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農業強國

淩煙閣閣老

都市生活

2001年,對中國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壹年。
7月,經二輪投票,萬眾矚目的2008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64章 王炸組合之大圈地

超級農業強國 by 淩煙閣閣老

2022-9-11 21:40

  外人都能看明白的事,自家人自然不會忽視。
  因此,在參加完自家“小弟”的上市盛宴後,李東亮回到集團總部的第壹件事,不是要錢,也不是要人,而是找上了嘉谷農業的壹把手謝開濟。
  謝開濟似笑非笑地看著找上門來的老李:“喲,您這最近賺得挺爽的啊,走路都帶著風呢,居然還記得咱兄弟?”
  得,壹聽這擠兌,李東亮識趣地做了壹個“請”的手勢:“是賺了點小錢來著,兄弟有什麽指示,盡管指教。”
  他這麽坦率,謝開濟倒是啞然了。
  說到底,嘉谷農業上下都是相當佛系的作風。
  這壹方面是因為壹把手的性格——謝開濟本質上就不是壹個開拓性的人才,讓他管理壹家公司,他能將大大小小的事務梳理得井井有條;但讓他來開疆拓土,只能說太為難他了。
  另壹方面則是因為嘉谷農業的定位。眾所周知嘉谷體系是產業鏈閉環模式,而全產業鏈壹手抓主要是為了簡化中間渠道,降低內部消耗。而既然要降低內部消耗,必然有壹定的角色需要犧牲部分利益。然後就簡單了,嘉谷農業作為嘉谷體系內原材料供應商的角色,大多數時間就是那個犧牲利益的存在——要幫助兄弟公司降低生產成本,從源頭就獲得優勢。
  這也導致嘉谷農業成為了嘉谷體系中最佛系的壹個成員。其他子公司基本都會追求營收啊、利潤啊這些財務指標,嘉谷農業並不然。在財務上甚至只要能做到收支平衡,嘉谷農業上下就滿足了,人家考核都是效率、品質這些生產性指標。
  所以謝開濟沒好氣道:“指教沒有,少給我找點事就阿彌陀佛了。”
  李東亮訕訕而笑。要是其他要求還好,偏偏他找上門來,就是來“找事”的。
  謝開濟就知道沒啥好事找他,撇撇嘴道:“說吧,又有什麽事需要我配合的?”
  李東亮壹搓手,笑道:“妳知道農業部將加快推進生豬養殖的環保限養禁養政策吧?”
  謝開濟點點頭。
  豬價上漲本就是全民關心的話題,非瘟沖擊下,“環保限養禁養政策”是否會進壹步推動豬價上漲,也是近段時間備受爭議的話題。
  國內的養豬業始終繞不開環保的“考題”。土地、水、空氣……這些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生存“剛需”,也在人們飼養畜禽以滿足蛋白質需求之後面臨資源緊張的難題。
  非瘟疫情嚴重,多個養殖場因感染非洲豬瘟或疑似豬瘟對生豬進行全面撲殺;很多中小養殖場戶擔心感染豬瘟,紛紛提前清欄處理,缺乏補欄意願;生豬養殖風險高,想入場的工商資本也還在觀望……種種跡象表明,這是劃定禁養區,調整優化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實行合理承載,推動綠色發展的較好時機——反正,就算現在妳讓散戶養豬,壓力重重下,他們也未必敢養。
  當然,另壹方面,非瘟也給了足夠的教訓,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壹些錯誤的認識。
  譬如,再怎麽追求環保禁養,也不能搞“壹刀切”。禁養區並非無畜禽區,相反,具有壹定的肉籃子供應保障能力是必需的。
  如果再搞“壹刀切”,制造壹些“無豬市”、“無豬縣”,是沒有臭、沒有汙染了,但在非瘟防控下的跨省禁運後,也沒有肉吃了。
  所以,農業部的意見很明確,哪怕是在約束發展區,也要合理規劃並有效落實壹批集約化豬場,確保壹定的自給能力,哪怕是不具備環境承載能力的地區,也要在周邊縣(市、區)大力支持建養殖基地。
  齊政對此評價,非瘟來了,也不是沒有壹點好處。
  其實他的主要意思是“非瘟來早了,也不是沒有壹點好處”——如果按照原來的進程,這幾年超範圍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超範圍關閉或搬遷養殖場戶的現象屢見不鮮,結果非瘟壹來,減少多少,最終還是要重建,很是折騰了壹番。
  李東亮不知道歷史被改變了多少,也不關心,他只關心嘉谷農牧的布局:“全國生豬養殖被劃分為重點發展區、約束發展區、潛力增長區、適度發展區,其他幾個地區就不說了,布局可以慢慢來。唯有在約束發展區,政府扶持的大型養豬場也是有限的,時不我待啊。”
  謝開濟不解地問道:“以嘉谷農牧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約束發展區的穩市貢獻和聲勢,難道還不能占據先機?”
  李東亮收起了笑容,輕輕搖頭道:“不是那麽簡單的,我們是占了先手,但競爭對手也不容小覷。譬如越省,那是溫氏的大本營,人家深耕了這麽多年,怎麽也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
  “而且,現在其他養豬巨頭也都緩過神來了,紛紛朝著自己千萬級養豬目標進軍。大家都不傻,重點發展區、潛力增長區這些地區,誰都能布局,但在最接近壹線消費市場的約束發展區,那真的是壹個蘿蔔壹個坑。誰占的坑多,誰的市場話語權就越大。”
  謝開濟眼珠子轉了轉,捧著茶杯站了起來:“明白了,那麽妳的主要目標是哪些‘坑’?”
  “主要目標?沒有哪個主要目標,所有的‘坑’都是我的目標。”李東亮很有壹種“大人全都要”的氣勢。
  謝開濟壹個踉蹌。
  ……
  “妳真敢想啊!”
  在越省省委會客室,秘書長看著李東亮鋪開的壹張越省地圖,上面有三個大圈被畫了出來,同樣忍不住感慨道。
  好家夥,越省確定的新建壹批規模化養豬場的幾個重點區域,都被嘉谷農牧大筆壹揮,全部圈上了。
  看著李東亮的表情,知道他是玩真的,不由得皺皺眉:“嘉谷農牧的目標是不是太大了,幾個項目同時推進,能保證進度和質量嗎?”
  環保限養禁養的推進也是有期限要求的,按照農業部的規劃,對於約束發展區,要在2017年年底之前劃定禁養區、完成養殖優化布局工作;地方上還實行“菜籃子”主要領導負責制考核分工,落實保障畜產品安全供給的責任。
  他壓根不提嘉谷農牧的資金實力問題,開什麽玩笑,現在誰不知道嘉谷農牧賺瘋了?人家壹年可能賺了五年的錢,正是財大氣粗時。
  李東亮幹脆利落道:“我能保證。說實話,進度要動工後才能看到,但項目質量問題是最不用擔心的。我們所有的嘉谷養豬場,都配套完備的消納畜禽糞便設施,‘零排放’之下,哪怕大規模養豬多年,依舊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將豬糞變廢為寶這壹點,懷疑誰都不能懷疑嘉谷農牧的實力。通過有機肥生產線生產液態和固態有機肥,嘉谷養豬場自己的豬糞都不夠用,還會派出全密閉車,到周邊養殖場收豬糞。嘉谷農牧的大規模養殖場投產至今已有十年了,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集中飼養,從沒有因為糞汙和臭氣排放問題,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不好的影響。
  秘書長攔住他,道:“我懂。但是,李總,妳要明白,決定養豬場落地布局的,不僅僅是環保的因素。”
  “我明白,所以,我還拉來了兄弟公司的謝總。”李東亮含笑看了身邊的謝開濟壹眼。
  “哦?”秘書長來興致了。
  “我想,妳們的顧慮,除了環保帳,大概就是經濟帳了。譬如說,對不少豬農尤其是散戶來說,退出養豬行業容易,但是之後的出路在何方?”
  李東亮的話引來了秘書長的共鳴。
  從理論上講,我國如果有7000個年出欄10萬頭肥豬的規模化豬場,就足以解決老百姓的吃肉問題。
  但理論只是理論,現實需要顧及方方面面的影響。
  小規模的養殖戶壹般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養豬所賺的錢是他們唯壹的經濟來源。面對即將實施的禁養措施,轉行談何容易?年紀大了,除了養豬也沒有壹技之長,他們怎麽安置?
  嘉谷農牧“自繁自養”的模式對他們很不友好,而溫氏的“公司+農戶”模式明顯更有優勢,溫氏集團就是憑借著這壹點在越省與嘉谷農牧“搶坑”,李東亮能沒有準備?
  “如果只是壹個養豬場落地,哪怕規模再大,我也不會讓您為難。但作為國內規模化養殖場的開拓者,我們嘉谷體系的‘種養加’壹體化模式是在創建之時就確立的先進規模化運營方式,這麽多年來堅持探索、不斷完善,不僅實現了壹、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還可實現全產業鏈、各環節零距離無縫鏈接,解決了‘菜籃子’考核中的壹系列要求。”李東亮眼裏閃著篤定的光芒。
  壹邊的謝開濟接口道:“任何壹個農業項目都離不開政策和市場兩個方法的導向。政策上,農業部支持‘糧改飼’,引導農民瞄準市場調整種養結構;市場上,疫情威脅,行業洗牌,個體很難承受風險。”
  謝開濟在地圖上比劃著道:“我看了越省劃定的生豬養殖整治區,壹個適合種植牧草,壹個適合‘以菇換豬’,還有壹個適合‘以藥換豬’,簡而言之就是適合引導生豬退養戶發展生態型特色產業。”
  秘書長眼中流露出壹絲驚喜。
  沒等他說話,謝開濟緊接著道:“嘉谷農牧會專註於養豬,但嘉谷農業能加大創業扶持和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幫助壹批生豬養殖戶實現二次就業,找到新的致富之路。針對部分年齡偏大、創業意願不高的農戶,我們也能通過增加公益性崗位用工比例等方式幫助解決轉業問題……”
  嘉谷農牧可能只是壹個“大鬼”,但加上嘉谷農業,直接就是“王炸”了。
  對方工作做到這個地步,秘書長也無話可說,只能道:“我要跟領導匯報壹下。”
  “我等您的消息。”李東亮狀似無意的笑笑,道:“也請您多體諒,後面我可能得過去江南省壹趟,對於如何規劃禁養區,江南省希望我們能幫忙提點建議。這邊壹旦有消息,我立刻飛過來。”
  秘書長擰起眉頭,聯想道:“妳們還沒決定在哪個地區落地?”
  “我們集團計劃在農業部規劃的約束發展區,新建壹批有戰略意義的超大型生豬養殖產業壹體化項目,所以,江南省談的是他們的項目,不管能不能談下來,都不影響越省的項目。”
  “哦?在其他地方上馬的項目,也是‘以菇換豬’或‘以藥換豬’?”
  “項目都是‘種養加’結合,但‘種’的作物各不相同。嘉谷農業背靠集團實驗室,這麽多年積累下來,武器庫裏可選的武器還是有不少的。”
  李東亮嘴上說著沒有影響,秘書長心中還是壹緊。
  他是官員,自然知道,既能保護環境,又能讓農民增收,走上壹條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良性循環之路,對地方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具有何等誘惑力。
  現在的情況是,生豬禁限養工作勢在必行,而且時間不等人。
  嘉谷農牧+嘉谷農業,是當之無愧的王炸組合,但王炸組合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他能看到這壹點,其他官員同樣能看到這壹點,說不定因此願意讓出更多的好處招攬,到時候,嘉谷農牧的想法說不定也會變了。
  別忘了還有非瘟的威脅,只要疫苗壹天沒有出來,非瘟就隨時可能卷土重來,肉籃子還是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裏,而嘉谷農牧在非瘟中的表現無人能比擬。
  秘書長想來想去,覺得不能就這樣放走李東亮,擺手道:“妳先等等如何?領導可能要跟妳們談談,妳等我消息。”
  “太感謝了。”李東亮馬上跟上。
  其後的談判再無二話——嘉谷農牧與越省政府簽署了5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壹體化項目投資協議。
  而這拉開了嘉谷農牧新壹輪的擴張序幕。
  李東亮馬不停蹄,分別在環渤海西部區域、江南省東北部區域布局生豬養殖產業壹體化項目,短短壹個月內就達成了300多億元的投資規模,新儲備的土地足夠支撐2000萬頭生豬的生產需求。
  如此密集、高強度的產能布局,還都分布在約束發展區,著實讓人嘆服。
  謝開濟默默的跟在李東亮後面,扮演著工具人的角色,看對方用壹個個“種養壹體化”項目吸引約束發展區的管理者,然後用盡可能低的價格拿地,再附加壹系列優惠政策。
  ——都說嘉谷農業憑借著嘉谷系合作社,圈起地來毫不手軟,幾乎不給同行活路。
  但他想說,論圈地,還是老李這廝最狠吶。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