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8

  “因為四路的問題,是地少人多的問題。相應的,給多余人口找出路,也是明公應當考慮的問題。”
  “等他們到了那裏,鼓勵他們與當地人通婚,化夷為漢,進壹步血脈交融,沙麻部行漢字,說漢話,用漢法,出壹些讀書種子,入仕中原,三代之後,就全都是真正的漢人了。”
  張方平笑道:“三代之後……老夫都墓木早拱了……那二林部會是什麽反應?妳又有何建議?”
  蘇油說道:“二林部主要是行商部落,對人口土地要求不高,只要經濟圈正常運轉,他們的日子就過得滋潤。”
  “先由世家招募礦工,去開采礦藏,以後二林部的生產和生活,會逐漸轉移到漢人手上。而夷人,會成為職業蕃軍,他們的將軍頭銜,會名副其實。”
  張方平點頭:“西軍折家包家的成例,也算是百年之計。”
  蘇油說道:“如其有進取之心,廣西,廣南,梅山,自有他們的用武立勛之地;如其沒有進取之心,擁有礦產資源,行商坐賈,也能衣食無憂。能衣食無憂,又有武力威懾,自然就難生二心。”
  張方平說道:“金沙江段對所謂西南經濟帶也的確重要,那便如妳所請吧。只是這屯墾的領頭的人物何來?”
  蘇油說道:“就我所知的人裏,我師唐彥通為主政,陳田郭隆為弓手指揮,範先生於內呼應,當可成事。”
  “當然也不壹定非得他們,但必須是熟知邊事夷情,最好與夷人有交誼,無歧視;知書明理,處事公道靈活的人。明公手裏如果有這樣的人才,那也可以自行決斷。”
  張方平說道:“那就只能是嘉,瀘,眉,雅裏選……罷了,別人我也不放心。彥通精於春秋,又助龍起之整理西南圖誌,算是如今最熟知西南地方的人才,就他吧。”
  說完這些,張方平才好奇道:“妳和妳那夷人姐姐,好得親姐弟壹般,她那幼弟,對妳也甚為依賴,而妳對他們,竟然還有防範之心?”
  蘇油正色道:“正是真心為了他們好,才怕他們走上秾智高的歪路。二林部如今軍政未分,要是任其發展,懷遠大將軍的權勢,將不會弱於安祿山,史思明。這樣的力量要是站到了大宋的對立面,對大家都不好。這不叫防範,這是實心幫扶。”
  張方平哈哈大笑:“這還穿著彩褌呢,就操著宰執,計相外加樞密使的心。明潤妳當心長不高啊。”
  哪壺不開提哪壺,我喝牛奶去!
  張方平還在後邊喊:“西南地圖,趕緊給我送過來,這憑空瞎講,所得不深!”
  蘇油喊道:“那等我冠禮回來,老頭妳用禮物來換……”
  張方平手捋胡須,呵呵看著蘇油出門去了。
  老管勾過來給張方平續上茶水:“明公,此子,妳是準備讓他承繼衣缽了?”
  張方平笑道:“老夫吃虧在出身太低,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宰執,大誌難籌啊……”
  “卻不料在西南偏鄙,還能找到誌同道合之人,此是壹奇;小小年紀見識如此明白,此是二奇;才氣拔群卻沈穩精細,疏不類少年,此乃三奇。妳說我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就是……實在太小了……”
  “不行,等回來還是得多督促他的課業,這小子每次見我就三拐兩拐聊到政務上去,都不知道他學業進展如何了……”
  ……
  年關已近,大家都在準備休假。
  薛忠,程三,蘇油,石薇,踏上了回眉山的路,用蘇油的話說,寒假開始了。
  節日的裏的熱鬧自是不用多說,城裏鄉裏,蘇油覺得自己送禮送得腿都快要跑斷了。
  宋人士大夫不尚乘坐轎子,認為那是使人為畜,蘇油覺得,自己應該將舒適款四輪馬車發明出來才是。
  但是舒適的車輛,對路面要求也很高,這又是個蛋疼的事情。
  ……
  如今的可龍裏,相當安逸。
  不是壹家富,而是合村都不錯。
  雞,鴨,鵝,魚,豬,蛋……因為銷路旺盛,基本上養成就能立刻換錢。
  各家的後山,多種著果樹,龍腦樟,核桃,茶樹……
  經濟作物占了壹多半,剩下的才是竹林,柴火用的雜木林。
  村裏人現在又是工人又是農民,拿著兩份收入。
  五十萬支破甲錐的生產任務,抵消了全村壹年的賦稅和役務,據說第二批五十萬支訂單又要來了……
  如今可龍裏的小夥子,成了四裏八鄉女婿的首選,新嫁來的媳婦,對家中各種各樣外邊沒有的新奇物事感到非常吃驚。
  好多好多都是城裏剛剛才有的東西,比如牙刷,牙粉,龍腦香胰子,就連晾衣服的衣架,夾床單的夾子,都是那麽精致……
  還有那神奇的澡堂子,隨時提供熱水,想到這裏新媳婦就臉紅,第壹次泡的時候搓下來好多汙垢……
  男人上工,女人在家活也不少,婆婆交代了,家裏產出都要加工到很細——鵝羽從毛根處斷開,毛桿壹份錢,毛羽壹份錢,現在連鴨絨和鵝絨,都又是壹份錢了。
  只要下力氣,就能換成錢,新媳婦覺得自己壹天到晚都是勁。
  倒是蘇家三嬸六嬸常來串門,說錢是次要的,趕緊把身體養好,給家裏添娃才是正經。
  說起身體養好,新媳婦又臉紅了,第壹次下廚就丟臉,那麽多新式調料,新式做法,家中自小學得的手藝都白學了,還得婆婆手把手的重新教。
  然後那頓飯……是讓自己這輩子最後悔吃的壹頓飯。
  臨行前爹媽壹再交代,說只要是婆婆就不會喜歡寬肚腸媳婦,前三天壹定要控制住自己。
  新媳婦很委屈……回鍋肉,滑滑肉,鹵水鵝,韭黃煎蛋……那是能控制得住的嗎?
  婆婆倒是開心:“媳婦吃,多吃點長胖些,家裏不缺這些,先把身子調理好是正經……”
  ……
  正月初三,可龍裏熱鬧非凡,蘇家小公子生日,這娃九歲了。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周圍鄉親,江卿世家,學宮同學老師,嘉益客商,土地廟孩子,二林部,陵井,都趕來觀禮。
  甚至遠在大理的高家父子,都托分號帶來了豐厚的禮物……
  ……
  冠禮,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漢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禮節。
  冠,弁冕之總名,字有三從。
  從“冖”,即以布帛蒙覆;
  從“元”,取其在首,古亦謂冠為元服;
  從“寸”。
  “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從寸”。所以《說文》又說:“冠有法制,故從寸。”
  之所以重要,《禮記》壹句話就說得很明白:“冠者,禮之始也。”
  華夏文化是禮儀的文化,而冠禮就是華夏禮儀的起點。
  因此《大戴禮》雲:‘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傳》特意指出:‘冠而生子,禮也。’”
  左丘明的意思,文王這兒子雖然出生得很早,但也不用大驚小怪。因為也是在行過冠禮之後壹年才生的,因此不算沒有遵從禮儀制度。
  華夏禮儀分為“吉、兇、軍、賓、嘉”五種類型。冠禮屬於嘉禮的壹種,好事兒。
  它表示這個人認同華夏禮儀這套行為準則,同時也是壹個新的成人,第壹次踐行華夏禮儀,是他進入華夏禮儀系統的起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