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開工飯(下)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7
豬肉燉白菜,看著很普通,可按照楊懷仁的做法燉出來,比尋常人做的味道確是好吃了不是壹點半點。
首先就是用的油多肉多,這菜名稱裏既然把豬肉放在前邊,並不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這麽叫,那麽豬肉就是主料,而其他的比如白菜也好,其他配菜啊豆腐啊也好,都只能算是這道菜的配角。
這就是楊懷仁做菜的不同了,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不講究菜式的外觀多麽精致,用料的搭配多麽巧妙,他們在意的,是實不實在。
油多肉多,在尋常百姓眼裏,就是實在的表現。壹碗燉菜,幾乎接近壹半都是冒著油光的豬肉,光看著就是食欲大增。
做大鍋飯的時候,切好了的白菜看著挺多,是豬肉的好多倍,可白菜裏都是水,壹遇熱菜本身就收縮了,到燉好之後,看著豬肉就顯得多了。
而植物蛋白含量豐富的豆腐,放在燉菜裏是最合適不過的,搭配豬肉的動物蛋白和脂肪,相互融合之下,那種味道是尋常百姓最喜歡的口味。
這年頭百姓家裏煮菜,就真的是煮菜,熱鍋的時候倒油這種操作是根本不存在的。楊懷仁就親眼見過原來莊子裏的莊戶們,家裏都是沒有油壺的。
他們居家做菜的時候,就直接燒熱了鍋,直接下菜煮,就加壹點點的鹽,就算是壹家人的壹頓菜了。
這還是家境壹般的,家境不好的,常年不開火,吃蘿蔔腌菜的也大有人在。
而稍好壹些的,家裏有油壺的,煮菜放鍋底油,也是用筷子在油壺裏沾壹下,筷子上粘上個兩三滴的油甩到鍋裏,最後煮出來的菜湯裏能見到些零零星星的油花,就算是好飯食了。
加肉?除了過年過節,整個莊子裏誰家也不會單獨買肉吃。過年的時候全莊子幾百口人,就殺壹頭豬,壹家就分壹條肉。
都知道炒著吃好吃,可誰家也舍不得那點油,剁碎了做成餡兒吃頓豬肉餡的餃子,這就算過了年。
城裏人生活和飲食水平,因為收入水平相對農村高,物資上也豐富不少,手裏多少有些現錢,所以整體上比較,是比莊戶人家高出不少的。
不過那種奢侈的享受,也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企及的,七十二名樓,那也是達官貴人,王公貴族和富賈之家才能去的,沒有身份沒有錢的百姓,只能路過的時候伸著脖子往裏邊看看,也只是看看而已。
其他的小酒館,路邊小食攤子,才更適合普通人,這裏的普通人也是指有工作有收入的中產階層。
比如李壘這樣的匠人把頭,月收入壹貫多錢,去隨園吃碗牛肉面,也不過是偶爾之為,讓他天天吃,他壹沒有那排隊拿簽子的工夫,二嘛,他也舍不得,吃不起。
這就是大宋百姓生活的基本狀態,有富人,更多的還是平凡的百姓們,窮苦人也有,乞丐叫花子也有,不至於餓死,但也吃不飽,壹文錢壹粒米的算計著過日子。
楊懷仁就是來自最平凡的百姓中的壹個廚子,他見識了那些莊戶們的生活,也感嘆過,所以在他的性格裏,才決定了他潛意識裏執拗的認為那些勤勞的人們,值得吃上更好的食物,過上更好的生活。
趙頵和趙佶,他們是從小就生活在金窩窩裏的富貴人,天生的高貴身份,決定了他們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離百姓的真實生活,其實挺遠。
他們各自家裏都開著酒樓,王府裏養著來自全國的名廚,吃頓飯,甚至是不比皇宮裏的禦廚做的差多少的,而百姓平時吃什麽,他們不關心,也沒有途徑去知道。
這樣的體驗,對於他們來說,難免會有些尷尬,不過更多的,還是新鮮感。
看著楊懷仁吃的嘴上吧嗒吧嗒響,雖然這個吃相不怎麽雅,但是這樣的景象裏,卻是表明了這壹晚看上去不怎麽樣的大鍋燉菜,味道應該不錯。
趙頵下筷了,加起來壹塊瘦的多肥的少的煮肉,猶豫了壹下,填進了嘴裏,嚼了幾下,臉上為難得擠在壹起的五官才漸漸松弛下來。
他們這樣的人,平時是不吃豬肉的,還是那個從北宋盛行的理學的道德綁架的問題。
不過自從跟楊懷仁接觸了許多,他也不是那麽迂腐,豬肉也開始試著吃壹些,他們也會發現吃到他們嘴裏的豬肉,沒有那些崇尚理學的大儒們描述的那麽臟,味道還是不錯的。
比起他們平時吃的飯菜來,豬肉燉白菜豆腐,味道上肯定是比不了的,但是這樣的體驗,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最起碼,這道粗俗的菜式,比他們原本想象中味道要好很多。
趙佶見皇叔都動了筷子,也開始試著吃了壹口。感覺上味道有些油膩,但是滿口油油的感覺,也算還不錯。
楊懷仁看著他們的樣子,面露微笑。他們肯吃,說明他們也會開始想壹些原來不會去想的問題。
跟他們這樣身份的人,沒法講人人平等的思想,楊懷仁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體驗下百姓的生活感受,或許對於他們現在幫著楊懷仁種菜的事情,能感悟出更深層次的意義。
這樣的開工飯,匠人們,還有蘭若心帶來的那些職業乞丐們,吃起來是最香的。
筷子在他們手裏不是用來夾菜的,而是用來扒菜,把大海碗放到嘴邊上,大口的往嘴裏扒拉,豬肉,白菜,豆腐,壹起扒拉好多,把嘴巴塞的滿滿的。
然後就開始大嚼,跟楊懷仁壹樣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嚼得滿嘴流油,讓那種最淳樸實在的美味充斥了整個口腔。
他們吃飯的樣子雖然不怎麽好看,可他們臉上總是帶著笑的,真誠的,幸福的,心滿意足的那種笑。
沒有人因為楊懷仁這位東家說了管夠管飽就浪費食物,大海碗被筷子撥拉的“鐺鐺”響,是他們把碗底的碎肉和菜渣也都扒拉到了嘴巴裏,最後菜湯也壹滴不剩的喝了下去。
最後,喝壹口水壓壹壓食道,把最後壹口飯菜咽到肚子裏,身子向後依靠著木頭柱子,或者是壹塊石頭,摸著鼓鼓的肚皮,打壹個飽嗝,這就是他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