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五十七章 傾舉國之兵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8

  因為到了崇禎年間,水師的鳥船體型變得更大,並且取消了船兩側的八支搖櫓,而只剩下船尾的兩支大型搖櫓。
  所以溯黃河而上時,既便順風速度也是快不了。
  水師還專門測定過,溯水但是順風的條件之下,鳥船最快可以在半個時辰之內行進大約三十裏【航速大約8節】。
  這個速度已經是航速極值。
  如果無風,僅憑櫓搖催動,速度就非常慢。
  這樣壹來,水師戰船就會長時間暴露在建奴紅夷大炮的炮口下。
  當下崇禎吩咐鄭森:“鄭森,妳不是準備了水師的三色燈籠嗎?趕緊給水師發信號,讓他們後撤到安全距離外,不要再硬闖了。”
  鄭森趕緊帶著另外兩個士子掛起了三色燈籠。
  看到第九峰掛起的三色燈籠,水師戰船立刻掉頭後撤。
  但是掉頭需要時間,壹時間仍舊擺脫不了建奴紅夷大炮的威脅,所以河面上仍舊是炮聲隆隆火光沖天,並且不時會有戰船中炮。
  明軍水師這次真是吃虧不小。
  少說損失了十條船。
  ……
  多鐸也被炮聲驚醒,急披衣起身。
  很快,何洛會、瓦星阿等鑲白旗的將領就紛紛趕到。
  瓦星阿在雲龍山之戰中負了重傷,將養了好幾個月,傷勢終於是痊愈了,這幾天壹直在喊著報仇,揚言說要再沖壹次雲龍山。
  多鐸自然是沒理他,報什麽仇報仇?
  本王在山陽吃了那麽大虧也沒想報仇。
  多鐸算是看明白了,明軍守城還是很猛的。
  很快,石圖來報告:“主子,是明軍的水師到了。”
  “明軍水師到了嗎?”多鐸神情壹凝問道,“怎麽樣?攔住他們沒有?”
  “主子您就放心吧。”石圖嘿嘿壹笑又說道,“剛才奴才到河邊去看了,我們修建的炮臺堅固得很,明狗的水師戰船根本就奈何不了我們,剛才這壹通炮戰,我們的炮臺和紅衣大炮毫發無損,明狗的水師戰船卻被我們打沈好幾艘,然後灰溜溜的撤回去了。”
  “好!”多鐸欣然說,“看來洪承疇的法子還是管用的,就算有黃河在,就算明狗有水師戰船之利,也照樣進不了包圍圈,壹粒糧食都別想送進去。”
  正說話間,東方露出魚肚白,隨即壹騎快馬飛奔了過來。
  “報……”還隔著老遠,馬背上的信差便高聲嘶吼起來,“皇父攝政王大軍已到十五裏外,著豫親王即刻前往迎接!”
  到底是親兄弟,多爾袞只讓多鐸壹個人去接。
  其余像羅洛渾、勒克德琿、固爾瑪琿這樣的郡王貝勒貝子就沒這機會。
  “十四哥竟然連夜行軍麽?”多鐸神情壹凝,當即喝道,“瓦星阿,點齊鑲白旗的巴牙喇隨本王前去護架。”
  “嗻!”瓦星阿轟然應諾。
  很快,多鐸就帶著鑲白旗的巴牙喇出了大營。
  這個時候天色逐漸亮起來,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鑲白旗的大營外面,地裏已經長出短短的嫩綠芽,這是剛種的春小麥。
  順便再說壹句,建奴已經快斷糧了。
  剛種下的春小麥肯定是接濟不上建奴的軍糧。
  所以接下來的三個多月將近四個月,就要靠北京供給。
  【註:春小麥生長期約100天,五月播種,九月即可收割】
  多爾袞帶著鑲黃旗的三十個牛錄九千八旗兵,外加新募的兩萬漢軍,押解著三十萬石軍糧沿著運河壹路向南,走水路壹直到兗州府境內。
  不過在進至夏鎮以北十五裏外的臺莊閘之後,多爾袞便果斷命令水師返回,然後讓十幾萬隨軍包衣推著雞公車、獨輪車繞夏鎮連夜南下。
  ……
  看著建奴延綿不絕的火把長龍,尤其是看到隨軍包衣推著的數以十萬計的雞公車以及獨輪車,黃得功麾下的十鎮總兵官壹個個躍躍欲試,都嚷嚷著要趁夜間發起偷襲,搶奪建奴的軍糧,就算搶不到也要把糧食燒掉。
  說實話,黃世安、田雄這些總兵都有些飄了。
  去年的夏鎮大捷,他們打敗了號稱建奴八旗中戰鬥力最強的鑲黃旗,所以就有些不把建奴放在眼裏。
  但是黃得功的腦子還是很清醒。
  去年在夏鎮雖然打了個大勝仗,但那不過是建奴壹路偏師,而且當時能贏,跟建奴的輕敵大意有非常大的關系,建奴要是不是那麽輕敵,肯定贏不了。
  而且那還是防禦戰,如果野戰,明軍基本跟送死沒什麽區別。
  再說建奴南下之前,崇禎也曾特意叮囑過他,讓他只管守好夏鎮就可以了,旁的事情壹概都不用管,除非有他的旨意否則嚴禁擅自出兵。
  當下黃得功沈聲道:“傳我將令,膽敢擅自出戰者,斬立決!”
  黃得功的將領很快就傳遍了全軍,麾下十鎮總兵只能打消念頭。
  這時候,已經晉升為把總的楊破奴忽然說道:“侯爺,標下記得聖上說過建奴總共也就十幾萬兵吧?徐州城外已經有二十多萬建奴大軍,怎麽現在又來了這麽多建奴?這隊列壹眼都望不到頭,少說也得有十幾萬人吧?”
  “至少也得十五萬!”黃得功做出精確的估計。
  隨即又說道:“不過,這些並不是建奴的真奴,都是隨軍包衣。”
  楊破奴說道:“侯爺,也不能都是隨軍包衣吧?總得有真奴吧?按壹半來算,前前後後調來了多少真奴?那北京城豈不是空了?”
  “什麽意思?”黃得功霍然回頭,瞪著楊破奴。
  “呃,啊?”黃得功這麽大反應,卻把楊破奴嚇了壹跳,忙道,“沒啥意思,侯爺,標下就想說建奴膽子是真大,也不怕我們偷襲他老巢。”
  楊破奴真是隨口說說,但是黃得功聽了卻再也無法淡定。
  是啊,如果建奴真的傾舉國之兵前去圍困徐州,去跟聖上對峙,那北京豈不是空了?如果這時候他率領十鎮邊軍,星夜北上?
  想到這裏,黃得功內心再無法平靜。
  當下黃得功對楊破奴說道:“楊破奴,妳敢去徐州嗎?”
  “有何不敢?”楊破奴道,“別看建奴將徐州城圍得水泄不通,周圍五十裏內還有夜不收及伏路軍潛伏,但如果標下想進徐州城,那是小菜壹碟。”
  “好!”黃得功壹招手說道,“妳過來。”
  黃得功附著楊破奴的耳畔低語了幾句。
  楊破奴當即作揖道:“標下領命!”
  隨即轉身快步離開。
  ……
  事實上,這真是多爾袞的誘敵之計。
  為了引誘明軍出擊,多爾袞甚至調開了鑲黃旗的旗丁。
  當然了,如果明軍真出來就會發現,推著雞公車以及獨輪車的包衣奴才,其實並非真正的包衣奴才,而是鑲黃旗的旗丁假扮的。
  看到明軍不為所動,多爾袞嘆息道:“可惜了,明軍不肯出來。”
  “主子,這其實是意料之中的結果。”洪承疇寬慰多爾袞道,“明軍自從松山大戰之後就徹底喪失了野戰的勇氣,至今尚未恢復,但也正是因為明軍缺乏野戰的勇氣,我大清兵才得以集中兵力包圍徐州城,否則壹旦山東、夏鎮、邳州乃至淮安府的明軍北上,北直甚至於北京都會面臨巨大的威脅,那時就麻煩了。”
  “所以,最好還是先行鏟除掉夏鎮的明軍,留著這壹路明軍終歸是威脅。”
  多爾袞皺著眉頭說:“而且不拿下夏鎮,運河就沒辦法打通,水師的漕船就只能走到臺莊閘,接下來就只靠雞公車和獨輪車來輸送,這次有隨軍包衣在沒有什麽問題,但下次運糧的時候就沒有隨軍包衣,到時就得多跑壹趟。”
  這次南下,多爾袞還帶了十五萬包衣過來。
  這十五萬包衣是專門來徐州、歸德府種地的。
  為了打贏徐州大戰,多爾袞也真是豁出去了,不僅把清廷幾乎所有的兵力都調來了徐州戰場,就連二十多萬包衣也幾乎全部調到了徐州。
  這真是傾舉國之力,就是要與明朝決壹生死。
  從這壹點,也能看出建奴的國力其實真的很孱弱。
  從老奴舉兵到現在,已經五十年過去了,但是建奴在遇到決定性的大戰時,還是必須傾舉國之兵才有贏的機會。
  薩爾滸大戰是這樣。
  松錦大戰也是如此。
  山海關大戰還是如此。
  到了徐州大戰還是壹樣。
  也就是八旗兵的戰鬥力、或者說騎射有足夠強悍,要不然就建奴這麽孱弱的國力,早不知道被大明朝蕩平多少回了。
  “主子,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
  寧完我道:“山東、夏鎮、邳州還有淮安府的明軍都沒有膽子北上的,多少年了,明軍是個什麽慫樣,可謂世人皆知。至於讓奴才們多跑腿,那都是應該的,為了我大清朝,多跑幾裏地算什麽,跑死了也情願。”
  “就妳會說話。”多爾袞笑了笑,把目光轉向道側。
  只見道路兩側都是壹塊塊的耕地,去年明顯耕種過,但現在還荒著。
  “主子妳快看,這裏的田已經復耕過了。”範文程道,“這樣的話收成就有保障了,要不然今年的口糧真的就會很吃緊。”
  土地就是這樣,得常耕常種變成了熟地,產量才會高。
  拋荒多年之後驟爾復耕,跟生地差不多,產量就不高,再加上建奴的耕種技術相比大明朝要落後,所以產量就更低。
  多爾袞原本還擔心屯田收成太低。
  可是現在看來,卻是不用擔心了。
  至少每畝收成五鬥還是有保證的,種三百萬畝就有壹百五萬石糧食。
  “這應該是明軍去年已經屯過田。”多爾袞輕嗯了壹聲,又笑著說道,“這樣的話,我們不是還要感謝明軍?”
  幾人正說話間,有巴牙喇回報說,十王帶著鑲白旗的巴牙喇前來護駕。
  “老十五到了。”多爾袞臉板下來,說道,“待會妳們都別替他求情啊,這次本王得好好的說說他,都三十多歲的人了還是這麽不小心。”
  “嗻。”洪承疇三人齊刷刷在馬背上打了個千。
  不過內心裏卻是暗忖道,九王對十王真是偏愛。
  相比之下英親王伐順只是無功而返,就被削去親王爵位,降為了郡王。
  這回十王在山陽吃了這麽大的敗仗,光是八旗滿洲就折損將近四千人,可是聽九王的口氣似乎並不太生氣,壹句不小心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很快,多鐸就帶著鑲白旗的數百個巴牙喇兵趕到。
  多爾袞劈頭蓋臉就是壹頓罵,把多鐸罵得狗血淋頭。
  洪承疇三人知道多爾袞跟多鐸有話要說,便借故離開。
  等到附近再沒有別人,只剩下兄弟兩個,多爾袞才道:“老十五,妳的親王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降為郡王爵位,還要罰銀五百兩。”
  “除此之外,鑲白旗也要被禠奪十個牛錄。”
  說到這壹頓,多爾袞又說道:“妳不要怪十四哥心狠。”
  多鐸嘆了口氣,說道:“十四哥,能保住郡王就不錯了,也就是我了,要換成別人在山陽城下折損了這麽多旗丁,十四哥妳怕是非剝了他的皮不可。”
  頓了頓,多鐸又問道:“從我們旗禠奪的十個牛錄給了誰?”
  “還能有誰?只能是正紅旗還有鑲藍旗。”多爾袞道,“沒有代善和濟爾哈朗支持,妳別說保住郡王爵位,搞不好連旗籍都會被剝奪。”
  多鐸搖搖頭,苦笑道:“十四哥,我又給妳添麻煩了。”
  “知道就好。”多爾袞輕哼壹聲,又問道,“山陽這仗究竟怎麽搞的?”
  “十四哥,妳快別問了。”多鐸苦笑著說,“我到現在都還覺得迷糊呢,總感覺還沒正經打呢,可是旗丁加包衣奴才就已經死了近萬人。”
  多爾袞道:“那個閻應元,真的有妳說的那麽厲害?”
  “真就有那麽厲害。”多鐸神情凝重的點了點頭說,“我從十三歲從軍,到現在已經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就沒遇見過這麽妖孽的人,就不知道他的腦子是怎麽長的,妳就根本想不到這家夥會用什麽手段來對付妳。”
  多爾袞道:“世間竟有此等人物。”
  多鐸又道:“十四哥,有句話我得提醒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