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巖勸降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8
守在護墻後的火槍手紛紛點燃火繩。
“都住手!”崇禎喝道,“不許放銃。”
不管怎樣,先跟流賊接觸壹下總沒有什麽壞處,沒準能把流賊忽悠瘸,讓他們先跟蒙古騎兵幹壹仗呢?
對於自己的智商以及口才,
崇禎向來是十分之自信。
火槍手們又紛紛熄滅火繩,放下火銃。
看到這幕,那騎流賊立刻加快速度來到壕溝前。
不過在相隔還剩大約三十步左右時便停了下來。
顯然,這騎流賊對於明軍火器的精度也很熟知,三十步外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在下李巖,大順軍右軍師兼中權親軍制將軍。”流賊朗聲喊道,“有壹句肺腑之言想要上達天聽,還請皇帝現身壹晤。”
“妳就是李巖?”崇禎上前壹步道。
來人竟是李巖,這讓崇禎有些意外,這可是個文武全才的猛人。
李自成在沒有得到李巖輔助前,就是壹介流寇,成日裏只知道東奔西竄、打家劫舍,但是自從李巖來投奔,不僅是制定了政治綱領,而且確定了最合時宜的宣傳手段,短短幾個月間便在河南壹省建立起割據政權。
遇到這等人物,崇禎當然要會壹會。
王承恩和金鉉擔心崇禎安全,趕緊左右護住。
“在下正是。”李巖在馬背上拱手壹揖又說道,“李巖拜見聖上。”
“免了。”崇禎伸手虛虛壹扶,又道,“李巖,朕聽人言妳也是讀書人,還曾中式,此事是否實屬?”
“屬實。”李巖點頭道。
又說道:“如今也不妨實言相告,在下原名李信,乃河內人氏,十五歲上中的秀才,十七歲中的舉,十九歲追隨的我家主上,然後才有今日。”
崇禎點點頭,又說道:“既然妳也是讀書人,讀的當也是道德文章以及春秋大義,竟然也會自甘墮落、屈身事賊?”
李巖道:“聖上說到春秋大義,那便說說春秋,呂氏春秋有雲,天下非壹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大明享國已逾二百載,祖宗福蔭已盡,而今海內鼎沸,天下板蕩,我主上承天意下應民心,代明而立此乃是天意。”
“在下輔佐我主成就大業,此乃順天應民之舉。”
“何來自甘墮落、屈身事賊之說?是以聖上之言在下不敢茍同。”
崇禎差點鼓掌,心說李巖的口才差那麽壹點就能跟我五五開了。
金鉉卻是大怒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妳是在我大明讀的書,中的式,教妳的是我大明的師傅,取妳的是大明的官員,給妳提供發蒙受學機會的更是我大明朝廷,妳也算得上是身受國恩,既受恩惠卻又背叛之,豈非不仁不義?如此小人行徑也配談春秋?”
李巖哂然壹笑道:“既然這位大人說到了孔孟,那便說說孔孟,孟子有雲,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傳至今上,已歷十二世,福澤早已盡矣,爾等既然自承是孔孟門徒,又怎麽不肯接受聖人之諄諄教誨?”
“曲解!”金鉉道,“妳這是曲解,曲解聖人言!”
“曲解的乃是爾等。”李巖哂然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若是我輩讀書人只知壹味死守聖人言而不知變通,那麽劉漢代秦,趙宋代周,大明取代大元亦當受到天下讀書人之壹體抵制,何敢以漢臣、宋臣及明臣自居?”
王家彥怫然說道:“暴秦後周皆無道,蒙元在中原更是各種倒行逆施,被劉漢、趙宋及我大明取代乃是上承天意下應民心之義舉!”
“說的好!”李巖鼓掌道,“那麽而今殘明無道,宗室勛貴於國無用卻日費鬥金,各級官員治國無能卻貪鄙成風,邊鎮武將畏建奴如虎卻對百姓戕害無度,如此殘暴腐朽之朝廷被新朝取代難道不是上承天意下應民心之義舉?”
“啊?這!”王家彥頓時被駁得無言以對。
聽到這裏,崇禎便果斷打消了跟李巖辯論的念頭。
李巖這家夥明顯是個杠精,跟他辯論純屬浪費時間,對這種人還是直接壹點好,用不著玩那些彎彎繞。
崇禎道:“所以妳想要跟朕說什麽?”
李巖說道:“我想對聖上說,大明氣數已盡,我大順取代大明已經是大勢所趨,聖上戀棧不去除了給百姓帶來刀兵之災,給朱家帶來滅族之禍,再不會有別的收獲,所以我奉勸聖上還是即刻隨我返回京師,將皇帝位禪讓於我主。”
“住口!”
“放肆!”
“休得胡言!”
“豈有此理!”
“黃口孺子安敢如此!”
李巖話沒說完,孟兆祥、吳麟征以及鞏永固等官員勛貴就已經怒發沖冠,金鉉更忍不住想要壹箭射死李巖。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聖上受賊子如此欺辱,是他們這些臣子的恥辱啊!
李巖對此卻是視若無睹,又說道:“聖上若能禪位,則天下億兆黎民幸甚,朱氏壹族亦可得以保全,而聖上亦可以當個富貴閑王,豈非勝過如今夙夜憂嘆、殫精竭慮卻仍舊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勢日益衰敗之慘淡日子千百倍?”
不得不說,李巖說的還是有壹些道理的。
拋開朱家立場,從國家民族的立場而言,禪位給李自成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只可惜,崇禎是個穿越者,他知道李自成是個什麽樣的貨色,這其實也是個扶不起的阿鬥,總共也就當了42天的皇帝。
把皇位禪讓給李自成,就是白送給建奴。
所以禪讓皇位是不可能禪讓的,將來剿滅流賊之後讓李自成當個郵政總局的局長,倒是可以考慮,嗯,就是這樣。
當下崇禎笑著問道:“李巖,妳真就相信李闖能成事?”
李巖笑了笑說:“聖上,這已經不是我相信不相信的事,而是我家主上已經成事,我大順朝已經占領了半個中國並且手握百萬雄兵!殘明雖然還據有江南半壁,但是文官只知道傾輒內鬥,武將只知道吃空餉喝兵血,所以根本支撐不了幾年。”
崇禎點點頭道:“看來讓妳背棄李自成為朕效力,當下是不可能了。”
李巖仿佛聽到了最好笑的笑話,搖頭說:“聖上說笑了,不光是當下,將來也不可能,永遠都不可能,我絕不會背棄主上。”
崇禎道:“那妳回吧,妳不會背主,朕也絕不會認輸,就讓歷史和時間來證明,我大明是否真的氣數已盡,妳大順取代大明是否真的是順天應命。”
李巖卻道:“在下還是希望聖上能夠慎重考慮,因為這是最後的機會了,就剛才,蒙古人已經派出大量飛騎,分別往西北、正北以及東北方向去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去向其他部隊搬取救兵去了。”
“蒙古的大軍壹旦殺到,我軍也只能暫避其鋒。”
說完看了眼護墻內列陣的明軍,又道:“以聖上麾下這千余騎,真不是在下小覷,只怕是連短短半天時間也堅持不下來吧,所以,聖上如果此時隨在下走,不僅是性命無憂,更可以保朱家壹門之富貴,兩者孰輕孰重還請聖上明察。”
“朕還是那句話。”崇禎哂然道,“不會認輸。”
“如此在下告辭。”李巖拱手壹揖,勒馬轉身走了。
目送李巖背影走遠,王家彥忽然低聲說道:“聖上,能否借壹步說話?”
剛才李巖的話雖然讓人生氣,但有句話王家彥聽進去了,那就是蒙古人已經派出快馬去搬救兵了,快則兩三天,慢則三五日,就壹定會有大量蒙古騎兵殺到,到時候他們君臣真就死路壹條,所以想要活命的話就必須趁早想辦法了。
崇禎對王家彥道:“皇家無私事,朕的事沒有壹事不能人前說。”
王家彥便黑著臉道:“既如此臣便鬥膽直言了,因聖上判斷失誤,致使妳我君臣困守這兵家絕地,流賊加蒙古不下四千騎窺伺在側,突圍已無可能!”
崇禎的臉色便變得有些難堪,姓王的,妳說話可真直接。
王家彥視若無睹道:“為今之計,只有臣率主力趁夜向西或者向北突圍,作為疑兵以吸引流賊及蒙古騎兵追殺,再由壹驍將率數騎保護聖上趁夜南下,翻越燕山返回順天,再喬妝打扮晝夜兼程直下江南,則我大明或仍有壹線生機。”
其實這話王家彥早就想說,只是壹直找不到機會。
什麽出其不意,北上昌平,再翻越燕山跑來這察哈爾草原,這都是胡鬧。
要是當初朝陽門潰圍之後直接南下,這會兒沒準早就已經到了南直隸了,又哪裏用得著現在這般如履薄冰、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