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5章 立儲,父死子繼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在慶忌的面前,季劄將諸公子的性格、天賦壹壹做出點評,有好有壞。
  但,無壹不是在提醒慶忌。
  吳國的諸公子多是野心家,日後極有可能禍起蕭墻,進行壹場慘烈的奪嫡之戰。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對於自己的兒子們都這般優秀,慶忌很是欣慰。
  然而,這種事情有好的壹方面,也有壞的壹方面。
  譬如說慶忌期望眾兒子都能成為吳國的棟梁之才,能跟季劄壹般,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的輔佐自己和後繼之君。
  但事情往往是事與願違的。
  這麽多出類拔萃的公子,肯定誰都不服誰。
  最後所導致的悲劇,慶忌用屁股想也知道!
  像是康熙時期發生的“九子奪嫡”……
  “叔祖所言,何意?”
  慶忌瞇著眼睛問道。
  季劄搖搖頭,朝著慶忌垂手道:“大王,正所謂忠言逆耳。老臣為大王著想,為我吳國的江山社稷著想,不得不提醒大王。”
  “謹防齊國‘五公子之亂’禍事,在我吳國發生!公子光之亂才過去多少年,大王可忘記否?”
  季劄這是在提醒慶忌,不要學齊桓公。
  昔日齊桓公歿後,後宮與宦官勾結當權,專擅公室大權,行廢立大事,左右君位繼承。
  先前公子無虧為長子當立為太子,桓公卻把公子昭委托於宋襄公,作為儲君之選。
  公子無虧之母衛共姬通過賄賂易牙向桓公獻媚,桓公應承無虧為太子而又遲遲不廢除公子昭,這就造成了君位繼承上的混亂。
  不止是齊國的五公子之亂,如吳國、宋國、鄭國等諸侯國,都發生過立儲問題不明確,而導致的內亂,禍起蕭墻。
  “叔祖,汝是想讓寡人,立儲君?”
  “正是。”
  季劄低下了頭,說道:“大王雖年輕力壯,春秋正盛,然,也當及早確立儲君之位,穩固國本,打消諸公子的奪嫡之心。”
  吳國的群臣當中,也只有季劄,才敢在慶忌的面前說出這種話。
  言當世父位,儲君副主!
  按照這個時代的規則,如果世子死了,有同母的弟弟,可以立為世子。
  如果沒有,可以立年齡最長的公子。
  如果公子年齡相同,可以選擇賢良的;如果公子的品行相同,可以通過占蔔來確定,這是先人之道!
  慶忌之前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壹次問題。
  因為他還年輕,而立之年,身子骨這般硬朗,不可能突然暴斃。
  所以,慶忌能對自己的兒子們壹視同仁,沒有立儲君。
  “叔祖以為,若要立儲,諸公子中,誰可為之?”
  “恒公子。”
  “……”
  慶忌有些詫異。
  他的嫡長子是吳恒,但是此時遠在楚國為質子,季劄為何會舉薦吳恒為儲君人選?
  “大王,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季劄沈聲道:“宋人將君位傳於弟,而非子嗣,兄終弟及,終究釀成禍亂。”
  “如我吳國先王壽夢壹般,為將王位傳於老臣,將吳國歷來恪守的父死子繼制度,改為兄終弟及制度,終究使公子光謀逆,弒君篡位!”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請大王三思!”
  這個時代的繼承制度,宗法制依舊是傳統父死子繼,而不是兄終弟及。
  除非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比如說國君沒有子嗣,這才能名正言順的傳位於自己的兄弟。
  不然,很容易發生內亂。
  像是宋國,宋宣公病重,本來按照常理,他應該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太子與夷。
  但是他認為作為社稷的主人,自己的兒子在能力上不如弟弟,所以把君主之位讓給弟弟,弟弟即位,就是歷史上的宋穆公。
  宋穆公臨終還君位給兄長的兒子與夷,是為宋殤公。
  但,宋穆公的兒子公子馮逃到鄭國以後,鄭國動起了歪腦筋。
  這之後,衛國州籲弒君,急需壹場對外戰爭來轉移民眾註意力,所以他看準了宋國的心思,想要迎合宋國來聯合諸侯攻打鄭國。
  於是,宋、衛、陳、蔡四國浩浩蕩蕩去攻打鄭國,不過來到鄭國都城外圍困了五天以後撤軍而去。
  歷史上的宋國,因為兄終弟及的繼承制,造成了“十世之亂”,可謂是害人不淺。
  而宋國能實行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是有原因的,宋國的立國之君是微子,而微子是商朝後裔。
  按理說,春秋時期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已經是很普遍的制度了,但是宋國作為商朝遺民,還保留著古老的繼承制度。
  此時,慶忌聽見季劄的這番話,沒有立馬回答,而是沈思了許久。
  “叔祖,立儲之事,暫且擱置。立嫡立長,是為先決條件,然,立賢,亦不容忽視。”
  慶忌緩聲道:“寡人期望在諸公子都長大成人之後,再立儲君。”
  “唉!”
  見到慶忌的態度這般強硬,季劄也沒有再規勸。
  反正諸公子還年幼,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只希望慶忌自己不出什麽幺蛾子。
  ……
  金陵,上林苑。
  此處是吳國王族專門狩獵的場所,閑暇之余,吳王慶忌都會帶上壹眾公卿大夫及其子弟,來到上林苑圍獵。
  平時,上林苑禁止閑雜人等進入。
  只有得到慶忌的允許,這才得以在上林苑進行狩獵。
  放養在這裏的獵物極多,有梅花鹿、麋鹿、大象、食鐵獸、熊、野豬等等,各種各樣的獵物,五花八門,形成了壹個可循環的生態圈。
  不過,食鐵獸的話,在吳國算是珍稀動物,所以壹直在豢養著,好吃好喝的招待。
  此時,慶忌為了表示對趙鞅、士彌牟的看重,特意舉行了壹場“春搜”,與吳國的公卿大夫及其子弟,壹起參與。
  狩獵是人類最早掌握的謀生技能之壹,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狩獵逐漸地具有了娛樂、軍事、體育的多重性質,成為習武練兵、強身健體、振奮精神、謀取收獲的壹項集體性的綜合運動。
  這個時代的君王四季田獵,分別稱作春搜、夏苗、秋狝、冬狩,作為禮儀的田獵被後來的統治者沿襲了下來。
  要知道,在戰國之前,狩獵是軍事大典,為練兵的綜合演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