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壹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1

  朱瞻墡重重的嘆了口氣,又開始往前走,嘆息的說道:“妳可知李善長死後,有人曾經上書為李善長陳情?”
  羅炳忠搖頭說道:“那不知道,還有這事兒?”
  朱瞻墡點頭說道:“李善長死後,虞部郎中王國用曾經上書太祖高皇帝說。”
  “李善長與高皇帝同心同德,出生入死攻打天下,勛臣位列天下第壹,生前封公,死後封王。兒娶公主,親戚拜官,已是人臣之極。”
  “李善長真的跟隨胡惟庸造反,也不過是勛臣第壹,太師?國公?封王?尚公主?納王妃?也僅此而已,難道還會勝於今日嗎?”
  羅炳忠才知道當年還有這樣壹段公案,他滿是疑惑的說道:“那高皇帝的性情,這個為李善長陳情的王國用,還不得打到謀反壹列,被族誅?”
  朱瞻墡壹臉不喜的說道:“我還沒說完呢。”
  羅炳忠趕忙俯首說道:“您個接著說。”
  朱瞻墡滿是感慨的說道:“這王國用這奏疏,還有壹部分。”
  “王國用問高皇帝,李善長是蠢貨嗎?羅長史,妳說李善長是蠢貨嗎?”
  羅炳忠連忙搖頭說道:“那不能夠啊。”
  朱瞻墡也是點頭,走過了自己的花圃,繼續說道:“李善長不是蠢貨,所以他深知這天下不是僥幸能夠取得的。”
  “元朝末年,群雄蜂起,天下離亂,欲取天下者無限,卻無壹例外,都為此粉身碎骨,覆宗絕祀。”
  “別說這天下了,能保全自己腦袋的有幾個人呢?”
  “李善長自己也親眼所見,為什麽還要在衰倦之年去重蹈覆轍呢?”
  羅炳忠才知道這段為李善長陳情,居然如此的直白,他站直了身子,劍已經拔出來了,只待朱瞻墡說出造反二字了。
  羅炳忠奇怪的問道:“太祖高皇帝怎麽說?”
  朱瞻墡嗤之以鼻,看著羅炳忠搖頭,不屑的說道:“太祖高皇帝收起了奏疏,並未加罪王國用。”
  “這就是妳羅炳忠為什麽現在是長史,而我太祖高皇帝有開辟戡定之功的區別了。”
  羅炳忠眼睛珠子壹轉,有點聽明白了朱瞻墡的話。
  朱瞻墡乃是皇帝的嫡皇叔,天下最為尊貴的襄王,享盡了人間的繁華富貴,可比當初的李善長要更加尊貴。
  而且還有骨肉之親,叔侄之間,也沒有絲毫芥蒂,他何苦突然去造反呢?
  而且朱瞻墡可是很明白造反的困難,又不是不學無術的廣通王。
  羅炳忠俯首說道:“殿下高見。”
  朱瞻墡往前走了幾步,高聲說道:“那話說回來,妳知道這造反最需要的是什麽嗎?”
  羅炳忠深吸了口氣,疑惑的問道:“什麽?”
  朱瞻墡擲地有聲的說道:“還是得有天大的運氣!”
  “軍隊、大義、餉銀、糧草這些不算,還得有個蠢到極點的皇帝,還得有壹幫整日裏妖言惑眾、壹心為私、毫無公心、擅長輕談的佞臣。”
  “還需要壹個打仗時候能為造反的人,送軍隊、大義、餉銀和糧草,關鍵的時候,為造反王府開京師城門的曹國公!”
  羅炳忠眨了眨眼,李景隆是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襲爵曹國公,在靖難之役中,有慷慨的李景隆的說法。
  在南京城給朱棣開門的也有李景隆的份兒……
  要集齊這麽多的條件,那可真的太難了,這得多大的運氣,才能碰到這麽稀裏糊塗的朝廷啊。
  就是元朝末年的察罕帖木兒和王保保,論跡不論心,也是為了大元竭盡所能。
  朱瞻墡壹袖壹揮說道:“古往今來,造反者凡幾,真正成功者寥寥無幾。”
  “總之,除了英明神武以外,那需要壹個糊塗的朝廷配合,才能造反成功。”
  羅炳忠點頭又要搖頭,看著空蕩蕩的王府低聲問道:“那殿下,既然如此困難,還有人要做嗎?”
  朱瞻墡嘆息的說道:“妳知道這世間最可恨的是什麽嗎?是不知天命的蠢貨!”
  “孤不想在這襄王府裏,好好過日子嗎?美姬環繞,絲竹盈耳,只要不謀反,愛幹點啥幹點啥,孤是不是整個天下,最快樂的那個人?”
  “但是有人,他不願意讓孤好好過日子!”
  “孤跟妳說,有人要造反!還要孤扯大旗!”
  羅炳忠握緊了腰劍的劍柄說道:“那咱們遣散宮內歌姬,不是去扯大旗嗎?”
  “去嗎?”
  朱瞻墡搖頭說道:“孤在妳眼裏,就是個蠢人嗎?”
  羅炳忠眼珠子滴溜的轉說道:“那不是。”
  朱瞻墡頹然的說道:“這襄陽、襄王府是不能待了,咱們麻溜的,帶著妻兒老小去京師,讓陛下去折騰吧。”
  “我給妳的奏疏,待會兒妳送去驛站,咱們明立刻啟程!”
  羅炳忠將腰劍插了回去,俯首說道:“殿下高見!”
  朱瞻墡看著富麗堂皇的襄王府,終歸是搖了搖頭,壹旦南方開始造反,他這襄王就是天底下頭壹號大旗!
  他不想造反,也會有人拱著火、逼著他,讓他造反!
  到時候,他才是身不由己。
  他不覺得皇帝昏聵,相反這個二侄子,頗有太祖太宗遺風,相當的勤勉,而且大皇帝登基這麽久,不惜身,不圖名,勤勉有加,治國有方。
  他更不覺得朝裏於謙是方孝孺、黃觀空談之流,同樣是京師被圍困,於謙不僅可以守住京師,還能予以反擊,痛擊西虜!
  方孝孺和黃觀只能痛罵文皇帝,最後落得個被族誅的下場。
  石亨能戰、楊俊能戰,京營更能戰,而且京營的大軍,都等著軍功,那代表著爵位、功賞牌、厚賞!
  他們有壹點李景隆的樣子嗎?
  石亨、楊俊這都是在戰場上廝殺出來的勛臣,楊俊甚至連個百戶都未承襲,人家現在壹個世襲侯,壹個太平伯,這都人家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賺來的。
  朱瞻墡已經聞到了壹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雨腥味兒,他打算直接開溜了。
  否則大皇帝肯定拿他打窩。
  他手裏就兩百鐵冊軍,壹旦襄王府被叛軍圍了城池,那個抗旗造反的家夥,他不當也得當。
  大皇帝的天軍到了,他怎麽跟大皇帝說?到那時候,那那可是黃泥巴掉進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叛軍能贏,還是大皇帝能贏?
  朱瞻墡選大皇帝。
  羅炳忠走出了襄王府才松了口氣兒,若是朱瞻墡真的造反了,他得忠於大明,他就得把朱瞻墡殺了。
  但是他自己也是那背主之人,即便是茍活著,也是被人罵壹輩子。
  幸好,襄王朱瞻墡,是個大明白!
  羅炳忠到了驛站之後,拿著襄王那道奏疏,目光流轉,並未送信,因為他察覺到了驛站不是很對勁兒。
  全都是生面孔不說,這些人腰間都帶著短兵,羅炳忠立刻回府,高聲說道:“殿下,殿下!我們現在就走!再晚點,怕是要……”
  羅炳忠目瞪口呆的看著襄王,因為他的襄王正在準備登車了。
  這也太快了吧。
  朱瞻墡確信的說道:“楞著幹嘛,快走啊!孤不怕叛軍,怕那大皇帝不讓孤進京啊,快快!”
  朱瞻墡的立刻啟程,壓根不是明天或者再等等,而是說走就走!
  襄王府的十幾輛車在官道驛路上狂奔,襄王府有錢,鐵冊軍人人有馬,這從襄陽到京師自然需要很長的時間,走到了河南南陽府的時候,驛站終於變得正常了。
  奏疏終於送進了驛站之中,向著京師狂奔而去。
  奏疏如同長了翅膀飛入京師的時候,數百人的騎卒,馬蹄聲陣陣,趁夜色狂奔到了漢水河畔的襄陽,壹眾騎卒,來到了襄王府。
  但是襄陽府已經人去鏤空,只有過去的繁華昭示著這裏曾經是何等的盛景。
  朱瞻墡是個大明白,他嗅到了不壹樣的味道,有人聯系到他的府上,說明有些人,已經喪心病狂了。
  “駕!”壹眾騎卒看了眼空無壹人的襄王府,只能嘆息,打馬離開。
  而此時濟南府的會昌伯也在搬家,只不過和襄王府不同的是,他們乘著夜色,打死了看守的三名錦衣衛,壹路向南,直奔南直隸而去。
  會昌伯的目的地是徐州。
  只不過車上的孫忠,卻是氣急敗壞的指著自己的兒子憤怒不已的說道:“妳要做什麽?是要回京嗎?”
  “我跟妳說,我不回去!到了京師要住官邸,那跟蹲天牢有什麽區別?想都別想!”
  孫忠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暗中做了些什麽,他還以為形色匆匆,是奔著京師而去。
  他才不想回京受大皇帝的氣。
  孫繼宗笑著說道:“咱們去徐州,然後再到應天府,孩兒聯系了幾個人,準備到應天府共舉大事。”
  孫忠眼睛瞪大,楞楞的問道:“去哪兒?”
  “應天府啊。”孫繼宗理所當然的說道。
  孫忠立刻意識到了什麽,不敢置信的說道:“孫繼宗!妳要做什麽?難道要謀反不成嗎!”
  孫忠自詡自己是個陰謀家,而且是個聰明人,這壹點上,他的自以為的確是如此。
  比如他就不參與到密州私設市舶,躲過了孔府顛覆這壹劫,比如他發現銀幣鑄出來無法以假亂真,立刻就停了這檔子找死的事。
  事實上,孫忠沒有膽量謀反,但是借著謀反的賺錢的膽子很大!
  但是他從未想過謀反,但是他的兒子,卻要謀反了。
  孫繼宗搖頭,平靜的說道:“孩兒哪裏敢謀反啊!這是要奉天靖難,朝中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孫忠不停的伸出了手,連續點了幾下孫繼宗,駭然的說道:“妳這是要讓我們會昌伯府絕嗣啊!妳甚至可能會牽連到太後!妳知道嗎!混賬東西!”
  孫繼宗眼神裏閃過了陰鷙,他滿是疑惑的說道:“父親,大皇帝登基至今,始終沒有給汪皇後的父親汪瑛任何的爵位。”
  “父親,這正常嗎?他大皇帝做事壹板壹眼,既然不給汪皇後的親族授爵,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遲早有壹天,大皇帝的刀會落在咱們的頭上,左右不過是橫死,還不如反了他!”
  孫繼宗面色極為猙獰,他壹直在等待著大皇帝給汪皇後親族授爵位,但是時至今日,皇帝除了給武勛授爵以外,從來不給外戚授爵。
  他們這外戚,再不動手,大皇帝的刀子就砍到他們的頭上了。
  孫忠面色悲苦,不住的錘著胸口,連續錘了幾下,才滿是絕望的說道:“逆子啊,妳真的是逆子啊!非要把我們會昌伯府,滅門絕戶,方才善罷甘休!”
  孫忠的面色時而紅潤,時而白的嚇人,他真的是被氣到了。
  孫繼宗面色兇狠的說道:“酷烈至極的考成法壹出,天下官僚必然心生怨懟,我們要的大勢已至,孩兒又聯系了幾個父親的故舊,此事未必不能成。”
  孫忠舉起手,想要打孫繼宗,但是他最終沒打下去,孩子大了,不由爹了。
  他嘆息的說道:“糊塗啊,糊塗,兒呀,父親問妳,是不是那靖遠伯王驥、兩廣總兵官柳溥、湖廣總兵官保定伯梁珤?”
  孫繼宗點了點頭說道:“是這些人不假,孩兒做事,自然是考慮周全,父親安心,不待幾年,父親就是這靖難第壹人了。”
  孫忠低著頭,看著自己的手靠在車梁上,看著窗外的夜色,嘆息的說道:“兒啊,妳蠢啊,妳太蠢了,妳著了這大皇帝的道兒了。”
  孫忠自問,自己壹生搞陰謀詭計,除了在京師挑動太後和大皇帝反目失敗,壹生所作所為,都談不上壹個蠢字。
  但是他兒子實在是太蠢了,壓根沒看出這是陛下設下的局。
  “唉。”孫忠嘆息的說道:“妳啊,皇帝為什麽要扔出壹個考成法?這是拿火藥在炸魚啊!他想要進攻瓦剌,和林又太遠了,就得給妳們下套,設伏。”
  孫忠雙手逐漸合攏,失神的說道:“然後把所有的蠢貨就這樣,聚集在壹起,壹網打盡!大皇帝的心裏啊,就舒坦了,就安穩了,就讓大軍出塞打瓦剌去了。”
  “考成法,不過是餌罷了。怎麽能這麽蠢呢?”
  孫繼宗特別不喜歡他爹說他蠢,他頗為不滿的說道:“孩兒還聯系了駙馬都尉焦敬,還有數位京官,還有其他人。”
  “比如巡河禦史徐有貞、巡漕禦史王竑、巡按禦史陳鎰等人!”
  “這怎麽是愚蠢呢,若非是大勢所趨,孩兒怎麽敢擅動呢?”
  孫忠坐直了身子,他滿是疑惑的說道:“徐有貞和陳鎰是怎麽回復妳的?”
  孫繼宗面色有點尷尬的說道:“徐有貞和陳鎰有點忙,他們在河套忙著治水,聽說最近有個三百六十裏的大渠要修,孩兒還沒等到回信兒。”
  孫忠靠在了車梁上,看著窗外的夜色,壹臉悲苦。
  孫繼宗繼續說道:“孩兒已經派人去請襄王朱瞻墡了,他可是嫡皇叔,只要他答應了,這事兒也就成了。”
  孫忠坐直了身子,楞楞的說道:“哦?這還可以,那嫡皇叔怎麽說?”
  “還沒等到回信,不過兩次監國,三次和皇位有緣,這襄王能沒心思?”
  “只要他起了心思,這事兒就成了!”
  孫忠又癱倒在車上,這說的都是屁話,連聯袂都沒弄明白,就學著太宗文皇帝造反?也不看看自己算哪根蔥!
  壹個騎卒狂奔而至,大聲的喊道:“報!老爺,咱們的人到了襄王府。”
  孫繼宗撩開了車簾滿是笑意的問道:“哦?請到了襄王主持大局了嗎?”
  定是請到了。
  來人大聲的稟報道:“襄王府人去樓空,壹個人都沒了,聽說是進京去了!”
  “什麽?”孫繼宗終於變得有些呆滯,這造反大業剛剛開始,就蒙上了壹層厚厚的陰影。
  孫忠臉色更差,氣急攻心,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孫繼宗大驚失色,趕忙拍著孫忠的背,給他順氣兒,張皇失措的問道:“爹,爹妳沒事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