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70章 大明的旗幟,終將插遍天下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1

  壹支軍隊的主將的確算得上是壹支軍隊的靈魂,主將優秀,軍隊也差不到哪裏去。
  於是辛棄疾拿著情報仔細地看了看,看看這個叫做李寶的南宋水軍將領有什麽特別的。
  這壹看還真的看出了壹些端倪。
  “確實,這個李寶算是個人物,壹度南下投誠嶽家軍,隨後又北上山東聯絡義軍抵抗金軍,配合嶽家軍的行動,接著再次南下歸屬韓世忠……這感覺和陛下之前的行動有些許相似的地方。”
  辛棄疾擡起頭看著蘇詠霖,臉上滿是興致盎然。
  “南宋還是有人才的,平時閑著不用,現在到了危急時刻,趙構也不傻,是人才就被火速提拔了,這個李寶是個有本事的,不能小看他,包括劉錡,那也是咱們的大敵。”
  蘇詠霖緩緩向前幾步,看著即將落下的夕陽,嘆了口氣道:“但是那麽多軍政人才,不能為我所用,卻被趙構限制在了南宋小朝廷當中,壹輩子也只能望著中原連連哀嘆,何其可悲也?”
  “陛下終究是要覆滅南宋的,屆時,南宋的人才就是陛下的掌中之物。”
  辛棄疾恭敬道。
  蘇詠霖回頭看了看辛棄疾,笑了。
  “也對,我的目標不止於南宋,我的目標是天下,是更加廣大的地方,南宋的人才早晚有壹日是要為這個目標而服務的,好飯不怕晚,且等著吧!大明的旗幟,終將插遍天下!”
  蘇詠霖的豪情壯誌絕非空穴來風,明軍的專業與強悍就是他最大的依仗之壹。
  最先開始行動的是中都禁軍。
  中都禁軍就是虎賁軍,和燕雲兵團並不是壹個系統,而且禁軍基本上都是騎兵。
  除了散布到各兵團中聽用的五萬尚不成熟的騎兵之外,虎賁軍本身也有三萬精銳騎兵的編制。
  而隨著燕山馬場的建成投用和越來越多的騎兵訓練,虎賁軍的編制也不斷擴大,現在已經擴大到了五萬編制,再往後還有可能繼續擴大。
  蘇詠霖對騎兵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這關系到未來的草原攻略和西夏、西遼攻略。
  這壹次作為主將的蘇勇當然不能南下,所以參謀院就派遣了蘇勇的副手耿興文率領兩萬中都騎兵南下助戰。
  接到命令之後,耿興文非常興奮,拿到參謀院簽發的調兵令之後,立刻前往調兵,留下羨慕不已的蘇勇在蘇詠霖身邊發牢騷。
  只是蘇勇再怎麽發牢騷也沒用就是了。
  另壹頭,孔振德與周滿城接到命令之後立刻兵分兩路。
  參謀院決定由周滿城帶領五千士兵和兩百多艘內河戰船前往海州,準備配合執行陸上集團的攻勢,孔振德親自率領五百多艘主力戰船和八千主力水兵揚帆起航,目標是南宋明州水師。
  再然後,就是河南兵團遊奕軍的行動。
  參謀院的調兵令送到開封之後,張越景不無羨慕的喊來了周至,把參謀院的調兵令交給了周至。
  “自關中之戰以後,大明沒有再次起刀兵,這壹回倒是從妳這裏開始了。”
  周至接到調兵令之後大喜過望。
  “全賴陛下信任,司令栽培,屬下才有今日。”
  張越景呵呵壹笑。
  “好了,這種話就別說了,去準備吧,我會安排其他部隊與妳換防,妳多加小心。”
  “遵命。”
  周至很快就去做準備了。
  按照參謀院的命令,周至需要率領大軍從駐防地符離轉移到海州會合兩萬騎兵和水師部隊,然後壹起南下,從鎮江府打破南宋江防,踏上江南土地,再壹路往臨安而去。
  這場戰鬥,周至作為主將、總指揮,有臨機專斷之權,參謀院給出戰略目標和戰術建議,但是具體怎麽打,由主將周至根據戰場前線的具體情況來安排,參謀院不做掣肘。
  這是蘇詠霖吸取了宋朝武將作戰後方朝廷予以掣肘和亂指揮的失敗經驗而做出的決定,給予前線主將充分地決斷之權,且不另外安排監軍這種存在。
  但是相對應的,如果戰爭失敗,主將需要承擔的責任也非常之大。
  死了就算了,活著的話,要治罪,要責罰,要降職乃至於撤職,且按照明軍現在的氛圍,將領壹朝戰敗,基本上等於在軍隊內社死,想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
  各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規則之下,對前線主將的考驗都非常之大。
  周至之前在攻打潼關第壹次失敗的時候就受到了壹些規則內的處分,不過當時大家都知道潼關十分難打,壹支軍隊拿不下也屬正常,所以對周至的處理就比較松。
  而這壹次,周至體會到自己作為五萬大軍的總指揮身上肩負著什麽樣的擔子,也知道自己壹旦失敗會有什麽後果,所以興奮的同時,也懷著緊張的心態。
  當周至著手安排部隊準備出發前往海州的時候,已經是洪武二年的二月中旬了,等大軍完全抵達海州進行整備的時候,已經是洪武二年的三月上旬。
  周至所部遊奕軍抵達海州的時候,中都禁軍騎兵已經抵達。
  周至懷著莫名有些緊張的情緒拿著參謀院簽發的命令找到了虎賁軍副將耿興文,與他確定了從屬關系,確定了周至對中都禁軍的指揮。
  耿興文隨即表示他會聽從參謀院的規定,嚴格遵守周至的軍事命令。
  周至這才放心。
  他擔心可能會出現的事情並未出現,這對他來說的確是壹種喜事。
  耿興文出身農家,性格並不強勢,和蘇勇那種戰爭狂人比起來要冷靜、好說話的多,和他的同僚丁思遠比起來也相對更講道理壹點,所以對於不是同壹個系統的周至,他還是比較坦誠的。
  但是總體來說,光復軍五大兵團和虎賁軍之間並沒有什麽太大的矛盾。
  他們各自的主將都是蘇詠霖壹手帶起來的舊部,且大部分都是從南宋時期就跟著蘇詠霖的蘇家老人,蘇絕,蘇海生,韓景珪,張越景,都是蘇家老人。
  只有接替孫子義出任燕雲兵團司令官的李嘯不是蘇家老人,那是後來才跟隨蘇詠霖的原趙開山舊部,屬於山東本地人。
  廣義上來說,原勝捷軍群體內,中上級軍官多為跟著蘇詠霖來北邊造反的蘇家老人,中下級軍官和基層士兵多是後來跟隨蘇詠霖的本地人。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軍隊的數量不斷擴大,到光復軍時代,蘇家老人數量畢竟不多,除了頂級大將之外,大多數軍官和士兵也都是中原本地人了。
  加上蘇詠霖壹直都在用階級劃分來教育軍隊,用上等人和牛馬的區分橫向切割社會,所以光復軍群體中除了地域認同之外,還存在壹種階級認同,即大家都是苦命人的認同。
  加上蘇詠霖壹直都在刻意淡化地域分別,提拔軍官、獎勵軍功也不會考慮地域分別,所以在這方面,軍隊內部普遍沒什麽說不過去的矛盾。
  什麽蘇家老人派系什麽山東派系什麽河北派系之類的,在光復軍普遍打散重組形成現在的明軍之後,這樣的區別是不存在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