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銀狐

玩蛇怪

歷史軍事

如果我是壹個普通的農民,在三國那個亂世普通的活著,有壹個我揮著普通的鋤頭,種著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章 諸葛亮與黃月英結婚

三國之銀狐 by 玩蛇怪

2023-11-19 15:30

  建安五年十二月底,公元201年1月份,讓世人矚目的官渡之戰徹底落下帷幕。
  曹操贏了,但也沒贏太多。
  袁紹輸了,但也輸得很少。
  兩個人的損失算是七三開,袁紹損失七,曹操損失三。
  因為到了最後,冀州八萬人馬,逃回去約三萬余人,蔣義渠領人馬平叛,破滅了壹萬多人,招降了兩萬人。
  袁紹只斬殺了那些帶頭鬧事的中級將領,底層士兵即便罪行再惡劣,劫掠殺死了很多黎陽周邊百姓,也不會遭到清算,因而總算是平息了這場叛亂。
  再加上他的底子本來就厚,家大業大,總歸能恢復過來。
  雖然損失慘重,可剩下兩萬精銳回來,還有強悍的底蘊,人們相信,遲早有壹天他還會卷土重來。
  而曹操雖然打贏了,但被偷了許都老家,氣急敗壞兵馬南下昆陽,與劉表軍對峙,不過實際上他並不是想攻打南陽,而是為了爭取時間。
  為了防止在重建許都的時候劉表突襲,他必須先威懾住劉表的軍隊,所以雙方僵持,壹直到十二月底,才撤兵回潁川。
  袁曹二人此時就像是兩只受傷的猛獸,都開始回去舔舐傷口,唯有荊州百業興旺,壹片勃勃生機。
  很快建安六年如期到來,新年剛過,沈晨就從黃門亭回到了眭亭準備授課的事宜。
  他的名聲太大,來求學的人實在太多了。完全不像以前那樣第壹次招收學生的時候,不僅要選在農閑時間,還是小貓兩三只,固定的學生都沒幾個。
  不過現在學生多也有學生多的煩惱。
  孔子三千門徒,入室者七十二,不是大部分人都天天跟在他身邊讀書。
  就像是大學的流動課堂壹樣,往往每次都是幾十人上課,有的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而沈晨則是壹次性來了壹大波學生,不得已只能進行分開授課,按年齡分各個班級,按時間每日就學。
  好在如今的學生不像後世那樣要學那麽多科目,什麽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九門功課排得滿滿,現在則只要學儒學,而且還可以統壹教材。
  比如壹開始都學論語,學做人的道理,這樣就比較好教。每天固定教多少,怎麽教都有備案,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除此之外,沈晨每個月上課的時間也只有十天,為每月上旬固定早上食時三刻到日入三刻,也就是每天的早上八點到下午六點。
  中午休息半個時辰,教學時間為九個小時,總共三班壹百三十多個學生,每班各教三個小時。
  而到了每月中旬他就去魚梁洲,找龐德公和司馬徽以及徐庶龐統等人探究學術。
  每月下旬則勤練武藝和箭術,平時也有練,比如教學時每天清晨六點起來,聞雞起舞,練壹個小時,休息壹個小時,再去上課。
  下午放學之後,再練壹個小時,然後準備明天的教案,早早休息,第二天起來繼續這樣日復壹日的生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只要保持自律,還是能夠做到壹心三用。
  歷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很多,遠的有孔子、墨子、孫子等都是武德充沛,文化水平又很高,可以拿劍逼著妳服的人。
  近的像雲臺二十八之壹的賈復,儒生出身,打起仗來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勇猛無匹。
  還有像三國時期的姜維、鄧艾、呂蒙等人,亦都是智勇雙全的人才,上馬可為將,下馬可為相,文韜武略,無壹不通。
  所以不管是學文還是學武,重要的不是妳選擇的方向,而是要看妳有沒有恒心和毅力,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要妳堅持下去,總會有回報。
  而這段時間沈晨除了教書和練武以外,每月中旬都是找龐德公和司馬徽他們,壹起埋頭鉆研學術,苦心造詣儒學。
  之所以不找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最近似乎很忙,幾次來找他,都不在家,只好去魚梁洲。
  結果到了二月中旬,這壹日他正在魚梁洲上和龐德公司馬徽探討學術問題,講到了民族認同感,他們都認為應該以先秦的華夷之辯、諸夏之親來總結,塑造漢民族的凝聚力。
  正聊到高興的時候,忽然門口徐庶大搖大擺地走進來,先向龐德公和司馬徽行了壹禮,然後神神秘秘地對他們說道:“二公,阿晨,最近孔明卻是不見蹤影,每日去找他也找不見,妳們知道為何嗎?”
  司馬徽也正奇怪,說道:“前幾日老夫在中盧訪友,北歸的時候想去登阿頭山,想著孔明和阿晨在隆中,就遣人去問問。阿晨倒是來了,陪老夫登山,孔明卻說是幾日未歸,這是何故啊?”
  沈晨也很好奇,說道:“孔明兄長從上月下旬就少見人,這壹個月來我就見了他壹次,問他去做什麽他也只是笑而不語,壹天到晚也沒見回家,好似不見了蹤跡,莫非元直兄長知道他去了哪裏?”
  徐庶得意地道:“自然,這些日子他經常去沔南白水鄉找承彥公。”
  黃月英?
  沈晨的腦海裏頓時閃過這個念頭。
  還沒等他問,徐庶就又說道:“承彥公正在找女婿,相中了孔明,就召他去白水,白水離隆中太遠,因而最近這段時間他就住在承彥公家了。”
  “哦?”
  龐德公笑呵呵地撫須道:“那看來孔明要做黃家的女婿了。”
  “也要比我高兩個輩分了。”
  沈晨哭喪著臉。
  黃承彥他老婆是劉表老婆蔡夫人的姐姐。
  也就是說,黃月英跟他六外祖母蔡氏是表姐妹的關系,諸葛亮就變成了蔡氏的表妹夫,自己平白無故矮了兩個輩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那時為啥偏偏幫鄧洪找了蔡氏做老婆呢?
  現在苦果自己吃啊。
  幾個人看他表情面露難色,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
  果然快樂就應該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特別是像沈晨這樣的天才神童,越痛苦,他們就越高興。
  而很快沒過多久,諸葛亮和黃月英訂婚的消息,就在荊州名士圈傳開。
  諸葛家與荊州八大世家都聯系緊密,龐家蒯家都是姻親,其余世家也都有好友。
  消息傳開之後,頓時壹石激起千層浪,各大家族紛紛派人送禮。
  漢代的結婚儀式總共有六禮,分別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其中納征為送聘禮,送了聘禮就屬於訂婚,之後就要廣發請帖,然後告訴大家哪日成親,這就叫請期。
  所以當六禮進行到這壹步的時候,婚禮差不多就已經到了尾聲,只差迎親舉辦婚宴。
  難怪這些日子諸葛亮神神秘秘。
  由於家中長輩都離世,長兄分家,兩個姐姐也已經嫁出去,家中就剩下年幼的弟弟,因此按照當時的規矩,這些事情只能自己來做。
  這使得前四禮幾乎都要由他壹人操辦,這段時間諸葛亮早出晚歸,整日不在家中,倒也情有可原。
  沈晨收到了請柬,婚禮日期是在二月底,他提前準了豐厚的禮物。
  二月十八日,隆中鄉。
  這壹日沈晨就從魚梁洲搬回了眭亭,但卻並沒有住回學堂,而是住進了諸葛亮家,每天都在他家中練劍。
  到二十壹日,諸葛亮總算是回來了,這個時候沈晨正在和諸葛均下圍棋。
  諸葛均今年也已經十八歲了,比沈晨還大兩歲,但圍棋的功底卻遠不如沈晨,被他壹頓嘎嘎亂殺,已是丟盔棄甲,大龍被屠得支離破碎。
  “子平兄,救不活了。”
  沈晨看著壹直沈思的諸葛均,笑呵呵對他說道。
  諸葛均看了半天,苦笑道:“不下了不下了,阿晨妳當真是天縱之才,我什麽都比不過妳。”
  “兄長莫要自棄。”
  沈晨安慰他道:“雖然妳什麽都比不過我,但是妳年齡比我大啊。”
  諸葛均當時人就麻了,這TM說得是人話嗎?
  合著我除了比妳年長就壹無是處唄?
  正郁悶間,忽然外頭傳出阿奴清脆的聲音:“大郎回來了。”
  “孔明兄長回來了。”
  沈晨和諸葛均就從廊下站起身,往前院去。
  剛好看到諸葛亮風塵仆仆,帶著幾個奴仆進入院內家中。
  “孔明兄。”
  沈晨走過去埋怨道:“瞞得我好苦啊,要不是元直兄告訴我這事,我都不知道妳要成親了。”
  諸葛亮笑道:“家中沒有長輩,事情只能我自己去操辦,也沒有辦法。”
  “那為何不叫上我?凡事又何必親力親為呢?”
  沈晨雙手壹攤:“子平是妳弟弟,我與元直、州平、廣元、公威、士元都是妳好友,我們都可以來幫忙,事必躬親可不是件好事,容易累著自己。”
  他就差說出那句妳將來是怎麽死的妳不知道啊?
  當然。
  諸葛亮肯定是不知道自己是累死的。
  沈晨知道啊。
  所以為了他的健康著想,以後還是得幫他改掉這個事必躬親,凡事都要親自過問的臭毛病。
  “好好好。”
  諸葛亮笑著敷衍道:“以後有事我肯定叫妳。”
  沈晨卻不樂意了,說道:“不用以後,現在肯定就有事,讓我想想,妳定了二十八日婚期,接下來就要準備親迎,好了,這事就交給我了,不用妳操心,在家中等著就行。”
  諸葛亮忙道:“阿晨,不要胡來,婚姻大事,豈能輕慢?妳又沒成過昏,個中細節卻是不知,若是壞了事,我就無顏面見承彥公了。”
  沈晨笑道:“我雖沒成過婚,但卻見過叔祖成婚,個中細節卻是知道的,妳放心吧,我會找大家壹起幫忙。”
  說著他又看了看院子場地,搖搖頭道:“山裏卻是不能擺筵席,就把筵席地放在眭亭吧。”
  “阿晨。”
  諸葛亮微微皺眉。
  沈晨笑著上去說道:“兄長,妳看我幾時胡來過?即便是我不懂,難道我還不會去找人嗎?妳就讓我來辦吧。”
  “是啊兄長,這些日子妳忙裏忙外,壹刻都不得停歇,就在家中好好休息兩日。”
  諸葛均說道:“此事就由我與阿晨來壹同操辦如何?”
  “唔……”
  諸葛亮遲疑間。
  沈晨就笑呵呵地把他拉到壹邊,耳語幾句。
  他最終也就只能無奈地點點頭。
  當下之後的事情就由沈晨和諸葛均,再找上徐庶、石韜、崔鈞、孟建、龐統等人,壹起幫忙操辦。
  事後諸葛均好奇問他說了什麽,沈晨跟他說,要是不答應的話,就只能請六祖母出面,六祖母是黃月英表姐,表姐幫表妹操持婚禮合情合理。
  接下來幾日諸葛亮總算是清閑了壹些,這些天他確實忙裏忙外累壞了,有幾個親人朋友幫忙辦理,也算是壹件好事。
  不過其實大部分事情他都已經做完,剩下的事情已經不多,基本就是準備禮物、筵席等等。
  很快諸葛家就變得熱鬧起來。
  每天往家裏運送的禮物不計其數,絲綢絹帛、牛羊香草、鹿龜雁魚,還有蒲葦、卷柏、舍利獸、受福獸、九子婦之類,大量精美的瓷器、紙張也不斷往家中送。
  到了二月二十八日清晨,婚禮正式舉行,筵席的舉辦地就在隆中鄉的眭亭,從清晨開始,雇傭的鄉民們就已經忙活。
  殺豬的殺豬,宰雞的宰雞,還要清理筵席舉辦地,打掃衛生,灑水凈街之類。
  而諸葛亮壹大早就被抓著簇擁到了後院,洗刷幹凈,換上了壹身新衣服。是壹身嶄新的黑紅絲綢長袍,腰系玉帶,頭系爵弁,上面用香料熏得香氣撲鼻。
  等清洗幹凈之後,就跟著沈晨徐庶等好友壹起下山。
  到了山下諸葛亮就被驚住。
  只見山腳呼啦啦等著上百人的隊伍,隊伍左右各有十個侍女高舉著無數飄飄的彩帶,有幾個奴仆擡著箱子,箱子裏裝的是金銀珠寶,錢幣禮物。
  兩車綾羅綢緞停在用於載新郎的軺車旁,成筐成筐的禮品被腳夫擔著,樂師禮樂奏響,笙簫齊鳴,鑼鼓震天。
  雖然場面不如當年蔡氏嫁女,滿城彩帶,但也是蔚為壯觀,彰顯了極高的財力。
  “阿晨,妳這!”
  諸葛亮都驚呆了,這是他能給出的禮嗎?
  沈晨笑道:“兄長雖是書香門第,但婚娶乃是人生大事,可不能少了聘禮,讓人小瞧。不過黃氏亦是經義傳家,所以除了這些,我還準備了大量筆墨紙硯,壹些大儒手抄經義,應該會讓承彥公滿意。”
  “阿晨……”
  諸葛亮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他不是個迂腐的人,錢都花出去了,總不可能再退了吧。
  只是他沒有想到沈晨會為了他花那麽多錢。
  壹邊心疼,又壹邊有些感動。
  不過好在漢朝的習俗可不是後世那種男方出幾十萬彩禮,然後包辦了所有婚宴費用,女方壹分不出的情況。
  當時有所謂的聘禮,也有所謂的嫁妝,特別是世家大族之間,妳給多少聘禮,在回嫁妝的時候,最少要持平,甚至還要多給。
  所以給出去還是會還回來,諸葛亮想著到時候再還給沈晨。
  下了山,在眾人簇擁下諸葛亮上了軺車,沿途樹上綁著很多彩帶,所謂彩禮便是由此而來。
  隊伍壹路浩浩蕩蕩,過了眭亭,往襄陽方向去。
  然後穿過城池,再往城東,過沔水,壹路到了襄陽城東的沔南白水鄉,大概位於後世襄陽東津鎮到峪山鎮壹帶。
  雖然隆中和白水都屬於襄陽的壹個鄉,可壹個在最西,壹個在最東,直線距離達二十多公裏。
  所以車隊差不多是早上食時三刻出發,走了兩個時辰,平均每小時五公裏的速度,於接近日中末刻才抵達白水鄉。
  黃氏為襄陽大族,周邊方便數十公裏土地,都是黃家田畝,可謂是非常的豪橫。
  周圍鄉野的樹木上都掛著彩帶,浩浩蕩蕩延伸至黃家莊園。
  諸葛亮在諸多好友們的陪伴下,壹路到了莊園親迎,黃承彥親自接待了他們。
  新郎到了之後,黃家便在莊園中舉行盛大筵席,參與者包括八大家族,各世家豪門無數,與會者有上千人之多。
  然後又經過壹些儀式,比如拜宗族祠堂,舉行祭祀儀式,壹直忙活到下午,才算是完結。
  但這還只是開始。
  婚禮婚禮。
  在古代應該叫做昏禮。
  中午在女方家舉行宴會,然後接女方回男方家。
  基本上到家之後就已經是黃昏,此時男方家也會準備筵席,又有諸多儀式,往往要舉辦到午夜。
  諸葛亮之前和黃月英是在莊園內部的家廟做儀式,沈晨他們是外人不能進。
  此時終於要啟程回隆中,沈晨這才看到了黃月英的樣貌。
  她穿著黑色的禮服,名字叫做“純衣纁袡”,那時也沒有蓋頭巾的習俗,長相確實比較普通,但非常耐看,壹股小家碧玉的模樣。
  諸葛亮牽著黃月英的手,來到了莊園外的車隊裏,根據根據習俗,兩人並不同車,而是兩輛黑色的墨車並排而列。
  諸葛亮扶著黃月英上車,又佯裝去駕車,將馬車的牽引繩子交給黃月英,自己跳到馬車上去。
  這又是壹個禮儀,表達了夫君對妻的愛護。
  此時就需要女師出面,幫新婦推辭掉,黃月英再登幾上車,女師為她披上避風塵的罩衣,此時馬車車夫才會過來代替諸葛亮幫忙駕車。
  等所有的儀式好不容易結束,車隊啟程再次出發,十多輛馬車帶著從新娘家拉回來的嫁妝,往隆中鄉而去。
  到了傍晚黃昏初時,車隊也總算是抵達了眭亭。
  因為諸葛亮家的莊園在山裏,不便大擺宴席,當初諸葛玄去世的時候,來的人不多,是借用了周邊人家的房屋舉行宴會。
  但此時與會者何止上千,因此宴會地點定在了山腳的眭亭,眭亭有大片空地,用於筵席。
  這個時候隆中鄉人早就在等著,車隊壹到,儀式就正式開始。
  首先是祭祀。
  諸葛家不是襄陽本地人,但家族也立了家廟,在自家莊園,先回家告祭祖先。
  祭祀過程非常麻煩,要在寢門外的東邊陳放三只鼎,面向北,以北為上。鼎中所盛之物有:壹只小豬,除去蹄甲,合左右體盛於鼎中。
  舉肺脊、祭肺各壹對,魚十四尾,除去尾骨部分的幹兔壹對。
  鼎上設置擡扛和鼎蓋,洗設置在阼階的東南面。房中所設置的食物有,醯醬兩豆、肉醬四豆,六豆共用壹巾遮蓋。黍稷四敦,敦上都有蓋子。
  煮肉汁燉在火上,酒尊設在室中北墻下,尊下有禁,玄酒置於酒尊的西面。用粗葛布為蓋巾,酒尊上放置酒勺,勺柄都朝南。在堂上房門的東側置酒壹尊,不設玄酒。篚在酒尊南邊,內裝四只酒爵和合巹。
  新郎和新娘在家廟中祭拜了祖先,算是表示黃月英徹底進了諸葛家門,成為了諸葛氏的女主人。
  其次是昏禮。
  諸葛亮穿著新郎服,這衣服與黃月英的新娘服“純衣纁袡”壹樣,也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爵弁玄端”,上身是黑色,右衽邊緣、袖口、領口為紅色,腰間系白帶,下身為紅色。
  新郎新娘在禮儀官的帶領下,要做各種活動。
  壹般來說,如果父母在的話,也要參與,比如後世會有拜高堂的禮儀,而當時則是父母與新人都要向對方彎腰行禮,以表敬意。
  但諸葛亮父母都已經病逝,所以直接開始夫妻對拜之類的儀式。
  從西階上堂,屋內已經設宴。
  新婚二人入席,在眾人的註視下,諸葛亮坐在室內的東面,面朝西。黃月英坐在西面,也就是對面的席上,面朝東。
  二人相互對坐,然後媵與禦,也就是黃月英陪嫁的侍女,以及諸葛亮家中的女婢互相交換,各自為男主人以及女主人脫鞋洗禮。比如諸葛亮家的女婢阿奴,要為黃月英洗腳。
  洗完腳之後,又有贊禮者,也就是司儀撤掉了蓋在桌案上的布,露出了豐盛的晚宴,然後又擡進來壹個大鼎,放置在門口臺階的南面。
  接著又有執匕人和執俎人把桌案上的熟肉割下來,依次擺列好,然後退出去。
  贊禮者則在席前鋪設醬料,將醬塗抹在割好的熟肉上,最後把醬肉放在醬的北邊,執俎人入內,把俎設置於肉醬的東邊。魚依序設置在俎東。
  這些儀式之後,又有仆人拿上稻、黍、稷、麥、菽五谷進來,都是炒熟的五谷,根據位置依次擺放好,如黍敦設置於臘兔肉的北邊,稷放在黍的西面,肉汁陳放在醬的北邊。
  等各項東西都陳列好,諸葛亮和黃月英就開始祭祀,依次叩拜,祭祀五谷和食物。有些類似於西方吃飯之前,都要感謝他們的主賜給他們食物的意思。
  祭祀結束之後,就開始進食。總共要進食三次,大概每種食物都只吃壹點即可,最後再祭酒,就是壹起舉酒共飲壹杯。
  前面祭祀食物的禮儀在後世基本就已經沒有了,但最後的祭酒,演變為大家所熟知的交杯酒。
  喝完酒之後,贊禮者又從室外端進來壹杯酒,放在地上,然後叩拜。
  新人夫婦也要跟著他壹起叩拜。
  這個儀式,差不多也就是後來結婚時候的拜天地。
  等到這些瑣事終於結束,都快到了黃昏末刻,也就是晚上九點鐘。
  此時筵席才開始。
  山腳下的眭亭瞬間熱鬧了起來,周圍鄉野百姓紛紛來吃席,整個隆中鄉,都在為諸葛亮的婚禮慶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