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壹地血肉之路(壹更)
盛唐血刃 by tx程誌
2019-5-25 20:52
範珺璋望見這壹幕,也忍不住想作嘔。他都這樣,更別說普通士兵了。天興軍將士本來對拿下神池縣是十拿九穩。這時卻都害怕起來,許多人甚至就想趕緊逃跑也不願意面對這樣的敵人!
張懷威所部此時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不值壹提,可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死亡之氣,卻蓋過這壹切!
盡管張懷威已經身中數刀,可是他依舊往上猛沖。
張懷威所部的部曲被天興軍將士手中的弓箭、槍矛、刀槊紛紛砸下,當其沖者轉眼間被砍死、殺死、射死、砸死,屍體壹具具地倒下,但後來在卻泯不知死為何物,繼續地向前進攻,進攻,再進攻,無畏地進攻。
盡管戰場是殘酷的,可面對著視死如歸者,天興軍將士還是無不膽戰心驚。
以戰鬥就傷亡比例而言,天興軍其實占優勢,畢竟此時唐軍變成了仰攻的壹方,但就氣勢而言,天興軍壹方卻完完全全被攻城方給壓制住了!
範珺璋忽然現自己錯了!
他低估了對方!
如果唐軍都是如眼前這夥人這麽可怕,那劉武周根本就沒有奪取天下可能,半分壹絲都沒有。
明明天興軍將士占據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明明天興軍占據著地利的優勢,可是他們仍然被以張懷威和定遠軍第壹折沖府殘部將士打得節節敗退。第壹折沖府將士表現出來如瘋如狂死亡之氣,讓天興軍將士感覺無比的恐懼。
天興軍壹步壹步被擊退,緩緩退出擁擠的上馬道口,壹步壹步退往那個豁口位置。
凡事都有利弊,定遠軍如瘋如狂的進攻,雖然氣雄萬夫,無可披靡,然而他們的傷亡卻非常大,短短壹百余步的城墻上,足足倒下了三百多號人。
張懷威是有可能將天興軍將士趕下城墻,但是,他更有可能流血最後壹滴血。
嚴氏的亡夫黃炳文與神池前縣令郭知方不壹樣,郭知方在神池縣肆意妄為,迫害百姓,讓神池百姓痛恨萬分。然而黃炳文又走了另外壹個極端,他是大業朝廷委任的最後壹任神池縣令,黃炳文卻非常廉潔。在大業末年那個環境下,黃炳文絕對是萬裏挑壹的好官。當年劉武周起兵造反的時候,黃炳文為免除百姓兵災之苦,舉城投降,繼續任神池縣令。在黃炳文為官期間,盡可能的做點實物,在老百姓眼中,黃炳文就是壹個好官。
嚴氏也因而在神池縣百姓心中,擁有不少的人望。嚴氏雖然不懂兵法,不過看著張懷威的部曲越來越少,後繼乏力的時候,立即大吼道:“天興軍在神池城下傷亡慘重,他們在破城之後,肯定會屠城泄憤。所以神池城是神池人的神池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眾神池百姓也不全是傻子,百姓中有明理的人略作壹想,也明白嚴氏所說的非常有道理。如果經張懷威這些部曲全部戰死,神池城也同樣會落手天興軍的手中,天興軍軍紀本來就非常差,燒殺搶擄無惡不作。目前,他們要想活下去,唯有自救。
看著張懷威部攻勢開始疲軟無力,範珺璋頓時大喜,雖然神池之戰進行了足足壹個多時辰,眼看天色大亮,天興軍久攻不下,士氣開始低落。就在這時,唐軍居然後繼乏力。
範珺璋趁機大吼道:“唐人不行了,他們沒力氣了。攻城神池城,三日不封刀!”
“不封刀”也就意味著可以任由天興軍將士在城中為所欲為。原本已經不想再戰的眾天興軍將士聞言,眼睛裏不約而同的露出狼壹樣的綠光。
“破城,破城……”天興軍發起反沖鋒。
哪怕擁有神池百姓的支持,張懷威也抵擋不住天興軍將士的猛攻了,張懷威露出壹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死戰!”
“死戰”
“死戰!”
雙方士兵的相互喝罵聲、刀槍交加的金鳴聲,刀槍入肉的噗嗤噗嗤聲,鮮血從血管噴身出來的咕嚕咕嚕聲,還有傷兵垂死的呻吟聲,也有痛苦的慘叫聲,各種聲音匯聚在壹起,形成壹曲死亡的悲章。
夜色慢慢散去,天色慢慢放亮,幾個小片沖破雲霞,密接起來,溶合起來,飛躍而出,原來是太陽出來了。它晶亮耀眼,火壹般鮮紅,火壹般強烈,不知不覺,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
壹眨眼工夫,出現紅日的東方出現大股的騎兵。原本陳應的眼睛已經困得睜不開了,相較他身邊的的剽悍士兵們,他的體質差了不止壹籌。壹百余裏路,原本對於陳應來說還真不算什麽。可是陳應當看到何月兒的留書之後,他緊張得壹刻也沒有合眼。
時間已經過去了壹天壹夜,也就意味著李秀寧更危險壹些。
定遠軍槍騎兵們像風壹般的從他身邊越過。眾將士滿臉繃得緊緊地,偶爾遇到劉武周的小股潰兵,定遠軍第六折沖府的騎兵將士們,直接縱馬而上,輾壓而過。
數十名身著劉武周服飾的屍體歪七豎八的躺在路邊,路上壹團壹團黏糊糊分辨不清的東西,其實是被踩成肉泥的劉武周軍將士。
陳應感覺自己的身體在發飄,事實上他真希望自己可以長壹雙翅膀,可以直接飛到葦澤關。
當然,陳應自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盡管他此時非常想睡上壹覺,可是他卻不敢。
當陳應那搖搖欲墜的身影,看到眾將士眼中,眾將士壹臉希翼的道:“大將軍,停下來歇歇吧!”
陳應本想順水推舟,就在簡單歇息壹些。然而就在這時,壹名哨騎帶來壹個驚悚的消息:“天興軍正在猛攻神池縣!”
陳應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大吼道:“定遠軍,目光神池縣進攻!”
原本沈寂的大地,頓時如同驚雷般響起,定遠軍騎兵徑直向天興軍陣中沖去。
定遠軍第六折沖府是靈州軍唯壹壹支壹騎雙馬的騎兵,壹千八百余人,三千六百余匹戰馬
如同怒濤狂瀾壹般傾瀉而下,速度由緩而急。
當範珺璋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定遠軍的騎兵馬速就已經提高到了極致,騎士手中的鉤鐮槍就組成騎兵墻,朝著天興軍將士輾壓而去。
沒有任何的憐憫,鉤鐮槍輕易地刺穿了天興軍將士劣質的皮甲,透背而出。
毫不手軟,鋒利的鉤鐮槍輕易地鉤掉天興軍將士的腦袋,帶走壹大蓬鮮血,在鉤鐮槍騎兵的面前,無壹合之將。
此時,範珺璋麾下扔有五六千人,然而數萬突厥騎兵都經不起鉤鐮槍騎兵沖擊,更何況是天興軍的烏合之眾?四五千名隊陣混亂的天興軍那裏經得起壹千八百余名鉤鐮槍騎兵的沖鋒,僅僅是在幾個呼吸間,天興軍就完全被崩潰了。
在陳應的身後,留下壹道血肉模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