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風流

府天

歷史軍事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重生在大明名門,張越卻只是個不受重視的半大娃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九章 皇太孫的賀禮

朱門風流 by 府天

2018-8-17 17:40

  清水胡同並不是壹條很寬敞的大街,若不是坐落在此地的這座大宅子清靜幽深,永樂皇帝朱棣絕對不會把這樣壹個去處賜給英國公張輔。
  相比其他公侯伯府門口那寬敞的大街,清水胡同英國公府大門前素來只容兩輛馬車相對進出,好在這很符合張輔為人低調的習慣,往日並沒有造成什麽麻煩。但往日歸往日,今日是今日,當張越和父親帶著隨從壹路打馬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清水胡同門前馬車塞滿了整整壹條巷子,竟是進不去了!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但如今這英國公府偏偏是數喜臨門——雖說張倬張越父子嚴格來說不算是英國公府的人,可張輔和王夫人都這麽看,別人自然更會這麽看——前些天王夫人有喜的消息驚動了趙王府和安陽王府,緊跟著便是宮裏和無數公侯伯家的內眷,要不是顧老太君坐鎮擋駕,這林林總總的探望者不但會踏破府中門檻,王夫人也決計不勝其擾。誰知道這分明已經過了幾日,如今人卻仿佛愈發多了。
  張越望著那洶湧車流直犯嘀咕,當下便咂舌道:“那些難道都是來探望大伯娘的?”
  “未必,也有可能是沖妳來的。”張倬意味深長地看了壹眼兒子,見張越滿臉的不信,他便笑了起來,“我不過說笑而已,人家都是沖著英國公的面子方才看重妳三分,妳還不至於是那樣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既然這裏不好走,繞道走後門吧!”
  壹行人疾馳從另壹邊來到了後門。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裏竟也是壹派熱鬧的景象。和清水胡同那邊出入的各色奢華馬車和名駒不同,這兒進進出出的雖都是遍體綾羅綢緞的婦人,卻也都是坐車乘小轎而來,壹看便是豪門仆婦。心中納罕的張越隨父親下馬,吩咐連生連虎把馬匹牽進門,就打算從後門進去。
  “哎呀,叔老爺和越少爺回來了!”
  後門裏頭住的都是英國公府的幾房老仆,這時候開腔的卻是壹個老態龍鐘的老婦。張越定睛壹看,見是張輔的乳母楊氏,便不好失禮,忙上前笑呵呵叫了壹聲楊媽媽。這壹聲原本很平常,但卻引來了剛剛進門幾個仆婦的回頭端詳,某些目光看得他心裏直發毛。
  張倬卻見機得快,和楊氏打了個招呼,隨手拉起張越便急匆匆地往裏頭走。男人的腳步原本就比女人快,幾個轉彎便甩掉了後面那些人。及至從夾道上了通往顧氏上房的穿廊,他方才松開了拽人的手,似笑非笑地說:“要是給那些女人糾纏上,妳壹時半會別想脫身。所幸她們這會兒還不知道妳中了二甲進士的消息,否則我拉著妳走都難。畢竟,就算妳大伯娘十月懷胎產下麟兒,要等到婚配還不知道多少年。”
  想到剛剛那些人的目光,張越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是在看準姑爺!雖說他相信祖母和父母不會像馮蘭那樣淺薄,更不會如同待沽的牛羊壹樣來決定他的婚事,但他心裏總有些七上八下,又往前行了幾步便開口問了壹句。
  “爹,那事兒妳們究竟看得怎麽樣了?”
  “那事兒?什麽事兒?”張倬異常好笑地看著兒子,見他理直氣壯地看著自己,當下便輕咳壹聲道,“妳就放心好了,妳大伯娘和大姐早就回稟過老太太,說是孟家四小姐和杜家小姐最合適,別家都會壹家家委婉回絕。我和妳娘只有妳這壹個兒子,老太太如今又看好妳這個孫子,這婚姻大事斷然不會草率。只不過妳也別太心急,總得超哥兒起哥兒之後才會輪到妳。”
  眼看父親說完這話便笑吟吟地朝前頭走,張越頓時氣結。這心急的分明壹直都是張晴王夫人,還有自己的祖母父母,這會兒父親居然安慰自己不要太心急?
  父子倆來到顧氏的上房,這兒卻早就是滿屋子的人。那些報喜的確實是腿腳飛快,早在張倬張越回來的半個時辰之前就登門道喜,緊跟著各家府上也是都來了道喜的人。再加上前門那些來給懷孕的王夫人送禮的客人,今日英國公府的門檻都幾乎被人踏破了。
  顧氏此時坐在右手邊的炕上,面上赫然是笑意盈盈。這中了進士是壹大喜事,能夠排在她預想之中的二甲更是壹大喜事。於是,她懶得敷衍外頭那些奉承話壹摞摞的訪客,索性讓二媳婦東方氏代替見著,徑直在這兒等著壹同登科的兒子和孫子。然而此時端詳著張倬和張越,她縱有千言萬語,最後還是化作了壹番語重心長的囑咐。
  “明日便是金殿傳臚,妳們今兒個晚上早點睡,明日早上好好填飽了肚子。這傳臚並非壹時半刻能結束,而且那是禦前,百官雲集,若是有壹星半點的差池便是失儀之罪,日後前途就不好說了。好在越哥兒先後見過皇上三回,不至於怯場,倒是老三妳得留心些。”
  張倬張了張口正想說什麽,誰料顧氏皺了皺眉,當下便不由分說地決定等張輔晚間回來,再好好提點他壹遍面聖須知。張越在旁邊瞧著這大陣仗,心中忍不住想起了自個第壹回見朱棣的情形,旋即又想到比自己大不了幾歲卻已經深悉施恩之道的朱瞻基。然而,這個念頭剛剛閃過腦際,門外就有人通傳,緊跟著壹個管事媳婦匆匆走了進來。
  “老太太,外頭又有……又有送禮的人,說是……”那管事媳婦原是極其精明利索的人,這會兒卻有些口吃,深深吸了壹口氣方才好了些,“是皇太孫打發人送來了文房四寶,說是賀越少爺高中二甲!”
  這個消息頓時給屋子裏的眾人帶來了莫大的震撼。別說張越,就連顧氏也是蹭地站了起來。她的二品太夫人誥命本就是因張輔特請加恩而得的,所以哪怕張信遭了貶謫,卻無損她的誥封。住在英國公府的這些天,因著她是長輩,王夫人又有身孕,她常常在小花廳接見各家女眷,若有公侯伯夫人來訪則是在大花廳。然而,這壹次又該如何?
  “老三,妳帶著越哥兒,去前頭的武英堂見客。知會榮善壹聲,讓他在旁邊陪著,他是外管家,平素見多識廣,有他便不至於出紕漏。”
  這座宅子本是朱棣昔日為燕王時的別院,壹應規制都是相當奢華,他早在北巡之初就想到要將此地賜予英國公張輔,因此便讓人拆了原先的正堂另造,因此這武英堂可稱得上是貨真價實的敕建。此時,那受命而來的黃太監踏入武英堂,面上立刻堆上了燦爛的笑容——不說別的,若不是代表皇太孫,這武英堂他自是進不來。
  有父親在,張越這個正主兒自然只有侍立壹邊的份。好在那黃太監並不裝腔作勢,說話更極其爽利痛快。說是文房四寶,其實比起別人送來的,朱瞻基這些卻並不值錢——硯不是什麽端硯,墨不是什麽徽墨,筆不是狼毫,紙也不是什麽泥金銀繪。然而看著這四樣禮物,張越不禁想起了朱瞻基那壹回在貢院門口送的傘,頓時心中壹動。
  眼見那黃太監要走,他忙說道:“公公且慢行壹步,我還有東西要送還皇太孫。”
  他也來不及對父親解釋,連忙對侍立另壹邊的榮善低聲囑咐了壹番。那黃太監果然是笑嘻嘻地止步,半點不心急,直到急匆匆奔出去的榮善捧著兩把油紙傘回來,他方才吃了壹驚,心裏大為奇怪。
  這張越若是感皇太孫盛情,送什麽回禮也不奇怪,可這油紙傘是怎麽回事?
  “黃公公,這是在貢院門口皇太孫派人所贈。那天多虧了這兩把油紙傘,我們父子倆方才免了風吹雨淋。還請您帶回去送還皇太孫,並代為轉告壹聲,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之前種種我壹壹銘記在心,不敢忘懷。這文房四寶都很合用,我以後無論在哪都會隨身攜帶。”
  黃太監原以為張越還會寫什麽書面的帖子回贈,卻不料是帶這樣壹番話。他在宮中呆了大半輩子,倘若是帖子他是大字不識,但這話他自然聽得懂,細細壹琢磨便明白大半。於是,當張越親自將他送出英國公府,隨即更是熟絡地送給了他壹串楠木香珠的時候,他毫不推辭就笑瞇瞇地收下了,心中覺著這年輕人知情識趣。
  於是,等回了長春宮向朱瞻基繳了差事,他便壹五壹十地將張越的話說了壹遍,既不曾添半句,也不曾減半語。當朱瞻基問起對方看到那文房四寶時如何反應時,他略壹沈吟便靈機壹動地說:“張家父子看到的時候很是驚訝了壹陣,但小人瞧著那張越繼而仿佛有些驚喜似的。橫豎是皇太孫的賞賜,於他們那是天大的體面。”
  朱瞻基別的沒留心,黃太監說張越驚喜,他頓時笑了起來。看著那兩把特意被送回來的油紙傘,他心裏更是敞亮明白。
  這送和賞完全是兩個概念,他送給張越那些東西的意思,對方應該是完完全全明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