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壹路走壹路吃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7
出了東京城,環縣侯返鄉的隊伍沿著官道壹路向東南走,中午便到了陳留。
說起陳留,不得不提和陳留有關系的三個名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和他的大才女女兒蔡文姬便是陳留人,還有壹位是在陳留起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而說起陳留最出名的美食,那非豆腐棍莫屬了。
乍壹聽這個名字,有點容易被誤導,其實豆腐棍倒不是豆腐做成的棍子,而是類似於南方的豆皮壹樣的食物。
只是當地的百姓十分巧妙的把制作豆腐過程中漂浮在豆漿上面的那壹層皮,用長筷子或者稭稈挑出卷起來,晾幹後蒸軟,抽出筷子或稭稈,再次晾幹後便像是壹根空心的棍子壹樣,因此而得名。
吃的時候也是要先用蒸煮的方式讓豆皮變軟,然後無論是配青菜涼拌,或加油炒制,或煨湯,都是壹種簡單而淳樸的美味。
最可貴的是豆皮這種食物,富含大量的鈣質和大豆卵磷脂,不但能給人體補充鈣質,還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中國古代百姓總體來說肉類的食用量還是相對較少的,不過聰明的古人發現了食用大豆可以有效的填補蛋白質這種營養的缺失。
因為大豆直接食用容易導致營養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還容易到導致消化不良,所以豆腐以及生產豆腐的過程中產生的附屬產品的發明和食用,就更體現了先人的智慧。
在中國各地對於豆腐的食用,都有不同的習慣和方法,陳留的豆腐棍子就是這其中非常典型的壹種。
楊懷仁比較喜歡這種帶著清淡的豆香味食物,所以買了許多紮成捆的豆腐棍,壹是路上隨時可以做來吃,二是可以當做土特產回老家作為禮物送親戚朋友。
稍事休息之後繼續沿官道趕路,晚上在雍丘地界住宿。雍丘便是後世的杞縣。
雍丘由於處在從東南方向進京的主要道路上,驛館比尋常縣城的驛館要大了不少,或許是為了討好從江南進京的官員,雍丘驛館的後院裏甚至建造了不輸江南的亭臺樓閣。
館舍裏的布置也少了北方的直爽,多了些江南水鄉般的那種婉約的氣質。
驛丞見是從東京城裏出來的隊伍,帶頭的主人雖然年輕,而且只有幾個家人隨行,卻拉了幾十車的財物,還有上百人的軍伍模樣的人保護,便猜到了這位年輕的主人來頭不小。
所以他吩咐後廚去準備壹套大餐來招待楊懷仁,卻被楊懷仁拒絕了。
“驛丞大人不必麻煩了,我們走了壹天,人困馬乏,不太適合吃得過飽。況且大魚大肉的平時吃得多了,不入今天就品嘗壹下雍丘的地方特色菜式。”
驛丞聽了這話可犯了難,雍丘特產是大蒜和腌菜,總不能拿鹹菜招待客人,也太寒磣了。
可楊懷仁不在乎,腌菜脆爽可口,正可以調劑飲食,而大蒜嘛,和羊肉是絕配。
楊懷仁手不方便,只有教給隨行的壹個徒弟蒜爆羊肉的做法,由徒弟來代勞。
新鮮的羊後腿肉切片,放入壹個大盆中腌制入味,在大盆中加入少許食鹽,糖霜,米醋,醬油,黃酒攪拌均勻。
然後在羊肉上撒壹層薄薄的澱粉,再加入少許煮花椒的鹵水和適量的雞蛋清,再次攪拌均勻之後腌制壹刻鐘左右。
大蒜去皮洗凈切片,大蒜的多少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準備,壹般與羊肉的重量比以壹比四到壹比五為佳。
先把腌制好的羊肉用六七成熟的溫油炸壹遍,也就是滑油的過程,目的就是先對羊肉進行預熱。
因為羊肉鮮嫩易熟,直接爆炒的話,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羊肉受熱不均,導致燒焦而影響了口感。
羊肉滑過油之後撈出,放在壹邊瀝油備用。
鍋中留鍋底油,燒制全熟,加入大蒜片爆香,然後加入羊肉和少許鹽爆炒。
到這裏也有兩種做法,可以直接出鍋,撒上壹些孜然粉直接食用,羊肉會有壹種焦酥的口感。
或者這這時加入芡汁,再稍微煮壹會,這樣的做法做出來的羊肉會是另壹種滑嫩軟膩的口感,這個就看每個人不同的口味而定了。
壹行人酒足飯飽,休整壹夜,第二天天不亮便繼續出發。
畢竟還在京畿道的範圍內,楊懷仁總覺得不放心,好像有人總是在暗處盯著他的壹舉壹動似的。
他雖然說起來是金菊堂的堂主,是最高長官,實際上他對手底下這些人大多數都不熟,讓他們給自己辦事倒還好用,不過他還是不太放心,因為這裏邊肯定是有太皇太後安插在他身邊監視他壹舉壹動的眼線。
他不喜歡這樣被人時刻盯著的感覺,但是又無法把事情弄到臺面上來,把那些眼線們揪出來,這樣就更暴露了他並非為高太後效力的心思。
所以楊懷仁只有壹路走好壹路吃,讓那些盯著他的人眼饞就是了。
第二天過襄邑,也就是睢縣,楊懷仁又品嘗了不少睢縣的特色小吃焦饹餷,這種用綠豆粉和小米粉混合磨漿後炸制出來的食物,就很像是後來的幹脆口感的小零食了。
出寧陵後,便是到了京東西路了,馬不停蹄的趕路,夜裏來到了南京應天府,也就是後世的商丘。
宋代應天府最出名的特色小吃,不得不替非常有特色的宋城水激饃。
死面饃饃掰成手指頭大小的饃饃塊,用溫水稍微浸泡,然後過油炸至表皮酥黃,然後撈出來立即放到提前熬制好的糖汁中浸泡壹下迅速撈出,油炸饃饃塊此時還帶著熱量,撈出後便讓糖汁焦化沾附在饃饃塊上,讓饃饃塊有了壹種鮮艷透亮的色澤。
味道嘗起來外邊是甜甜的焦糖香味,裏邊卻是新鮮饃饃的面香,融合在壹起便是另壹種香甜可口。
因為饃饃塊在制作過程中兩次浸水,所以得名水激饃。
楊懷仁本打算第三天從應天府這裏掉頭,轉向東北方向,可以去微山湖品嘗微山湖烏鱧和醉蟹,卻忽然想起來這是宋代,微山湖還沒有形成,如今只是壹片窪地,於是改成直接向北,去看看當今的梁山泊是什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