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艱難的壹晚
朱門風流 by 府天
2018-8-17 17:40
正如先頭褚雲所說的那樣,大明立國以來就有倭寇,侵擾的地方從遼東、山東、浙江、福建到廣東,幾乎囊括了整條沿海線。然而,整個永樂朝受害最多的卻是浙江的溫州府和臺州府。松江府隸屬江蘇,在沿海諸府中還算靖寧,因此當大半夜被人吵醒,滿心惱火地見了壹個巡街衙役,再聽說是倭寇來襲的時候,上海知縣張守約壹下子就懵了。他唯壹記得的就是派出更夫滿城示警,隨即又下令召集所有衙役。
“這天寒地凍的時候怎麽會有倭寇?”
不但縣太爺亂了方寸,就連剛剛被緊急召到縣衙的數十名差役也都是六神無主。五六年前倭寇倒是來搶過壹次,結果海邊的兩三個漁村死了幾十個人被搶了不少財物,縣東南的漁民也受害頗大,所幸衛所出兵及時趕了倭寇下海,這麽壹件事甚至不曾報到了布政司,更不用說驚動天聽了。畢竟,比起壹年前倭寇在松門衛的那場屠殺,這幾十個人的死傷算不得什麽,報上去惹得天子雷霆大怒又是何苦來由?
站在縣衙大堂門口,張守約茫然地看著黑蒙蒙的天空,心裏直發苦。人家說是縣城縣城,問題是松江府上海縣和華亭縣都是有縣沒有城,畢竟這裏從來都不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時此刻,他猛然間想起壹年多前倭寇陷松門衛是正月,那時候也是天寒地凍的天氣。為了這事,皇帝震怒之下殺了分管臺州府的按察司僉事石魯。如今要是倭寇還是和前壹次壹樣打壹票就走,他興許還能找借口抗過去,但倘若倭寇沖殺進來濫殺壹氣……他那是死定了!
“大人,大人,守城營的秦百戶來了!”
這明軍上下好幾等,第壹等自然是京營京衛,之後才輪到分鎮邊地的各軍、備倭的衛所、屯田軍、罪余充役軍等等,這守城營平日裏只管看守城門巡守城墻,根本談不上什麽戰鬥力。上海縣因為沒有城,這守城營的軍器配備倒是比那些城池的守軍強壹些,但人數終究有限。這位秦百戶的軍職來自於世襲,平素沒打過仗,這會兒那煞白的臉色和張守約有得壹拼。廝見過後,兩人面面相覷了壹陣子,竟是同時冒出了壹句話。
“大人看怎麽辦?”
聞聽此言,別說是兩個當事人楞了,就連四周圍的差役捕快等等也全都楞了,繼而便是面如土色。就在這邊大眼瞪小眼的時候,外頭又壹個門子壹陣風似的跑了過來,還不等站穩就上氣不接下氣地嚷嚷道:“大人,大人,外頭有……有人自稱是……是錦衣衛……”
要是平日裏遇著下屬這麽結結巴巴說話,張守約必定是劈頭蓋臉壹陣訓斥上去,但此時聽到錦衣衛三個字,他卻好似抓著了救命的稻草,忙不叠地點頭道:“快,快去請那位大人進來……算了算了,我親自去迎,秦大人,咱們壹起去,到時候那位大人問話也好有個準信。”
數年前倭寇來犯的那壹回,秦百戶壓根連倭寇的影子都沒瞧見,這會兒只希望有個能做主的人,聞聽此言頓時把頭點得如同小雞啄米似的。和張守約並肩匆匆走到大門口,他就看到門前站著三個人,兩個護衛模樣的漢子腰挎佩刀,居中的那個年輕人則是手拿寶劍。雖說借著燈籠的微光看不清人家的頭臉,但他好歹能看出人家並不慌張。
“誰是上海知縣?”
“下官正是上海知縣張守約!”
看到那個頭戴烏紗帽身穿官袍的中年人上前忙不叠地行禮,張越不禁皺了皺眉。在衙門口站了這麽壹會,看到裏頭那院子裏壹片亂哄哄的場景,他自然知道這縣衙已經亂了方寸,當下他也沒工夫說什麽客套話,直截了當地說:“既然倭寇來了,除了讓更夫沿街敲鑼示警,妳還可還有其他應對方略?”
“下官……”張守約臉上紅了紅,隨即就索性豁了出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下官這整個縣衙的差役捕快總共也就三十幾個人,守城營的兵卒大約也就是百多人上下。這位是守城營秦百戶,大人不相信可以問他。”
眼見張守約這會兒竟是把皮球直接踢到了自己這兒,那秦百戶登時在心裏大罵了起來,旋即便小心翼翼地答道:“大人,咱們這守城營只有百多號人,因為沒有城墻,平日裏訓練也少,就算全部拉出來和倭寇只怕也沒得拼。沿海既然有好幾個衛所,若有倭寇上岸,他們責無旁貸,咱們也只能盡盡人事而已……”
聽到這秦百戶如此說,張越不禁大怒,但此時此刻他能夠依靠的也就是守城營這上百個人,因此不得不給他們打氣:“我在吳巷老街只用了五個人就格殺了十幾個來犯倭寇,足可見這倭寇沒什麽好怕的。據我審訊了唯壹的壹個活口,他坦白說上岸的就他們幾個人,其他倭寇聚集在大衢山和羊山壹帶,今夜必定來犯。守城營不能單單盡人事,而張知縣也不要壹味說什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話!沿海四個衛所不是虛設,海上有船就必定有火光,他們的瞭望哨不是用來吃幹飯的,壹定會派兵迎擊,哪怕有幾個漏網之魚過來也是有限。”
張越前頭那些分析張守約和秦百戶可以不在乎,但那句格殺了十幾個倭寇卻讓他們精神壹振。兩人對視了壹眼,見張越胸有成竹,他們立刻同時想到了保住腦袋和前程的可能性。雖說仍是驚懼害怕,但這當口也不得不豁出去,於是,兩人便上前壹步異口同聲地說:“但請大人分派,咱們壹定遵命行事!”
“很好,張知縣,單單是更夫示警並不夠。妳現在立刻把衙役撒出去,每五個人壹組,從東邊開始壹條條街敲鑼喊話。告訴百姓衛所已經出動,讓他們不要驚慌,把家裏頭能用來抵抗的刀具鐵器都備好,壹旦發現可疑人等就四鄰互相呼應。我和秦百戶帶守城營守在東南隅,如果有漏網之魚進來,我不指望差役捕快能夠以寡敵眾,但以眾淩寡這種事情總該能辦到吧?總之,城裏頭我就全交給妳了,若是鬧出什麽燒房子的勾當,我唯妳是問!”
撂下這話,張越也不去看呆在那兒的張守約,徑直對秦百戶說道:“帶路,去守城營!”
秦百戶還沒從張越剛剛那壹通疾言厲色的話中回過神,結果話頭就轉到了自己身上,於是好半晌方才轉過彎,連忙吆喝著吩咐隨從牽馬。他自顧自地上了馬,又把剛剛帶來的人全都召集到了壹塊兒,完全沒註意到張越那張越來越黑的臉。
按照那上海知縣張守約的說法,守城營總共才百多人,這個百戶跑到縣衙來壹回就拉了十二個人,那這會兒營地裏頭還能剩下幾口人?強忍此時罵人的沖動,張越帶著胡七和那個娃娃臉護衛匆匆上馬,旋即沖秦百戶等人揚了揚鞭子示意帶路。
這邊壹大夥人呼嘯而去,張守約卻是欲哭無淚。就算張越說倭寇能過來的未必多,但是要他讓縣衙差役捕快抵抗倭寇,這能行麽?這幫家夥平日催逼錢糧稅賦的時候倒是壹個比壹個起勁,但奢望他們去抓倭寇……
正氣急敗壞的時候,他卻忽然看見那邊壹騎人折返了回來,細細壹辨認恰是那個自稱錦衣衛的年輕人身旁的娃娃臉護衛。盡管猜測不出對方莫名其妙折回來的用意,但他還是趕緊笑臉迎了上去,卻不料對方根本不下馬,而是運足了中氣吼道:
“這倭寇也沒什麽可怕的,在吳巷老街老子壹個就殺了三四個!大人說了,倘使妳們碰到倭寇,每殺壹個賞寶鈔百貫……不,賞紋銀十兩!別想著殺民冒功,我們可是錦衣衛!”
眼看這壹騎再次轉身絕塵而去,張守約不禁轉過了頭,瞧見那些剛剛還畏畏縮縮的差役捕快們流露出壹絲躍躍欲試的表情,他就是再遲鈍的人也知道這會兒應該做什麽,連忙上去又是壹番激勵許願,不多時,壹群鼓足了勇氣的差役和快手就從縣衙蜂擁而出。良久,站在縣衙大門口的張守約方才醒悟到壹個事實,頓時氣急敗壞地壹跺腳。
“這人都走了,縣衙就沒人管了?來人,鎖上大門,把那兩口大水缸挪過來堵著!跟老爺我上房頂居中指揮!”
這壹晚上恰好沒有月亮,天空雲層又厚,甚至連壹絲星光也無,唯有地上熊熊燃燒的火炬方才能讓人感到壹絲暖意。張越趕到東南邊的守城營之後少不得狠狠來了壹番鼓動,自然還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壹套——這當口,他也顧不上事後有沒有人說他是逾越職權,只能先幹了再說——然而,他隨手拉開那張守城營軍士拿上來的弓箭,頓時頓時皺起了眉頭。
輕飄飄的弓軟綿綿的箭,就算射出去也跟和人撓癢癢差不多!倘若說他前幾天去過的那四個衛所只能算二流兵馬,那這守城營就連三流都比不上!唯壹幸運的是,這些人的腰刀總算不是大鐵片子,至少砍人還是沒問題的。
“大……大人,妳……妳看那邊!”
聽到這個顫顫巍巍的聲音,張越不禁更加惱火,然而,當他看見那星星點點晃動著的幾點火光正沖這兒來,他頓時深深吸了壹口氣。如今唯壹的希望就是距離上海縣最近的寶山所能夠及時發現倭寇派兵阻截,否則單靠這麽壹點人自然是以卵擊石。
希望他能夠壹如既往運氣好!
回頭掃了壹眼守城營眾兵,看到秦百戶戰戰兢兢,其他的軍士倒還把持得住,他頓時大喝道:“看到那火光沒有,那才幾個人?倭寇坐船過來又跑了這麽壹段路,戰力必然大減,只要咱們攔住他們,衛所精兵很快就能趕到,到時候倭寇自然就潰了!還是那句話,到時候憑倭奴的腦袋來報功,十兩紋銀壹個腦袋,妳們下半輩子能過得怎麽樣,就看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