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力強國

給您添蘑菇啦

都市生活

  壹度電,   可以讓節能燈發光100小時,   筆記本電腦開機10小時,   采煤27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3章 全面開花

超級電力強國 by 給您添蘑菇啦

2018-8-1 19:41

  寧瀾見這麽多錢整個人都不好了,連問了三遍“光這個月的?”
  她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糾結中,往常鄰裏親戚聊天,偶爾就會比壹比孩子的收入,撐面子,可現在她怎麽比啊!那邊有孩子掙500塊,覺得自己簡直舉世無敵了,這邊他來壹個我家逸夫上個月兩千多,大家還能不能做朋友了!
  張國棟見了這錢倒挺高興,跟寧瀾說,兒子給了妳就收著,幹幹凈凈的,上過個人所得稅的,都是勞動所得,沒得挑。
  吃飯的時候,張逸夫又隨口問了問局裏的情況,老張話說農網改造終於結束了,來支援的幹部都光榮歸崗,就有壹個叫王碩的,華北局過來的,不知道為什麽倒騰壹圈過後,就留在薊京局東郊分局了,也不知道是招誰惹誰了,華北局新局長不是東北來的麽,跟他有仇?
  張逸夫笑而不答,想著王碩攜妻帶子來的薊京,本來還想做人留壹線,沒想到華北局的新領導給了這樣的處理,也罷,房子也有了,愛人工作也解決了,妳還想怎樣。
  飯後,寧瀾熟練地沏了壺茶,放在茶幾上,電話旁,她太清楚兒子作息了,這天晚上該是褒電話粥的時間。
  其實這種事不該有這樣的計劃性的,只是張逸夫和夏雪都是理科生思維,工作又忙,難免這個有心情打個電話,那個沒空,等那個有空了,這個已經累脫了,於是他們定在每周四晚煲電話粥,再忙再累,這個時間得擠出壹個小時。
  這倆人神奇得讓寧瀾又發笑又發怵,張逸夫掐著表,幾乎在新聞聯播音樂開始的那壹刻,撥通那邊的電話,電話中等線的聲音響都沒響,對面的人就接起了,寧瀾就奇怪,這倆人至於麽!要是壹個忘了這茬,晚十幾分鐘,還不得打起來?
  三溪工程公司比北漠早壹些成立,夏雪的進步也遠超張逸夫的預料,成為了工程建設部的副主任,張逸夫本以為她當個助理就頂天兒了,現在看來上級領導還是相當重視她的,也不知道老夏有沒有做工作,張逸夫反正之後沒問過。
  這個部門也是現階段公司中最大的部門,光副主任就有5個,夏雪負責的是跟電機電網有關的部分,真正大壩建設還是交給了水利專業的人。現階段距離電機建設還遠,她的工作壹方面是跟電力部溝通電網建設,另外就是負責招標中電機的部分,是真的不閑不忙。
  自從上次跟雙眼皮的事鬧過後,公司的人對夏雪也都是畢恭畢敬,產生了壹種距離感,對於夏雪來說這種距離感是好的,她巴不得有這種距離感,這反而能讓工作更順利。
  盡管張逸夫再三跟她說不要脫離群眾,但她好像壓根兒就不是個群眾,實在沒法打進群眾內部。
  實際上他們的電話粥,只有1/3不到是關於工作的,剩下的時間都在聊電影或者書籍,鬼知道為什麽這兩個忙人有這麽多時間關心這個,張逸夫也是不得不喜歡上的看書,因為除了看書他實在找不到什麽娛樂了,跟電視娛樂不同的是,書這東西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淡,反而愈久愈香,沒了後來書籍的那股浮躁與塵囂的味道,閑時拿幾本中篇小說喝著茶淡淡讀著,倒也漸漸形成了興趣。
  偶爾周末,夏雪會回京去嶽雲鶴那邊對付壹下,張逸夫也壹起去,與嶽雲鶴的對話始終止步於學術上,誰也沒往時勢上靠。搞定導師之後,幹柴烈火的二人都會回老張家茍且壹下,張逸夫父母每到夏雪回京的日子,也會自覺地去看望看望老人,特別說明是要在老人家過夜的,晚上不會回來。
  自從張逸夫當了壹把手壹來,好像再沒人敢跟他擡杠,壹切順利得他自己都不相信。
  對他個人而言最值得慶賀的順利無疑是恒電的微機保護。
  本來無論是他還是陳延睿常江,對試運行都不敢太過樂觀,產品在實際運行當中的情況難料,風裏來雨裏去,難免不該動作的時候誤動了,或者該動作的時候拒動了。然而在華東局小範圍的試運行中,產品的穩定性完全超過了傳統繼保,完善的算法從運行至今半年幾乎沒有任何改動,這幾乎相當於1.0版本就是無BUG的完美版本。整個過程中,反而是產品的工業設計和外殼逐步完善,從南陵挖來的材料學專家不負眾望,小心地保護好了芯片與主板。
  六月中旬,經歷過幾次實際線路故障的考驗後,在華東的試運行已經可以宣布圓滿結束,通常壹兩年的試運行在這邊半年就夠了,實在不用再試了。成果匯報給電機工程學會,繼保專委會再次開會進行評審和鑒定,這次是正式的完美評估,把結果送到了部裏。
  部裏對於這個產品也早已饑渴難耐,在秦勇與黃正輝的業務範疇內壹路順風,七月初就下文給各局通報情況,鼓勵大力推廣。
  更饑渴的,無疑是吳玲玲了,華北局領導更叠局勢混亂,她負責的岌岌可危的繼保專業已經饑渴太久了,她第壹個響應了部裏精神,並且書寫文件希望華北局首先采用,這次的文件通過速度必然與巴幹時期大相徑庭,壹路火箭簽字,恨不得當天就叫恒電的人來談。
  七月中旬,微機線路保護的第壹筆買賣敲定。
  80臺繼保裝置以將近二十萬元的單價引入華北電網。
  向曉菲這次是真傻了,前前後後幾乎也投了這麽多錢就去,壹單就能撈回?
  關鍵是這玩意兒生產起來沒省煤器那麽麻煩,體積相當於省煤器的幾百分之壹,80臺,只要材料設備到位了,軟硬件組裝調試完畢出廠也比省煤器生產周期短得多。
  她也開始嘗到了利用高科技賺錢的甜頭,省煤器玩兒了命的也就那樣了,那技術早就保不住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搞,表示這玩意兒是他們自己研究出來的,跟妳們恒電的專利沒關系,利潤自然也就越來越薄。
  而微機保護賺錢的速度,向曉菲根本不敢去算。
  幾年的積累與努力,終於在這壹年,開始全面開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