的態度上,暫緩降罪。
  如果真到了事不可為的時候,老夫不會受辱的。將來就靠妳和傅宗龍、方孔炤、邵捷春繼續圍剿流賊了。”
  楊嗣昌的話語中,已經聽不出絲毫久居上位者的傲氣,明明跟沈樹人的官職還差了好幾級,說話卻是平等論交的樣子,這是典型的哀莫大於心死。
  沈樹人這才逮住機會開口,他連忙勸道:“閣老,有些話本不當我講,但您這次倉促親自北上督師、哪怕只是為了擺個樣子給陛下看妳追擊李自成的決心,也著實有些風險,容易‘為虛名而處實禍’。
  張獻忠這些日子雖然沒有翻起浪來,但他盤踞鄂西川東山區,朝廷官軍也壹直拿他沒辦法,長江三峽的大部分地區,也依然在張獻忠之手。只要他願意,隨時還是可以不惜代價流竄出來的。
  下官聽說,之前閣老您曾在襄陽駐地貼出告示:有能擒斬張獻忠者,賞銀萬兩,封公侯。但數日後,便在駐地附近發現流賊耳目散發的書函,上書‘有斬閣部者,賞銀三錢’。
  您也因此瞠目,愈發疑神疑鬼……別怪我提起這事兒,我只是想說,您此番貿然北上不妥,便是因此。”
  沈樹人說著說著,見楊嗣昌臉色慘白,咬緊牙關,只好先打斷自己要闡述的主要議題,改口先安慰楊嗣昌幾句。
  原來,楊嗣昌發出懸賞要張獻忠人頭、又被張獻忠的細作散發串單反向嘲諷,這些事兒都是歷史上原本都發生過的,而且就在去年年底。
  無非這壹世由於沈樹人的蝴蝶效應,所以懸賞加碼了,直接加上了壹條“張獻忠部下殺之來投封侯,朝廷文武殺張獻忠封公”,這也是崇禎的意思。
  但張獻忠反諷楊嗣昌的傳單,內容卻是沒變,跟歷史上壹模壹樣。這件事情是楊嗣昌的奇恥大辱,他身邊的人平時也不敢提起,他也刻意回避這段痛苦記憶,所以差不多已經忘了。
  但沈樹人卻沒法為了照顧楊嗣昌的情緒、而誤了大事。有些話他不得不說:
  “閣老!張獻忠去年能做成這事兒,說明他的死忠細作非常多!便是在閣老身邊,至少是在襄陽城內的駐軍之中,都有他的耳目!
  現在閣老您因為李自成殺福王而倉促開拔北上、沒有預作萬全準備,只是為了向陛下表忠、擺姿態。這很有可能立刻讓張獻忠註意到破綻,說不定會在您北上之後留下的空虛處趁機為害!”
  沈樹人心心念念想著這事兒,當然是因為他擔心歷史的慣性——歷史上張獻忠就是這麽幹的。沈樹人為了預防這種情況,其實幾個月前就提醒過楊嗣昌了。
  只是,天下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張獻忠躲在長江三峽和荊山之中,湖廣這邊的巡撫方孔炤,和四川那邊的巡撫邵捷春,都只能是被動圍堵、守住險要,卻沒法深入群山追擊消滅。這就給了張獻忠選擇戰場、選擇作戰時機的主動權。他可以壹直伺機而動,等到楊嗣昌露出破綻。
  四月份的時候,楊嗣昌剛剛得到沈樹人提醒時,也是嚴防死守過壹陣子,但三個月沒發生變故,遲早會有松懈的壹天。
  此刻,再次被沈樹人點醒,他才意識到自己確實疏漏了,被李自成殺福王這事兒沖昏了頭腦。
  楊嗣昌冷靜下來後,仔細思索壹番,誠懇地承認道:“確實有點隱患……是老夫操切了。罷了,如今我已北上,連連趕回襄陽也要數日行軍。
  既然賢侄本就要南下回師,以後襄陽就托賢侄壹起代為照管協防壹下。妳已經從湖北兵備僉事升任湖廣兵備僉事,還加了僉都禦史。
  我看朝廷上次的任命,本就把漢水以北的湖廣各府、加上河南信陽等地,都劃歸妳巡檢,我索性就把留在襄陽的守土之兵也交給妳。
  陛下如果真的下詔讓左良玉移鎮,武昌、漢陽兩府的防務也要靠妳了——不過妳也別少年得誌就失了分寸,妳的僉都禦史職銜範圍是不包括武昌、漢陽的。
  所以對這兩府,妳只能行使兵備僉事之權,主持巡查當地防務,卻不可插手民政!以免被人彈劾妳有割據之嫌!”
  楊嗣昌把他北上之後、沈樹人的權柄分配,說得明明白白。
  也就是說,如果壹切順利,未來沈樹人可以在湖廣的漢北三府襄陽、隨州、黃州,外加河南信陽,行使軍務民政壹把抓的大權。
  另外,還可以在漢水以南的漢陽府、武昌府行使協防軍權,但沒有民政權力。
  加起來,就是六個府的軍事權,四個府的民政財政權。
  在大別山區周邊,沈樹人就是土皇帝,在後世武漢附近,沈樹人則還得收著壹點。
  為大明奮鬥了整整兩周年多,他作為壹個軍閥的雛形,終於初步顯現了,而且名正言順得不能更名正言順,從頭到尾壹點忤逆的事情他都沒做過。
  不過,眼下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能把權力交接安穩處理好才是最重要的。
  沒吃到嘴的東西,別高興得太早。
  沈樹人心中始終在擔憂張獻忠的事兒,當日也不及跟楊嗣昌細細敘舊、請示,只是拿了楊閣老的指示、讓他書面把命令寫下來,然後沈樹人就連夜從鄧州開拔,繼續南下。
  原本從襄陽到鄧州,行軍也要走三天,沈樹人並日兼程,兩天就走完了。
  最終於七月十二這天夜裏,趕到了襄陽城。
  讓他沒想到的是,同樣是在這天傍晚、沈樹人的部隊抵達襄陽前壹個多時辰,壹支偽裝成被流賊驅逐的百姓模樣的賊兵,就來到襄陽城下騙門。
  這事兒真怨不了沈樹人,因為他還沒上任、還沒接管襄陽府的防務呢,在他趕回來上任的路上出的事兒,不能怪他。官司打到崇禎那兒,也挑不出沈樹人的錯。
  但是,雖然沒堵住賊兵騙城的那壹刻,沈樹人好歹也算趕巧,把賊兵堵在了城裏——如果沈樹人來得再早兩個時辰,說不定這夥張獻忠派出的賊人,見襄陽防守嚴密,也就不冒這個險了。
  看到歷史的第二只靴子終於落地了,沈樹人居然有壹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他完全沒心思想城內藩王權貴富豪的下場,立刻指揮自己的兵馬分兵包圍襄陽,盡量確保每壹個城門都堵住,絕對不能讓滲透入城的流賊跑了。另外,也要隨時提防可能出現的張獻忠後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