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9

  都是碗、盤、碟子、調料瓶之類的小件,最大的壹件就是壹個梅瓶。
  碗盤在缽裏是看不到花兒的,只能看到雪白晶瑩的內面。
  待到蘇油小心翼翼將小碗取出,不由得輕贊壹聲:“漂亮!”
  整個碗體外周的圖案呈壹種淺浮雕的圖案,浮起的花色部分呈現出非常艷麗純正的大紅色,而底色則是玉瓷的雪白色,色彩濃烈,對比鮮明,非常的喜慶。
  花色纏枝蓮紋布滿了整個做畫區域,這個在瓷器匠人的嘴裏叫做“大滿地”,剔花要漂亮就要走極端,要不大滿地,要不大留白。
  壹件件器物都取了出來,圖案都是傳統的圖案,不過都精美異常。
  小碗都是大滿地的,盤子則是大留白的,只在盤子邊沿裝飾了幾只小蝙蝠、小瑞獸。
  最後那個梅瓶起出來後,紅艷艷的寶光被陽光壹照,所有人都被震傻了。
  這是壹件大滿地美人肩矮頸剔珊瑚紅大梅瓶,頂部和底部都是滿色,然後從頂部與底部生長出纏枝蓮石榴紋,布滿了整個瓶身。
  為了實現“大滿地”的效果,纏枝蓮紋的連枝細葉和細桿被放大了壹些,花也被減少並加以放大,整個瓶子漂亮到了極致。
  這個瓶的品質可謂極好,藝術品位也完全不輸南方景德鎮和眉山的文人畫粉彩繪與青花繪,當然比龍泉的素燒青色系列和鈞窯中的窯變極品,還是要差著壹個檔次,但是作為皇家供奉絕對夠資格。
  蘇油欣賞完梅瓶,才轉頭對馮掌櫃說道:“馮行首妳看……哎喲馮行首妳怎麽了……史大快將馮行首扶住……”
  幾人手忙腳亂,好不容易才給馮行首順過氣來,馮行首癱軟在椅子上:“寶貝啊……這可是了不得的寶貝啊……”
  蘇油拍了拍他的肩膀:“那這事兒就交代給妳和史大了,妳的窯得改造,重貼新型耐火磚,加擾流板,換成煤窯,提升爐溫。大件交給妳了!”
  “器型、花色,我會讓京師大學堂美術學院設計,胎體我也會給磁州諸窯引來註漿工藝,增大產能。”
  也不知道馮掌櫃到底聽沒聽進去,蘇油又回來和史大壹起挑選瓷器。
  最後從十二個碗裏選出了八個,從九個盤子裏選出了六個,還有兩套溫酒器,十六個酒盅,其余的算殘次品,史大當即拿鐵棒咣當咣當敲碎。
  馮掌櫃好不容易剛能站起身,又是“嗷”的壹聲哀嚎,壹屁股坐回椅子裏:“二位,二位為何要暴殄天物……”
  蘇油讓史大收拾挑出的精品,對馮掌櫃說道:“這就是他官窯的做派,供奉給內中的東西須得毫無瑕疵才行,其余的也不能流入市面,壹應銷毀。”
  “行首妳還能動不?走走走,我們去妳家的窯口,看看北派近年興起的大缸制造技術。”
  扶著馮行首來到馮家窯口,蘇油方才知道北方勞動人民如何在不用註漿胎的情況下也能燒出大缸來。
  原來是往陶泥裏邊加入了極細的麻絮作為添加劑,這樣就能夠制作出有足夠強度的大陶泥片,然後圍成缸體的底部,修整之後點燃壹捆稻草放進去燒,讓胚體迅速幹結,接著造上壹層。
  如此壹層層加上去,最後變成大缸的胚體。
  之後塗抹定妝土,上粗釉,入窯燒成成品。
  整個過程,造胚工匠不用尺子,不用任何工具,尺寸就是壹雙手的各個部位和腳步,剩下的全靠經驗,造出的瓷缸壹個個大小標準幾乎完全壹致,手藝之精,讓蘇油嘆為觀止。
  兩個陶工配合,壹天只能能夠做出二十個大缸的胚體,壹個大缸能夠裝壹千斤水。
  這也是目前大宋手工所能達到的極限。
  蘇油笑道:“恭喜馮掌櫃,妳這大缸的生意,接下來就要銷售火爆了。”
  馮行首笑道:“剛剛讓使相爺見笑了,尋常家中的水缸也要不得這麽大。不過承妳吉言,前些日子才接了壹筆肥鄉的生意,竟然壹口氣要了三十口這樣的大缸,最近又送來了圖樣,這回是小口的,要壹百口呢。”
  蘇油也沒有告訴他這些缸就是自己訂的,拱手道:“要不了多久,妳這缸還得賣到大名呢!”
  ……
  考察完磁州窯務,蘇油開始前往這次巡察的目的地——邯鄲。
  柴油機船到了磁州就沒法繼續了,蘇油壹行換成了小船,沿著滏陽河繼續前進。
  壹路行來,蘇油對如何發展河北四路,已經有了足夠的把握。
  河北四路就是壹片寶地,不說別的,就拿被瓷工們用作黑釉料的花斑石來說,其實根本都不用如此加工。
  花斑石又稱“五色文石”,文理斑斕,色若瑪瑙,是頂級的裝飾石材。
  其中河北大名府的花斑石,“其鮮艷如芙蓉,其滑澤若塗脂,履之如踏堅冰。”
  而徐州的花斑石則如竹葉,又稱“竹葉花斑”。
  元代的大都皇宮,用的就是這種石材鋪地。
  到明清改用金磚,不是因為皇帝們不想用,而是因為這種石材價格騰貴,連皇家都擔不起這份奢侈。
  明皇宮裏都只有奉天殿、皇極殿才能使用。
  到清代只有乾清、坤寧、壽寧、北海瀛臺這些地方,還有部分裝飾。
  石材需要打磨到壹定的光滑程度,才能展現出紋理之美,現在的宋人,還只是將這種石材磨漿,作為釉料使用。
  其實以現在的理工技術,完全可以將之切成方塊,壹面拋光,做成高檔的裝飾材料。
  除了加工能力,還有眼光和思路問題。
  好比如今京師流行的朱砂畫,創始於大蘇,這娃用紅色的朱砂當做墨汁畫竹子,產生了壹種新奇的審美體驗。
  可是在大蘇之前,中華文明數千年來,就從來沒有人想到過,綠色的竹子可以用紅色的朱砂來畫。
  這就是缺少壹雙發現美的眼睛,當然這樣的眼睛,也需要長期生活安定,能夠有心情感悟體驗,方才培養得出來。
  現在蘇油考慮的最後壹個發展問題,事關河北四路裏邊的最西邊壹路——怎麽穿越太行山,將太原府的銅送到大名府來加工的問題了。
  這涉及到軍工的黃銅彈殼制造。
  而且就算發展道路找到了,也還有壹個問題,就是河北四路的吏治。
  偽鈔案的用紙只能出自兩個地方——河北四路發展銀行,或者官府會計冊頁用紙。
  不管出自何方,都讓蘇油對河北吏治產生了隱隱的擔憂。
  ……
  如今的大名府,城墻高達三丈六尺,東西南北四門分別以“體仁”、“樂義”、“崇禮”、“崇智”為名。
  城墻結構更加嚴謹,型制宏偉,莊嚴敦厚。城墻頂外沿築有兩米米高的垛口,各垛墻之間均有壹方孔,供戰時守望、射擊之用。
  城墻四角各築有角樓,四座角樓與四座城門之間又有炮臺棱堡四個,共三十六座炮臺,取義“極星出地三十六度”之意。
  每壹城門右側修壹坡道,可直登城樓。戰時,軍隊車馬亦可從此道迅速登城,馳騁於寬闊的城墻之上。
  四門均建有三重歇山式層樓,分別稱為正樓、箭樓、閘樓。
  正樓的前方是箭樓,且與箭樓之間築有圍墻,墻內即為“甕城”。
  箭樓前方是閘樓,又名譙樓,是門防的最前哨。
  這樣的城墻防衛體系,可謂“三樓鼎峙,真有山立之壯,虎視之勢矣”。
  甕城裏也是生活區,東西甕城南開,取義“朝陽”;南北甕城東開,取意“迎喜”。
  四甕城內各有壹座廟宇,東甕城圈內為天齊廟;西甕城圈內為藥王廟;南甕城圈內為吳起廟;北甕城圈內為玄武廟。
  西城藥王廟邊上,有壹處宅邸,原是本地齊紈豪商盛林的產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