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舌尖上的大宋

呼啦圈大神

歷史軍事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   楊懷仁看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92章 蘇公公的心思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9

  蘇公公內心裏很矛盾,以他的地位,好像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有找死的意味了。
  他忠於陛下,楊懷仁同樣也是忠於陛下,他練出來壹支強悍的軍隊,這也是在陛下的授意下做的事情。
  在陛下心中,也是期盼著大宋軍事羸弱的局面得到改善的,這麽說來,楊懷仁不但沒有任何錯,而且是個大大的忠臣和功臣。
  可百姓是簡單純粹的,他們崇敬的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楊懷仁給大宋練出來這麽壹直讓他們自己都害怕的軍隊,自然心中崇拜楊懷仁。
  百姓們卻見不著高高在上的皇帝,光憑著道聽途說的壹些事,似乎很難形象的把皇帝的光輝形象在內心裏建立起來。
  這就是矛盾點的所在了。
  蘇公公糾結的原因也很明顯,他不時地扭頭瞅瞅車廂,冷風偶爾也把車廂的簾子吹出來壹條縫隙,讓他看見了皇子端坐車廂之中。
  若是只看皇子的容貌,連蘇公公內心裏都驚訝不已,如果有人敢懷疑車廂裏的孩子不是官家的龍種,蘇公公第壹個便不同意。
  因為這個孩子和趙煦小時候長得簡直太像了,說是壹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也壹點兒不為過。
  蘇公公是從小看著官家長大的,官家七八歲的時候長什麽樣,他還記憶猶新,因為官家也是八歲那年,得承大統,繼位成為大宋的皇帝的。
  蘇公公看著車廂裏的孩子,免不了幻想著孩子將來不久的某壹天,也要和官家壹樣,在差不多八歲的時候就龍袍加身,坐上皇位。
  這讓蘇公公有壹種恍若隔世之感,十五年前和十五年後的現在,還是那張還有點幼稚的臉龐,連他也分不清這十五年裏,究竟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化了。
  可壹樣的壹張臉,內心的感受卻是截然不同了。
  十五年前的趙煦,繼位之前還叫趙傭,蘇公公那時候也才只有二十來歲,是從壹個小太監開始便陪著趙傭長大的貼身內侍。
  記憶裏的趙傭是單純的,在先皇駕崩之前,他從來沒想過他會繼位,也沒在乎過權力是個什麽東西。
  趙傭那時候還很喜歡玩耍,不喜歡讀書,蘇公公還時常幫著他逃課,大多數時候先生們沒有在意,便讓趙傭成功賺了壹天玩耍的時間。
  但也有時候事情被先皇發現了,便派了人來懲罰他,那些太監們自然不敢真的去懲罰壹位皇子,於是便拿趙傭身邊的小太監們撒氣,蘇公公也因此挨了不少打。
  當時屁股被打的很疼,可每次挨了打,趙傭都會很關心他們,這讓蘇公公心裏很暖。
  他知道趙傭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也沒有什麽心機,更沒有什麽煩惱。
  可後來壹切都變了,先皇駕崩後,最年長的皇子趙傭順利繼位為帝,還改名為趙煦。
  因為趙煦那時才八歲,所以滿朝臣子都不放心壹個八歲的孩子坐在龍椅上指點江山。
  以司馬光為首的文官把太皇太後請了出來垂簾聽政,皇位上年幼的趙煦便成了壹個擺設。
  趙煦的性情也漸漸變了,本來是輕松玩耍的年紀,卻因為各種各樣的煩惱和壓力,變得郁郁寡歡。
  蘇公公想到這裏,忍不住也在想車廂裏的孩子,他同樣是七八歲的年紀,很可能不久之後就會登基為帝。
  可蘇公公發愁的是,這麽小的孩子雖然可以繼位為帝,卻不能掌控整個朝堂。
  到那時候,估計又是某位太後被請出來垂簾聽政,如果是這樣,那這個孩子邊走上了趙煦的老路。
  可蘇公公擡頭看見其那邊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的楊懷仁,忽然又覺得這次的情況,應該會換壹種走向。
  宮中的兩位皇太後,似乎都不是貪戀權力之人,向太後壹生謹慎,加上高太後的下場不怎麽好,向太後應該會潔身自好的。
  另壹位朱太後,不論是智慧還是影響力,似乎都不足以讓人信服,哪怕她有心,也不會有人把她當做壹回事。
  垂簾聽政的事應該是不會發生了,可這並不代表這個孩子就不會重蹈他父親趙煦的覆轍。
  朝堂上的幾位大佬,哪壹位都不是好相與的,而且也別忘了眼前的楊懷仁,他手握兵權,便更不是個安分之輩。
  蘇公公壹直覺得趙煦對楊懷仁太過信任了,這種信任有點沒來由,更是顯得太過分。
  雖然到目前為止楊懷仁壹直表現出對趙煦的忠誠,也壹次次的解救趙煦於危難之時。
  可蘇公公就是無法那麽信任楊懷仁,他覺得,但凡是人,在權力的誘惑面前,都無法保持壹顆平常心。
  他甚至想過,如果他不是壹個閹人,連他都會對權力產生壹種病態似得渴望。
  那將來楊懷仁要扮演的角色,就很值得人深思了,壹人之下萬人之上,那幾乎是肯定的。
  甚至,蘇公公內心裏有點害怕,楊懷仁手握權柄之後會努力經營,等他完全掌握了朝堂和軍方兩邊的權柄之後,會越過皇帝成為新的皇帝。
  可眼下這種事,蘇公公也只能想想,卻絕不敢說出來,看看身邊那些兇悍的士卒,怕是他說錯了哪怕壹個字,就立即要人頭落地。
  百姓的歡呼聲越來越大,京城的百姓還真是好事,躲起來的時候都躲的沒了影兒,湊熱鬧的時候更少不了誰。
  當隊伍走上禦街,便遠遠地望見巍峨的宮城了,寬闊的禦街上圍觀的百姓更多,雄壯威武的隊伍讓人又敬畏又贊嘆。
  蘇公公也漸漸放下了心中的驚慌,他自己覺得很好笑,他壹個閹人,考慮那麽多事情幹嗎?
  他這樣的人的命運,從他們做了太監的那壹天起,就已經註定了,順應局勢則生,違逆局勢則亡,他又有多少選擇呢?
  蘇公公內心裏覺得可笑,有些事,他還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了,可無論他怎麽急,又能有什麽用呢?
  看見高聳的宮墻,蘇公公也漸漸想開了,這世上的道理千千萬萬,可眼下對他來說,只有壹條最是恰當不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還是多替自己的將來考慮考慮,難不成趙煦駕崩了,他要去陪葬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