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湛陽

歷史軍事

黃昏的光芒壹點都不比正午薄弱多少,雖然並不刺眼,但也能在大地上鋪上壹層蟬翼般的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三十六章 朝堂辯論

盛唐大公主 by 湛陽

2024-2-5 22:57

  十月十五,下元節。
  李月辰吃過早飯之後就披上道袍去念經了,壹家人也都跟著進入道場之中祭祀。
  東都城內,工匠行業的人們也會在這壹天進入道觀裏面去祭祀老君。
  然而,卻有壹群孩子,打破了這平日裏壹向平靜的東都城。
  這些孩子男男女女壹大群,從集賢坊出來之後便直接分開,前往東都城各地。
  他們身上背著麻布制作的袋子,裏面擺放著整整壹大摞的報紙,在街上壹邊走壹邊高聲叫賣著。
  “賣報賣報,大唐日報!朝廷最新政策,市井小道消息,真假流言蜚語,盡在大唐日報!”
  這些孩子們行走在東都的大街小巷裏,手裏舉著壹份報紙壹邊搖晃壹邊叫賣著。
  這個時代,娛樂終究還是匱乏,聽到這幫孩子們的叫賣,周圍人忍不住好奇:“那小郎君,這大唐日報是何物啊?”
  “其名曰報紙,就是全國各地的新聞。上到朝廷最新政策,下到各州縣的小道消息,匯聚起來,便是這大唐日報了!”
  聽到他的解釋,周圍人都點點頭表示明白了,於是問道:“幾錢壹份?”
  “兩枚開元通寶即可!”
  價格倒是不貴,不過周圍人真正掏錢買的還是沒多少。
  畢竟這年頭識字率實在太低,大多數人買來也沒用,壹點都看不懂。
  這個時候,旁邊酒肆的二樓突然探出壹個俊俏的腦袋:“那小郎君,給我來壹份!”
  “好嘞,這就來!”
  賣報的孩子答應壹聲,連忙擡腿跑上了酒肆二樓,拿出壹份報紙恭恭敬敬的遞給了對方。
  那俊俏的青年也拿出兩枚開元通寶遞給他,隨後便拿起手中報紙看了起來。
  頭版頭條入眼的標題便是《在天皇與天後領導下,太平公主帶領團隊研究糧食產量提高取得重大成果!》
  “嗯?”
  這青年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因為這個時代,但凡落在紙面上的文章,基本都是文言文,然而這報紙壹入眼就是大白話,讓他感覺有些不太適應。
  甚至文化人在互相寫信的時候,都是以文言文為主的。
  不過想想,買都買了,還是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文章也視通篇大白話,大概就是說太平公主研究了壹種肥料,可以讓種植密度提高,這樣壹來,每壹畝地的產量都能提高不少……
  緊跟著,旁邊的文章就是說李謹行將軍在原高麗那塊地方打破新羅和靺鞨的聯合攻擊,將他們完全打了回去。
  同時,他的夫人劉氏也在這場戰鬥中有極其英勇的表現,同樣被封燕國夫人等等……
  其他版塊翻了翻之後,感覺都是壹些市井流言八卦,沒什麽可看的。
  而最後壹版,則是連載的壹篇小說,名為《三國演義》。
  雖然說標題下面寫著這是小說而非正史,但依然非常吸引人,很快就讀完了第壹篇。
  直到看完之後,這青年依舊感覺有些意猶未盡,給自己倒了壹杯綠蟻酒,灌了壹口之後,才忍不住點點頭:“不錯,不錯……”
  也不知道是在誇贊這酒還是報紙。
  ……
  “阿翁!阿翁!”
  劉晃舉著壹份報紙跑回家,跑動的過程之中,還甩出了幾滴汗水灑落。
  來到院中,看到劉仁軌正在亭子裏面喝著茶讀兵書,劉晃跑了過來:“阿翁,快看!”
  “嗯?”劉仁軌看了看他手裏的報紙,“這是何物?”
  “方才我在前院練功,聽到門口有人叫賣,便出去看了壹下,發現那小娘子叫賣的便是此物了。”劉晃擦了壹把額頭上的汗水解釋道。
  劉仁軌拿起來壹看,上面有鮮紅色的四個大字:大唐日報。
  下面的標題和文章都是黑色的,排版也比較有意思,有橫有豎。
  大概翻看了壹下,又看了看後面的那壹篇小說,沈思良久之後,才擡頭問道:“妳方才說,有人叫賣此物?”
  劉晃點點頭,將剛才買報紙的細節說了壹下。
  聽完之後,劉仁軌點點頭,輕聲自言自語道:“老夫也要早做準備了……”
  ……
  今天的祭祀完畢之後,中午,孩子們陪著夫妻倆在仁壽殿壹起吃了頓飯。
  下午又待在這裏壹家人喝茶聊天玩了半下午,才各自離開。
  快到酉時的時候,李月辰乘坐的馬車穩穩停在了集賢坊。
  從馬車上跳下,進入屋裏,已經集合的孩子們紛紛起身行禮。
  旁邊的來操很有眼色的奉上壹杯酸奶。
  李月辰坐下之後,擺擺手讓他們也坐下:“今天報紙的銷量計算出來了嗎?”
  張老大回答道:“回殿下,我們方才已經算過了,總共賣出了壹千兩百三十五份。”
  李月辰微微點頭:“如此,倒也不算太過出乎意料。”
  不如說,以這個時代的識字率來看,第壹天能賣出去壹千份以上已經不錯了。
  當然等以後時間長了,大部分人們都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之後,或許能賣出更多壹些。
  但是以這個時代的識字率來看,東都能不能賣出去壹萬份以上都不好說,更別提識字率更低的其他州縣了。
  李月辰擺擺手,讓福來給今天負責賣報紙的孩子們每人發了壹串銅錢,約莫二十個左右,算是他們今天的工資。
  隨後讓來操安排他們今晚就在集賢坊住下,自己乘坐馬車回宮。
  回宮的路上,李月辰也忍不住在想,現如今報紙已經開始了發行了,那麽這種竹紙也可以正式上市了。
  這種紙的價格比其他紙要低不少,應該能讓更多人讀得起書了。
  但這依舊無法大面積的普及識字率,想要真正做到這壹點,還需要更多時間,做更多事情才行。
  ……
  第二天正好就是朝會,李月辰早早來到通道後面,想到看看朝堂上對此事是個什麽看法。
  李治夫妻倆似乎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坐在端端正正的,壹副隨時準備開懟的樣子。
  果不其然,秘書少監崔行功率先開始:“啟奏天皇,昨日東都之中出現壹物,名曰大唐日報,簡稱報紙。其上至朝廷機密,下至私人隱秘之事,皆被收錄於壹處,並沿街隨意叫賣……此物泄露朝廷機密,還請天皇下令,將主犯及壹幹人等,全部緝拿歸案!”
  屏風後面的李月辰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看看人家這話說的。
  不是朝廷政策而是機密!性質馬上就不壹樣了。
  其他大臣們也都紛紛擡頭看著皇帝,等待他的答案。
  雖然說昨天他們看到這玩意兒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報紙除了皇帝之外,不可能有人繞過他們直接發行。
  雖然說還不知道具體的事情,但不少大臣都才出來了,這八成就是那位太平公主的傑作。
  誰都知道這位公主從小到大思維異於常人,而且非常得皇帝皇後的喜歡,有著這份寵愛,做出這種事情倒是也不稀奇。
  龍椅上的李治毫不意外的點點頭:“此事朕早已知曉,那報紙乃是太平想出來的,所刊登之內容,也都是經過朕與天後審核過的,不存在泄露機密壹說。”
  “天皇,此事不妥啊!”崔行功回答道,“這朝廷政策被公然叫賣……”
  “崔愛卿這就誤會了。”李治笑著搖搖頭,“這報紙,壹份僅賣兩枚開元通寶,完全是不掙錢的,甚至還要倒貼不少。”
  崔行功行禮:“那不知天皇發行這報紙,意欲何為?”
  李治也不正面回話,只是微微笑道:“朕只是覺得與國有利而已,不知眾愛卿,對此可有不同意見?”
  看到皇帝不正面回答,崔行功搶先道:“天皇,此物誤國,應當下令廢止!”
  “眾位愛卿呢?”李治當沒聽見似的問道。
  對於老爹的這個態度,屏風後面的李月辰忍不住笑了笑。
  說實話,以李治對這些世家的厭惡程度來說,這樣的態度也很正常。
  博陵崔氏,在李治下了禁婚令的七姓十家之中,算是名列前茅的,號稱天下第壹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只因李唐皇室自稱隴西李氏,所以不敢明著這麽說而已。
  但在暗地裏,還是有人依舊這麽認為,甚至民間抱著這種想法的人也不少。
  哪怕在朝堂上,很多出身不好的官員,也都日思夜想的怎麽能與這些世家大族的人結婚。
  其實這報紙發行,誰都能看得來是李治默許甚至暗地裏支持的。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看不到其潛力,但朝堂上這些人都是人精,誰不知道這報紙未來的潛力有多大?
  可以說,壹旦任由其繼續下去,將來總有壹天,哪怕是遠離大唐中心的偏遠之地,也是人人皆知皇帝而不知世家了。
  那樣壹來,他們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就會越來越少。
  壹時之間,不少大臣們紛紛開口,說這報紙不應該發行。
  借口也是多種多樣,什麽泄露機密啦,與國不利啦以及影響不好之類的。
  當然了,有反對的就有支持的。
  禦史裴炎走出壹步:“啟稟天皇,臣覺得此物是好事。試想,近年多災,若是能通過此物,讓百姓知曉朝廷同樣著急,在積極尋找應對之策,也能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
  張文瓘同樣表示支持:“還不止,此物能讓百姓知曉朝廷政策以及背後原因,知曉朝廷在為天下蒼生謀福,也能讓百姓感念天皇恩德……”
  “當真是壹派胡言!”盧谞走出來直接將其打斷,“若是讓百姓都人人議政,那還要我等何用?”
  “那莫非盧兄是認為自己與百姓的差別只是在能否議政?”張文瓘反問道,“若是如此,不如早早奏請天皇致仕,然後從民間隨便抓個人來頂替吧?反正按照這等觀點,這職位是不管何人都能做的來了。”
  盧谞眼睛壹瞪:“妳莫要在此強詞奪理!我何時說過自己職位不重要了?”
  “既無此意,那何必在乎百姓能否議政呢?”張文瓘笑了笑,“反而若是百姓議政,也能讓他們體會朝廷的不易……”
  ……
  雙方的辯論沒有任何前戲,壹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李治和武則天對此都是有心理準備的,壹時之間都沒有發表意見,就坐在那裏聽著他們互噴。
  屏風後的李月辰感覺有些出乎意料,原本她覺得這件事情壹出來,應該是皇帝和大臣們互相對噴才對。
  然而沒想到卻是跟平時壹樣的畫風,皇帝反而是高高穩坐釣魚臺,看著他們在那裏討論。
  畢竟這個年代,所謂的“寒門”大臣還是很少的,幾乎可以說不存在。
  朝堂上的官員們依舊被世家子弟占據了的大部分,按理說應該是聯合起來噴皇帝才對的,沒想到會是這麽壹個結果。
  雙方的辯論雖然激烈,但是在李月辰看來,他們雙方都沒有說到點上。
  因為現在他們都想不到,如果說有朝壹日,大唐民間的識字率若是能翻上幾倍,那會是什麽結果。
  但在現在的人看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普通人根本讀不起書,朝廷更是沒那麽多錢來做義務教育。
  這個問題李月辰當然也知道,但不會現在站出來提醒他們,等有朝壹日真的做到了,到時候他們想要再次反對也來不及了。
  想到這裏,李月辰嘴角也忍不住上翹,臉頰上的酒窩若隱若現。
  這麽壹個萌中帶著壹絲陰險的笑容,在她的臉上卻沒有壹絲違和感,只是讓漂亮的臉蛋上多了壹些平時沒有的冷峻之感。
  辯論持續了足足半個時辰,壹眾大臣們互相之間說的都感覺口幹舌燥,音調也降低了不少。
  龍椅上的李治感覺差不多了,扭過頭問道:“太子對此如何看?”
  下面的李弘擡手行禮:“兒臣認為,此事利大於弊!若是人人能心向朝廷,與國而言,自然是好事。不僅能讓我大唐日後人才輩出,同時也能讓拉進百姓與朝廷的距離,日後無論何種政策,施行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太子壹番話說的滴水不漏,自然同樣也表示支持。
  他是儲君,將來要當皇上的,所以站在皇帝的角度來考慮的話,這自然同樣也是好事。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事兒可是妹妹提出來的,怎麽可能是壞事?
  李弘忍不住扭過頭往通道後面看了壹眼,正巧看到李月辰對著他用力握了壹下拳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