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7章 寡婦改嫁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3

  “善!”
  慶忌采納了伍子胥的這壹主張。
  他決定,凡吳國遺孤,可集中到吳都編練成軍,即實行軍事化管理,日常屯田操練必不可少。
  如此壹來,遺孤們自幼被國家撫養,為軍旅所洗禮,定能矢誌不渝的忠君愛國,成為慶忌手中的壹張強力的王牌。
  更有甚者,慶忌有必要能將孤兒營,打造成為壹支職業化的軍隊,擁有超高軍事素養的軍隊!
  就在慶忌準備折返六禦馬車,進入梅裏城的時候,忽而人群中跑出來壹名年輕婦人,健步如飛的沖向慶忌。
  “大王!民婦有冤!”
  附近的宿衛連忙將這年輕婦人擋住,並手持長戈對準她,凡是後者敢於輕舉妄動,必將血濺五步,命喪當場。
  婦人撲通壹聲跪在地上,只是壹個勁兒的喊冤!
  “汝有何冤情?盡管說來。”
  難得碰上壹個告禦狀的,慶忌來了興致,便讓這年輕婦人近前說。
  見到這壹幕,在壹側的梅裏縣令尷尬不已,顯然他是知道怎麽壹回事的!
  只見這婦人哭哭啼啼的抹眼淚,說道:“大王,民婦冤哪!”
  “民婦兩年前死了良人(丈夫),未曾改嫁。不想新法頒布,官府竟勒令民婦改嫁或加征口賦,論民婦之父母有罪!”
  “民婦是被逼無奈,壹再告狀,卻是走投無路。”
  “請大王為民婦做主!”
  言罷,這年輕婦人又是壹個頭磕在地上,竟是哭得聲淚俱下,讓人甚為憐憫。
  慶忌見狀,則是很無語。
  “汝何以不能改嫁?”
  “回稟大王,民婦已經是孀居,然心念亡夫,且無鐘意之人,如何改嫁?”
  這婦人說得挺有道理的。
  若按照現代的觀點,戀愛自由,國家是不能幹涉私人嫁娶的。
  但,這是在春秋時期,是古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慶忌又怎能放任國人都追求自由戀愛?
  若人人都不能早生早育,吳國的人口如何增加?
  沒有人口作為根基,吳國又如何真正的強大,長盛不衰?
  所以,於情於理,慶忌都只能可憐這婦人的遭遇,但他必須要以國家利益至上,將壹切個人的同情心拋之腦後。
  “汝可知,我吳國新法中,有鼓勵生育壹項?”
  慶忌耐著性子道:“汝若是壹直保持單身,矢誌不改嫁,何益於國?何益於家?”
  聞言,婦人哽咽著道:“大王,民婦情知所作所為有悖於新法。”
  “然則,新法中只是明確規定女子十七必須嫁人,民婦確已年過二十,但民婦已嫁做人婦,何以還議民婦父母有罪,加征民婦之口賦?”
  這婦人顯然是了解過吳國的壹些新法的。
  新法規定,凡有生育者,官府都將贈送美酒、犬或豚以為祝賀,並在孕婦分娩之時,派遣醫者接生,妥善照顧!
  政令頒布之日,嚴禁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的存在,已有的概不追究。
  但自此後,國人不得以壯年男子迎娶老婦,或老邁男子不得迎娶壯婦,違令者壹律嚴懲不貸!
  再有,就是女子到十七歲,男子到二十歲,必須嫁娶,不然論其父母有罪,並勒令加倍繳納口賦……
  這壹切看起來都沒毛病。
  婦人屬實是雞蛋縫裏挑骨頭,找新法中的漏洞在鉆空子!
  無理取鬧!
  慶忌旋即臉色壹正,緩聲道:“汝現在已是未亡人,芳華正茂,何以不可改嫁?”
  “汝不為自己著想,也應當為自己的父母孩子著想,為自己的未來著想,為自己的亡夫著想,為國家社稷著想!”
  “汝亡夫在天之靈,期望見到汝壹直守寡,孤苦終老乎?”
  “汝守身如玉,說是貞潔,實乃不恤國,不恤己,不恤他人也!”
  “官府論罪於汝父母,加征汝之口賦,何不情有可原?”
  聞言,這婦人被懟的說不出話來,只能默默地低下頭,黯然神傷。
  慶忌知道,自己對於此類事件,是絕不能心軟的。
  這個口子壹開,日後寡婦都不改嫁,男子都不續弦,吳國的人口何以迅速增加?
  愛情?
  慶忌根本就不在意這些。
  他不是不相信愛情,而是真正的愛情難能可貴。
  蓋因在慶忌看來,壹見鐘情幾乎是相當於見色起意,日久生情才是王道!
  這人處著處著,豈能不暗生情愫?
  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孀居的寡婦?
  這在此時的吳國是不允許存在的!
  慶忌隨即對左右道:“二三子,依寡人之見,各地官府可每年舉辦壹次或兩次相親之會,勒令當地所有適齡男女參與,結親或定親皆可,寡婦亦不可免俗。”
  “大王英明!”
  慶忌這已經是在想方設法的為吳國增加人口,提高吳國男女的成親率。
  因此,官方組織的相親活動,那是必不可少的!
  再不濟,慶忌都能做到由國家分配對象,使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
  慶忌在梅裏滯留了三日,期間祭祀吳國歷代先君的陵寢,巡視坊間,體察民情。
  總體而言,梅裏給予慶忌的感官還是不錯的。
  畢竟居住於此地的,多是充滿忠君愛國精神的老吳人,敢戰敢死,能為慶忌付出自己的生命!
  僅此壹點,慶忌便有足夠的理由善待這些梅裏人。
  離開梅裏後,慶忌出巡的下壹站,則是南方的禦兒、武原壹線。
  那裏是吳越兩國的交界之處,屬於邊陲之地。
  所以,慶忌打算跟越王允常會於禦兒江上,敘吳越之好。
  畢竟是老鄰居,慶忌又是允常的乘龍快婿,不見上壹面,實在說不過去。
  故而早在出巡前,慶忌已然向會稽遣使,表達出自己欲會晤越王允常的意願。
  此時,在越國的都城會稽,越王宮內,允常將大司馬石買與大司寇鹿鳴二人傳召過來,商議自己跟慶忌的會晤之事。
  “寡人欲與慶忌會於禦兒江,卻是不知,應如何對待慶忌?”
  允常皺著眉頭,向自己的兩位重臣詢問道。
  壹聽這話,石買與鹿鳴對視壹眼,心中都清楚允常因何而感到憂慮。
  慶忌,可能來者不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