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擺爛11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元年。
東宮,麗正殿。
雖然已經登基成為陛下,然而,由於李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九十八章 該怎麽做,妳自己處理吧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

2024-6-23 09:53

  永隆二年。
  遼國太子是徹底地在大唐給住下來了。
  雖說李治的回信有些敷衍,不過……
  這起碼讓對方看到了希望。
  另外……
  他還收到了自己母後的信。
  他父皇好像又對她重視起來了。
  這也讓遼國太子終於是徹底地放下了心來。
  有了這個作為保障。
  這遼國太子接下來自然也是專心地向李重學習。
  李重讓他幹五天活,然後休息兩天。
  那麽幹活的時候自然也就不必多說了,休息的那兩天。
  他必然是可以來找李重,然後跟李重學習這治國之道。
  李重也沒想到……
  對方竟然還有點改邪歸正的意思。
  不過……
  也好!
  不管他是出於什麽目的,只要他願意學,那自己還是應該教教對方的。
  於是……
  接下來,李重便開始教他怎麽當壹位帝皇。
  從利害的角度出發,告訴他,什麽事情應該做,什麽事情不應該做。
  之所以說,‘應該’,而不是說‘必須’這麽做。
  就是讓對方自己也有壹個思考的過程,讓他自己去衡量,自己那麽做的利弊得失。
  妳如果覺得自己可以承受這種弊端,那麽,即便是不應該做的事,妳也大可去做。
  反正……
  最後到頭來,報應也只會發生在妳自己的身上。
  李重要教給對方的,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說實話……
  有時候,這些人還真不壹定有。
  畢竟……
  身處在他們的那個位置上,他們往往說壹就是壹,並且,接收到的信息,也是十分有限,都是下面的人加工過,再傳達給他的。
  所以在他的眼裏,哪有什麽是非。
  而要想提升這種能力,那就必須多觀察,多去感悟,並且嘗試著,要從不同的身份、角度去觀察問題。
  都說李重是這天底下最厲害的老師。
  四十五歲的遼國太子,在深入接觸過後,也是徹底被折服。
  對李重,那是直接五體投地。
  甚至……
  都打算讓他孫子也來跟李重學學。
  至於兒子……
  算了……
  都老大不小了,還是讓年輕的來吧。
  這個提議,自然是被李重給拒絕了。
  反正……
  僅僅只是過了不到壹年吧。
  對方的整個人便仿佛已經是脫胎換骨了。
  而李重……
  只能說,他也不太明白,對方為何能有這種轉變。
  最後……
  李重想了想。
  大概是孟母三遷吧。
  這些都是環境的緣故。
  以前的話……
  他在遼國,想幹什麽幹什麽。
  比如說,沈溺於聲樂,都不會有什麽人阻止他。
  但是現在呢。
  來到了大唐,他接觸不到這些東西,那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好轉。
  只是……
  將來要是讓他真的回到了遼國,又會不會變回去……
  說實話,李重也覺得不太好說。
  不過至少……
  他已經掌握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具備了批判性的思維。
  那這再差,也應該差不到哪裏去。
  至少……
  以後再有人想要糊弄他,騙他,他應該便會懂得如何去防範。
  只能說……
  到了永隆二年年底。
  李重覺得自己該教的,也都教了。
  那對方就不需要壹直留在這裏了。
  還是讓他好好地回遼國去吧。
  畢竟……
  他父皇這高血壓,說實話,有時候,也的確是需要有人給他幫忙處理壹下國政。
  另外……
  如果遼國真的出了問題。
  那對大唐來說,肯定也會多多少少地有壹些問題。
  回去之前,李重也是對對方進行了最後壹番教導。
  問對方,要是妳回去了,妳接下來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
  如果妳是妳父皇,妳最希望自己的太子做什麽?
  只能說對方這壹上來,就錯了!
  他以為李治是想看到他成才。
  不!
  錯了!
  李治最想看到的,其實是在他還沒有死的情況下,還能壹直大權在握。
  對方在楞了壹下下後,然後壹臉地受教。
  只能說……
  他的見識還是遠遠比不上李重啊。
  回去的時候,對方還想把那些倭女給帶回去,李重便讓對方別帶回去了。
  還是留給自己吧。
  對方也是哂然壹笑,回道:“也無不可。”
  之後……
  這遼國的使團便都回去了。
  李治這裏。
  自然也接到了消息。
  這學成歸來以後的太子,接下來,又該如何呢。
  只見……
  這差不多壹年的時間不見,這太子回來後,果然好像整個人都脫胎換骨。
  甚至……
  竟然都還捧起書,裝起來了。
  這倒是讓李治覺得無比地好奇。
  而對方自然也是把自己這將近壹年的感悟,都說了出來。
  只能說……
  這四柱國,之所以能成為四柱國,果然還是有原因的啊。
  四柱國他們有這樣壹位阿耶,難怪能如此成功。
  又說了他本來都打算讓自己的子嗣也去跟李重學習。
  結果……
  人家李重沒同意。
  李治自然也是好奇地問他,李重都教了他什麽。
  只能說……
  教了很多,包括怎麽識別身邊的人等等。
  還把之前發生過的事拿來當做是例子,感慨自己以前身邊,原來都是些這樣的人。
  最後……
  還反問自己父皇,“可他們畢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父皇您覺得,兒臣應該怎麽做?”
  李治:“……”
  李治最煩的就是想事情,他現在只想輕輕松松地過日子。
  李治:“該怎麽做,妳自己處理吧。”
  對於太子回來後,專心的是學問,而非皇位的繼承,顯然,這就很對李治的胃口。
  這反倒是有時候,讓他不得不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該像自己的父皇、兄長那樣,把皇位給讓出去。
  不過李治可沒有養老金!
  李二跟李承乾退下來後,那都是有養老金的。
  而且這養老金發展到今天,說實話,那只能說是十分豐盛。
  妳想想看,幾乎全天下百姓都要用到李重的蒸汽磨坊,那就等於是差不多李重對全天下再收壹次稅。
  雖說這個稅並不多,打壹百斤糧食,才只收兩文錢。
  但是!
  這積少成多,也是十分恐怖的壹個量。
  畢竟,這每天光是大唐百姓所消耗的糧食,就至少有幾千萬斤吧。
  那這得多少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