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九十九章 衣錦還鄉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8

  胄案的工作強度,對後世過來的蘇油來說,算是輕松愉快。
  他覺得很輕松,可在周圍同事裏邊,就得了壹個強幹力能的名頭。
  然後朝九晚五的日子,竟然成了勞任忠勤。
  加上以胄案為家,晚上還有授課,沒機會應酬花酒,這又多了壹個潔身自好的名聲。
  這樣的小鮮肉,竟然不親女色,教坊司和各處私館的花魁們恨得牙癢癢,十二平均律的發明人,竟然公開宣稱說他不會填詞!
  妳撒謊也撒得認真壹點好不好?!
  ……
  “妳撒謊也撒得認真壹點好不好?!這樣我怎麽跟家裏人交代?!”高士林現在就很生氣:“我都請了妳幾次了?”
  蘇油正在調試鏜床,滿手滿臉都是黑油,這東西比宴會什麽的重要百倍:“妳又不是沒看著我正忙著!再說了妳家壹個小小侍妾的話,妳這麽上心幹啥?”
  “郡君慣著妳是壹回事兒,自己該怎麽做心裏要有個譜,這是另壹回事兒!走開走開別擋著我。”
  高士林沒好氣地說道:“感情貼子妳壓根就沒看不是?這次就是家裏發話邀請妳!”
  蘇油拿眼睛瞄著搖桿:“那就更不該去了,我小小壹個推官,還是外臣……”
  高士林壹把抓著蘇油的後領:“妳到底去不去?”
  “哎呀松手松手……”蘇油掙紮了兩下,確定自己不是武將的對手:“我去,去還不行嗎?”
  高士林笑道:“整個壹屬驢子的,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
  在韓琦和司馬光等人的壹再努力下,官家終於同意了立皇子壹事。
  嶽州團練使趙宗實,立為皇子,改名趙曙。
  趙曙聽到詔命後立刻稱病,請潭王宮教授周孟陽壹篇篇地撰寫奏疏推辭。
  奏疏上了十多遍,每上壹次,周孟陽就會得到壹筆豐厚的賞賜,這娃靠寫疏奏都發了壹筆橫財。
  周孟陽也受不了了:“太尉妳稱疾堅臥,到底是要鬧哪樣?”
  趙曙:“哎呀這是非分之福,搞不好就是禍事臨頭啊……”
  周孟陽說:“就算如今妳得請歸藩,難道就能平安無患了?”
  趙曙這才撫榻而起:“是我沒想到這點!”
  終於同意進宮,住到了清居殿。
  合家良賤不滿三十口,行李只有有數廚書籍。
  臨走還告誡舍人:“謹慎地守好我的屋舍,皇上有了後嗣,我就回來。”
  中外聞之相賀。
  蘇油知道後,只在心裏默默地吐槽了壹個字:“假!”
  不過也理解,膽戰心驚了幾十年,皇宮進了出出了進,加上自己的爹趙允讓,也是有類似遭遇卻沒做了皇帝,這都快變成遺傳基因裏的生存方式了。
  想完還是覺得趙曙也挺苦的,大家都活得不容易,蘇油決定原諒他。
  如今趙曙被封齊州防禦史、巨鹿郡公。每天兩次朝拜趙禎,有時還到皇宮內服侍。
  高家就抖起來了,不出意外,高士林就會和老曹壹樣,要成國舅。
  別人趨炎附勢,蘇油敬謝不敏。
  他可不想以後像陳執中,文彥博那樣被士林譏笑,被禦史咬著彈劾。
  高士林好像知道蘇油在想什麽:“哎呀妳和別人不壹樣!之前幫哥哥我那麽多,怎麽到今天還見外了呢?矯情!”
  蘇油壹想也是,還真是起了見外之心,說道:“等我把工作服換了,大石頭,糟娃哥,小七哥,這裏就交給妳們了,先用銅件試試,要是能成,我們再考慮加大功率。”
  高士林說道:“還扯這些幹嘛?趕緊走吧。”
  兩人騎馬來到曹府,蘇油壹看府前的車馬,就皺起了眉頭,轉身撥馬就走。
  高士林連忙攔住:“兄弟妳幹啥?”
  蘇油從懷裏掏出欠了人家好長時間的黃白銅鑲嵌的琉璃鏡,交到高士林手裏,拱手正色說道:“案判,聽聞太尉入宮,合家不滿三十口,唯書數櫃;可沒聽說過他門前車馬輻輳。”
  “哥哥啊,叫我怎麽說妳們好?!這個門,人太多了,我進不了!”
  說完撥馬而去。
  高士林楞了壹下,突然嚇得壹個激靈,從馬上滾了下來,趕緊跑進府裏去了。
  當天晚上,蘇油正在和石通他們加班,將壹根車好的銅棒鏜孔。
  高士林又來了,帶來了壹車禮物,赧笑道:“兄弟,高府上下,深感兄弟厚德。如今我們已經閉門謝客,這車禮物,不成敬意。”
  蘇油壹屁股坐到椅子上:“豬隊友啊……老子這回被妳害慘了……”
  半月之後,中樞發來旨意:“三司胄案推官蘇油,職守忠勤,文書周敏;任中強力幹能,潔守自好;改良法式,推廣精衡;所舉多得。”
  “因功積升遷轉,賜銀魚袋,擢權知夔州軍州事。得告赴任,未可遷延。”
  蘇油接到告令哭笑不得,跳過通判直接當任知州,也是躍次擢升,大大的提拔。
  問題是——夔州!
  峽中天下最窮處!
  官家啊官家,算妳狠!
  ……
  如今蘇油的官職,全稱就變成了秘書省著作佐郎,宣議郎,飛騎尉,權知夔州軍州事,賜銀魚袋臣。
  前兩個官職,都是從八品,剛好在朝升官以下,就是沒法上朝的那種小渣渣。
  賜銀魚袋,是六品以上才有的資格,這裏是特賜,是榮譽。
  夔州太苦了,給個這個表示補償,說明不是貶官灰溜溜出京的,到了地方上大家還是要尊重。
  飛騎尉,是三轉軍功,這是改造冶爐,煉出錳鋼得到的功勞。
  最後壹個,才是正職差遣。
  宋代的州,是有州格的,從上到下可以分為節度、防禦、團練、軍事這樣的名目。
  宋制承晚唐,晚唐朝廷廣置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
  這些人又兼任所在州的刺史,並自辟幕僚,架空朝廷州官系統,成為壹個個半獨立王國。
  趙宋立國後,以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為虛銜,收州權歸於知州;同時,又保留了節度州、防禦州、團練州、軍事州四等州格。
  州格的高低,決定了州府幕職官的配額,壹個非常重要的節度州,往往配備有節度判官、節度推官、節度掌書記、觀察判官、觀察推官、觀察支使等幕職官;
  非節度州則通常只置判官、推官各壹員。
  州格還決定了州府長官的公用錢額度,如節度州長吏每歲可得公用錢百千,而防禦、團練、刺史州的公用錢僅有五十千。
  州格代表了州府的品級:壹般來說,節度州為三品州;防禦州、團練州為四品州;軍事州為五品州。
  但是宋朝的州格,只決定了州府的品級,跟州府長官的品秩毫無關系。
  因為宋朝的知府、知州,都是差遣,它本身是沒有品秩的。
  理論上,不管是品秩只有八品、七品、六品的中下層官員,還是品秩為壹品、二品、三品的高層官員,都可以被任命為知州或知府。
  事實也是如此,宋代的知州,從九品到壹品都有。
  蘇油的官職最大的壹個才八品,低於夔州的州格,不過有個銀魚袋的六品特賜,除了他自己小得逆天的年紀,在宋代也不算出格。
  若官員品秩高於州格,文告裏就要用“判”字;品秩與州格相等,則用“知”字。
  蘇油因為官職比夔州的州格低,所以就得用到“權”字。
  得到任命,所有人都滿臉哀傷,就乞第龍山開心不已。
  我靠夔州呢!西南夷大本營,小巫師,咱倆這次是那啥……衣錦還鄉了哈?!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