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九)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1
章楶並不喜歡來醫院。
位於州城西北角的壹片建築,原本是軍營的位置。
代州軍在經歷過慘敗、潰散、重編和戰鬥之後,數量銳減,只能勉強能守住延邊的關隘。許多位於二線的軍營,全都給放棄了。有的成了球場,劫後余生的代州百姓在重建家園之余,也需要壹個放松的地方。而這壹座州城中空下來的營房,同樣被廢物利用,成為了診所和病房。
醫院中彌漫著烈酒、艾草和菖蒲的味道。只是更多的,則是消磨不去的腐爛氣息。
這是醫院,又不是醫院。
裏面有著為數眾多的救死扶傷的醫工,他們在這壹次的會戰中,拯救了成千上萬的大宋官兵。就是現在,醫院中也還有許多士兵,接受著他們的醫治和照料。
不過現在的醫院後部,卻有著比之前戰爭時更多的屍骸,醫工們也在制造著更多的殺戮——這就是章楶為什麽不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
解剖學。
這是韓岡定下的名字,被他從醫學中單獨分離出來。
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當成牛、羊、豬壹類的牲畜,給解體剖開。
韓岡對醫工們的要求,就是對人體器官功用進行綜合性的闡述。通過對循環、消化、呼吸、神經、運動等系統的定義和劃分,來全面解析人體的奧秘。
而要完成這壹目標,解剖的手段就必不可少。
但宋刑統中,有殘害死屍壹條。包括肢解、焚燒——不包括正常的燒葬——和棄屍於水。依律減鬥殺罪壹等量刑。在毆鬥中殺人,視是否持刃而決定是斬或絞。解剖屍體,必然是手持利刃,減其壹等,碰上個嚴厲點的官兒基本上就是絞刑。
所以只有戰爭,只有戰爭才能得到足夠數量的標本,所以每壹場戰爭都是人類解剖學上的壹次大發展、大飛躍。
參與了這項活動的,主要是被韓岡留在河東的禦醫,以及他們的助手和弟子,還有壹些從本地征召的醫家,都是自願參加解剖人體的研究工作。而通過對數百具人類屍體以及數量更多的飛禽走獸的解剖,相互進行對照和驗證,這些醫工們的外科手術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走在壹張張沾滿血跡,各自躺著壹具具完整和零散的人類遺骸的床榻間,章楶臉色發青,無論如何他都做不到如前面領路的韓岡那般,徹頭徹尾的無動於衷,甚至是饒有興致地向領路的醫工們詢問。
幸好戴著口罩,口罩中間的夾層裏還有香料和草藥。雖說不能完全掩蓋住那股中人欲嘔的味道,但感覺終究是好了壹點點。
“到底有了多少人啊。”透過口罩,章楶的聲音沈悶模糊,但言語間難掩的震撼和恐懼,卻沒有改變分毫。
韓岡不以為然:“化外夷狄無異於禽獸,宰狗剖羊的時候哪有那麽多感慨?”
夷狄,禽獸也。這是華夏從古到今,世所公認的常識。
化外之民,不從教化,就是禽獸。又非活體,拿來當成實驗的對象,至少大部分醫工很快就適應了。
人就是這麽簡單,往往只要有個借口,什麽都能下手。
“審元。”韓岡叫來壹名醫工,喚過來時,淺藍色的圍裙已經滿是黑色、紅色的血漬,像是壹幅詭異的圖畫,只是整個人都是精幹幹的,精神很好:“解剖的關鍵還是在繪圖,內臟及骨骼圖形的繪制,血管和神經的繪制,務必要壹絲不錯。而且有了圖,才能制作標本。”
“慎微明白,樞密請放心。”
站在韓岡和章楶面前回話的,是這座醫院的院長唐慎微。壹口蜀音,來自川中,醫術高明,在藥物學上更是出類拔萃。發掘到這名名醫,可以說是個驚喜。等到回京後,韓岡就準備將他調入太醫局,並參與編纂本草綱目的工作。
不過他的工作,並不是今天的重點。
韓岡領著章楶,繞到了醫院後面。
壹邊的角落,是化人場,焚屍專用,壹個爐子而已。歷代以來,朝廷幾次三番的詔禁火葬。韓岡的病毒治病理論伴隨種痘法出現並傳播天下,火葬的比例便又高了許多。世間的地都是有主的,容不得隨意亂葬。許窮人家多因病而亡的死者都被送去火化。死不起這個問題,並不壹定只存在於後世。
而另壹邊的角落還有個小羊圈,養了幾十只羊,主要是擠羊奶給前面的傷員喝。
但韓岡帶著章楶所看到的羊,也沒什麽特別,同樣是母羊身邊帶著壹只小羊。只是處在室內的單獨壹個羊圈,而且羊圈中打掃得極為幹凈。章楶覺得甚至可以跟醫院中的病房、或是他自己的臥室差不多了。
章楶有些納悶:“這羊有什麽特別的?”
“妳看看肚腹。”韓岡示意羊圈中的牧夫將母羊給放倒,露出了肚皮。
那只山羊連肚腹兩側的毛都被剃光,能清晰地看到粉紅色的羊皮。章傑不了解如何評定羊皮皮毛好壞,但感覺上是塊好皮子——如果沒有那壹條縱貫腹部的疤痕的話。
“這是?”章楶眼眉壹挑,忍不住上前了兩步,湊近了細看。長達尺許的疤痕是極濃的殷紅色,兩側各有壹排同樣顏色的小點,如同蜈蚣的腳。他回頭看看韓岡,是極為收斂卻還是有壹絲自豪驕傲的笑容。
“這是肚腹被剖開後縫合起來的?!”戰地醫院中的外科手術很多,傷口往往都要用針線縫起,章楶見過很多次,最後傷好後留下的傷疤便是這個樣子。而面前的這只羊為何也會有這種類型的傷口,也不難猜想,“是拿羊來練手?以後的肚腹受傷也能救回來了?”
“這可沒那麽簡單。”韓岡指了指貼在母羊身邊的小羊,笑著道。
章楶臉色壹變,他最近隱約聽到了壹點風聲,只是之前都沒當真,連忙追問:“是開腹取出的?!”
“正是。”韓岡點點頭:“專治難產的剖腹產。”
“能用在人身上了?”
“還差得遠。”韓岡搖頭笑了壹下:“七只母羊就這壹只活了下來,哪裏能用在人身上?倒是十只羊羔活了八只下來……因為有三對雙胞胎。”
“已經很了不起了……”章楶嘆為觀止。對比之前的,現在的進步顯而易見。也許就在幾年後,難產不再是困擾天下產婦的災劫了。
他轉身向韓岡拱手做了壹揖,“樞密的功德,可昭日月。日後剖腹產術潤澤蒼生、德被天下,皆是樞密的功勞。”
“愧不敢當,乃是眾人之力。”韓岡笑著,等待下文。
“不過……”章楶壹如所料,還是加了個轉折,“不過蠻夷雖類禽獸,但畢竟還是人,外形、骨骼改變不了。如今解剖的僅僅是屍體,但日後未必不會變成活人。”
“自然不會。”韓岡肅容道:“只會是蠻夷屍骸。活人解剖……韓岡還不至於那般喪心病狂。殺人而後救人,此非正人所為。當年我放棄了人痘法,如今更不會用活人來驗證。”
“樞密仁心,章楶明白了。”章楶點點頭。
醫院的大門處,二十幾匹馬已經準備就緒,從鞍韉到包裹都紮得整整齊齊。
章楶知道,韓岡今天帶他來醫院的目的,是交代壹聲,希望他這位新任的代州知州能夠接手醫院的管理和扶持工作。因為韓岡要回京了。
“樞密這就要走?”
“嗯,馬上就走。沒必要多耽擱。”
“不要緊嗎?”
“我之前不是說過?不妨事的……因為我是制置使,不是漕、帥、法、倉等衙門,並非常設。”
制置使與宣撫使壹樣,都不是經制官,並非常設,是奉天子命,節制三軍,事發而起,事罷而歸。沒有常駐地方的道理。
如果排除掉職權範圍,與宣撫使、制置使性質類似的職位,其實就是與那些帶著體量、體問的名號,而奉旨出京巡視地方的差遣。除了要按時回報地方輿情,同時匯報行動路線,任務完成便可回京,並不需要得到朝廷的特別同意。
從理論上說,韓岡,還有呂惠卿,在戰爭已經結束,短期內不會重燃戰火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稟報壹聲便直接回朝,無須政事堂、樞密院的回復。
當然,也僅僅是理論上。
在過去,宣撫也好、制置也好,奉旨領軍在外的帥臣,要麽是成功了被召回京師,要麽是失敗了被趕到外地,其實是沒有先例的。
韓岡現在也是冒著很大的風險,但他並不在意。
走到正門處,屈指彈了彈坐騎已經老舊磨損能看到底色的馬鞍,韓岡笑道:“能這麽做也就現在了。過了三十歲,再這般光了膀子硬上可就太不成體統了。”
章楶默然,壹個為了韓岡的年紀,另壹個雖然他覺得韓岡日後照樣會如此激烈行事,可終究還是沒說出來。
打量了壹下馬隊旁的隨從,章楶皺起眉頭。只有高高矮矮十幾人,縱然要避嫌,也不該只帶十幾個幫手走。
“人是不是少了點。”他問道。
“帶上壹班元隨就夠了,多了也麻煩。免得有人亂說話。”
韓岡沒有得到朝廷的準許便啟程回京,兵諫或叛亂的謠言避免不了地會出現。
他之前先派回了京營禁軍,再將河東軍分屯各方,又讓麟府軍對外打了壹仗,雖說都有另外的原因,可這樣壹來也避免了謠言的產生。即便有了謠言,辯駁起來也容易。
不知道王安石對此怎麽想,現在韓岡也不想知道。他徑直上京,將會把王安石和他自己逼上懸崖,也沒什麽好多想的。
安排好河東的壹切,接著便是啟程回京中。不論京城內、朝堂上到底怎麽翻騰,韓岡的步調壹直都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跨上馬背,向章楶拱手壹禮,韓岡提氣作聲:“啟程,回京。”
目送韓岡就這麽在沒有幾人知曉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離開,章楶衷心感嘆,當真是灑脫到了極點。
兩日至太原。六日下澤州。
七天後,韓岡壹行已經抵達黃河岸邊。
行程雖快,卻快不過報信的信使,也快不過京城那邊的反應。
“韓樞密,請留步。”
正要尋找渡船,壹名官員氣喘籲籲地從道旁的涼亭趕來,壹把扯出了韓岡坐騎的韁繩。
來人並不是王旁,看來王安石還算了解自己,不做無用功。而且韓岡還認識他,是故相曾公亮之侄,新黨幹將曾孝寬的堂弟曾孝蘊。
韓岡高踞馬上,並沒有下馬的打算:“不知處善阻我去路,所為何事?”
“特來阻樞密犯下大過!”曾孝蘊擡頭抗聲:“敢問樞密,今日領壹眾銳士上京,可有禦劄手詔?可有堂宣、省劄?不才,奉韓、蔡、張、曾諸宰輔之命,特來問上壹問。”
“我乃皇宋樞密副使,奉欽命制置河東,聖旨早備、節鉞亦全,去來須稟明的只有天子和皇後,何預他宰輔?”韓岡不屑壹顧,就在馬上俯下身:“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敢於隔絕中外?!”
雖未提氣作聲,韓岡的話中有著騰騰殺氣,雙眼漫不經意地瞥了壹下扯住韁繩的手,曾孝蘊壹哆嗦,連忙將手放開,慘白的臉上,不見壹絲血色。
直起腰,韓岡對他再不理會,舉起馬鞭壹指前方的渡口:“過河!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