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壹章 欲尋佳木歸聖眾(三)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2

  將編纂成功不過三十年的《武經總要》進行修訂,這是韓岡為了《本草綱目》日後的修訂工作,而事先打下的埋伏。既然韓岡打算將《本草綱目》,擴充成壹部自然百科全書,那麽註定不可能圓圓滿滿。
  但當年主編者曾公亮的兒子就在西府之中,為兩府和睦著想,韓岡不打算在曾孝寬的心中留下芥蒂。
  現如今,自從韓岡當初的五年國是出臺之後,施政有了壹個稍微具體壹點的目標。政府之中,也就能相應地協調政策。兩府同心協力,以增強國力為共同的目標。幾年來,朝廷中雖偶有風波,但還是以和平安定的局面居多。都快要趕上仁宗前期,那段太平無事的日子。
  如今的和睦局面難能可貴,韓岡沒有打算再鬧什麽政治鬥爭來。而且再有兩日便是廷推,兩府的位置人人想要,為了重申與章惇、曾孝寬的默契,韓岡不免要多費些手段。以其過去的行事作風,今天的壹番商討,相信章惇和曾孝寬也不會懷疑他的誠意。
  而且軍器、將作兩監,與樞密院中千絲萬縷,大事小事都脫不開幹系。將作監轄下還有三千兵,軍器監下面的兵數量更多。韓岡雖然在兩監之中有著絕對的影響力,但但凡有大舉措,也會先知會西府。當著章惇、曾孝寬的面,吩咐趙子幾、王居卿,同樣是為了避免兩人心生芥蒂。
  韓岡的壹番話後,盡管章、曾兩位樞密使臉上的表情上沒有太多的變化,可已經能感覺到氣氛比他們進來時,要好了很多。
  交情也好、信任也好,人際關系是要用心去維護,若是疏忽大意,很有可能在某個時候,就會出現讓人意料不到的變亂。
  市井中,時有賢相拿著金瓜骨朵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段子。但作為壹國宰輔,拿起武器赤膊上陣,其實已經很丟人了。那壹次的宮變已經過去了很久,韓岡這些年,還是經常在反省,如果他當初能夠多與蔡確、薛向溝通壹下,或許變亂能夠消弭於無形。
  “玉昆,熊本今早送來的消息收到了吧?”章惇喝了壹口涼湯,問韓岡。
  “收到了。羅氏的兵力看起來不弱。”韓岡點點頭,說道。
  前幾天是石門關壹戰的捷報,之後連著幾日的戰報都是在說官軍在五尺道上高歌猛進,但今天早上的壹封軍情,卻是在說作為全軍前鋒的水西蠻,已經殺到了大理邊界,與大理國的軍隊打了壹場,然後是摧枯拉朽壹般的大捷。
  “黃裳在夔州路手太軟了。”章惇道。
  韓岡苦笑道:“沒辦法,他們投降得太快。”
  水西的羅氏鬼國過去壹直叛服不定,但自朝廷定下了平定西南的戰略之後,從熊本開始,十幾年壹直壓著西南夷打。黃裳去了西南之後,下手更加狠厲,以夷制夷的手段也越來越圓熟,最後在樞密院決定消滅羅氏鬼國之前,他們先壹步就降了,質子也送了,族長也親自到京中覲見,也不好再下狠手了。
  章惇道:“只盼著大理國能多消耗壹點了。”
  依靠戰功出身的兩位宰輔,壹個比壹個黑心腸。盡管政見、派系都有不合的地方,但對外的立場還是壹致的,非我族類,死得多壹點比較好。
  曾孝寬道:“熊本這裏十分順利,再有兩場大壹點的會戰,多半就能拿下大理城了。李信、李憲那邊,希望也能順利壹些。要是年底前,壹邊占了洱海,壹邊占了滇池,那是最好不過。”
  “時近八月,天氣漸漸轉涼,疾疫也少了。官軍攻入大理境內之後,正好是秋時。不僅僅糧食不用操心,連氣候也最適宜行軍作戰。再有兩三月,或許就是高氏二賊授首的時候了。”
  韓岡道:“就怕他們太急。”
  廣西的偏師,以李憲為主,由李信領軍。兩人帶了壹隊神機營,又帶了六門新式輕便火炮,過了方城山後便順水而下。當年兩人都參加過南征之役,現在統領廣西溪洞蠻兵,以及當地的壹部禁軍,再有壹個指揮的神機營配合,莫說牽制大理軍,直接攻下高氏老巢的善闡府,飲馬滇池畔,也不是什麽讓人驚訝的事。
  但戰爭這件事,從來沒有說百分百的勝算。兔子急了都能蹬鷹,何況人呢?
  多路進軍有多路進軍的好處,如果擠在壹條路上,兵力就會受到運力的限制;但分成幾路出發,又會因為距離上的差距,無法設立壹個指揮中樞來統括全軍;可若是因此而讓各路自行其是,齊頭並進,卻又有可能因為相互爭功急進,最後造成當年伐夏之役初期的那壹場慘敗。
  “蘇子元在邕州多年,有他主持糧秣事,玉昆妳還需要擔心?而且李信、李憲都是打老了仗,前車之鑒不會不清楚。”章惇笑道:“玉昆妳在他們出發前,應當也沒有少耳提面命才是。”
  稍稍議論了壹下西南的戰事,章惇、曾孝寬便告辭離開。
  送了章惇、曾孝寬出門,韓岡正準備處理壹下手中的公事,太後那邊又派人來請。
  韓岡看了壹下堆在桌上的公文,揉了揉額頭,然後便應詔入內覲見太後。
  抵達內東門小殿的時候,正好看見沈括從殿中出來。
  看到韓岡,沈括先是嚇了壹跳,然後才知道行禮。
  沈博毅、沈清直,沈括的兩個兒子,壹個是上舍及第的進士,另壹個則是在橫渠書院學習多年之後,於上壹科考中了進士,位列三甲。現在兩人都在外做官,剛中進士的沈清直還是縣尉,而沈博毅,已經是烏程知縣了。
  在韓岡出手相助前,沈括的兩個兒子都給他家的悍婦給趕出了家門。沈括發妻的娘家勢力太弱,不然也能幫沈博毅、沈清直撐撐腰。可惜,他們沒有壹個能與張芻壹較高下的外家。
  現在兩個兒子在韓岡的護庇下,先後中了進士,韓岡於沈括的恩德,可謂恩澤兩代,他在韓岡面前也越發的謙恭。
  見得多了,韓岡壹下便發現沈括有些不對勁,神思不屬,失魂落魄。
  韓岡皺了皺眉,隨著廷推壹日近過壹日,沈括也是越來越緊張,患得患失的表情,甚至連藏都藏不住。但再怎麽樣,也不能行諸於外,沈穩的二字評語,對宰執來說必不可少。
  “存中,出了何事?”韓岡問道。
  “沒有什麽大事,只是又有些彈章。”
  沈括故作輕松地說著,只是笑容難看得很。
  “又是那些,都幾次了,該習慣了才是。放心,放心。”韓岡笑著安慰了兩句。
  沈括這兩年,雖然在有了晉身兩府的前景後,越發得清貞廉潔起來,做事也是鞠躬盡瘁。不論是禦史,還是地方上的監司官,想要在他的賬簿上找麻煩,都無功而返。但只要是在朝堂上做官,就沒有不出錯的時候。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南公附和新黨,不嫁同產妹這等私人家事,便被舊黨禦史拿出來敲打——雖然這件事在如今的確挺嚴重——禦史找不到李南公貪贓枉法事,便去刻意翻他家裏的老底。沈括比李南公問題更大,壹個是過去沒節操的事做得太渾了,舊賬壹次次地被人翻,另外壹個,就是治家無方,連家都不齊,還如何治國平天下?
  每壹次沈括想要晉身兩府,都會被壹堆彈章砸到頭上,這壹次,他晉身的希望大增,頭上的炮火也更加猛烈。
  沈括故而也苦笑得更厲害。韓岡要他放心,但如何能放心。
  之前韓岡也勸過,說是“不招人嫉是庸才,存中妳既然得太後看重,自是不免議論。朝廷設禦史,也是催人勤謹。章疏中所論過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必憂慮重重。”但要是這麽簡單就好了。
  韓岡也只是勸慰,既然是沈括本人犯下的事,他自己當然要為這些事負責。
  太後正在殿中相候,匆匆兩句話,韓岡別過沈括,便來到殿前。
  通傳之後,被招入殿內,正好看見壹個朱紅色的背影沒入後門之中。
  天子的常服是朱色,瘦削的背影韓岡更不會看錯。
  知道韓岡看見了小皇帝,待韓岡坐下,向太後便解釋了壹下,“官家有些累了,先讓他回去休息。”
  太後雖是如此說,卻也不知趙煦究竟是主動離開,還是被太後請出去的。這小皇帝年紀越來越大了,自幼聰慧,卻因壹個意外,長年累月之下,性格不免扭曲。但韓岡也沒太在意,小皇帝想要親政還早得很,而太後的身體也十分康健。
  “相公方才進來時,看見沈括了吧?”向太後問道。
  “是,臣看到了。”
  “以相公來看,沈括當真適合入兩府?吾這幾日收到的彈劾上百封,全是說的他不是。如果是為了酬獎沈括修鐵路軌道的功勞,也不必給他壹張清涼傘,金銀什麽的朝廷也不會吝嗇。”
  “陛下明鑒。功高易賞,即便不賞賜,沈括也不敢有怨言。但日後沈括要負責鐵路軌道的壹應事務,他若沒有足夠的權柄,便難以使動地方上來配合。”
  “但還有說他不能治家,繼室逐子而不能制。沈張氏看起來也不是悍妒的樣子。若沈括日後以宰輔之尊,還要受辱家中,豈不是朝廷之恥?”
  “房玄齡亦有悍妻,但唐太宗用其為相,遂有貞觀之治。沈括雖私德有虧,家中不靖,可其才足以治國。”韓岡起身,“沈括人才難得,臣願陛下盡用其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