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農業強國

淩煙閣閣老

都市生活

2001年,對中國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壹年。
7月,經二輪投票,萬眾矚目的2008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35章 我來負責

超級農業強國 by 淩煙閣閣老

2022-9-11 21:40

  回民鄉合作社社長柳漢池這些日子容光煥發。
  他已經聯系上了周邊不少同樣想退群的嘉谷系合作社,商量好了共同進退,以面對嘉谷的施壓。
  時不時的還有記者過來采訪,他的身影甚至登上了電視臺,那壹刻,他覺得自己走上了人生巔峰。
  直到壹天,他收到了壹份薄薄的信函。
  當著合作社管理層的面,他無所謂地將那封信函拆開,快速掃視壹眼,當即楞住了,手中的那張紙,輕飄飄地落在了地上。
  那是壹張法院訴訟函!
  同壹時間,另外三十多位嘉谷系合作社負責人,也收到了內容相似的信函。
  事情鬧大發了!
  三十二家大型農民合作社,被嘉谷集體起訴;上千戶農戶被卷入其中;嘉谷的法務部組成了龐大的運作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發起了壹連串訴訟。要知道,法院受理案件也是有流程的,不是妳告了,法院就能立馬受理,並且發送訴訟函的。
  這樣的大手筆,像是直接扔下了壹枚大炸彈,輿論徹底爆炸了。
  真的是鬧大了。
  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這已經不止是嘉谷和旗下合作社的紛爭了,舉國上下,都在密切關註著嘉谷的強硬發聲。
  當然,不熟悉嘉谷的人,遠觀是壹種風景,熟悉嘉谷的人,近看又是另壹種風景了。
  發改委的胡副主任就始終很擔心嘉谷,在法院受理訴訟後不久,齊政立即接到了他的電話。
  電話裏他的聲音有點急不可耐:“齊董,妳做什麽事壹向都頭腦清晰的。最近做事太硬了吧,這可不像是嘉谷的風格。”
  齊政反應過來,輕輕壹笑道:“嘉谷是什麽風格?”
  “妳怎麽還是沒心沒肺的,妳知道我說的是什麽。”胡主任沒好氣地說道。
  “那妳站哪邊的?”
  “我肯定是站在妳這邊的。只是這次妳鬧得動靜還真不小。”
  齊政拍拍額頭,道:“我還以為您是打算給人當說客的?”
  另壹頭的胡主任反應很快:“有人當說客?”
  “當然,不老少。”
  “但妳還是堅持己見?”
  齊政苦笑,再次問道:“妳真不是給人當說客的?”
  “呃……好吧,是有人想通過我了解壹下妳的真實想法。”對方下意識低聲道。
  齊政笑笑搖頭,毫無意外。
  對合作社發起訴訟,卷入其中的可不僅僅是嘉谷和農戶,還有當地政府。
  誰都知道,農業生產具有其他工業生產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在國內,很多時候企業和農民的合作契約因此具有不完全性,對各自承擔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都沒有明確的界限。
  但嘉谷創業路上是吃過這種虧的。
  時至今日,嘉谷與合作社的訂單合同內容之詳細、程序之完善、運作之規範,在國內是無人能出其右的。
  合同中明確訂購農產品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價格、權利及義務、違約責任,特別是違約罰則等,形成相當明確的合同條款。壹經簽訂,產銷雙方都有履行合同條款的義務,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這還沒完,嘉谷對於農民契約意識相對較差有著充分的認識,簽訂合同時,還引入了“第三方”介入,以加強監督,確保合同執行——這“第三方”就是當地政府。
  這是很重要的壹環,嘉谷壹方大力投入了生產資料,甚至還投資改善當地水利狀況,如果沒有第三方擔保,嘉谷將承擔了全部的違約風險,集團的法務部豈會忽視?
  壹昧提高農戶違約成本是不行的,當違約收益大於違約成本,違約風險依然存在。但政府為訂單農業合同提供了擔保,從而把履約情況納入到“農戶/合作社—嘉谷—政府”三方框架中,違約風險就不是嘉谷或者農戶單方面承擔了。
  歲月靜好的時候當然是妳好我好大家好,但風波壹起,政府壹方也麻爪了。
  當合作社與嘉谷鬧翻了臉,當地政府赫然發現,作為擔保方,他們成了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老實說,官方的反應並沒有齊政預想的激烈,但即使如此,壓力也是不輕的。
  在這個信息更透明輿論更發達的年代,針對任何弱勢群體的決策,都是謹慎而理智的,換言之,當弱勢群體的利益與道德相違背的時候,前者更容易獲得支持。
  “這事吧,我實話實說啊,嘉谷訴諸法院,官司好贏,但執行起來也絕非易事。真要強制執行,農民壹旦抱團抵制,鬧成群體性事件,誰也只能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胡主任終於是忍不住了,想勸說齊政。
  在胡主任之前,齊政其實已經接到了數位市、省高官的溝通電話。
  齊政不是沒想過有官方的介入,也不是沒想過,會有強大的壓力。
  如今,事情不過是如預想的那樣,發生了而已。
  的確糟糕,但就像是齊政預想的那樣,糟糕的情況,總會發生的。
  然而,齊政依舊不知道如何回答。
  因為他的答案,註定是不會令人喜歡的。
  然而,總要有人,去做那些不令人喜歡的事。
  齊政搖頭,但想到電話另壹頭的胡主任也看不到,轉眼道:“我的胡主任啊,我也想息事寧人,但現在的情況是,嘉谷根本沒法息事寧人。”
  胡主任詫異萬分:“怎麽說?”
  “妳知道起異心的嘉谷系合作社有多少嗎?”
  “嗯?”
  “目前查明的,有超過三百家嘉谷系合作社有退群意向,而且都還是偏大型的合作社。”
  “嘶……”電話裏傳來對方的吸氣聲。
  這個數字,讓胡主任也說不出話來。
  作為嘉谷的支持者,他還不知道合作社在嘉谷體系中的基石作用嗎?超過三百家嘉谷系合作社起了異心,壹不小心,嘉谷體系是要出大事的。
  難怪這次齊政壹反常態的強硬,原來是被戳到痛點了。
  相比起來,起訴“區區”三十多家合作社,這才哪到哪啊。
  想想背後無聲的風雨欲來,胡主任喃喃道:“這下會有多少人的生活不再平靜啊。”
  齊政沒有接話。
  不可否認,今時今日的齊政,是站在食肉階級的人。簡單的說,食肉階級的決定,終究會影響到壹些人的,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他的決定,總歸有可能讓壹些人丟工作,減薪,受批評,又或者是無妄之災,難道齊政還都要替他們承擔這些後果和風險嗎?
  工人有可能失業,白領有可能挨批,幹部有可能進監獄,這原本就是所謂的職業風險。不管是本心還是被裹挾,這次站在嘉谷反面的利益相關者,齊政都不會對他們的未來表示同情。
  半晌,另壹頭的胡主任恨恨道:“嘉谷找到背後挑事的人了嗎?”
  稍有些聰明的人都能看出,就算有不平,如果沒有人挑事,也不可能有大批的合作社同壹時間站出來要脫離嘉谷體系。
  “更詳細的情況還在摸查,但有了壹些線索……”對於胡主任,齊政並不隱瞞,順口吐出壹個個公司名。
  聽著名單,胡主任有點意外又不是那麽意外,不禁有些埋怨道:“妳怎麽不公布出來,總能幫嘉谷分散些關註吧。而且妳現在這麽強硬,不是正中他們下懷,讓親者痛仇者快嗎?”
  齊政笑笑搖頭,道:“該算賬的嘉谷肯定不會放過,但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關乎嘉谷自身與挑事者的利益紛爭了。這次的事件已經成為了壹個焦點,壹個關乎行業進退的焦點。”
  聞言,胡主任也得給予重視,道:“妳說。”
  齊政深吸了壹口氣,鄭重其事道:“這麽多年來國內農業沒有擺脫的‘價高傷民,價賤亦傷農’,時常陷入‘生產大增—價格暴跌—生產銳減—價格暴漲’的惡性循環,而‘先找市場,再抓生產,產銷掛鉤,以銷定產’的訂單農業恰恰可以帶領農業走出這個怪圈,這壹點妳得認吧?”
  “嗯。”
  “但這麽多年來,即使有嘉谷的帶動,訂單農業的推行也不是那麽順利吧?”
  “也不是誰都有嘉谷的資源儲備啊。”胡主任反駁了壹句。
  “這我不否認,但更大的問題肯定不是這個,而是很多人對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壹點也不熟悉。”頓了壹下,齊政聲音微沈道:“都說農民是弱勢群體,但誰能想得到,壹旦遇到農民違約,企業才是處於弱勢地位;或者說,越是守規矩的企業越是處於弱勢地位。”
  “妳就看這次,和我們嘉谷簽訂了合同又想違約的農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甚至地方政府的壹些人,也覺得農民違約只是在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應為過。”
  “是,我懂妳們的意思,針對違約進行起訴,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容易引發農民的抵觸情緒,誘發群體性事件,多壹事不如少壹事。”
  “但胡主任啊,妳想過沒有,如果連我們嘉谷都因為怕麻煩而選擇息事寧人,會有多少農民依然不會意識到契約合同的法律意義,又會有多少企業對農民這個群體產生偏見,不再願意和農民合作?”
  “我不會說嘉谷沒有殺雞儆猴的想法,但如果不這樣做,不僅僅是對嘉谷體系來說,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開了壹個很壞很壞的頭。”
  齊政最後壹句話加重了語氣。
  其實,當齊政做出如此強硬決定的時候,嘉谷內部也不乏反對意見。
  如他們所說,嘉谷完全可以通過較為低調的“拉攏壹批、分化壹批、放棄壹批”來瓦解合作社的“退群”意圖;又或者可以通過公開背後的“陰謀”,煽動民族情緒,加強民眾對嘉谷的支持。
  但齊政沒有同意,戰略部經推演後也不贊成。
  戰略部的意見,就是齊政接下來的話:“我可能口氣有點大,但我覺得,這次的事件,很有可能是國內農業的壹個裏程碑。合同具有法律效率,理應遵守;違約應當付出代價;倘若違約不受懲罰,合同難以約束雙方,誰來推動市場化進步?”
  電話裏壹陣靜默。
  另壹頭的胡主任有些失神,他不是為齊政的語氣,而是多少有些被齊政的堅持所折服。
  他其實很能理解齊政所能面臨的壓力。在進入官場後,曾經有那麽壹段時間,他也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然而,人們面臨壓力時的解壓方法是不同的。
  有的人崩潰了,有的人胡亂攀咬,有的人同流合汙……
  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像是齊政這樣,不會選擇所謂的“息事寧人”,而是有理有據的對抗,沈靜思考,冷靜應對,甚而給人以威武不能屈的感覺。
  再想想齊政做此事的初衷,胡主任更是不知作何評價。
  如齊政自己所言,他本可以讓此事相對低調的過去,再秋後算賬的。
  但齊政並沒有這麽做。
  他選了壹條硬抗的路。
  就像他進入官場後,看到的壹些人的選擇那樣。
  胡主任不自然的想到了壹些前輩,壹些同事,和壹些朋友們。
  他們是傻嗎?
  也許。
  我們需要這樣的人嗎?
  是的。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胡主任是佩服齊政的。
  但理解和佩服,並不代表完全贊同。
  “就算是這樣,代價也會很大吧。嘉谷不留情面的處理,哪怕理是在妳這邊,對嘉谷的形象也是壹個很大的傷害吧。可以想象,壹個強硬的嘉谷,不少農民會不待見,壹些地方政府也會不待見,很多消費者同樣會因此對妳們產生抵觸……這些,妳應該能想得到吧。”胡主任知道自己很難勸說齊政改變決定,這些話算是站在朋友的立場做個提醒。
  齊政的聲音依然平靜:“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想了想胡主任代表的官方意見,齊政淡定道:“這樣吧,我會接受壹些媒體記者的采訪,向他們宣布我做的決定,以及我這樣做的理由,總之,我來責任扛罵名。多多少少,能減輕地方政府的壓力吧。”
  胡主任輕咳了壹聲:“妳啊妳,也未免把我們想得太不經事了吧?”
  齊政輕笑:“那沒問題了?”
  電話裏傳來笑罵:“妳這是將我們的軍呢。”
  齊政笑笑,不做解釋。他的確是在將軍。
  不過,他也確實聯絡了記者。有些話,別人不好說,他卻是不怕公開說的。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