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1

  涼州城已經掛上了大宋的旗號,王舜臣的將旗也在城頭上高懸。
  自蘭州分兵以來,困擾王舜臣所部六千人的最大問題,只是地理而已。翻越洪池嶺【烏鞘嶺】造成的傷病超過五百,幾乎都是凍傷,而攻打涼州和沿途寨堡,也不過兩百多傷亡。
  這壹路過來,王舜臣所部斬殺的敵軍也不過千多人,但以六千兵力,就攻下了河西重鎮涼州,終歸是壹件值得慶賀的喜事。
  能有這樣的戰績,在非戰鬥減員的損耗如此之多的情況下,也多虧了王舜臣的名望。
  王舜臣是戴罪立功,根本就是個白身,但他往軍前壹站,有哪個敢跳出來炸刺?後臺硬得跟鐵鑄的壹般,犯了那麽大的事,還能回來領軍,秦鳳、熙河兩路,哪壹個不讓他三分。
  而且王舜臣本人的箭術高超,又有過往功績,軍中威望甚高,沒有誰敢違逆他的命令。等到順利地攻下涼州城後,更是說壹不二。
  而此時的王舜臣,正從軍營回到自己占下作為落腳點的宅院。壹名中年的幕僚陪侍在側,貌不驚人,但臉上壹團和氣,很容易讓人感到親近。
  “吐蕃十四部,漢人的六大家,族長族酋們都答應了,只要將軍還想往西去,他們都願共襄盛舉。”
  “幾乎是涼州所有大家族的合力了,歸義軍當年也不外如是。”王舜臣喃喃自語。
  舊唐主導河西東歸的張義潮在大宋境內名氣不大,但在河西、隴西的民間,則是如雷貫耳壹般。
  安史之亂,大唐勢力中衰,吐蕃借機壹舉奪占河西。吐蕃在河西的暴政持續了將近百年,到最後,終於出了壹個張義潮。
  張義潮麾下的勢力,是歷經艱險方才壹壹收歸漢土,如今給木征等人占據的岷州、河州,都被張義潮光復。之後更是打了河西周圍大州壹周,只可惜好景不長,張義潮死後,其婿索勛奪位,歸義軍勢力大衰,直至淪陷在甘州回鶻和吐蕃人手中。
  張義潮的為人,王舜臣聽過他的故事就是欽慕不已,身陷虜境,卻能殺虜歸漢,非大丈夫不可為之。
  但王舜臣對張義潮的贊嘆已經夠多了,沒必要時時掛在嘴邊,他回頭看了眼幕僚,“難怪聽馮四說,馮遠妳的綽號是左右逢源,到哪裏都能混個臉熟出來。”
  “乃是姓名所累。”馮遠苦笑了壹聲,“其實小人的人緣,不過占了和氣生財四個字,其他掌櫃也不會比小人差,只是他們不叫馮遠。”
  馮遠並不是跟馮從義有親,也不是馮從義收的家人,只是恰巧姓馮而已。在順豐行中,是專門負責開疆辟土的大掌事之壹。他會跟隨王舜臣西行,正是奉了馮從義之命,開辟河西這條新線路。
  半個月下來,王舜臣覺得這壹位很好用,比起為他寫奏折的酸丁來,頭腦、見識、膽略都是壹等壹的,只可惜他不便挖韓岡和馮從義的墻腳。而且馮遠這壹級的掌事,每年都有少則壹兩千、多則三五千貫的股紅,比宰相、學士的俸祿都高,不可能跟著自己吃糠。
  “好了,妳也別謙虛了。這些天可是幫了俺大忙。接下來借重妳的地方還有不少。等這壹仗打完,就在報功的捷報中加上妳的名字。”王舜臣贊了馮遠兩句,又毫不猶豫地給了壹個好處。
  馮遠微微壹笑,恬淡平和地向王舜臣表示謝意,卻並不將他所許諾的官職放在心上。
  王舜臣也沒打算挖墻腳,提上壹句也就代表他的心意,沒有必要多說什麽。他很興奮地說道:“還沒說說到底是什麽禮物?”
  馮遠沒有回答,而是當他走進庭院後,就突然停住腳,將手向前方壹指:“將軍請看!”
  王舜臣漫不經意地瞥了壹眼,當他看到院中的那壹個禮物之後,就再也挪不開視線。
  他的眼睛在壹瞬間就亮了起來,呼吸也變得粗重。喉嚨很幹,如同燒了起來,又像是被吊上岸的魚,雙唇壹張壹合,卻不知能說什麽。
  他受到的震驚,甚至比看到絕色佳人還要更強烈三分。
  出現在王舜臣面前的僅僅是壹匹馬。
  但這匹馬有著五尺有余的肩高,快跟身量不高的王舜臣平齊。雙目瑩潤,顯得十分聰慧而又靈性。四蹄修長,背部曲線優美,臀部結實有力,淡金色的皮毛如同錦緞壹般閃閃發亮。
  站立在庭院中的這匹馬,如同壹顆寶石,散發著誘惑的光芒。
  王舜臣看得目眩神迷,如此神駿的龍駒,直如絕色佳麗,萬金亦難買,須得量珠而歸!相比起來,他壹直視如珍寶的那匹四尺七寸的河西烏騅,就是私窠子裏十文錢壹次的便宜貨色。
  王舜臣小心地靠近這匹寶馬,盡量不讓它感到威脅,小聲地問馮遠:“這是什麽馬?大食馬還是大宛馬?!”
  “是大宛馬。漢武帝曾經用黃金馬交換亦未能得的汗血寶馬,也就是大宛馬中的壹種。”
  王舜臣雙眼亮起,灼灼如晨星:“當真是汗如血色?!”轉頭就想伸手撫摸那錦緞般的皮毛。
  手還沒伸上去,那匹大宛馬就打了個響鼻,壹股熱氣沖著王舜臣的臉噴了壹下,然後擡頭揚蹄,對王舜臣的接近很不喜歡。
  馮遠就看見王舜臣立刻收回手,小心翼翼的樣子,看起來是生怕嚇到它。他會心壹笑,“這匹似乎是沒有。不過看模樣就知道絕不是凡種,汗血寶馬也不外如是。”
  “的確。”王舜臣低頭向下看了壹下,“是母的,壹匹牝馬……好烈的性子。可惜是牝馬!”
  王舜臣不無遺憾,要是公馬就好了。單匹母馬是無法留下良品後代的,壹兩代之後,就會泯然眾人。
  馮遠也同意王舜臣的看法:“這樣的上等龍駒,就是用河西馬來配種都嫌太過浪費,比牛糞上插花更讓人心痛。不過要是沒有閹割過的牡馬,價格可就是天價了!”
  “管他要加多少,傾家蕩產也值得。不論是牝馬還是牡馬。”王舜臣放聲長笑,“這壹匹多少錢?!”他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不用壹文錢。”馮遠搖著頭。
  王舜臣臉上的興奮和急切壹點點褪了下去,眼瞳中只剩下冷靜精明的光芒在閃爍:“哦,是誰這麽大方?”
  “獻上這匹馬的是潘羅征,在涼州城中算是大戶,在城外也領有壹個部族。隨時都能拉出兩百騎兵。”
  “這匹馬是他養得起的?”王舜臣不信,小小的吐蕃蕃部,保不住這樣的寶馬。
  “原主自然不是他,”馮遠的笑容意味深長:“是住在他家裏的大食商人所有。不過那個大食商人前幾天官軍攻城的時候,不幸中了流矢……”
  “流矢?……好個流矢!”王舜臣唇角勾起,露出壹個了然於心的微笑,“繼續……”
  “因為這匹馬已經是無主之物,所以自然就任潘羅征處置。”
  “等等!”王舜臣發現這裏面有個很大問題:“大食商人不會單身出來行商,他的商隊呢?”
  “都是流矢。”馮遠臉板得十分正經,“關於這壹點,潘羅征沒說,小人也沒細問,也就是順手查了壹下,倒是不難。”
  “辦事倒也利索。”王舜臣的評語不知是給誰的。
  馮遠也不多去猜:“因為種種不幸的意外,所以這匹馬就落到了潘羅征的手中。他想獻給將軍,又怕壹層層報上來,在中間就給人貪墨了,然後也讓他中了流矢。所以就托到了小人這裏,也是將軍擡舉小人,才讓他看中了。”
  王舜臣不用細想也知道潘羅征必有所求:“他想要什麽?”
  “將軍應該聽說過潘羅支吧?”
  王舜臣眼神陡然淩厲起來:“他是潘羅支的後人?難道是準備重立六谷聯盟?!六谷聯盟不是給黨項人殺得差不多了?”
  接連三問體現了王舜臣對河西的了解。也讓馮遠不用解釋太多來龍去脈:“董氈麾下有不少六谷部出身的,都是舊時涼州被元昊領軍攻克後,逃亡過去的。而且元昊當年在甘州也松了松手,沒有像在涼州壹樣下狠手,讓六谷部保住了不少元氣。”
  六谷部或是叫六谷聯盟從來不是什麽恭順的角色,歸義軍的覆滅,六谷部的前身也出了壹份力。西夏太祖李繼遷就是死在對六谷部的征伐中。之後其子李德明幾次攻打亦是無功而返,只是後來被盟友甘州回鶻反戈壹擊,大傷元氣,最後讓李元昊撿了個便宜去。
  “馬,我代天子收下了,他養了這些馬多少天,將草料錢算給他。”王舜臣清楚什麽樣的原則必須堅持到底,“跟潘羅征說,老老實實地做大宋順民,自有他們的好處。”
  “只是壹個六谷聯盟。”
  “有聯盟,就是有異心!就是壹百人都嫌多。看看董氈,他堂堂贊普,現在還不是老老實實聽朝廷之命?!六谷聯盟有什麽必要重建?歸義軍才是最該重建的!”
  “歸義軍已經損失很多了,涼州漢人絕少,反倒是沙州、甘州漢人多些。”馮遠道,“其實河西的漢人,大半都改了吐蕃人的習俗,所以舊年曾經孤懸西陲、猶壹心維持漢統的歸義軍也早已星散。”
  “俺記得三哥曾說過,入華夏則為華夏,入夷狄則為夷狄。原本是漢人,忘了祖宗,現在就是夷狄。”
  王舜臣可是想著鎮守河西的位子。從地域上看,河西與熙河有著很明顯的地理分隔,聯系並不能算緊密。等到戰局平定之後,說不定這裏就要另設壹路。如果自己能全取河西之地,運氣好壹個副總管,差壹點壹任鈐轄也是少不了的。但如果只取了涼州,那麽在攻打西夏的那群將領們的壓制下,說不定壹個都監就打發了——那邊,這邊打的是涼州,怎麽都比不上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