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30章 果然,他們就是蟲豸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宋祥希對佛教沒有任何深入了解。
  他只是大體上知道佛教有很多不同的教派,彼此之間的矛盾比較大,行事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他年幼時也聽自家老人說過,說佛教徒總該是要遵守戒律的,什麽不能殺生,不能吃葷腥之類的,反正規矩挺多。
  所以他覺得僧人應該是壹群規規矩矩的人。
  在他的理解中,有壹些傳承久遠的戒律,不管妳是什麽派系的,都該遵守,佛教徒應該是清靜無為且清心寡欲的,而且應該仁慈,講究壹個普度眾生。
  可是在他面前的這些崇佛之人,給佛像鍍金,或者幹脆用純金打造佛像,把佛寺弄得金碧輝煌無比奢華,自身的裝飾也是極盡奢華,金光閃閃,仿佛這樣就能表達自己的虔誠。
  不是說好要普度眾生嗎?
  怎麽現在卻只顧著給壹座雕塑塑金身、給自己穿金戴銀了呢?
  難道說不同教派的佛教徒之間的區別就那麽大嗎?
  就完全看不到那些苦工們正在不斷地死去嗎?
  或許他們是真的看不到吧,就和當年金國和南宋的那些老爺們壹樣,他們只能看到人,尤其是才子佳人,牛馬他們是萬萬看不到的。
  這樣的國度,如果引入復興會,再暗中接濟壹下,想要發展起來絕非難事。
  或者,大明周邊都是這樣的國度吧?
  面對這些國度,面對這樣壹群蟲豸,大明的世界革命理論想要成功,絕對不是不可能的。
  這些吃苦受罪的人,這些慘遭壓迫的麻木的人們,只是缺少壹個契機,這個契機壹旦誕生了,他們所爆發出來的怒火,足以熔煉黃金。
  這壹刻,宋祥希對於這個世界革命的遠大目標再也沒有任何疑慮。
  宋祥希和蒲甘國的外交進行的非常順利,外交會談期間,徐通率軍收拾掉了全部的大理反動勢力余孽,只在邊境進行了部分設防,軍隊主力回撤,沒有進犯蒲甘國的意思。
  那波羅帝悉都對大明的“誠意”那是充分的感受到了,設宴款待宋祥希,答應了大明設立代辦處的要求,並且允許大明商人到蒲甘國做生意,承諾保障大明國商人的安全。
  當然,他希望大明國商人盡可能在蒲甘國北部地區活動。
  對此,宋祥希也有壹些了解,根據天網軍的說法是,蒲甘國北部的族群和南部的族群常常會有點小摩擦、小動作,彼此之間的關系不是那麽協調,不是那麽友好。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蒲甘國中央政權不夠穩固,對於南部族群來說,蒲甘國的軍事力量還是足夠的,只是大家就不那麽心服口服,總有些特別的看法想要表達。
  宋祥希於是明白了那波羅帝悉都的意思,表示自己這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宋祥希帶回了大明需要的外交關系和商業關系,以及那波羅帝悉都了解到大明壹些特產的價格之後豪擲千金下的壹筆巨單。
  別說小國還是大國,但凡是能做到這種統治者地位的人,絕對不會沒錢,在為自己花錢這方面上,他們特別舍得。
  果然,他們就是蟲豸。
  而另壹頭,在三佛齊國,情況又有所不同。
  因為商旅船隊航海的路線問題,他們最早就在三佛齊王國找到了想要設立航海中轉站和駐軍點的港口。
  這個目標港口位置在被稱為蒲羅中的地方,而這個地區,就是未來的新加坡。
  根據商船隊的匯報,他們在航行的過程中相中了這個地區,這裏屬於半島末尾地區,和三佛齊王國控制的另外壹塊島嶼夾海相望,想要從三佛齊王國抵達細蘭國和註輦國,最好就是走這條通道。
  而當前,這裏並不是三佛齊王國所在意的港口地區,對這裏的建設也僅限於原始發展,無限接近於不發展,還是壹派原始景觀,人口數量不多,不可能對明國發展當地造成影響。
  王國所在意的是國都所在的地方,稱之為巨港,非常繁榮,他們不在意蒲羅中。
  因此,商船隊的報告認為獲得這裏建立起屬於大明的航海港口、駐軍基地,應該是非常非常合適的。
  而根據天網軍的報告,三佛齊國是個島嶼國家,海洋國家,當地人民民風剽悍,擅長水戰和陸戰,曾以此稱雄。
  三佛齊當地土地肥沃,農業生產相對繁榮,人煙稠密,壹部分人習慣在水上架房屋居住。
  但這不是說他們沒有城市,他們也有大城市,城墻周圍長幾十裏,規模還真是不小,且樣式和中國城墻頗為相似。
  三佛齊王國的國王出入乘船,文字用梵文,過去和唐宋兩代王朝交流的時候,上章表用漢文,說明三佛齊國統治階級熟悉漢文。
  三佛齊因為和唐宋兩代王朝都有非常緊密的貿易聯絡,且海上交通相對便利,所以居住在三佛齊國都的中國人其實還真不少。
  大明最開始派國家隊去經營生意的時候,當地漢人出於同胞情誼,給了他們不小的幫助。
  同樣,因為商業貿易來往緊密,他們對大明的了解程度也頗深,與真臘還有蒲甘國都不壹樣,當地漢人普遍知道洪武政論的存在,知道大明所謂的革命的存在。
  包括其帝國統治上層,也知道蘇詠霖和大明壹些異於常人的地方,所以對待大明就和對待唐宋不同。
  三佛齊國自南宋滅亡之後,並沒有主動派人和大明展開官方交流,只有商業往來,且對商業往來於大明之間的人也多做戒備。
  他們規定大明商人必須從其首都巨港入境,其他地方不得入境,且入境後必須要進行隨身物品檢查,主要是書籍檢查,不允許洪武政論等壹系列書籍進入三佛齊。
  大明商人進入三佛齊國家之後,活動範圍也被限制在了幾個王國上層控制力較強的大型商業城市和港口城市,對於廣大鄉野之地則不允許明國商人踏足。
  這對於大明想要在當地設立復興會組織展開行動是壹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對此,天網軍的看法是他們國家也有不少人能讀得懂漢文,據說三佛齊王國上層比較擔憂國內心懷不軌的人會議靠這種“歪理邪說”來煽動底層民眾造反。
  而這壹看法又源自於三佛齊王國的實際情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