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醫院回80年

烤餃

都市生活

1980年7月20日
之江省越州地區西浦公社慶豐村
這是壹年當中最熱的季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4章 紡織廠如何垮的

帶著醫院回80年 by 烤餃

2022-3-6 20:33

  陳夏原本真沒想到大姑父願意來內地當壹家紡織公司的總經理。
  他在香江有壹家中小型服裝廠,也有兩三百工人的規模,每年也能賺個幾百萬港幣。
  這個收入在香江富豪圈裏根本就排不上號,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中產階級”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這幾年他明顯感到服裝廠的利潤在下降,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為什麽?
  因為香江的服裝廠本來就是生產中低檔服裝為主,產品的競爭力不強,利潤的大頭則被各大外貿公司給吃掉了。
  隨著工人工資的增長,原材料的漲價,原來每年兩三百萬的收入,現在利潤已經下降了壹半以上,而且還在繼續下降。
  聰明點的香江人已經慢慢開始關停了香江本地的服裝廠,改為去內地投資以節約成本。
  內地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對於外資的歡迎程度可是達到了壹個頂峰,土地出讓金、相關稅費減免,以及全國各地的打工妹都湧入廣東。
  這讓廣東,或者說深真市的勞動力成本非常非常低,這利潤就出來了,說白了就是壓榨了內地的勞動力。
  陳夏當初準備以港資的名義到越州投資,就曾經鼓動過大姑父跟他壹起去內地開廠,甚至提出如果資金不夠,他願意免息借貸。
  但這麽好的機會,戴寧最後沒有把握住。
  戴家也是從內地到香江去的,包括戴家的壹些親戚,在某些動亂的年代吃了不少苦頭,所以對內地的政策壹直持高度懷疑。
  他們就害怕再來個什麽運動關門打狗,然後他們戴家在內地的投資就虧大了,要知道戴家可不比當年了,經不起壹點損耗了。
  就連服裝廠,名義上也是歸陳淑芬所有,這可是陳德發老人傳給女兒的,可不是戴寧創建的服裝廠。
  兩人萬壹離婚,陳淑琴完全可以拿走服裝廠的管理權,壹腳將戴寧踢開的。
  戴寧心中有憂慮,但又缺乏膽子和勇氣去內地建廠投資重新開始。
  不得不說,他就是壹個守成有余,開拓不足的老實人。
  這次陳夏將在內地開辦紡織廠需要壹位總經理,陳德發老人第壹個想到的合適人選就是大女婿。
  無論怎麽說,這個女婿是他親自選的,對他的人品還是滿意的。
  這麽多年了戴寧也壹直孝順老人,愛護妻兒,沒有犯過什麽錯誤,關鍵時刻該拉還是要拉壹把的。
  別人不知道,陳夏可不會瞞著大爺爺,早就將自己的計劃原原本本告訴了他。
  老人自然明白,哪怕沃爾瑪給的報價再低,這種不用擔心銷路銷量,人力成本如此低廉的生意,想不賺大錢都難啊。
  不說其他什麽產業,就是這個紡織服裝產業,捧上沃爾瑪超市的大腿,那也足以讓陳家成為華國最大的紡織大亨。
  何況陳夏的紡織廠在美國打響了名聲,慢慢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走上中高端的服裝路線,未來的發展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所以陳德發親自和女婿交談了壹番,將利弊都給他分析得清清楚楚,並且親口許諾,每年給他5%的分紅。
  別小看這5%的分紅,根據幾家紡織廠的產量來估算,出口額不會少於每年2億美元,這個利潤最少也有5000萬到1億美元之間。
  5%的分紅,最少最少也在1000萬港幣以上了。
  也不知道是未來打動了他,還是巨額分紅打動了他,戴寧和妻子考慮了壹晚,第二天就轉讓了香江的服裝廠,前往越州擔任新公司的總經理壹職。
  同時,將服裝廠裏願意跟隨自己去內地的老員工也都帶來了,就這樣,壹支有著豐富生產和管理經驗的團隊就形成了。
  至於內地的管理團隊,陳夏則完全交給了虞得水,同樣也有利於豎立他的權威。
  根據陳夏的意思,四家紡織廠的原管理層,除技術型廠領導外,行政崗位的壹個都不要。
  這些紡織廠領導,如果說個個是豬肯定是冤枉他們了,但要說十之八九是豬,那這個比例就差不多了。
  腦子壹個比壹個死,沒有主動開拓市場的意識,擁有這個時代華國最先進的設備和最熟練的工人,最後居然被鄉鎮企業那群農民企業家給打敗了?
  手上明明是壹副好牌,最後卻打得稀巴爛。
  管理水平差也就算了,但撈起外快來,咳咳……
  別的不說,那些私人紡織廠的織布機是哪來的?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對這些管理層,陳夏給老丈人的答復是,全部都不要,通通安排到其他工廠去。
  有人也許會問,這麽多工廠的管理層都開了,那工廠怎麽維持運轉?
  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比如壹家紡織廠,速記、廠長,兩個了吧?然後副速記、副廠長加起來起碼有10多個吧?
  這十多個高層,完全可以用壹個香江人擔任廠長,陳氏子弟擔任副廠長就可以替代了的。
  至於車間主任這壹級別的中層幹部,更好解決了,讓工人自己推選嘛。
  反正工人們都彼此知根知底,哪些人適合當車間主任,工人心知肚明。
  而且這樣做還有壹個好處,工人自己選出來的帶頭人,往往威信更高,更讓人服氣。
  不像原來的某些車間主任,不是哪個廠長的小舅子,就是哪位領導家的小姨子,或者幹脆就是馬屁精出來。
  六七十年代工人階層還真是比較純潔的,進入八九十年代,這些紡織廠的人事安排早就變味了。
  陳夏唯壹想指定的壹個車間主任,就是他的老情人邱玉星。
  這個女人太厲害了,絕對是壹個管理人才,太懂得利用人心,有機會就會拼命往上爬的那種人。
  她跟以前“陳夏”的恩恩怨怨,都不管現在“陳夏”的事情,心裏也就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兒。
  陳夏現在手上缺乏工具人,邱玉星這麽多年壹直在紡織廠工作,工作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所以陳夏決定好好找她談談,也願意給她壹次機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