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壹十四章 灞橋折柳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3

  初春時節,長安城郊灞橋邊,垂柳抽出了綠色的新芽,軟軟的枝條隨風拂動。
  春風吹不散眉彎。
  馬車悠悠而行,灞橋邊,壹隊千人精騎列隊相候,見李素的馬上到來,為首壹名騎士策馬行來,到李素乘坐的馬車前數丈外,騎士下馬行禮。
  “右武衛驍威營果毅都尉蔣權,拜見涇陽縣子,定遠將軍李別駕。”
  李素已出了馬車,見這位武將躬身行禮,急忙跳下馬車把他扶了起來,作為有禮貌有素質的末等權貴,李素也給他回了壹禮,雙手剛成揖,腰還沒來得及彎下去,卻見蔣權的臉色已然有些惶恐了,旁邊壹直靜立不語的鄭小樓眼疾手快,壹把將李素的胳膊肘扶住,適時制止了李素彎腰的動作。
  “……莫鬧!果毅都尉是從五品武官,妳是正四品文官,還有正五品武散銜號和五品爵位,妳給他行禮是害了他!”
  鄭小樓語氣淡淡,說完猶不忘再朝李素扔去壹記鄙夷的眼神。
  蔣權卻感激地看了鄭小樓壹眼,垂首道:“這位壯士說得沒錯,李別駕萬不可折煞末將。”
  李素有點尷尬,雖然當官很久了,可他對大唐的官制和規矩還是很陌生。
  “啊,那就算了,此去西州千裏之遙,李某先謝過蔣將軍和麾下將士壹路同行護衛之恩了。”
  蔣權急忙躬身道:“職命所在,皆是末將本分。”
  李素笑道:“同行千裏,大家還要在壹起消磨許多時日,妳我之間莫太客氣了,壹路上便不計官職尊卑,大家平輩而交吧,妳喚我表字‘子正’即可。”
  蔣權連道不敢。
  寒暄過後,李素這才仔細打量蔣權。
  上下掃壹眼,確是條威武漢子,蔣權大概二十四五歲的樣子,身軀魁梧,面色黝黑,唇上蓄著壹把黑須,整個人看起來成熟許多,眼睛不見閃爍精光,太陽穴也沒有高高隆起,只是他的壹雙耳朵頗為有趣,似乎是壹雙招風耳,而且李素總覺得那雙耳朵時刻保持著支楞的狀態,像只小心翼翼的兔子,對外界永遠保持警惕心,壹有風吹草動便撒丫子跑路的架勢。
  李素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
  大家初交,知人知面不知心,若路上不幸遇到盜匪,這家夥該不會真的跟兔子似的扔下他獨自跑了吧?
  不能怪李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素本身疑心病很重,想獲得他的信任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
  與千人精騎會合後,李素理所當然便成了這支出塞隊伍的行政和軍事主官,擡頭看了看天色,李素揮了揮手,下令啟程。
  隊伍出發,剛走了沒多遠,身後蹄聲隆隆,李素回首望去,卻見遠處塵土飛揚,又壹隊精騎飛馳而來。
  “賢弟稍候,俺來送送妳!”
  壹道粗獷的聲音遠遠飄來。
  李素笑了,聽聲音便知來者何人。
  片刻間,程處默領著盧國公府壹群部曲殺才咋咋呼呼趕到李素身前。
  “賢弟不夠意思,走了也不說壹聲,說好俺今日來送妳,卻為何不等我?”
  程處默不滿地朝他翻白眼,剛才趕路趕得太急,勒馬之後黃黃的塵土布滿壹臉,混合著臉上的汗珠,融成了壹道道黃泥湯,沿著粗糙的臉頰往下直淌。
  李素眼角抽了幾下。
  他發現近年自己的潔癖有治愈的趨勢,換了以前遇到這麽臟的人,分分鐘跟他絕交了,現在居然還能跟他談笑風生,實在是……怕他老爹的大斧子。
  “程兄辛苦,妳我兄弟何必拘泥於俗情,不送也罷了。”李素拱手笑道。
  程處默咧嘴道:“送!好兄弟出塞,俺咋能不送?”
  說著程處默露出羨慕和失落交織的神色,嘆道:“妳這壹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長安,俺老程的兄弟又少了壹個,不過妳運氣真好,第壹次外調便去塞外,又是文官又是武官的,壹兩年內必然建功立業,比我這傻等老爹蹬腿繼承爵位的紈絝強多了……”
  李素眼皮又跳了,想抽他。
  人的價值觀相差這麽大,要不要真跟他絕交算了?
  “妳覺得我運氣好?”
  程處默重重點頭,眼裏充滿了艷羨,顯然沒說假話。
  “趁我還沒出長安,要不妳去跟陛下說說,讓妳頂替我去西州咋樣?”
  程處默兩眼大亮,興奮得聲音都發顫了:“就知道俺老程這雙招子沒瞎,沒白認妳這兄弟!好兄弟,此話可當真?”
  “當真。”李素很認真的點頭,絕對心裏話,放著家裏好吃好喝不享受,跑去千裏塞外風餐露宿,傻子才幹呢。
  “等著!俺這就進宮求見陛下!”
  程處默二話不說,撥轉馬頭便待揚鞭。旁邊壹名部曲眼疾手快拽住了他的韁繩,臉色難看地輕聲道:“小公爺……莫鬧!”
  程處默壹楞,然後回了神,總算沒傻到家,終於意識到這個想法多麽的不現實,於是頹然地嘆了口氣。
  李素也嘆了口氣,他和程處默同樣失望,同時他也發現,但凡大人物身邊,總有壹個眼疾手快的屬下,適時跳出來制止大人物幹蠢事。
  “俺……還是送送妳吧。”程處默愁眉苦臉地道,李素很清楚,他的愁眉苦臉跟離愁別緒完全無關,純粹是為他自己不能跑到塞外撒歡而愁苦。
  程處默下了馬,眼角余光壹瞥,發現灞橋邊栽種的壹排垂柳,於是上前折了根柳枝下來,將它插在李素馬車的車轅上。
  李素急忙躬身道謝。
  這是唐人的習俗,長安外的灞橋壹直便是友人親朋道別之地,臨別折柳相送亦是關中風俗,因為“柳”音近“留”,友人折柳,寓意“留下”,聊表不舍之意,於是灞橋作為送別的黃金地段,橋邊沿河栽種的垂柳便倒了血黴。
  長安作為百萬人口的大城,迎來送往的友人多如繁星,每天這個折壹節,那個折壹節,好好的垂柳樹被折得七零八落,素質高壹點的還知道不好意思,現場揮毫作詩壹首以紀念離別之情,順帶著提壹句這節沒招誰沒惹誰的柳枝,素質低壹點的大概拍拍屁股便走,頂多留下壹句“走了,下次見面壹起喝酒。”
  ……
  “走了,下次見面壹起喝酒!”
  大男人送別不矯情,李素扔下這句話,在程處默羨慕的目光註視下,千人騎隊護衛著李素的五輛大馬車,晃晃悠悠上路了。
  李素乘坐的車廂很舒服,廂內的裝飾頗豪奢,矮腳桌,暖爐,軟墊俱備,地上甚至鋪著壹張品相完好的黑熊皮,矮腳桌被李素刻意設計過,底部有六個小抽屜,拉開後裏面裝滿了各種零食和酒,連車軲轆也被李素請了工匠改造過,裝了幾片極其稀貴的千煉軟鐵在車軸上,當作避震系統,坐在裏面搖晃程度很輕微,非常舒服愜意。
  行路千裏如此辛苦,李素是絕計不會讓自己太勞累的,能享受的地方壹定要好好享受,哪怕花費巨金來達到享受的目的也在所不惜。
  長安外的官路頗為平坦,馬車車廂穩如泰山,李素坐在車內,從抽屜裏取出壹張泛黃的羊皮地圖,開始凝神研究起來。
  看著地圖上圈圈點點的城池,還有那條彎彎曲曲無限冗長的路,李素便覺得壹陣頭疼。
  這條路太長了,長得讓人絕望,真想索性死在路上算了。
  出長安後,首先往北到涇州,然後漸漸折往西面,至原州,涼州,甘州,再沿著祁連山脈以北,走素州,沙州……到了沙州,這條路才算走完壹半,另壹半的路更辛苦,因為要進入沙漠了。
  出沙州往北,過玉門關……沒錯,就是唐詩裏面那句“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那個玉門關,入大漠,再走數百裏到伊州,然後……千人騎隊陪著自己作死,進入沙漠深處,西州便在那片沙漠的中心。
  唐僧取經好歹還有壹只法力無邊的猴子保護他,李素呢?李素身邊只有壹千號凡夫俗子,遇到大漠裏的風暴,個人武力再爆棚,該怎麽死還得怎麽死。
  李素收起地圖,長長嘆了口氣,臉上露出憂慮之色。
  良久,不知想起什麽,李素忽然掀開了馬車的簾子,將騎著馬壹直護衛在馬車旁的鄭小樓叫過來。
  “咱們出村的時候鄉親們送我,妳有沒有在人群裏見到王樁?”李素問道。
  鄭小樓擰眉回憶半晌,搖搖頭:“只見到他弟弟王直,不曾見過王樁。”
  李素心中湧起不祥的預感,喃喃道:“我記得也沒見過他……這可糟了。”
  “糟了?”
  李素嘆道:“跟蔣權說壹聲,騎隊慢壹點,這小子多半會跟來了……這事他們倆兄弟以前幹過。”
  鄭小樓酷臉抽了抽,道:“他婆姨那麽厲害……應該不會吧?”
  雖然鄭小樓走的是耍酷風格,但同住在太平村裏,總免不了聽到壹些八卦,比如王家那位身手頗厲害的婆姨。
  “說不準,這小子壹直渴望建功立業,被婆姨揍得半死也會拖著另外半條命趕來的。”李素冷冷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