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屠夫

祝家大郎

歷史軍事

  鄭智穿越到了北宋水滸世界,變成了那個被魯提轄三拳打死的鎮關西、鄭屠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八十壹章 兵起二龍山

大宋好屠夫 by 祝家大郎

2018-7-24 14:52

  老胡見鄭智還不開口,更是著急道:“將軍,妳問問弟兄們,誰敢說比我老胡更擅廝殺。我老胡也不要什麽都頭,只求與將軍同去。”
  老胡話語說完,目光左右去看,眾人皆不與之對視,便是魯達也覺得自家哥哥說得有理,老胡如今也到了該休息的時候了。
  胡精忠見眾人這般,心急如焚,左右無法,胡精忠忽然打馬轉頭,馬上的弓弩已然在手。
  只見老胡單手把弩身卡在腰間,壹只腳踩在弩頭,單手去拉弓弦。
  嗡嗡壹響,弓弦已被拉開,穩穩掛在卡簧之上。這般單手開硬弩的力氣,便是在渭州騎士中,也不多見。
  箭矢已經搭在弩上,再看老胡,竟然又是單手持弩發射。
  羽箭飛馳而出,幾十步外,穩穩釘在壹棵路旁小樹幹正中。
  整個動作都在瞬息之間壹氣呵成,顯然是這老胡軍伍二十年來成千上萬次的熟練。
  “將軍,妳看我老胡是不是老了。”老胡擡手指著遠處羽箭,開口道。
  眾人見得情景,皆擡頭去看鄭智。
  鄭智剛才心中是不忍,不忍這老胡白發還要上陣,此時卻也是不忍,不忍這般軍漢沒有了歸宿,輕嘆壹口氣道:“妳往回去吧。”
  老胡聞言面如死灰,手中弓弩慢慢垂下,腦中也是空白壹片。
  “往回領兩匹馬,把妻兒接過來。”鄭智隨即又道。
  話語已傳入耳中,卻是這老胡還未反應過來,似乎這幸福來得太快,來得有些不敢相信。
  “哈哈……老胡,妳還楞著作甚,還不快走。”魯達連忙提醒著老胡。
  老胡手中弓弩往馬背側面壹放,滿臉喜色,馬匹已動,手中抱拳大喊:“謝過將軍。”
  隊伍依舊往前,鄭智心中也在憧憬,憧憬著這滄州到底是個什麽樣子,中國之大,大到身為壹個中國人也難以了解各地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此時滄州是邊疆,是大名府、開封府等地發配犯人的目的地,卻是鄭智心中實在沒有壹個清楚的認識。至於別人說的滄州苦寒,鄭智知道若說滄州苦寒倒是還不至於,河北若算苦寒,那再往北的地方又算什麽,還有這西北之地,豈不也是苦寒。
  從西北去滄州,自然不需要沿黃河線往東走,也不需往汴梁過。但是與上次去二龍山基本同路,只是比去二龍山更遠,過了二龍山還要繼續往東去,路過大名府往北。
  少華山如今只剩下兩位頭領,陳達與楊春,依舊守著山寨,收取過往商旅的過路費。這些費用自然有壹部分是要沿途往滄州運去的。如今鄭智往滄州去,正是用錢的時候。
  萬人萬馬的隊伍,路過哪裏都是惹人註目的事情。
  出了西北,過了永興軍路,沿途州府避之不及,但凡鄭智入境,必然本地兵丁沿途護送。說是護送,不如說是監視。鄭智也能收到當地知府知州的書信,用詞自然客氣,內容卻是警告,警告這些過境者不要輕舉妄動,壹定要秋毫無犯。
  快到大名府,小道裏奔出兩騎前來拜見,正是曹正與周通。
  二龍山曹正與周通很早就接到消息,等候許久,終於等到鄭智隊伍,兩人為了不給鄭智添麻煩,只身打馬來拜。
  互相寒暄幾句,鄭智直接吩咐:“今夜我派人送些兵刃甲胄到二龍山去,籌備壹下,準備起兵打白虎山。”
  在西夏靈州城前,裴宣來尋鄭智,就說過這白虎山孔明孔亮兄弟如今勢大,如今來了河北,鄭智對於民政倒是沒有多少打算,對於這軍事卻是已有腹稿。
  民政只能先到地方,看壹步行壹步。軍事上鄭智自然有打算,如今晁蓋只怕已經上了梁山,有了這十萬貫的發展基金,必然勢力越來越大。
  梁山勢力大,對於鄭智來說自然利大於弊,養賊自重,自古如此。有了賊人才有鄭智立功的機會。卻是又不能真讓這賊人勢力過大。
  如今鄭智軍事戰略的第壹步,就是把這梁山限制在壹定的範圍之內,不能讓其真的橫掃河北山東。
  曹正聽言有些驚訝,本以為如今只需要守住二龍山天險,後面也有人罩著,逍遙快活就是。沒想到鄭智來了,第壹道命令就是要他起兵去打白虎山,對於打仗,曹正雖然習練了還算不錯的武藝,卻是見都沒有見過。
  周通倒是無所謂,與鄧龍打過仗,還被擒過,對於打仗倒是沒有多少想法。
  白虎山孔家兄弟可不是吃素的,但是曹正也不敢不應,忙道:“是,小弟回寨便備戰。”
  “另有西軍教官十余,幫妳操練兵馬,等我號令來了,立馬起兵。不得有誤。”鄭智哪裏管得曹正心中的那些想法,打仗就是打仗,起兵就是幹。
  曹正與周通兩人見鄭智表情嚴肅非常,連忙上前大拜遵令!
  至於孔明孔亮兩兄弟,既然不認識,那也管不了那麽多,大名府附近,三座大寨子,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必然是要拿在手中,這也是時候限制梁山發展的重要基地。
  等到入夜安營紮寨,半夜十分,十幾大車與十幾員西軍老卒隨著曹正與周通便上了二龍山。
  滄州是何地?正在渤海之灣,往北便是大遼折津府,正是後世稱之為北平北京,這折津府還是大遼之南京。
  往南便是德州、青州、齊州、兗州之地,正是山東。往西河間府。
  這個時代的滄州,多以為是苦寒貧瘠之地,實則不然,滄州為平原,更有京杭大運河穿過,自古也是繁華之地,北宋自從太祖海禁之後,直到神宗,海禁基本已經寬松,也是海貿比較發達的地方。
  平原自然能產糧食,這滄州甚至還有上百萬畝的平原草場。卻是從遼宋大戰開始,因為與遼交界,滄州的地位便慢慢下降,卻是最近幾十年,又慢慢興盛起來。
  滄州還有壹個特質,燕趙之地,自古以來便是民風彪悍之地,比之山東青兗也不再話下。直到後世,依然如此,武術之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