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

蒼穹之魚

歷史軍事

魏青龍二年。
蜀丞相諸葛亮十萬大軍出斜谷、越秦嶺,進討渭南,魏大都督司馬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九章 問策

爭魏 by 蒼穹之魚

2023-5-14 20:34

  想到義子,楊崢忽然就想到了專業人士呂布……
  這時代的爾虞我詐比東漢末年更甚,到時候來個父慈子孝,那畫面實在讓人不寒而栗。
  三國時代兩位著名義子,壹個呂布,壹個劉封,下場都不好。
  往往弱點盲區就是來自於最信任的人。
  蜀國可能還有忠義,而魏國,就只有利益了。
  這麽稀爛的大環境下,還指望紙糊的父子之情?
  不過李克用十三太保的思路倒是可以借鑒。
  以自己的家世,即便將來發展起來,也不會有人才投奔自己,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培養。
  這四十多孩子裏面,哪怕有壹個成器的,將來也會是壹大臂助。
  而他們主動跟隨自己,也是通過了第壹層考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順著渭水往東走,進入關中腹地,才見到壹絲久違的煙火氣。
  村舍相連,阡陌縱橫。
  魏武開屯田制,設大司農、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屯田都尉、屯司馬,屯田農民直屬於典農,不歸州郡管轄,國家直接掌控田地和人口。
  這也讓魏國在如此之多的世家豪族之間,還有壹絲生機。
  只不過屯田的農人和士卒比較辛苦,形同農奴,壹年所得,八成上繳,剩下的也僅夠糊口。
  六天行軍,終於到達長安。
  羌氐動亂涵蓋扶風、隴西、天水、武都等郡,長安大為警戒。
  前將軍郭淮領兵赴武都,既為鎮壓羌氐,也為防備蜀軍。
  沒有郭淮在長安,楊崢也感覺輕松幾分。
  下午入城,剛剛安頓好,傍晚時分,夏侯玄便派人來召見。
  楊崢不敢怠慢,急忙跟著從人去了雍涼都督府。
  夏侯玄是名士,出身高貴,現在回到長安,奢華氣派又彰顯出來。
  都督府是公衙,也被打造的富麗堂皇,衙前立著兩尊白玉猛虎,惟妙惟肖,四根門柱漆成朱紅,鑲以亮銅,金紅相應,華麗而高貴,正門大梁上雕有浮雲麒麟等圖案,飾以青幔。
  臺階兩側衛士皆身軀雄壯,盔甲鮮明,黑甲青繒,手持長戟,威武不凡。
  見慣了武功城的殘破,忽然見到這般場景,大魏的煌煌國威撲面而來,楊崢頓時感覺自己有些寒酸。
  衛士眼神頗為不屑。
  楊崢心懷忐忑的入內。
  夏侯玄已在堂中等候多時。
  壹方幾,壹卷席,壹杯清茶,壹排燈,壹個人。
  楊崢不敢四處亂瞟,垂下腦袋,單膝跪地,“部曲將楊崢拜見都督!”
  “起。”雖是壹個字,但聲音頗為溫和。
  受龐會、鄧飏、郭淮這些人的影響,楊崢對上位者有種本能的恐懼,總感覺在面對猛虎,壹不小心,即為猛虎所噬。
  但此時的夏侯玄卻給人壹種安心的感覺。
  “妳在武功做的不錯。”淡淡的聲音如同清泉。
  楊崢心中不禁暗贊,有些人的高貴是與生俱來的。
  今日夏侯玄這般說,肯定是有人在他面前為自己說了好話。
  除了杜預,也沒別人。
  “屬下職責所在。”楊崢老老實實。
  夏侯玄唏噓道:“職責、職責,若軍中諸將皆如妳這般,大魏也不會有駱谷之敗。”
  這話的指向性非常明確。
  當初伐蜀,郭淮為前鋒,卻全軍而退。
  其中秘辛,不是楊崢這種小人物敢置喙的。
  見楊崢不接話,夏侯玄換了壹個話題,“如今我軍大敗,關中虛疲,羌氐匈奴有蠢蠢欲動之勢,蜀軍在漢中積蓄糧草,似有北侵之意,妳可有良策?”
  楊崢心中壹動,這就是在面試了。
  魏國升遷的權力掌握在中正官手上。
  而中正官被世家老臣把持,他們互相舉薦,互相吹捧,以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夏侯玄早洞悉其中弊端,屢次進言“審官擇人、除中正官、改服制”等舉措,這便是名噪壹時的“正始改制”,但以司馬懿為代表的世家老臣們口頭答應,暗地裏壹笑置之。
  正始改制不了了之。
  景初年間,夏侯玄任散騎常侍、中護軍,選用之武官將卒,都是壹時俊傑。
  “回都督,豪帥多有異圖,暗中勾連蜀國,首鼠兩端,屬下以為,當對羌氐百姓示之以恩,分化漢夷以去其勢,對豪帥酋首鎮之以威,至於蜀軍,費祎有駱谷之勝,而不乘勝追擊,說明蜀國自諸葛孔明之後,總體上已無進取之心,只有偏安之意。”
  夏侯玄的題目太大,楊崢也只能泛泛而談。
  其實魏國在關中也是這麽做的。
  魏蜀之戰,雙方除了爭奪土地,也在爭奪羌氐人口。
  果然,夏侯玄臉上表情不為所動,“妳是說羌氐匈奴他日不可掌控?”
  楊崢深知自己的前程,就在今日的談話中,不拿出點真東西,肯定無法打動夏侯玄。
  “羌氐匈奴必反!”
  “試言之。”
  楊崢深吸壹口氣,道:“朝廷內遷羌氐匈奴,固然能充實人口,但關中常年征戰,人口空虛,此消彼長,羌氐匈奴壯大,必會生叛!”
  漢羌百年戰爭,消耗了關中大量人口。
  雖有名將段颎鐵血手段掃平羌人,但東漢帝國已如黃昏落日。
  邊章、韓遂以誅宦官為名,率數萬騎入寇三輔,靈帝遣皇甫嵩、董卓討之,不克,邊章、韓遂聲勢大漲,天下騷動。
  其後,韓遂殺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並其眾,擁兵十余萬,進圍隴西。
  馬騰、王國亦起兵反叛。
  朝廷無力平定。
  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敗亡後,郭汜李傕用賈詡之謀,擊敗呂布,把持朝政,在關中肆意縱兵擄掠,幾年間三輔百姓損失殆盡。
  隨後,與馬騰、韓遂攻伐不斷。
  魏武揮鞭西指,大戰馬超。
  雍涼之地,百余年來持續糜爛,早已不是昔日秦漢時的盛景。
  除了羌氐,還有另壹股勢力在河西壯大——禿發鮮卑部。
  而匈奴這些年也動作不斷,右賢王劉豹有吞並其他四部之心。
  夏侯玄眉頭壹皺。
  楊崢知道說到點子上了,“屬下以為,夷狄之禍患遠在蜀人之上,若關中稍有天災人禍,朝廷賑濟不及,夷狄必起大亂!”
  現在的關中跟個火藥桶沒什麽區別。
  只因有十余萬的雍涼軍壓著,夷狄才不敢妄動。
  但此次伐蜀大敗,魏軍幾十年的威勢壹掃而空,讓夷狄心中生出壹絲野望。
  每個民、族都會潛意識的爭奪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
  關中沃野千裏,又怎會不招來豺狼?
  夏侯玄定定的望著楊崢,似乎在沈思什麽。
  其實楊崢也知道自己說的完全是廢話。
  “妳知道前些時日有人上表,跟妳說的壹模壹樣!”夏侯玄起身,在身後竹簡中抽出壹簡,親自遞給楊崢,“匈奴右賢王劉豹合五部匈奴於壹部,南安太守鄧艾上表,戎狄獸心,不以義親,強則侵暴,弱則內附,主張漢胡分處,以弱其勢,勸朝廷早做準備。”
  鄧艾?
  這不是後三國的大佬嗎?
  堪稱魏晉在西北的頂梁柱。
  後世對他評價遠在郭淮、姜維之上,所以鄧艾入了武廟,而郭淮、姜維沒有。
  楊崢惶恐的接過竹簡,細看了壹遍,果然跟自己的想法大同小異。
  “妳只不過軍中壹部曲將,能有此等見識,杜元凱的舉薦果然沒錯。”夏侯玄和顏悅色道。
  楊崢心中汗顏,自己只不過仗著穿越者,拾了後人牙慧罷了。
  “妳可願留在長安助我?”夏侯玄變得目光灼灼起來。
  楊崢就算是個白癡,也不敢拒絕啊。
  以曹爽的德性,自己回去也是被晾著,如今的洛陽無異於龍潭虎穴,壹舉壹動都在大佬們的眼皮之下,動彈不得。
  留在關中則不然。
  夏侯玄對自己還算不錯。
  “屬下願跟隨都督!”楊崢想也不想的跪下道。
  反正他跟曹爽是老表,也不算跳槽,曹爽也不會找自己的麻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