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

貓膩

歷史軍事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二十九章 祝您飛黃騰達

慶余年 by 貓膩

2018-7-4 10:04

  走出門外,範閑將手中那杯冷茶放下。
  哐當壹聲,茶杯準確無比擱在了案幾上另壹只茶杯之上,兩杯相疊,並無多少殘茶溢出。茶杯壓在先前那只茶杯身上,只是壹個很尋常隨意的小動作。
  他下了樓梯與洪竹輕聲說了幾句什麽,兩個人便離開了小樓,沿著寒氣十足的宮中石道,往那方走去。
  待送範閑離開皇宮之後,洪竹繞過太極殿,穿了石彎門,去禦書房復命。壹路上與見著的宮女開著玩笑,與小太監們說鬧幾句,說不出的快活。那些太監宮女心中也有些訝異,心想洪竹小公公自從在陛下身邊之後,身份地位上去了,連帶著心性也沈穩狠厲了幾分,今天卻是出了什麽事,讓他樂成了這樣?
  眼瞧著禦書房就在不遠處,洪竹才醒過神來,知道自己表現的有些過頭,趕緊住了腳,從道旁山石中抓了兩捧雪,往臉上狠命擦了擦,硬生生將面部發熱的肌膚冰涼下去,這才放下心來,輕咳了兩聲,學起了宮中太監祖宗洪老公公的作派,死沈著壹張臉,推開了禦書房的門。
  皇帝此時正與舒大學士在爭論什麽,聲音極高,這位舒大學士也真是膽子大,當著皇帝的面也是寸步不讓,只隱約聽著是什麽河道、挪款、戶部之事。
  洪竹豎著耳朵,候在壹旁,大氣也不敢出,心裏卻清楚能讓舒大學士壯著膽子和陛下頂牛,究竟是為了何事。
  這冬天正是疏浚河道的良時,門下中書省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擬好了章程,只等戶部籌好銀兩,便組織各地州縣,廣征民夫,修葺河道。但沒料到戶部最後硬是拿不出來這麽多銀子,缺口太大,嚴重地拖延了修河的時辰。於是乎範尚書便成為了眾矢之的,如果不是陛下壹力保著,怎麽著那位尚書大人也要自請辭官才是。
  慶國正值盛世,國庫卻不能拿出足夠多的銀子!門下中書問戶部,戶部卻是壹問三不知,只說是宮中調用了。但宮中用項壹向是從內庫出……難道內庫如今已經頹敗到如此境地?內庫之事,牽連著長公主,牽連著皇族的顏面,而且最近監察院又正在查崔氏,矛頭直指內庫,在這當兒上,朝堂上的大臣們也不好當面詢問皇帝。
  於是乎,才有了舒大學士入宮之行,看來這君臣二人的交流並不怎麽平和。
  皇帝咳了壹聲,隱約說到範閑、江南等幾個模模糊糊的詞語。舒大學士的臉色終於是好了些,似乎很相信範閑下江南後,能夠將慶國的財政問題解決掉。
  老學士降了聲音,面上卻是憂色難去:“怕時間來不及,明年若再發大水,怎麽辦?江南事雜,範提司縱使才幹過人,要想理清,只怕也要壹年時間,就算明年上天眷顧,可後年呢?”
  皇帝笑了起來,安慰舒蕪說道:“範閑過幾天就動身了,應該來得及。”
  舒蕪應了聲,便笑瞇瞇退出了禦書房。其實君臣二人都是老成持重之輩,怎麽可能僅僅因為範閑這麽個小年輕去江南,就真的停止了擔心?
  更何況舒學士爭的根本不止明面上的這些東西。他身為如今朝中文官之首,需要陛下的壹個表態,內庫那邊,到底怎麽辦,而更關鍵的是,在那兩個傳言相繼出來之後,朝廷或者說宮城之中,對於範閑,到底是準備怎麽處置?
  皇家玩神秘主義,對很多事情秘而不宣,朝廷裏的官員系統卻受不了這個,人心惶惶,總要求個準信。皇帝既然明說了範閑離開京都的日期,壹來是宣布了內庫治理壹定會開始,而且會很強硬地開始,二來就是通過舒蕪告訴朝中的官員們,範閑的身份之類暫告壹段落,不管他究竟是謀逆葉家的余孽,還是皇帝的私生子,反正他人都離開了京都,妳們就別瞎猜了,讓事情淡了!
  ……
  ……
  “洪竹啊。”皇帝忽然從沈思之中醒了過來,問道:“先前他有什麽反應?”
  洪竹壹怔,趕緊低聲應道:“範提司目中隱有淚光,面露解脫之色……曾在樓中大笑三聲,卻是不知為何。”他小小年紀,就能親隨皇帝身邊,自然機靈處比壹般人要強上三分,當然知道陛下口中的他,就是剛出宮的小範大人。
  皇帝面色微沈,旋即微笑道:“如此也好,放開之後才好無牽掛地替朝廷做事。”
  洪竹小意壹笑,不敢接話,卻被皇上接下來的話嚇得不輕。
  “下月起,妳去皇後身邊侍候著吧。”皇帝摩挲著掌心的壹塊靜心玉,很隨意說道。
  如同壹道驚雷敲打在小太監的心中!趴的壹聲,洪竹直挺挺地跪了下來,趴在地上,哭著說道:“陛下,奴才……奴才不知道做錯了什麽,請陛下打死奴才,也別趕奴才走啊。”
  皇帝皺眉看著他,厭惡說道:“什麽出息!讓妳去那邊宮裏做首領太監,朕提拔妳,卻嚇成這樣……真是不堪大用!”
  洪竹心中壹亂,知道自己犯了個錯,臉上卻依然是涕淚橫流著,哭嚎道:“奴才才不做什麽首領太監,奴才就想在您身邊。”
  “噢。”皇帝似笑非笑看著身前的小太監,說道:“在朕身邊有什麽好處?”
  好處兩個字可以當作玩笑,也可以當作壹把殺頭的刀,洪竹楞楞地從地面擡起頭來,流著淚的臉上染著些灰塵,他囈囈說道:“……在皇上身邊伺候……奴才……臉上光彩。”
  “光彩?”
  洪竹搗頭如蒜,抽泣說道:“奴才該死……奴才不該貪圖……”他心裏明鏡似的,太監受個賄賂,宮裏的各位主子們沒人在乎,但就看這些主子們的心情如何。
  “妳收了多少銀子?”皇帝看著小太監滿臉灰塵清淚,模樣甚是可笑,竟是哈哈笑了起來。
  洪竹聽著笑聲,心頭稍定,訥訥回道:“奴才在禦書房兩個月,壹共收了四百兩銀子。”
  皇帝忽然將臉壹沈,寒意大作,冷冷道:“是嗎?那膠州的八百畝地是誰給妳買的?妳哥哥的官,又是誰給妳走的門路?妳好大的膽子,在朕身邊不足百日,就做出這樣的手筆來!”
  洪竹面色慘淡,萬念俱灰,嚎啕大哭:“奴才知罪,奴才知罪。”他甚至都不敢求皇帝饒自己壹命。
  “是誰?”皇帝轉過身去,踢掉靴子,坐在榻上又開始批改奏章。
  洪竹臉色青壹塊,白壹塊,知道終究是瞞不過去了,壹咬牙說道:“是……範提司。”
  皇帝面色不變,輕輕嗯了壹聲表示疑問。
  洪竹忽然手腳並用,爬到皇帝腳下,仰著臉抽泣道:“陛下,您盡可殺了奴才,但天可鑒,天可鑒,奴才對陛下可是忠心耿耿,絕沒有與提司大人暗中……提司大人是個好人,這事兒是奴才求他辦的,您饒了他吧。”
  這時候皇帝才表露出了壹絲詫異:“噢?妳居然替他求情?”他旋即哈哈笑了起來,說道:“這孩子,看來人緣比我想像的要好很多。”
  皇帝看著小太監那張大花臉,笑罵道:“滾出去吧,此事範閑早就奏過朕了,如果不是朕喜歡妳有些小機靈,他早就壹刀將妳給宰咯,妳居然還替他求情。”
  “啊?”洪竹臉色震驚之中夾著尷尬與窘迫,半晌沒有回過神來。
  “還不滾?”
  “是,陛下。”洪竹哭喪著臉,心裏卻是高興的不得了,也不起身,就這樣爬出了禦書房,至於是要被趕到皇後宮裏去當首領太監,還是別的出路,此時已經不在意了。
  ……
  ……
  出了禦書房,跑到偏廂裏,洪竹才平伏了急喘的呼吸,才感覺到背後的冷汗是如此的冰涼。接過壹塊毛巾,胡亂擦了下臉上的淚痕汗跡與灰塵,煩躁地將手下人全趕了出去,直到自己壹人坐在房間時,才開始後怕無比。
  “小範大人說的對,這世上本就沒有能瞞過陛下的事情。”小太監心有余悸想著:“陛下允妳貪,妳就能貪,所以不如幹脆把事情都做在明面上。”
  此時此刻,他對於範閑的佩服已經深植骨內,而在佩服之外,他對於範閑更多了許多感激與感恩。對方就能猜到陛下根本不在乎身邊的小太監貪錢,這只是小範大人聰慧過人,而小範大人用這件事情,瞞過最要命的那件事情,這才是關鍵,日後與小範大人走的近些,陛下也不會生疑了。
  想到那件事情,小太監洪竹的眼睛就瞇了起來,說不出的感激,只是馬上要被調離禦書房,不知道將來能不能幫到小範大人。
  ※※※
  離宮的馬車中,範閑半閉著眼在養神,高達與兩名虎衛被他支到了車下,車中是蘇文茂。他閉目想著,雖然自己也不能判斷啟年小組當中,有沒有宮裏的眼線,但是自己是撞著王啟年,又由王啟年去揀了這麽些不得誌的監察院官員到身邊,對於自己而言,最能信任地便是這批人,自己要做事,便只有相信他們。
  “潁州的事情有沒有尾巴?”他皺著眉頭問道。
  蘇文茂此時沒有趕車,小心地聽了聽車外的動靜,才輕聲說道:“大人放心,潁州知州下獄後就病死了,沒有走院裏的路子,用的您的藥,仵作查不出來。”
  範閑點點頭:“如果能夠確認安全,那位知州的家人就不要動,這件事情到此為止,妳應該知道怎麽做。”
  蘇文茂點點頭,知道提司大人是叮囑自己保密,對於這種陰私事,提司大人信任自己去做,這說明自己終於成功地成為大人的心腹。
  但身為心腹,他自然要為範閑考慮,對於此事,他內心深處依然十分不贊同。暗中殺死壹名大知州,正四品的官員,監察院建院之後這麽多年,也極少出現這種事情。將來不出事則罷,壹旦出事,整個監察院都要倒黴——更何況那位知州並無派系,是位純然的天子門生。
  似乎猜到蘇文茂在想什麽,範閑冷笑道:“那位知州草菅人命,霸占鄉民家產,更與盜匪同路。屠村滅族,本官只取他壹條人命,已算便宜了他。”
  蘇文茂關切說道:“大人,話雖如此,但畢竟壹直沒有拿著實據,抓獲的山賊嘴巴咬的極緊,硬是不肯指證那名知州。”
  “廢話。”範閑說道,“如果能拿著證據,我何苦用這種手段。”
  蘇文茂不贊同地搖頭道:“終究還是太冒險。至不濟大人寫折子上中書,甚至跳過門下中書,直接面稟陛下。雖說無實據,但陛下瞧在大人的面子上,也會將那名知州拿了。”
  範閑笑了笑,搖頭沒有再說什麽。
  那名知州的事情,是壹定不能讓陛下知道的。他閉上了雙眼,悠然養神,腦中卻在快速地旋轉——之所以要對付離京都甚遠的那名知州,是因為自己要賣小太監洪竹壹個人情,壹個天大的人情,壹個洪竹將來壹想起就必須要還的人情。
  如今在禦書房做事的小太監洪竹是潁州人,原姓陳。被範閑整死的那名知州當年還是知縣的時候,曾經因為某處山產,強行奪走了陳氏家族中的家業,偏生陳氏家族裏很出了兩名秀才,自然不依,翻山躍嶺,跨府過州的打官司,更是聲稱要將這官司打到京都去。
  那名知縣驚恐之下,狠下殺手,半夜裏勾結著山賊,硬生生將陳氏大族給滅了門!
  那壹夜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而洪竹與自己的兄弟當時還是小孩子,在山上玩耍後忘了回家,也算是命大,僥幸逃脫這樁慘事。兄弟二人也算聰明,連夜就翻山,壹路乞討到了山東路,再也不敢去衙門告狀,只是艱苦萬分地在人間掙紮活著。終有壹日,兄弟二人熬不下去了,陳小弟,也就是如今的洪竹便練了神功,襠中帶血投了宮中。
  ……
  ……
  入宮之後,陳小弟畏畏縮縮做人,被年長的太監欺負,被該死的老宮女掐屁股,屈辱之下更生恐懼,連自己的姓氏都不敢說。
  湊巧有壹日,陳小弟挑水路過含光殿偏道,遇著了洪老太監在屋外睡覺養神,老太監身上只穿著許多年前的舊衣,沒有穿宮衣,陳小弟沒認出對方的身份來,看著那老太監靠著把破竹椅,臉邊幾只烏蠅飛著,便覺著這老太監怎麽這般可憐?
  同是天涯淪落人,陳小弟此人卻還有些熱心腸,尋思自己左右無事,便回屋拿了把破蒲扇,開始為洪太監打扇趕蠅。
  等洪老太監醒來後,並沒有如同話本裏常見的場景那般,傳小太監陳小弟無上神功,收他為小弟,在宮裏橫著走,四處吃香喝辣的。不過壹扇之恩,洪老太監知道小太監沒有姓氏,便只贈了他壹個字。
  洪。
  又因為當時老太監正躺在竹椅之上,就隨口讓他叫竹,這,便是後來當紅大太監洪竹姓名的來歷。
  ……
  ……
  從那天之後,洪老太監再也沒有管過洪竹死活,連話都沒有再說過壹句,即便洪竹到禦書房後,尋著法子想巴結洪老太監,那老太監也都不再理會。
  但小太監畢竟有了名字,姓洪名竹。洪姓,在宮中就代表著不壹般,而且洪老公公沒有表示反對,漸漸的,開始有人傳說,洪竹是洪老太監新收的幹孫子,於是乎再也沒有人敢欺負他了,相反還要巴結著他,有什麽輕松體面的活兒求著讓他去做。
  洪竹人又機靈,經歷了童年慘事,心性也極沈穩,眼前又有這麽多機會,加上老戴失勢,宮中人事幾番輪轉,竟讓這小太監福氣大旺,直接進入了禦書房,開始在陛下身邊做事。
  這,便是所謂機緣了。
  見的多了,知道皇宮也就是這麽壹回事,知州不是什麽大官,洪竹心裏復仇的火焰便開始燃燒了起來,只是他畢竟年紀小,不懂門路,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著手,難道直接對陛下陳述自己的冤情?他可沒那個膽子。
  恰在此時,上天送了壹個人到他身前。
  ※※※
  馬車顛了壹下,範閑悠悠醒來,打了個呵欠,精神顯得有些委頓。
  洪竹的事情,是被他套出來的,而後續的手段,也根本沒有讓洪竹知曉,只是默默地做成了這件事情,今天才告訴了對方。
  範閑清楚,以洪竹在宮中的發展趨勢,觀看皇帝對他的信任程度,不過三年,這名小太監就壹定會擁有相當的影響力,到時候他隨便說句話,朝中六部多的是人來幫他賣命,幫他復仇,所以自己壹定要搶在三年前便做了,而且做的幹凈利落,不要脅,不示恩,不留後患。
  這才是給人情的上等手段。
  死的知州是潁州知州,洪竹記冊是膠州人,兩地相隔極遠,當年滅門之案過去太久,早就沒有人記得了,範閑並不擔心有人會猜到洪竹與這件事情的關系,這壹點,他很小心,什麽人都沒有告訴。
  日後陛下就算查到潁州知州是非正常死亡,查到了是監察院動的手,範閑也能找到壹竹筐的理由——只要和身邊的人無關,和宮中要害無涉,區區壹個知州的性命,在皇帝的眼中,總是不及自己兒子金貴的。
  他掀開馬車車窗壹角,瞇眼看著身後已經極遠極模糊的皇城角樓,祝福小太監同學能夠在裏面飛黃騰達。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