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

紫釵恨

歷史軍事

公元壹八七八年。越南。海陽省。
壹艘被塗裝成黑色的內河巡邏艦逆流而上,法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八十六章 北京(下)

黑旗 by 紫釵恨

2023-4-15 21:10

  這被李鴻章引為恥辱的,至今念念不忘的,便是這山東省的歸屬。
  晚清這個體制之下,督撫是第壹人,有若另壹個時空的省委書記,正常情況拿到了督撫好生經營,便是拿到了壹省。
  淮軍的根基是在蘇滬奠定的,到現在江南制造局、上海海關甚至整個江蘇都沒有脫離李鴻章的控制。
  雖然在名義李鴻章已經離蘇十多年,可是去年樞府有意讓李鴻章總領兩廣防務,那時候李鴻章壹面罵“樞府調度,以珠彈雀”,壹面直接下令準備從江南調度二三十個精銳營頭準備帶到廣西,這本在兩江總督的權責之內,可是兩江總督卻是連個屁都不敢放。
  而李鴻章的本職則是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直隸牢牢地抓在他的手裏,只是在江蘇與直隸,卻是夾著壹個山東省,誠是壹樁不快之事。
  李鴻章想要拿下山東和河南的印把子,那也是想了十幾年,但是終李鴻章壹生,從剿撚的丁寶楨到甲午時的李秉衡,山東從來是和淮系唱對臺戲的。
  李鴻章雖然能掌握些防軍和海軍,但是山東巡撫的位置卻是淮軍水滴不穿,針插不進。
  而為了拿下山東巡撫的位置,當年李鴻章也是下了血本,當時潘鼎新轉調山東按看使,離山東巡撫只有幾步之遙,為此他特意讓潘把七營鼎軍帶去,這七營鼎軍算是淮軍的基本部隊,潘鼎新入魯後壹口氣擴成了十七營,並借機做到了山東布政使-差不多是山東省長的位置。
  但是這次搶印把子卻是完全失敗了,當時的山東巡撫便是以率三營練勇入魯卻規復全魯的丁寶楨,在晚清是紅得發紫的強人,大名鼎鼎的宮保雞丁,潘鼎新在他面前根本玩不轉,被迫告病還鄉。
  到了後來,丁寶楨幹脆和左宗棠玩了壹個雙簧,壹個請裁撤鼎軍,壹個迫不急待地立即批準,把十七營鼎軍裁得幹幹凈凈,連點渣子都沒剩下。
  可憐潘鼎新的鼎軍原來是淮軍兵力最眾的五六個營頭之壹,到現在為止連點老底都沒剩下,所以到了湖南巡撫任上也是頗受制約。
  而現在李鴻章卻是舊事重提:“琴軒之材,只要不要象銘傳那般意氣用事,我想回任個山東巡撫總沒有問題吧?只需要他立下經天緯地之功,誰也不讓琴軒明珠蒙塵!”
  旁邊張佩綸卻是說了壹句:“中堂,琴軒此去,確可成就壹番事業,只是他只手南行,黑旗匪寇兵多將廣,有昔年長毛崛起之勢,不可小視啊!”
  李鴻章卻早有成算:“這壹次琴軒已決心招募舊部五營,重建鼎軍,又從湘省攜蘇元春所部數營同行,又向樞府請援,已調王德榜楚軍十營,加上潰敗各部,足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張佩綸卻是壹面反對潘鼎新,在這個問題上他和李鴻章並不壹致,他和壹幫言官都是反對潘鼎新復出的:“可是琴軒非獨當壹面之才,中堂還是小心為上!”
  正因為非獨當壹面之才,李鴻章才會對潘鼎新十分放心,這幾年劉銘傳有插趐高飛的跡象,李鴻章就壹力壓制這位昔日最得寵的淮軍宿將:“鼎新此去,雖然要立不世奇功,可是依我看,卻有十成把握。”
  薛福成在壹旁插嘴問道:“可是張樹聲之故?他與琴軒最是相善,有他相助,琴軒自可如虎添翼,只是黑旗本是長毛余黨,堅忍善戰,曾數破法兵,琴軒雖得張憲臺之助,未必有十成勝算。”
  潘鼎新和張樹聲原本就是多年故友,相交甚密,何況兩個人都是同病相憐,把自己的基本部隊都給丟掉了,因此越發親近,潘鼎新入越,確實能從張樹聲那得到全心全意的幫助,只是僅此壹點尚且不夠。
  潘鼎新南下之前,李鴻章早有部署,全力支持潘鼎新,光是餉銀就讓潘鼎新帶去七十萬兩,洋槍數千桿,又讓潘四處請援,確實較徐延旭更有把握。
  何況要對付黑旗軍,光靠這些尚不足克敵制勝,李鴻章尚有殺手鐧:“本朝用兵,無外壹個餉字,只需要餉足械精,又有勇營奮戰於前,何事不成?”
  這是太平天國時期的老調重彈,只是除了淮軍壹系之外,天下間哪壹個營伍都不敢說得上餉械兩足,何況潘鼎新是出鎮南關作戰,餉械之上更為短缺。
  只是李鴻章卻是胸有成竹:“法人既與我定約,對平定黑旗格外熱心,故此只需琴軒兵出諒山,就願意在匯豐銀行借餉三百萬金法郎,無需付息,只需三年後還本即可……”
  但是李鴻章的殺手鐧不在於此:“法人已然承諾,只需琴軒兵進北寧,法人自願從北寧撤兵,又再接濟軍餉三百萬金法郎……”
  薛福成壹聽此語,不禁搖頭道:“此事雖好,卻難免為朝中物議。”
  那邊張佩倫卻說道:“黑旗軍已然是養虎為患,正好早做打算,至於朝中言官,北寧敗後,誰敢多言壹句?”
  在晚清歷史上,有前清流與後清流之分,象張佩倫、張之洞都屬於前清流的幹將,這些清流把持言論,風行壹時,只是北寧壹敗,卻是這些前清流徹底跨臺。
  要知道北寧的這些飯桶將帥,從徐延旭到黃桂蘭,都是這些清流推出來的,北寧既已失敗,連六爺和整個軍機處都要走人,何況是這些首先要負責的清流。
  只是張佩綸卻是清流中的異流,雖然他的責任是第壹位,反倒是要去發往廣西,現在自然要替潘鼎新謀劃:“只是光有餉械,尚不足以克敵制勝,尚需聯合法人……”
  “只是朝中物議雖多,若能與法人聯成壹氣,訂立盟約,倒不失是壹樁美事……”
  對於張佩綸來說,這是違心之論,但是在他這個位置上,又有幾句話是真心之語:“現今之事,在於琴軒能否收復北寧?若能壹舉克敵制勝,則國朝幸甚,中堂幸甚……”
  李鴻章卻是咪著眼說道:“國朝幸甚?只是面子過得去罷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