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誌向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
2024-6-23 09:53
只要壹談到這歐洲的情況,那李重也就不困了。
而且實話實說……
相比起大唐的內憂,他反倒是更加擔心起大唐的外患。
要知道……
壹個時代各國的武器裝備,都是大致趨同。
萬壹這歐洲各國把他們的火器技術給學去了,而且萬壹還青出於藍,最終反過來憑借著他們的種族天賦,從而形成反撲,那這當然是李重不太願意看到的。
同時!
假若是歐洲人真的廢了,那麽,大唐的敵人,就又會變為大唐的封國們。
面對日臻富強,而且,比大唐又更具進取心,更具進取欲望的這些‘諸侯國’,那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可以說……
此時此刻的他正迎來歷史當中千年未有,不,甚至是萬年未有之大變局。
遼國坐擁美洲跟太平洋航線,交趾國控制了從越南到印度洋的整片海域,歐洲此時正在不斷地發生各種變革,而唯獨大唐,此時……
卻是在壹片歌舞升平之中。
仿佛很多人,都根本不知道外面正在發生著什麽。
不過也對!
現如今又沒有推特,又沒有電視機,很多人或許終其壹生,都不會清楚歐洲現如今正在發生著什麽。
至於說遼國跟交趾國所坐擁的海上航線。
要知道,出海可是帶著壹定的風險的。
如果別人能把生意直接就做到自己的家門口,那麽又還有誰,舍得出去冒險呢?
固然!
也會有不少的人,看到了海外的財富,從而想出海,從海外分得壹杯羹。
然而……
人家遼國跟交趾國同意妳下海了麽?
這就是如今大唐的困境啊。
出又出不去,國內,又沈浸在壹片仍舊盲目自大,以及驕奢淫逸之中。
或許……
在壹百年前,遼國跟交趾國,以及歐洲的封國們,還沒有辦法跟大唐比。
但就這樣放任著,任其自流的話,再過個壹百年,可能,這情況也就不是那麽說了。
這也是當初在制定藩王制度的時候的壹點缺陷吧。
沒有很好地限制藩王的實力。
不過話可又說回來,限制了,就沒有活力。
而且……
山長路遠的,別人要是真的想要造反,那不跟吃生菜壹樣簡單麽。
現如今的大唐,妳別看好像還是很強,然而……
在李重看來。
只是帝國最後的余暉罷了。
當然!
妳也不能說遼國跟交趾國就有多進取,就有多好。
畢竟……
有時候,壹個昏庸的皇帝的上位,足以同樣摧毀他們的雄心。
不過!
在獲得海外的情況這方面,不管是遼國跟交趾國,都遠遠比大唐要好得多。
他們天生,就會關註海外的情況。
就算……
他們關心的,也僅僅只是自己家的壹畝三分地。
現如今的李重,確實很需要有壹個人,來為他說說這全球的情況。
無疑……
這周澤就屬於是這方面的人才。
當然了!
既然周澤對李重來說,如此重要。
那他對他的皇祖父來說,也同樣重要。
即便他皇祖父不壹定會對周澤委以重任,但至少……
這壹次從歐洲回來,到弘文館當個編撰什麽的,應該還是沒什麽大的問題的。
隨後……
李重也是向對方提起了這事,說道:“今後,妳有什麽打算?”
周澤顯然,並沒有過多地去考慮這個,因為本身對他來說,就是因為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這才選擇回來的。
要是大唐皇帝願意的話,那他當然也會把自己這壹路上的經歷,告訴對方。
至於說……
到時候,大唐皇帝會不會再次派他出去……
說實話!
他也有這樣的擔心。
從大唐長安到西域諸國的這壹路的二十年的旅程,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會想要再走第二遍。
而且……
二十年,這壹路上,到底發生了多少政變,又出現了多少次王朝的更替,有時候,即便是他,都無法預測,無法預料。
說不定他十九年前的認知,現如今,也早已發生了壹些變化。
壹如當年玄奘西行,回來的時候問安西都護府的人,高昌國呢?
高昌國早就被大唐給滅了。
這要是萬壹真發生了讓自己再出去的事……
那周澤想,他大概會拒絕吧。
不是有別的事情做,只是,單純地已經不想出去了。
周澤便道:“我還沒有想過任何的打算,只是想回來見見家人再說。”
李重便道:“我在洛陽開了壹個圖書館,若是妳能把妳這壹路的見聞寫成書籍,然後再放到洛陽圖書館當中售賣,就再好不過了。”
“如果妳願意的話,那我可以給妳寫壹封信,告訴如今的陛下,讓他安排妳做這樣的事。”
只要他皇祖父不是足夠昏庸,都應該會重視起周澤來。
光是他所帶回來的消息,就足夠讓人興奮。
周澤壹聽還有這樣好事,“那臣就謝過殿下了。”
李重接著也是喃喃道:“希望這會成為壹個契機吧。”
周澤也不知道他說的這個契機是什麽。
只覺得……
李重對此好像頗為關心。
這壹路上的人和事,估計沒個十天八天,數月半年的,也說不完。
因此……
李重也就不跟周澤繼續瞎聊了。
給對方寫了壹封介紹信。
隨後……
李重便又接著自己的巡視。
臨行前,也是讓對方想想,看是不是可以出壹本遊記。
文筆差點無所謂,主要是,能把事情給說清楚就好。
甚至……
都可以直接照抄《大唐西域記》的寫作方式。
周澤從來都沒怎麽動過筆,更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著書。
只不過……
這壹聽李重的話,似乎也還別有生趣。
至於說李重說的什麽洛陽圖書館,周澤自然也有問了壹嘴。
李重也是隨口給他說了說。
“就是壹個賣書的地方。”
“那就先這樣吧,我還有別的事要去做。”
“就此別過。”
周澤便懷裏夾著李重給他寫的介紹信,給李重行了禮。
兩人就此分開。
隨後……
李重便去視察了壹下汴州南部的鄉村的情況。
只能說……
百姓的情況過得倒也還好。
只是……
也難免會發現壹些問題,比如說,有的百姓鼠目寸光,自己的地裏不種糧食,只種蔬菜等經濟作物。
而且……
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如此壹來,人人若是都逐利而去了,那將來這糧食誰來保證?
自然……
朝廷諸公也不都是傻子,這樣的情況,難道朝廷裏的諸公不知道麽?
即便他們遠在京城,不知道,那手底下的大臣,不會以上奏疏的方式說出來麽?
可朝廷所頒布的詔令已經三番五次,這百姓還是要這麽做,那朝廷又能有什麽辦法。
甚至……
李重也是打聽到了,原來他二叔、三叔在這邊,也買了不少的地。
這大概就是大力發展商業的壞處吧。
所有人都奔著賺錢去了,而且人的貪婪之心,真的是無限大。
壹點都不像他。
他即便是當了皇帝,即便是要好好地享受享受,也知道絕對不會享受得太過分。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
通過問壹些地裏的老農民,也是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他們心中十分樸實的想法。
沒其他的,就是窮怕的,就是想賺錢。
李重也是問對方道:“那萬壹全賠了怎麽辦?”
然後對方就不說話了。
大概是在猜,這人怎麽這麽說話呢!
長得挺好看的壹個小胖子,說話卻是如此歹毒。
李重此時,也是深刻地認識到了,後世為何要保持多少畝來著,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的重要性。
緊接著……
李重便在自己老師,以及其他人的面前嘆息道:“這些都是人性使然啊。”
“我十分認同荀子的性本惡。”
“所以法,真的很重要!”
說完了以後,也沒等眾人領會他的意思,然後他便自己哼起了歌來,‘法者,治之端也。民者,國之源。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大道之行,明察為檢。’
眾人:“……”
當然!
好消息是!
也還是會有壹些清醒的人,明白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真的要去種經濟作物,那起碼也要給自己留壹畝三分地。
不至於讓自己給餓著。
對於這樣理性的百姓,李重就覺得,這很符合自己的胃口。
甚至……
這樣的人,他就應該被選拔用來當官。
這壹次出來,李重充分地了解了多個縣的土地擁有人階層構成,所占比例,以及農用地的分配情況。
說實話。
如果能有衛星圖,那就更好了。
現在的話……
也就只能是通過壹個直觀的感受,去進行判斷吧。
妳說縣衙庫房裏存著的檔案?
說實話!
李重寧願相信自己的眼睛,都不願意相信那玩意。
因為那玩意,完完全全可以造假。
當然!
倒是可以通過推算煤炭的使用量,進而反推壹個地方的地到底有多少。
通過壹年年的煤炭用量的變化,大致地分出,有多少地被用於種糧食,又有多少地被用於種菜。
拿來種菜的地,肯定不用每年都去犁。
但拿來種糧食,每年不犁地肯定是不行的。
而煤炭的用量,是比較難以作假的。
“老師妳們覺得,該如何去處理這種亂象?”
有時候……
李重也會問柳公權等人壹些問題,好讓他們覺得,自己並非是無用之人。
其實……
給皇孫當幕僚真的挺沒有成就感的。
因為……
皇孫他幾乎什麽都知道,有很多的事,妳根本都不需要跟他說,他就好像已經是懂了。
然後……
柳公權便也是給李重簡單地說了壹些舉措。
當然!
講道理!
柳公權其實談不上是那種很會治理國家的人。
文章寫得好,字寫得好,並不代表能治國。
要是他真有那個才幹,那早就跟他兄長壹樣,半只腳踏進宰相的行列了。
等柳公權他們說完舉措。
李重也是道:“可惜啊!本殿下如今才十壹歲,上面還有阿耶,離本殿下親自理政,還有很長壹段時間。”
所有人聽完了李重的話,都不由沈默了。
同時還有壹點點的震驚。
因為他們也沒想到……
殿下居然還有著如此大誌?
他們原本還以為……
殿下也就只會玩,只會花錢,跟只會娶妻納妾。
然後便有人道:“殿下如今年紀雖小,但卻也是厚積薄發,將來,壹定會有殿下展現自己抱負的機會。”
“對!”
“臣也以為,韓執筆說得對。”
這個韓執筆倒不是什麽官名,而是他們互相之間,算是壹個部門的同僚之間,隨口亂造出來的戲稱吧。
李重也是道:“那妳們知道我的抱負是什麽麽,妳們就說壹定會有本殿下展現自己抱負的機會。”
李重這樣壹說……
所有人也是額了好壹會。
壹個個都面面相覷。
只見李重繼續道:“今日妳們便都說說看,本殿下的抱負是什麽,說對了的,賞賜妳們十萬錢。”
柳公權也是咳嗽了壹聲,道:“殿下妳沒有十萬錢。”
算是委婉地提醒,殿下您如今花的還是太子的錢呢,這麽做,似乎不是很好。
李重也是道:“沒有的話,可以找陛下要,不過,我不認為妳們能猜的出來。”
“韓依!妳來說說。”
韓依正是前面眾人所提到的韓執筆。
韓依便嘗試著問道:“是賺錢?”
四周的人立刻就不滿了,紛紛道:“這肯定不對啊!”
然後便有人自告奮勇地道:“殿下的抱負,臣以為,是大唐百姓都過得好,天下安定。”
李重也是琢磨著有點不對道:“額……雖然妳說的有點概括,不過……我似乎也不能說妳錯。好吧!十萬錢,準備領賞吧。”
所有人:“額……”
“就如此隨意!”
眾人又是吱吱喳喳地說了壹通。
只見李重也是從這混亂中說道:“只可惜……要想達成這樣的目標,並不是壹件什麽容易的事啊。”
“得有誌同道合之人,得要有能夠克制住自己欲望的毅力,得有破開重重的困難與險阻的能力,得要有不怕艱險,奮勇向前的精神。”
說完,李重也是繼續低沈地哼起了歌:
史冊大浪淘沙江湖與廟堂
五千載華夏歷風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