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比武招親(二十七)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8
蕭撒弼不以為然,他心中早就自信他的說法已經在眾參賽者心中占了上風,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於是自信地走到楊懷仁面前,好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裝作壹個長輩似的道,“年輕人,不用再強詞奪理了。
在場的這麽多人,心裏應該都跟明鏡兒似的,本王相信絕大多數都是站在本王這壹邊的,大家都清楚第三場比試是考驗我們的智慧的,妳偏要用粗魯的方式跺爛的機關盒,還強說這樣做才是聰明的做法,妳說妳這又是何苦呢?”
楊懷仁聳聳肩躲開他的手,笑問道,“蕭大王,先別這麽找就下判斷!敢問在妳心中,何為智慧?什麽樣的人才是聰明人?”
蕭撒弼就是那些不愛讀書的契丹人中的壹個,本也是個沒多少文化的人,自然不懂得如何解釋什麽是智慧。
但當著這麽多人面前被楊懷仁問這樣的問題,礙於面子,他只好故作鎮定強撐道,“智慧……聰明……這個嘛,具體就不多說了,大家心裏都應該知道的,也不太好說的清楚,但壹個人有沒有智慧,聰不聰明,本王還是懂的如何看的。”
楊懷仁搖了搖頭,“既然蕭大王不肯說,那本使就替妳說壹說,如果大家覺得本使說的對,就請點點頭好了。
智慧,其實是個很籠統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用看待事物的時候,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就像人類看待世間的萬物,能看到它們真實的壹面,這壹點相信大家都有所體會。”
眾人以前還真沒想過智慧到底該如何解釋和表達,聽楊懷仁這麽壹說,竟忽然有壹種恍然大悟之感,覺得還真就是這麽個意思,於是紛紛點點頭,表示了對這句話的認可。
楊懷仁很滿意眾人的表現,便接著說道,“所謂的聰明呢,是智慧的壹種表現,通俗的說,就是做事的時候,能用最簡單,最省力,最少的資源,來達到壹個目的。
舉例子說,很久以前,智慧讓我們人類懂得通過狩獵來獲取食物,然後才能繁衍生息,不斷擴大人類的種群。
而人類最開始狩獵的時候,手段和工具都是非常簡陋的,後來聰明人開始學會了把又長又直的樹枝制作成長矛,把石頭磨鋒利了綁在木棒上做成了斧頭,才有了趁手的工具來狩獵。
再後來,人類也越來越聰明,又學會了制作弓箭,可以用弓箭來遠距離殺傷獵物,讓狩獵變得越來越簡單,也更加的安全。
也就是說,懂得制作長矛和弓箭的那些人,就是聰明人,他們懂得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達到獲取食物的目的,本使這麽說,諸位可覺得對?”
楊懷仁說的通俗易懂,也說出了人類最初的文明時期的真實生活形態,包括契丹人在內的各部族都有類似的巖畫證明了楊懷仁所說的,所以他們又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楊懷仁也並不著急,而是壹步壹步證明給大家,接著說道,“說回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好比壹個人要從大定府去析津府做生意。
他可以走著去,也可以騎馬,或者乘車去,只知道走著去的人壹定是不聰明的,因為那樣很費力,也耽誤時間,而懂得騎馬或者乘車的,便是聰明人了,他們懂得用更省力更快捷也更方便的方式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又好比我做壹道菜,目的便是把最初的食材,做成壹道人人都誇口的美味,有壹種步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勞力,而另壹種步驟則相對簡單很多,又省時間又省力。
那請問大家,按部就班的按照第壹種步驟把美味做出來,和用第二個方法省時省力的把美味做出來,大家覺得那壹種方法更加聰明?大家又會選擇那壹種方法?”
壹個契丹官員笑道,“自然是選第二種方法嘍,如果做出來都是同壹樣美味,既然有更省時省力的方法,何苦要費力勞神用第壹種方法呢?”
楊懷仁指著他誇贊道,“大家看,這位大人就是個聰明人,懂得用簡單的方法來得到美味,也就是說,懂得用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和力氣的方法,就是聰明人的方法。
這樣的例子,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像為什麽我們要用犁耙來犁地,而不是用鋤頭壹鋤頭壹鋤頭費力的去翻,我們為什麽把車輪做成了圓形的而不是方形的,我們為什麽用吊索來把東西運送到高處而不是依靠人力硬抗上去。
等等等等,太多的例子證明,當第壹個聰明人用聰明的辦法把壹件事做好的時候,我們便學習這種聰明人的聰明做法,然後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也正是這樣,我們現在的生活才越來越便捷,越來越美好,人類的文明才會不斷的進步。
總結來說,就是用最便捷的方法達到目的,就是聰明的做法,也就說明了這個人更有智慧。
說到這裏,本使請大家再回憶壹下第三場比試的目的是什麽,開始之前,皇太孫殿下宣布的規則是怎麽樣的。”
楊懷仁故意頓了頓,給眾人壹個回憶和思考的時間,然後緩緩道,“第三場比試的目的是為了考驗所有參賽者的智慧,選出那個最聰明的人。
而皇太孫殿下宣讀的規則裏,確實只說最先打開機關盒,取出機關盒中事先放進去的紙片,然後把紙片上所畫的動物說出來,就算是勝出。
那麽現在大家想想,比試的內容上,目的是打開機關盒拿出盒中的紙片,那麽過程上來說,既可以用正常的按部就班的依照機關盒的設計,壹步壹步把所有機關全部解開把機關盒打開,也可以用我這樣的方法把機關盒打開。
雖然我直接壹腳把機關盒跺爛的方式顯得有點粗暴,但這個方法,確實是最快,最省時省力,也是最便捷的。
既然兩種方法同樣能達到目的,我為什麽不選壹種罪省時省力最便捷的方法,非要選壹個按部就班的笨辦法呢?
綜上所述,大家好好的判斷壹下,兩個方法,哪壹個才真正能顯示壹個人是聰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